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期
第七意识与第八意识?(连载七)--平实导师
2020-07-08  浏览:1550
----第七、八识有可能是意识吗?
  (编案:接续上期未刊登完之实时问答)
  问:老师你好!阿弥陀佛!我刚学佛,接触佛法没有很久,所以问的问题有点浅。想请问一下,因为老师刚刚讲说意识会随著死亡而消失,有生就有灭,那有一些文献,有一些不知道是传闻还是什么,就是在国外也有;就是有一些小孩子,他到了会说话的年龄,他会知道说他的前世;可是这些小孩子,他们不象是有禅定或是宿命通这样子。
  那第二个问题就是说:世尊 释迦牟尼佛,祂是如何知道未来?因为我看这个《法灭尽经》里面,祂对于这个末法时代,法要灭的时候的那个行相都讲得非常详细,说像袈裟自然变白,(经典中的)文字完全消灭之类的。那,可是因为过去的事情,老师您知道过去的事情是因为您心里清净了,然后在禅定中或睡眠(梦)中知道自己过去前世曾经发生的事;可是未来事情它还没有发生,所以不能成为种子;那,请问一下,佛是如何知道未来?
  那第三个问题是:那净土的世界是如何形成?我看那个…正德居士,他写那个《净土圣道》书里面有说:这个娑婆世界就是 释迦牟尼佛的净土,那好像《华严经》(我不是很清楚《华严经》怎么写),可是《华严经》里面好像说,释迦牟尼佛祂说里面好像有个百佛世界,那我,好像这个百佛世界是佛,那个成佛的时候才会形成这个百佛世界?还是说那个百佛世界还没有成佛之前就已经在了?如果说佛祂成了佛才产生这个百佛世界的话,那么那里的菩萨众生(因为那边的世界全部都是菩萨),那些菩萨呢,是陆续进来那百佛世界,还是“砰”一下就完全出现?那么如果说祂的净土……(平实导师暂时打断而问:“你这些问题都有写在纸上吗?”提问者答:“有!”平实导师:“因为我记不住这么多的问题。对不起!”)那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净土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说这净土呢,如果是本来就有,或是说这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释迦牟尼佛的管区,它本来就有的话,那祂为什么要选在地球上—印度—成佛?因为祂的世界也有其他的众生,虽然说:佛以一个大事因缘——有得度的众生,才下降(生)来成佛,可是其他世界应该也有因缘具足的众生吧?还是说我们因缘具足的众生,我们都大家一起地到这边来?好!谢谢!
  平实导师:欸……这位菩萨的问题,如果要全部详细回答,大概就不能接受其他人的提问啦!所以我们简单的回答好了:有一些小孩子知道前世,那是报得的宿命通。神通有五种,他如果没有其他四种的神通,你就看不出他有神通,那他就是知道前一世、往世的事情,那叫作报得的宿命通。这种宿命通,若是没有继续修行,大多是长大成人以后就消失了。有人专修宿命通,不修别的,这是单一的神通,不具足五神通;那么这个不是由于意识从往世来到这一世,而是因为报得的宿命通才能了知的。
  第二个问题:世尊如何知道未来?这个知未来而加以说明,在佛法中叫作“授记”。为什么能“授记”?那为什么有些人不能被“授记”?这是跟“授记”有关的。“授记”是因为佛陀看到你心中的种子,已经有一个什么样的规模,而你依凭于这样的种子,也就是你目前现量所证的那一些境界相,祂就可以了解你未来将会如何演变,如何发展,已经可以看得到了。譬如说:当一个人,他学游泳,假使你善于游泳,你看到他已经学会漂浮了,那你就知道说,他大概再五天就可以往前游了,他大概再过十天就可以游快一点了,大概一个月他就可以游很快了,因为你已经看到他的表现了!你可以预知他会怎么发展而为他说出来,这就是“授记”。所以佛会看见未来这个正法还可以维持多久?像法多久?末法有多久?乃至佛看到某一个菩萨时,授记说:“你将来多久以后成佛!在什么地方成佛!佛国叫什么!佛号叫什么!有多少声闻弟子!多少菩萨弟子!你的正法、像法、末法时期会有多久!”因为菩萨已经修到了某一个地步,那接下去的发展已经确定了,不会改变了,所以就这样作授记啊!这个也不必靠天眼。
