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期
假锋虚焰金刚乘(连载20)----释正安
2020-07-09  浏览:1205
——解析《般若锋兮金刚焰》的邪说
  宁玛派的正式成立,与素尔喇嘛祖孙三代的传承弘法有很大的关系。大素尔释迦迥乃(1002-1062)曾跟一位苯教法师共同创建邬巴隆寺,此举标志著宁玛派的正式成立。此后,宁玛派的多位传人因为常年供养大小昭寺的饮食、物资的缘故,因此与大小昭寺有很深的因缘,这为宁玛派在僧俗之间取得了极好的声誉。布顿(1290-1364),家学渊源即是莲花生密法与大圆满教理,所以自小就受到宁玛派密教法义的熏陶,又曾到过噶当派学习于因明、般若中观等法教,也精通梵语与克什米尔等语言,曾将许多印度佛经翻译成藏文,最终成为颇负盛名的密教大译师与大法师。到了元朝统治西藏时,宁玛派释迦沃喇嘛,曾在钦差大臣面前表演法术,上报后受到八思巴与忽必烈的赏识,开启了宁玛派与朝廷之间的良好关系。雍顿巴喇嘛,他除了掌握自宗大圆满密法之外,还曾向布顿学习《时轮金刚》密续,向噶玛巴学习过大手印,并且还曾在元武宗的宫廷内表演金刚舞,是宁玛派第一位进京觐见皇帝的人。桑波贝是第二位进京的人,他奉命进京施展法术消除天灾异相,并为皇帝秘密灌顶,还曾在宫廷内设立密修院,并且开印密续经本。
  绒?曲吉桑波跟三素尔是同时代人,由于其祖父曾经亲自受教于莲花生座下,家学渊源的缘故,因此曲吉桑波精通密教“显”密教法,深受当时印藏法师的敬重。据说当初阿底峡进藏,亦敬服其学识而不与他对辩密法。他将宁玛派的旧译与新译法本作了整理,促使大圆满教授部,成为宁玛派修学的主要次第与教义代表。十四世纪时的龙钦饶降巴(1308-1364),乃是宁玛派大圆满法教的集大成人物,其著作代表为《七宝藏论》,于中建立三根九乘、经教、幻变、心光等三部教授法义。综言之,宁玛派的修学体系,在密教显宗方面,主张要修习依应成派思想释义的《中论》、《现观庄严论》;密教方面则以十八部密续为根本,加上莲花生的金刚橛、龙钦巴的《七宝藏论》等法教为主。宁玛派的修行八部法要,包括修行十八密续中之身、语、意、事业、功德,再加上供赞世神、差遣非人、猛咒诛法世间三部等法术;如是种种,反映出宁玛派思想确实是密教与苯教结合之后的产物,尤其是进行法会仪式金刚舞时,这些特点就更为明显。在法会仪式里,宁玛派所使用的人头骨噶巴拉、人胫骨冈凌号角、穿戴在头上的人头骨,与披在身上的人面皮,并且供品里还参杂著新鲜人血。这些作法,所展现的密法思想程度,显然更胜当年莲花生在西藏使用酒肉鲜血祭祀的法教。在 佛陀正教里,根本没有这样的不净仪式与不净法教。在教理上,宁玛派也跟 佛陀教的不一样。宁玛派说:“普贤是本初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大圆满法是其所主张与宣讲的法教。”然而,释迦牟尼佛教授的是:“本初佛是前后二万亿威音王佛中的最初一尊”、“一切有情都有如来法身。”在 玄奘菩萨与鸠摩罗什菩萨所译般若系与唯识系经教里,佛陀都没有说过缘起性空即是大圆满法的义理与开示。
  宁玛派在西藏虽然从来没有真正在上掌握过实权,然而由于其在僧俗之间透过诵咒术师与供养上层寺院建立起良好名声,并且一直与其他各派,包括萨迦派、噶举派等皇室贵族保持亲好的关系,再加上宣扬来自莲花生的伏藏无上传承,以及龙钦饶降巴与南喀坚赞(1326-1402)分别完成大圆满教理体系与传承莲花生金刚橛、空行母法教,因而受到广大赞誉;这种种原因,终于使得宁玛派的莲花生大圆满教理为藏地喇嘛教各派所承认与重视。
