第119期
般若中观(连载21)----游正光老师
2020-07-09  浏览:1470
又《金刚经》也同样开示了空性与空相之义理,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譬如 佛在《金刚经》中开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指的就是这个空性心如来藏不会六尘、离见闻觉知,所以说空性心应无所住。又这个空性心能够藉著种种缘,不断地出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空相——蕴处界及诸法;所以空性心藉著种种缘,不断地运作而出生了生灭不已的空相蕴处界及诸法,让众生得以受用,是故名为而生其心。由此可知:应无所住是在讲空性心如来藏的体性,祂是无为法,本身离见闻觉知、不分别六尘;而生其心是指如来藏不住一切境界中却仍不断地出生一切法,包括五阴十八界及诸法在内,都是空性心如来藏藉著种种缘不断出生的法,是生灭不已的有为法,合此空性心与空相,名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乃是指将生灭不已的空相摄归于空性心如来藏,空相当然如《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了。
  又譬如《金刚经》中亦开示: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2,也是讲空性心与空相及两者的关系。在现象界中,能够看见有种种法相出现,也就是看见种种的空相法出现,那就不是看见法身空性心如来藏,而只是看到空性心所出生的空相。
  如果能够离开种种空相的范畴,亲证与空相同时同处运作的空性心,就是看见空性心如来藏,也就是禅宗证悟祖师所说亲证本来面目、佛法大意的真实义菩萨。证悟的菩萨可以现前观察,将生灭不已的空相摄归于不生不灭的空性心如来藏,生灭不已的空相与空性心如来藏两者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是不生不灭了。
  又譬如《金刚经》中开示: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3!同样可分别站在空性心如来藏、空相,以及两者之间立场来说明。首先站在空性心的立场来谈,佛所说真实的佛法——空性心如来藏,祂不是语言文字所诠释的佛法,因为语言文字乃是人为施设,是用来诠释空性心的真实体性,而让众生可以依此正知见去亲证空性心如来藏,所以语言文字所说出来、写出来的虽指向空性心,但语言与文字本身乃随著音声与文字纹路而有,因此属于空相法,并不是 佛所说真实佛法之空性心如来藏。能够如此观待,这才是真正了解 佛所说的真实佛法。说白一点就是:所谓佛法者(空性心),即非佛法(不是用语言文字来诠释佛法的空相),是名佛法(空性心)。又站在空相之蕴处界及诸法立场来谈,一般学佛人所认知的佛法,乃是属于空相的语言文字所诠释的佛法,它并不是 佛所说的第一义谛真实的佛法——空性心如来藏,而是空性心如来藏透过种种因缘所出生的法,是能为有情分别及了知的显境名言,再加以施设之表义名言,乃至成为大众约定俗成的语言文字,能用来诠释空性心的体性,作为学佛人未来亲证的指标,再说白一点就是:所谓佛法者(用语言文字所诠释出来的佛法是空相),即非佛法(并不是第一义谛空性心),是名佛法(此空相就是大多数学佛人所认知的佛法)。而从两者之间关系的立场来谈,用空相的语言文字所诠释的佛法,乃是第一义谛空性心如来藏藉缘所出生的显境名言及表义名言,作为大众约定俗成的轨则,乃是第一义谛所含藏种种法的一部分,摄属于第一义谛局部体性,所以将生灭不已的空相摄归于不生不灭的第一义谛空性心如来藏,生灭不已的空相诸法就是不生不灭的了。
  由此可知:不论是站在空性心如来藏的立场或者空相蕴处界及诸法的立场,来分别说我与无我,都说得通。譬如站在空性心如来藏的立场而言,空性心如来藏能出生蕴处界及万法,而祂完全没有众生所认知的我性存在,所以说祂是真实的我;而空相之蕴处界及诸法是被生的法,有众生所认知的我性存在,不是真实我,所以无我。若站在空相之蕴处界及诸法的立场而言,空相之蕴处界及诸法本身是生灭法没有真实体性,然而有众生所认知的我性存在,所以是有我;而空性心如来藏本身是不生不灭的法,本身离见闻觉知,于一切法中皆如如不动,没有众生所认知的我性存在,所以祂是真实的无我。像这样分别站在空性心如来藏与空相之蕴处界及诸法的立场来说,都说得通,都没有违背 佛陀的说法,这就是证悟菩萨的善巧方便,能为根性不同的众生宣说正确的佛法义理,所以证悟的人,对于 佛所说真实理如果能够融会贯通,不管你是站在空性心如来藏的立场来解释,或者站在空相之蕴处界诸法的立场来说明,都说得通而不会有任何问题或淆讹发生,这也是 平实导师在《我与无我》书中,分别站在空性心如来藏与空相之蕴处界及诸法的体性所说的真实道理。如果对此能够融会贯通,那对于 佛所说的任何一法,心中不仅不会有任何淆讹出现,而且你会发现,任何一法都会牵涉到别的法,都有前后上下左右的关联性,就可以加以串联起来,成为一脉相连的法,乃至可以从这一脉相连的法再引申出更多的法出现,而能够滔滔不绝为人宣说。