  但天眼跟这个授记不同,天眼是可以看见未来的,那个未来的影像会被看到,是因为那个业已经成熟,他就可以看见;如果业还未定,还没有成熟,天眼也无法看见未来!某一个人的未来,他的业已经定案了,不会改变,已成为定业了,那么有天眼的人,并且要天眼很好,他就可以看见这个人未来会如何。然而佛陀对未来的看法,有时依天眼所见而说,有时依佛眼的“处非处智力”而说,不一定啊!这个是佛所看见而授记的部分,以及用天眼所看见的部分,二者不一样的。
  好!但是这个授记,要跟大家略说一下,授记有显授记,也有密授记。但是显授记又有两种,密授记也有两种。显授记第一种是说,当众公开授记,说某某人将来如何、如何,这是显授记;但是也有一种显授记,就是直接当著他的面,直接为他一个人讲,但是没有吩咐他不许讲出去,那也叫显授记,他可以讲出去。也有密授记,第一种是单独为他讲,不许他讲出去;有时候则是为别人讲他将来成佛的事,但不许去告诉本人。所以这个授记也有不同,诸位要了解哦!
  那再来,“在三千世界中,为何独选地球上的印度来成佛?”这当然有道理啊!一个佛世界是三个千的大千世界啊!就是小千、中千、大千嘛!这三个千的世界,依现在的天文学来说,大约是这个银河系中的一千亿到两千亿的太阳系啦!不必谈到别的三千大千世界,光是我们这一个银河系,它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嘛!那么,这里面这么多的太阳系,一定会有许多个行星存在,那当然也会有很多有情众生要度嘛!但是,佛就观察哪一个星球世界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了(那都是过去无量劫以来曾经与佛结缘的众生),但是还没有菩萨在那边住持,于是佛就来示现成佛啦!假使,佛已经派了某一个菩萨在那边住持了,佛就不在那边示现了。可是你讲的,说有百世界,那就是《阿含经》的《央掘魔罗经》所讲的;释迦牟尼佛还有在百亿世界度化,那么就选出其中一百个世界来证明。
  但是你又问到说:“那里的众生是陆续来的,还是‘砰’的一下出现了?”众生都不是忽然间出现,而是渐渐增加,然后渐渐减少,最后整个星球灭亡。不是“砰”的一下全部都到。但是世界的形成,是由共业众生的如来藏共同变现的;先有那个业力的缘故,才变现出来让他们去受报,然后同一时间里又去造业。可是那一些众生,如果说有一些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就会有大菩萨先去那边出生;接著佛由于这一些大菩萨们先去了,先把整个局势布置好了,佛再去那边降生。诸佛降生时都没有独自一人来的,一定带著一大票菩萨;这一些菩萨都是先遣部队,要先来投胎,然后佛才来受生的。佛是福德至尊,不是小福小德啦!一定先有大菩萨来布局,因此菩萨是配合著佛所以先来,等于是一个布局啦!先有这一些人(菩萨),在这一个国度有了一些重要的社会地位,能够影响众生了,然后佛再来示现成佛。而这些菩萨们就装作什么都不懂,一遇到佛就悟了,就成等觉啦!这都是在演一场戏,这场大戏是事先安排的;然后佛在这里就度了一些刚成熟解脱道因缘的人,让他们先成为阿罗汉,以这个作为弘化事业的开始。所以是陆陆续续而有,但是佛要降生前,会有一批菩萨先来这里降生,所以众生是陆陆续续增加;但菩萨是在某一个时期配合著佛来降生,一定得要先来,一定是如此。所以这一些众生,不是突然之间同时缘熟了,同时生到某一个世界就缘熟,不是这个意思哦!