  萨迦派的成立,以昆?贡却杰波(1034-1102)于1073 年,在巴钦颇章建立萨迦寺为标志。贡却杰波的祖上即是西藏第一批出家僧人之一,因此早年即精通于宁玛派旧传密法与密教中观思想;后来又遍学新译密法,包括《喜金刚》、《胜乐金刚》、《密集金刚》等新译谭崔密续,又曾跟随卓尔?释迦益西译师学习道果法。他最后综合所学,抉择以道果法作为萨迦派的核心教义。此派由于全面接受双身修法,所以大都是父子相传,继承法座。萨迦五祖的初祖贡噶娘布(1092-1158)也是精学密教之“显”密二宗法教的人,《胜乐金刚》、《密集金刚》、《喜金刚》、《道果》等等密法都会。他是第一位将口耳相传的道果法以明确文字记录下来,并将之确立为该派代表学问的萨迦派祖师。萨迦二祖为索朗孜摩(1142-1182),是初祖贡噶娘布次妻的长子,也遍学于密教显密二宗法理。其因明学问,师承于噶当派法狮子恰巴,所著之因明教材后来多成为藏地因明学的初级教材,他也是将辩论学经的法式引进萨迦派的祖师。扎巴坚赞(1147-1216)是为萨迦三祖,结合他派法教,他将道果法的理论体系与修行次第建立全面完整的系统,使萨迦派取得了更大的名声。到了萨迦四祖贡噶坚赞(1180-1251)的时代,由于三祖扎巴坚赞是他的叔父,所以贡噶坚赞从小就被重点栽培,除了遍学萨迦法教之外,也精通因明与中观自续派思想、噶当派道次第,以及大手印、大圆满等密法。因此,他被藏人称为萨迦班智达,简称为萨班,意思为萨迦派的大智慧者。尝自说:韵律吾精,诗词归吾,讲述辞藻无有匹敌。择期吾识,内外遍知,智慧无比于吾。所有种种,皆为萨迦之人,诸余学者不过是吾之形影。1
  注1 克诸群佩主编,《西藏佛教史》,宗教文化(北京),2009.10 初版,页209。
  自比具有 佛陀内外遍知的无碍辩智慧,他的自负与增上慢,由此可见。他的名声后来引起了忽必烈的注意,要他前来朝见。1246 年时,萨班带著他的侄子八思巴(1235-1280),意为圣者,即是后来的萨迦五祖,去凉州会晤元朝代表。这一次的会晤,双方达成将西藏归入中国版图的决议,这个决议不仅成为萨迦派日后掌握西藏政教合一统治权力的契机,也促成具足谭崔左道思想的喇嘛教传入蒙古与中国内地条件的成熟。
  1253 年时,忽必烈与王妃等人接受八思巴密教灌顶,结为师徒关系。1258 年,八思巴代表“佛教”,与内地道教代表为《老子化胡经》真伪一事,展开法义辩证,最终由八思巴获胜而将此经废止作结。1260 年时,八思巴受忽必烈册封为国师,担任管理全国宗教事务的总制院首长,并且在藏地建立了本钦政权,正式成为西藏地方政权与教权的首领。1269年,更由于八思巴创建蒙古文字之功,被册封为大宝法王。
  萨迦派掌握西藏政权约一百年,因为其政体是受元朝扶持的地方宗派政权,所以大底与元朝统治中国政权同起同落。萨迦西藏政权更因为分封兄弟为封建主的缘故,于十四世纪初开始分裂割据,各自为政。八思巴的政策中最为其他藏地各教派所尊崇的一事,是他不同意于忽必烈主张的,消灭萨迦以外的其他诸派传法的政策。八思巴考量其他各派在藏地各处的割据势力,在这种复杂的状况下,实际上恐难真正完全统治。为了完成先师“使西藏同中原形成统一局面”的遗愿,因此实行只要遵奉萨迦派为主上、为政权领袖,则可听任各派独自发展的政策。或许这个决定也与八思巴早年曾经受过噶当派诸师的熏养教导有极大的干系。总之,由于八思巴的这个开放政策,促使各教各派都能继续在藏地弘法与发展各自的势力。但是,这也导致藏地割据势力所形成的局势,更进一步复杂化的发展。最后的结果,是在元朝覆灭之后,西藏地区随即进入各地混战的局势,各派再次陷入长期斗争的状态。元朝势力在中原地区倾覆之后,其所扶植的萨迦派在藏地主要政权的地位,也被噶举派的支派帕竹噶举给取代了。