如果能够这样深入地探讨真实佛法,当然你也可以编制适合自己的佛法总持(也就是咒语),来为有情解说佛法的义理,使得教者与学者智慧都容易增上,成佛速度也会加快许多。如果没有融会贯通,佛所说的任何一法,对你而言,都是各个独立的法,都是零零散散分布在各处,也没有前后上下左右的关联性,不仅智慧不容易增上,而且在佛菩提道上会走得很慢,那在佛道的修行上就是以一个大劫来过一个大劫,而不能化长劫为短劫,来缩短自己成佛时间。以此类推,《金刚经》开示其他的内涵,也可以用同样的道理来诠释。譬如:所谓大身、即非大身,是名大身;所谓庄严佛土,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所谓三十二大人相,即非三十二大人相,是名三十二大人相;所谓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所谓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等等,诸如此类。你会很清楚了解,所谓的大身、庄严佛土、三十二大人相、众生、一合相等,都可以分别站在空性心如来藏或者空相的立场来解释,都说得通,证悟者不仅颔首赞同你的说法,而且也会与你击掌相印证。
  此外,《金刚经》正是二转的经典,经中开示已涉及到别相智,如果你已经有了总相智,又能了解《金刚经》所说的内涵,就表示你已经有少分的别相智出现,未来可以渐渐圆满别相智乃至道种智。如果你没有别相智也没有总相智,但是经过笔者解说而了知《金刚经》所说的真实内涵,能够接受并且安忍不退,就是佛法中所说的“忍”,这表示你已经有了佛法的正知见,这样的知见已经不是一般学佛人所能了知的境界,只是你自己没有发现而已。所以说,不论是《心经》、《金刚经》的开示,或者是二转般若诸经的开示,其实都是在讲空性心如来藏、空相之蕴处界及诸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离开空性心如来藏而有三世一切空相的存在,也不应该否定空性心如来藏妄说一切缘起性空就是空性;应该分别站在空性心如来藏与空相的蕴处界及诸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来探讨哪些是属于空性心的体性?哪些是属于空相之蕴处界及诸法的体性?哪些是空性心与空相之间的关系?并且要将这些分清楚而没有任何淆讹。接著再依照 佛在经典的开示,透过世俗谛空相的正知见,趣向离空相世俗谛的范围,去证得与世俗谛空相同时同处和合运作的胜义谛空性心如来藏,来成就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这也是经中的开示都是以手指月的道理,亦即学人想要明心见性,应该循著手指头(用文字书写所成三藏十二部经之空相—经文开示—所建立的正知见)的方向去寻找月亮(空性心如来藏),而不是在手指头里找月亮(如书蠹虫钻故纸般地研究、分析、考证经文),因为在手指头里找,永远也离不开手指头的范畴,那是不可能找得到月亮的。这个譬喻背后告诉大众一件事实,而且是颠扑不破的真实理,那就是要用空相的见闻觉知心,往离见闻觉知的方向,去寻找本来离见闻觉知的空性心如来藏,而不是在空相当中去寻找一个空性心如来藏,因为已经落在空相中,根本无法跳出空相所函盖的范畴,当然永远无法找到空性心如来藏。找不到空性心如来藏,就无法跳脱凡夫的阶位,无法成为证悟明心的七住位菩萨。如果能够跳脱空相的见闻觉知所函盖的范畴,去寻找与空相的见闻觉知同时同处和合运作之本来离见闻觉知的空性心如来藏,于未来因缘成熟时(定力、慧力、福德已经足以支撑七住位明心见道之功德时),才有可能证得空性心如来藏,成为七住明心位不退菩萨,方能名菩萨摩诃萨,从此列入菩萨僧数中。
  综合这一节所说,可以归纳两个重点:一者、龙树菩萨所说的八不中道——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已经说明了真心如来藏的体性为何。然而这八不中道,其实只是 龙树菩萨略为重点提示而已,其实还有无量双不的中道可以为人宣说,譬如《中论》卷1 中开示:
  问曰:“诸法无量,何故但以此八事破?”答曰:“法虽无量,略说八事,则为总破一切法。”4龙树菩萨开示:诸法虽然无量无边,但是他所说的八不中道——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其实已经总破一切外道说法。如果读者再仔细推究,就会发现还有无量无边的“不”存在;凡是在世间落于两边的法,譬如增减、垢净、黑白、长短、方圆、高矮、虚实、善恶、苦乐等等,都可以从空性心如来藏的立场而说成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黑不白、不长不短、不方不圆、不高不矮、不虚不实、不善不恶、不苦不乐等等,完全合乎 龙树菩萨所说不落两边的说法,也就是不落空的一边,也不落有的一边,永远都是中道。因为这样的缘故,龙树菩萨才会开示:法虽无量,略说八事,则为总破一切法。