  欸……那这样是几个问题了?噢!“佛世界形成时”,因为你这个写得很简单,我又记不住你讲的,“佛世界是成佛时才形成的?还是本来就有?”是不是?是哦!佛世界不是单单由佛一个人来完成一个世界,而是佛与众生共同来成就佛世界。这样讲,可能诸位不太了解,我们引述《维摩诘经》开示的义理来说好了,就说摄受众生:摄受众生就是摄受佛土。这样应该就懂了吧?换句话说,一个佛世界的成就,不是佛一个人的事情,而是要去摄受无量无边的众生,让无量无边的众生同样可以来跟祂相聚。为什么能跟祂相聚?因为过去无量世以来,或者吃过祂布施的食物,或者接受过祂的金钱,或者作过祂的眷属,或者听过祂说法,或者作过祂的学生;诸佛就是要在成佛之前,要不断地去摄受众生。这样无量世、无量劫,摄受众生圆满了,等到这些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了,就是佛世界该形成的时候。这个时候跟祂无缘(缘未成熟)的众生,还是会同样生到同一个世界来(因为跟被度的众生或其他众生有缘),但跟祂有缘的众生就会投胎到佛即将示现成佛的地方,那么这个佛世界便成就了;所以,摄受众生就是摄受佛土。假使菩萨悟了以后说:“我不利乐众生、我不要度人,我只要自己修行就可以成佛。”
  那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摄受众生才能成佛。因为一个山河世界以及佛所度化世界的形成,不是佛一个人能形成的,而是摄受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共同成就一个佛法上的共业,来成就那一个净土。净土成就了,佛在那边即将示现时,众生业力所感,就生到那边去,然后那个佛土便成就了。
  这样说,也许你会觉得空泛,我们再讲白一点。譬如说:极乐世界,它不是阿弥陀佛一个人成就的,而是祂过去无量劫以来(因为祂比释迦牟尼佛更早十劫成佛)摄受众生的缘故,然后有很多众生听到别的佛说法,说有这么一个极乐世界:你要相信、你要发愿,然后你要念佛,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好!当众生有这个愿,并且开始实行─在念佛法门上面开始实行了─发愿求生极乐了,那么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就会又增大一分。增大一分要做什么呢?就是为你出生一朵莲花;而那一朵莲花的出生以及那个七宝池的扩大,并不是阿弥陀佛个人成就,而是由祂以及
  那个发愿要往生之众生的如来藏来共同成就。所以一个人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心志不变,并且也在念佛了,那么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就扩大一分(那个人所需要的空间,它就扩大了),然后他专属的一朵莲花就在那边出现了;所以说,摄受众生就是摄受佛国土,成就众生就是成就佛国土。所以,如果想要成佛,一定要有菩萨种性;没有菩萨种性,不肯利益众生,他就不可能成佛;因为他不能摄受众生,不能摄受众生就不能成就佛土,道理就是这样的。这样简单解答,好不好?好!那这样就回答完了!还有,好!第二讲堂的问题来了没有?
  曾老师:第二讲堂的同修可以举手!哦!哪个发问问题?请第二讲堂的义工帮忙招呼一下!
  平实导师:他们的问题,我们要等待送过来,还是怎么……?如果有,就直接发问!
  曾老师:好!那我们这里还有一张问题。
  平实导师:欸……“入胎识如何来?其历程?”我刚刚演讲时已经跟诸位讲过了,入胎识已经说过,是本来而有,无始劫前本来就有;这个入胎识,你找不到祂的前际,你也找不到祂的后际。找不到前际,是因为你不断地往前追寻时,假使你有佛地的大神通,你也是无法追寻到祂什么时候出生过;因为祂是本然如是,这叫作法尔如是。祂不是有生之法,所以不能问说祂什么时候出生?我们刚刚也有讲过,说:“有生之法,一定是被生的。”那么既有被生的,就一定有另一个能生的;那如果这个入胎识是被生的,那应该还有另一个法来出生这个入胎识;那请问:你这个入胎识找到以后,还要再去找另一个出生入胎识的东西(那个东西,当然也要叫作识嘛!因为一定是心嘛!如果不是心就不能生心)。好!那么你找到那个出生入胎识的心以后,你还会再找啊:那个能生入胎识的心又是哪个心生的?那就无穷无尽而永远不可能亲证实相了!