  不过,萨迦派并没有灭亡,后期还出了几位很有名的喇嘛:仁达瓦(1349-1412)、夏迦秋灯(1428-1507),与国燃巴(1429-1489)。其中,仁达瓦学贯密教“显”教二宗,并且将萨迦派原本所宗的密教自续派“如来藏”思想 2 给改宗为中观应成派思想。当仁达瓦来到前藏附近传法时,宗喀巴特地前往拜见,跟随在其座下修学中观应成派教理。可以说,宗喀巴之所以将中观应成派的“一法不立思想”列为其佛法体系的核心教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到仁达瓦的启发与影响。国燃巴亦是学贯密教“显”教二宗,于1473 年建立土丹朗杰寺,因为曾经受到仁蚌巴政权的拥护,一度使萨迦派法教大光。夏迦秋灯与国燃巴都反对宗喀巴的法教,认为宗喀巴落在断见边见里,因此,国燃巴写作有《辨别正见》,以指出宗喀巴所犯的种种说法过失,来讽刺宗喀巴的智慧虚有其表。
  注2 主要为红教将意识修成离念灵知而错认为第八识如来藏的思想,白教、花教也大多如此。
  后代的格鲁派弟子故意扭曲原意,将国燃巴讽刺宗喀巴乱说佛法,而说他是“太有智慧了”的负面评价,反说成是正面评价宗喀巴的意思。例如,喇嘛教的学者黄英杰在他的研究论文中举证国燃巴在《辨别正见》里的说法:
  以下是以断边为中观见的主张:拥有丰富辨析智慧者,能自在解释佛经者,具慈悲与菩提心之庄严功德者,称为东方具德宗喀巴罗桑札巴,如是言于其《根本中论疏》与《入中论疏》、《辨了义不了义善说论藏》等等说出,就算在印度自续派的大上师们,以及在雪域的古德等,中观派诸师们也未曾了悟的中观应成派要点。他建立了与众不同的立宗方式,以及讲论的方法,为众人所见。3
  注3 摘自黄英杰著,〈国燃巴《辨别正见》的中观思想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佛学组)博士论文,2007.7,页292。
  (宗喀巴说)对事物执著实有是一切过失之根本,所以首先要破除执著对象的主张虽然合理,但又说正理判断的推理过程中,无法获得实有,所以知晓无实有,遮断实有的同时,出现断空,以此为真实胜义。还有,攀执空性心非是所断对象。如此的主张脱离了正统中观派。4
  注4 同上注,页301。
  (宗喀巴主张)大小乘共同证得遮断实有的空性之外,(以此为究竟)没有别的不同见解。(国燃巴说)这样的主张就是毁谤大乘深广无边的见行。5
  注5 同上注,页311。
  国燃巴除了反对宗喀巴所说的教义之外,他认为笃补巴的他空见也是错的,他说:依据至尊绒敦谢嘉衮利(1367-1449)的说法,此(他空)派已胜过于唯识派,但尚未达到中观派的见解。我(国燃巴)赞同此说,因为事实上也是如此。原因如下:(他空派)判依他起性无实有之后,所余为圆成实性实有……如果有人说他空派为中观派,因为他主张以龙树诸论典为标准,这也未必如此。没有能耐战胜、超越龙树的人,利用其论典,将之曲解以配合自宗主张。决定不是龙树的旨意……假如有一个实有法的话,值得有的就是有为法。连有为法都无实时,何能有无为法的实有?所以你(他空派)主张无为的圆成实性实有,是大有问题的。6
  注6 同上注,页299。