  二者、不论是六百卷的《大品般若经》,或者四百卷的《小品般若经》,浓缩成一部《金刚经》,或者将《金刚经》再浓缩成二百六十字的《心经》,都是在诠释空性心如来藏、空相之蕴处界及诸法,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学人能够掌握这三个重点,那么《心经》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或者《金刚经》所说的“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5 乃至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6 等等。至于《般若经》不论大品六百卷或小品四百卷,经中所说的观五蕴十八界及诸法,不生不灭、若常若无常、若空若不空、非善非不善等等,就能够渐渐了知 佛所说的真实义理,不再因为对佛法朦胧无知而被邪师误导,以致于此佛菩提道上多走了许多冤枉路。既然能够渐渐了知《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金刚经、心经》等二转之般若经中所说的真实义理,因此于别相智也就渐渐通达了,未来再加发十无尽愿就可以成为通达位的初地菩萨,趣向圆满佛菩提道之第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进入第二大阿僧祇劫的佛菩提道中,于地上菩萨所应修、应证的无生法忍道种智、无量福德以及所应修除之习气种子随眠等等而迈进。
  从上面的说明可知:《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金刚经、心经》等二转般若诸经所说,都不离空性心如来藏、空相之蕴处界及诸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这两者之关系是和合运作的,不能离空性心如来藏而有空相之蕴处界及诸法存在,也不能只有空相之蕴处界诸法而说有缘起性空(性空唯名)的存在。因此在佛门中,如果有出家、在家四众主张:“心已灭了,是不能再生起的。心生起了,就有灭相,这灭相却是不灭的”7,或者外于空性心而有“业果报系统”,认为那就是佛所说的不生不灭法等等;你就知道,这些人是不信佛语,也不懂《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金刚经、心经》等二转般若诸经所说的真实义理,名为无因唯缘的断见外道,也是 释迦世尊在经中特别遮止的恶见之人,如《佛说无上依经》卷1 中开示:【阿难!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怪,亦不毁呰。增上慢人执著空见,如一毛发作十六分,我不许可。】8 经中开示:对于执著意识心为常住法的人,即使有如须弥山那么大、那么高、那么广,我不会惊怪,也不会破斥非议他。但是,如果有增上慢的人执著一切法空,或者离于空性心如来藏而说有缘起性空,纵使他所执著这样的见解,只是微小到有如一根毛发的十六分之一那么少,我也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恶见。
  为什么 佛会这样开示?这是因为执常见的人,尚可用意识心是无常、真心如来藏是常的正知见来导正他,让他回到佛所说的正法中。但是,断灭见者不相信有常住法的存在,当然是连空性心如来藏也否定的人,也是对 佛的开示完全不相信的人,更是对因果也不相信的人,这样的人,一般人是无法对治他的,唯有证悟空性心如来藏的菩萨摩诃萨才能对治他。为什么?因为这些断见外道,他们很详细观察蕴处界及诸法(包括意识在内),都是虚妄的,由于无法证得出生蕴处界及诸法之空相背后的空性心如来藏,所以这些人就认为没有空性心如来藏存在,认为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都是无常虚妄生灭的,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当然也没有因果可言,这是 佛所说增上慢的人。然而证悟菩萨,亲证出生空相之蕴处界及诸法背后的空性心如来藏,清楚知道空相的蕴处界及诸法不能外于空性心如来藏而有,当然不会否定空性心如来藏的存在。但是,证悟的菩萨摩诃萨究竟是少数人,而且也不一定会在那些佛门断见外道还在世时,出兴于世来破邪显正,所以 佛才开示:增上慢人执著空见,如一毛发作十六分,我不许可。由此可知,断见外道的邪见危害正法之烈、误导众生之严重,身为佛弟子都应该挺身出来破邪显正,救度众生远离断见外道之恶见,以免今世、后世的佛弟子们被断见外道所误导及荼毒,而与邪师们一同堕入大火坑中,于未来无量劫要遭受无量苦果。
  第七节涅槃的内涵(三):离思量性、了众生心行、无我性、无智性
  接下来谈涅槃其他的体性,譬如离思量性、了众生心行、无我性、无智性的内涵。首先谈的是真心离思量性。因为真心离六尘境,所以不衡量、不思惟种种境,如 佛在《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2 的开示:
  (胜天王问:)“世尊!云何如如?”(世尊答:)“大王!此可智知,非言能说。何以故?过诸文字,离语境界、口境界故,无诸戏论,无此无彼,离相无相,远离思量,过觉观境,无想无相,过二境界,过诸凡夫,离凡境界,过诸魔事,能离障惑,非识所知,住无处所。寂静圣智,后无分别智慧境界,无我、我所,求不可得,无取无舍,无染无秽,清净离垢,最胜第一,性常不变。若佛出世及不出世,性相常住。大王!是为法界,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修此法界百种苦行,令诸众生皆悉通达。大王!是名般若波罗蜜、如如、实际,无分别相、不可思议界、真空、一切智、一切种智、不二界。”9
  经中开示:这个般若波罗蜜、如如、实际、无分别相、不可思议境界、真实空等等,就是 佛所说的真心,祂无始劫以来离种种思量境界。为什么?这是因为真心从本以来离六尘见闻觉知,所以祂没有七转识的能觉与所觉、能观与所观的境界;没有觉观境界,就没有种种思量性可言,所以真心离思量境界。会思量、会思惟的,是真心第八识(如来藏)所生的第七识(意根)以及第六识(意识)。意根无始劫以来,虽然与第八识同为难兄难弟,但是祂的体性就是恒审思量 10,所以每一刹那祂都在作主,没有不作主的时候。
  譬如在睡著无梦时,虽然前六识断了,但意根仍然不断地在接触法尘,只是祂的了别慧很差,不像意识能够作很详细清楚的了别,祂仅能了别法尘上是否有重大的变动,而作主决定是否要生起意识来作分别、判断。如果法尘有重大变动时,祂就会作主而促使第八识流注意识种子,使得意识醒来而作进一步分别了知外境的变动情形;如果经过意识的分别、判断,认为那个法尘的变动并不重要,或是不需要立即应对处理,祂就不会继续作意要意识现起,因此第八识不会流注意识种子,那么意识就不会现行运作来分别法尘境,所以就继续处于睡著无梦的状态中。
  又譬如造诸恶业但罪不及地狱者,于死亡时,由于意根俱生我执的坚固作意,而促使第八识流注中阴身种子,而在尸体旁边变现出一个中阴身来;而意根在第八识变现中阴身的每一个刹那当中,仍然不断地在作主,没有不作主的。当中阴身成就了,意根于每一刹那,还是要透过中阴身的意识去分别、去了知种种外境而不断地作主;乃至看见未来世的有缘父母和合而心生颠倒时,还是因为意根的作主而为境界所拘系,因此而入于母胎受生等等,意根永远都无有一刹那不是恒审思量的。
  又譬如全身麻醉 11 的病人,因为麻醉剂的药效发作,胜义根无法正常运作,使得意识无法现起,因此说全身麻醉者昏迷过去了;在昏迷当中,意根每一刹那仍然在接触、领纳法尘,仍然继续不断地在思量作主。如果麻醉剂药效没有消退,意识就不能现起,或者稍有消退而意识少分现起后,因为意识了知身心状况羸劣(因为还在麻醉药剂的作用中)需要休息,意根就会作决定让意识暂不现起,此时病人就在睡眠状态下等待麻醉剂消退而慢慢恢复;但此时意根依然继续不断地在思量作主、遍缘一切法,但不会促使第八识流注前六识种子,而继续处于昏睡中。如果麻醉剂药效消退了,胜义根能正常运作了,意根就会下决定要现起意识,于是就促使第八识流注前六识种子,使得全身麻醉者苏醒过来。
  由此可知:意根每一刹那都在思量作主,没有一刹那不思量作主。虽然第七识意根体性是恒审思量,从无始劫以来就在,并且处处都在作主,但祂仍然是可灭之法;于不回心的二乘圣者—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时,意根即永灭无余。意识的体性是审而不恒 12,虽然祂能够对六尘作种种分别、思惟、归纳、分析、整理、判断,可是在睡著无梦、闷绝、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全身麻醉等位中都是断灭的,既然是可灭之法,所以意识不是常住法。由上面分析可知:第八识的体性离思量性,不会有第七末那识恒审思量、处处作主的体性,也不会有意识分别、思惟、归纳、分析、整理、判断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审而不恒的体性。因此缘故,如果佛门中有人主张:真心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心”13、“不仅生前能作主,死后也能作主”等等,你就知道他所说的不是佛法,乃是外道法,而且误导众生非常严重。
  接下来谈真心的另外一个体性:了众生心行。所谓了众生心行,是指真心如来藏有非常微细的了别性,能够了别众生的种种心行,如《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开示:【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14