  可是 佛不是这样说的。佛在说十因缘观时说辟支佛是如此,说佛陀自己也是如此。祂探讨我们大家的死是从哪里来?从生。生从哪里来?从有。有从哪里来?……这样一直往上推,推到最后,噢!是因为有名色。那名色又从哪里来?他们大家都说是无明啊!可是为什么无明会出生名色?无明自己不能出生名色啊!因为无明只是无知,是说明意识不知道事实相,只是一个现象上的名词,附属于意识而有,怎能出生包括意识在内的名色?那一定有另一个识出生名色嘛!那么佛陀说,从这个出生名色的识再往前推寻,可是这个识的前面什么都没有啊!
  任何一法都不能超过这个能出生名色的本识啊!推寻到此,只能退回来了,所以叫作“齐识而还”。“齐”就是到达,到达这里为止,划一条界线;到达这一个识就要退回来,因为前面没有法:既没有心也没有识,什么都没有了!这已证明万法的源头就是这个入胎识,所以叫作“齐识而还,不能过彼”。所以你就不该问说:“入胎识是如何而来的?”因为祂是本来就在的。幸好因为祂本来就在,否则你就会成为断灭了;否则,你对佛法就永远没办法修证了,而辟支佛的因缘观也无法证得了。因为你证得这个入胎识以后,你还要去往前寻找啊!那,一个又一个不断往前推寻,就无穷无尽!就无法确定应该灭尽哪些法才能出三界,就无法出三界了。所以祂是本来而有的,不是被生的,当然祂没有出生过,不能说祂是什么时候曾经出生的。而且推寻到这一个识为止,前面就没有任何法了,因为三界一切法都从祂心中出生的,当然没有一法在祂的前面。我们依循佛的教导而找到这个入胎识以后,也是这样子,继续往前再去推寻,始终都推寻不到任何一个法,跟佛讲的一模一样——齐识而还,不能过彼。一切法都不能超过那个识,最多就是到那个识为止,所以没有一个可以出生这个识的法。
  既然没有任何一个法可以出生这个本识,那就不可能有这个本识出生的过程啦!我就不必再回答您有关这个入胎识出生的过程啦!因为一切法都从祂所生,一切法就函盖一切,这就表示说:没有任何一个法可以出生祂。所以祂没有出生的历程,因为祂本来不生,不生所以不灭,不灭所以不生不灭,离两边、处中道,是名涅槃。好!还有没有问题?最后一个问题,因为已经五点十八分了哦!谢谢!哇!最后一个问题是两张哦!(大众笑!)其中一张是三个问题!另外一张也是三个问题!好!不再接受问题预约了!因为我们还要搭飞机回台北噢!好!