  总之,汝等把常见藏在深处,但为了方便自己的所做所为,所以借用他派宗义主张的幼稚者们,主张萨迦派与觉囊派的见解是一致的。7
  注7 同上注,页300-301。
  那么,如果你反问我说:“你主张胜义谛无实有的话,你也堕入断边。”(答曰:)“我等主张胜义谛非实有,但未主张无有(之有)。如果问我到底主张什么?“我等于暂时世俗上接受世俗中所承许的一切。这样的主张离于断边。胜义谛上极无所立,离于一切边际,这就是所谓的中观道。”8
  注8 同上注,页301。
  针对一般仍执著实有的凡夫众生,说已了悟无实有的境界是胜义谛,但从圣者来看,彼等境界仍非是真实胜义谛。……承许透过正理排除实有的断空为真实胜义谛的话,叫做把抽象概念的类似胜义谛,列为真实的胜义谛。9
  注9 同上注,页302。
  世俗谛就是恒顺世俗所称,不加任何分析,意思就是没有被临时幻因所影响的世间自然心中所现法。如所现见般,暂时要将是非真相各个辨别清楚。所以暂时上有暂时的主张,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能立法。10
  注10 同上注,页325。
  胜义方面,透过正理所知的是相似胜义。圣者定中以离戏论方式所了悟的实相,是真实胜义。……如是,破人我执的时候,其内心莫过于无实有的概念。此后,还要进一步的排除对无实有的执恋。……所以要澈底的破除一切边际,连实空与非实空,任何一边都不可执持……其断四边的境界,以执著心来比较的话,可以列为胜义谛。但与圣者定中无漏(智慧)相较的话,只能叫做世俗谛,或相似胜义谛、也叫做随顺胜义谛。……在凡夫时,以渐次的方式来断除四边,到证悟大乘见道位时,能同断四边,所证的法界及能证的心(智慧),没有两样。(能知)自心真实实现与(所知)离戏无二的境界,其境界暂时名为胜义谛。(其实)此时没有任何指认胜义谛(离戏)的想法。所以为此义,在很多无暇疵的经论中提到:“悟无所悟、见无所见”等等。11
  注11 同上注,页326-328。
  然而他的研究论述,由真实证悟者的智慧来看,同宗喀巴一样不离识阴境界;国燃巴也是未证小乘初果的人,当然更没有证悟大乘般若。他所说的佛法世俗谛与胜义谛的意义,都是不正确的。真实的佛法所说的世俗谛,是指一切诸法成、住、坏、空皆是无常、苦、空、无我,唯涅槃本际才是真实不坏的我,这就是诸法的世俗真相;而胜义谛则是指涅槃实际如来藏所显的诸法真实相,是为诸法的胜义相。今观国燃巴所说的世俗谛与胜义谛境界,同样都环绕在能观、能证的觉知心上面来说法,而能观、能证的觉知心正是意识;故知,国燃巴同样也是属于六识论者;加上他反对笃补巴所传的法界第八识实有的他空见教理,显见国燃巴亦是将第八识法界实相心阿赖耶识,妄认为是非真实有的外道而非佛弟子。到了十七世纪,在格鲁派掌握西藏地区的政教大权之后,国燃巴等人反对宗喀巴的论著,与觉囊派他空见的真实佛法教义,一并都被列为而禁止阅读流通,直到近代才被人重新发掘出来。“道果法”是萨迦派的主要思想,教义为:“明空无执、生死与涅槃无二”,修证方式则可归结为三要义:“成境为心、成心为幻,与幻无自性”;或是说为“最初舍非福,中断于我执,后除一切见,知此为智者”。
  以萨班的话来说,即是:诸法无本生,即生亦无生,无生亦现生,故生与无生,分别无分别,现有与空性,轮回及涅槃,若于胜义中,皆无可差别。从无别起别,若知别所别,悟圣凡实性。……证无可证义……知无所知境,善说无言义。12