  经中开示:能够了知众生的种种心行,就是真心的体性。由于真心的了别性行相非常微细,故经中亦有微心、细心、微细心等等之称。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在这之前,不是都在说真心离见闻觉知吗?为什么这里却说真心有知?首先要说明的是,既然说有八个识,当然每一个识各有其了别的体性,这也是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1 所说:识谓了别 15的道理。譬如眼识能分别青、黄、赤、白等显色,耳识能分别声尘,乃至意识能分别法尘,意根了知法尘而且有处处作主的体性;第八识的了别性,乃是离六尘相而起用者 16,非是对六尘相有了别性,而是对于众生种种的心行第八识都知道,没有不知道的。如果有人再问:“为什么真心可以了众生心行?”笔者只好耸耸肩、两手一摊,而回答:“法尔如是!”法本来就是这样子嘛!没有为什么!就算你有机会向 世尊请示:“为什么会这样?”世尊也会告诉你同样的答案:“法尔如是!”
  然而佛门中有很多人,包括很有名的大法师、大居士们,大都误解了知是菩提的道理,以为保持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就是悟得了真心,那可真是错得离谱了!因为当你知道自己一念不生的时候,是不是已经落入六尘境了?是!当然是已经落入六尘境中,否则你怎么知道自己一念不生呢?又当你知道自己了了常知,是不是已经落入意识境界中?当然是已经落入识阴意识的境界当中了!否则你怎么知道自己念念分明呢?又,这个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的境界是本来没有的,后来透过打坐或者修习动中定等功夫,使得自己可以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的安住著。请问:这是不是本无今有的法?当然是本无今有的法!既然是本无今有的所生之法,未来当然也一定会坏灭的,所以说这个“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是虚妄法,不是真实法!不是吗?所以说,想要保持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就说那就是真心,那决不是有智慧的人所说的话,而是痴人说的梦话,所说的不仅不切实际,而且非常荒诞。
  ---------------------------------
  注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册8,页749,下22-23。
  注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册8,页749,下22-23。
  注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册8,页749,中25。
  注4《中论》卷1〈观因缘品 第1〉,《大正藏》册30,页1,下12-14。
  注5《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册8,页750,中8-9。
  注6《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册8,页752,上17-18。
  注7 印顺著,《空之探究》,正闻出版社(竹北市),2000/1 十版,页172。
  注8《佛说无上依经》卷1〈菩提品 第3〉,《大正藏》册16,页471,中8-10。
  注9《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2〈法界品 第3〉,《大正藏》册8,页694,上10-22。
  注10“识所变相虽无量种,而能变识类别唯三:一、谓异熟,即第八识多异熟性故。二、谓思量,即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三、谓了境,即前六识了境相粗故,及言显为一种。此三皆名能变识者。”《成唯识论》卷2,《大正藏》册31,页7,中26-下1。
  注11“全身麻醉是指使用静脉注射麻醉药物或吸入性麻醉气体来达到病患无痛、无知觉的状态。”参见卫福部彰化医院网页http://www.chhw.mohw.gov.tw/?aid ... ame=detailiid=1441撷取日期:2015/11/01。
  注12“若第八识恒而不审,其第六识审而不恒,若前五识非恒非审,唯第七识亦审亦恒,是故恒审胜余识也。”《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卷1,《大正藏》册85,页1075,中15-18。
  注13释惟觉,《中台山》月刊第110 期,财团法人中台山佛教基金会(南投县),2008/2 初版,页26。
  注14《维摩诘所说经》卷上〈菩萨品 第4〉,《大正藏》册14,页542,下1-2。
  注15《成唯识论》卷1,《大正藏》册31,页1,上28。
  注16 平实导师著,《灯影——灯下黑》,佛教正觉同修会(台北市),2009/9初版3 刷,页206。
  (待续)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