  注12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注,《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北京),2002.9 初版2 刷,页113。
  其实,这都是落于意识一念不生的境界,乃是生灭的虚妄境界,何以故?萨班自说胜义谛“无实性”故。显然的,萨班不证知于法界实相涅槃本体第八识,所以才会说出“胜无实性、无可证义”等言论,是凡夫意识妄想的不如理虚妄言论。所说“明空无执”,也确实是意识的修定境界,因为法界实相第八识是寂静涅槃、无执境界;而那个能够知有明相、有空相,并且不执于明与空境界、了知明空无二、生涅无二者,正是意识。佛弟子中能够如实现观五阴十八界无我而得实证初果的人,都能够确认在意识之外是有第八识如来藏真实存在的。换言之,从实证佛法初果起的佛弟子,尤其是大乘佛弟子,是百分百的了知及安忍于一切有情皆有第八识法界实相的圣教义理。是故,由萨班此处的言论,我们即能了知,他确实只是一个未证初果的凡夫众生而已,至于实相般若当知更无其分。十七世纪时,格鲁派取得藏地政权之后,萨迦派更是全面改宗于中观应成派思想,接受“一法不立”的空执见,如此一来,连自派之意识的明空境界都否定掉了,直接从常见边翻转,落入无因论与断灭论的另一边了。噶举派则是一个统称,因为实际上它有很多的支派,且彼此之间的见、修法理也不尽相同。
  主要知名的有两大传承:塔布噶举派与香巴噶举派。香巴噶举派由琼波南乔(1086-1140)建立。他通于梵语及藏语,七次往返于印度学习《胜乐金刚》、《时轮金刚》、《幻身》等灌顶密法,又曾向弥勒巴学大手印、向那洛巴的明妃妮谷玛学《那洛六法》,也曾向宁玛派学过大圆满法,因此声名大震。相传后来于西藏香地(今南木林)建立了108 座寺院,拥有徒众数万人,因而开创了香巴噶举派。
  此派主要是传承新译出的种种谭崔密续密法,这一点与塔布噶举派的传承并无不同之处。但是,由于此派并不像塔布噶举派一样建立起见地修证理论体系,而只注重上师的口耳传承,复又不积极发展势力以为奥援,故于明朝后期的宗派斗争过程里,就自然而然的被其他各派给吞并而消灭了。
  塔布噶举派,由玛尔巴(约1000-1090)所创立,当时玛尔巴不满卓弥传授法教时收费昂贵,因此就亲自前往印度学法。到了印度以后,拜于那若巴座下学习谭崔密法:《喜金刚》、《胜乐金刚》,与《那洛六法》等,又曾跟随弥勒巴学习大手印,也曾跟智藏与姑姑热巴学习《密集金刚》与《大幻化网》。玛尔巴的众多弟子中,最有名的是米勒日巴、俄曲格多吉、梅敦春布与楚敦。其中的楚敦,更是宁玛派的布顿与格鲁派的宗喀巴,都曾经拜在其座下,接受其密法灌顶与学习《密集金刚》密续的代表人物。冈波巴(1079-1153)为米勒日巴的弟子,他建立岗布寺,正式成立塔布噶举派。他将噶当派的道次第及自宗大手印与《那洛六法》结合,开创了结合密教显宗理论与大手印密法等并重的学风,一扫过去只注重上师口耳相传专修密法的传承方式。冈波巴的后世弟子,更衍生出噶玛、帕竹、拔绒与蔡巴四个支派。
  其中从噶玛噶举派开始,噶举诸派就与朝廷皇室取得了联络的关系。噶玛噶举派传到曲吉喇嘛(1204-1283)时,他又名为噶玛拔希,受到元朝蒙哥大汗王与忽必烈王子的赏识,因此蒙哥封他为国师,并赐给金印与黑帽,于是噶玛拔希就被他的弟子追认为是黑帽系活佛转世的第一代活佛。同时,西藏密教之所以有活佛转世制度的滥觞,可以说就是因他而起的,然后其他各派才有样学样,逐渐流行起来的。黑帽活佛四世如贝多吉(约1340-1383),他受到推翻萨迦政权的帕竹地方政权首领绛曲坚赞的认同,又受到蔡巴地方政权领袖贡噶多吉的欢迎,对他的弘法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活动空间。1407年,明成祖更封黑帽五世协巴喇嘛(1384-1415)为大宝法王。他曾为皇帝与诸多大臣传授密教灌顶密法,并且在北京与西藏之间沿途说法传法。塔波噶举派的另一支派─ ─ 帕竹噶举,则是在上取得很大的成就。
  1354 年帕竹噶举派的领袖绛曲坚赞,推翻萨迦派原先统治西藏地区的政权,取而代之成为新的西藏地区首长。1416年时,另一股受明成祖诰命分封的后藏贵族仁蚌巴势力逐渐兴起,并且于1426 年起,与帕竹政权形成前后藏的武装对峙状态。由于仁蚌巴扶植噶举派,而帕竹政权扶植格鲁派,立场主导宗教派别,宗教思想巩固立场,结合宗教的结果,于是两派开启势同水火的长期斗争局势。帕竹政权于1434 年陷入内部斗争,仁蚌巴于1480 年成功夺取了帕竹掌握的前后藏地方政权。然而,仁蚌巴的割据势力在1565年时,又被辛夏巴后代第悉藏巴的势力给取代,转而建立起藏巴汗政权。在这种复杂的关系里,仁蚌巴是一直支持于噶举派的,并且自1498 年起,采取了禁止格鲁派在拉萨等地的弘法活动,于是就把格鲁派给逼到残喘苟延的地步了。
  如此一来,也间接造成了格鲁派把噶举派视为仇敌的对象。后来格鲁派开始反击,援引了蒙古势力来攻击其他的教派。十七世纪时,噶玛噶举黑帽十世曲英多吉喇嘛(1604-1674)领导噶举派与格鲁派斗争的过程中,最后被蒙古军队的武力给下去,终于屈服在格鲁派达赖五世的统治之下,低调继续维持著黑帽活佛的宗教转世传法活动。
  噶举派中最主要的教义,是指冈波巴所著的密教《解脱庄严论——大乘道次第》所说教义。今观此论所说,也是落在意识境界里,将意识修定境界当成是空性解脱境界,实际上等同于外道五现涅槃见。于《解脱庄严论——大乘道次第》第十七节论般若波罗蜜多,冈波巴说:出世间般若者,由大乘之闻思修三者所出生的般若,即了达一切法自性空性无生……《菩提道灯论》亦云:了达蕴界处,皆悉无有生,知其自性空,说名为智慧。13
  注13 冈波巴?拉杰索南仁钦著,希惹群培译,《如意妙宝解脱庄严论:大乘道次第》,宗教文化(北京),2010.1 初版2 刷,页136。
  彼心任谁也不见故,讲说自知自明就无有意义。14那么彼所谓涅槃者是实有呢抑或无实?有些有所缘者心想涅槃是实有的吧。其实并非如此……假如是实有的话涅槃将成为有为法,若是有为法则终将坏灭。15串习般若的征相,即于善法不放逸,烦恼微小,对众生生起悲心,勤勉于修行,断除一切散乱。16冈波巴种种言说,都违反 佛陀正法所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有真心法身如来藏真如可证、证此即名圣人、涅槃有实体非有为、非无为……”之种种开示,却妄说断除一切散乱的意识修定功夫就是串习般若的表征之相。显见冈波巴以定为禅,错解佛法,不证般若,因此不知串习般若的实证之相,是指学人证得无相、无所得的真心、法身、如来藏、真如而言,不是依于色身等五阴去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定力等世间有为善法而言的。
  注15 同上注,页142。
  注16 同上注,页145。注14 同上注,页140。
  (待续)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