  第一张的第一个问题:问:什么是第七识?与第六、八识的关系。
  平实导师:第七识就是意根,我们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而这六个识呢!都要依靠意根的存在,才能出生,所以意根就是第七识。这个第七识在大乘法中,又叫作末那识,那这个就是第七识。也许你今天来晚了一点,没听到前面的讲解。我们有讲到说,这个意根在你身中,你如何找到祂。诸位都找到了没?啊?找到了嘛!所以,如果你有听到,但还不清楚,就问问看有谁先来的,请他跟你讲噢!我们时间不够,不能重复回答你。那第七识与第六、八识的关系,这个说来话长,我们又不能像布袋戏这样:锵!锵!锵!(语音同)就解决了噢!但是我可以为你略说啦!第六识只能作分别,其他的什么事都做不了。祂只有作分别,祂分别完成以后,也没有办法作决定。当第六识分析以后下了一个结论说:“因为这样,所以呢,我现在该回家了。”可是呢,意根不接受!因为意根往昔被意识熏习的结果是说:现在法还没有讲完,还要再继续听!所以,意识下的结论说:“肚子很饿了,应该回去了。”意根却不接受,决定要继续留下来,于是你还是继续坐在这里,不离开!这就是意根!这样至少也懂一部分了嘛!意根是作决定的,意识只能分别、判断、分析、归纳、思惟;可是这两个识的运作,都要靠如来藏在背后来推动。如来藏就像那个马达,如来藏就像汽车的引擎,最多就只能跟你讲到这些。因为再跟你讲下去,整个密意就泄漏了,你就无法参究了,你就失去了自己参究的体验,智慧就出不来了。最简单地说,第八识是支持意识与意根的心,让你可以生存在人间;并且供应意根与意识的功能差别,让意根与意识可以在人间生存及运作。这就是简单的第八识与意根、意识的关系!还有一个关系,就是从熏习上来讲;意根与意识在人间造了种种业,所有的种子,由自己的第八识来收存,不会被别人收存。别人的如来藏也不会收存你的意根、意识所造的业,不管是善业或恶业都一样哦!这也是祂们之间的关系。第一个问题简单的答完。
  问:第二,虚空粉碎的状态,为何会有虚空粉碎?
  平实导师:虚空粉碎的状态,是一个定境;当时你觉得虚空已经破灭了,已经不存在了,那叫作虚空粉碎。虚空粉碎之后还会伴随著一句话,叫作大地落沈。大地落沈也是定境,你在眼前所看到的大地是沈下去了,可是,大地,眼睛的同时所见却还是存在的,事实上没有落沈下去,很奇特的体验。那也是定境所显现的,通常是在未到地定中,初禅中比较少,但偶然也会出现。但是这个都属于意识的我所——意识所拥有的境界,是与定相应而产生的。那都跟证悟无关:与声闻道的断我见无关,也与佛菩提道的开悟无关。
  问:第三个问题,证初禅后,会如何来看世上的功名、世间事业以及理想?
  平实导师:证初禅以后,对于世上的功名完全没有兴趣。不只是证初禅以后,其实在证初禅前,证得未到地定时就对世上的功名没有兴趣了,否则你不会后来又发起初禅。一定是在舍弃了世间的财、色、名、食、睡一段时间以后,并且已经确实断了这些欲求,才会发起初禅啦!所以,初禅人对世间的功名利禄不会有所贪著,不会再去求名、求利了,也不会再去求世间的职位。所以我们有一个亲教师,他以前接触到这个法的时候,就把学位抛弃了(已经快要拿到学位了,就抛弃了,不要了),因为得到了也对道业增上没有帮助啊!证初禅以后也就好像这样哦!
  好!你谈到世间事业。证初禅以后,事业无妨继续存在,但是不会穷尽心力去求获得更多的钱财;而只是说,藉著事业去获得行菩萨道的资粮,去利乐众生之用;只是这样,不会是为了自己而继续去扩展资源。如果还要再继续扩展的话,那绝对只是为了布施的需要、为了修集福德的需要,不是为了自己想要拥有更多资源。那么“理想”,那范围太广了,如果你的理想是说:“我要证三果。”因为证三果一定要有初禅啊!所以,像这样想要证三果的理想,对于证初禅不妨碍的啊!当然还是会继续去努力进行嘛!可是如果说:“我证得初禅以后,接著可以来当世间国王啦!”这叫作世间天,或者说:“我再来选总统。”我告诉你,证得初禅的人绝不可能再去竞选什么职位啦!就算不必竞选,就有人推他当总统,他也不要当,这就是证初禅的人,因为他离开人间的五欲。
  好!关于“人类数量的增加”,以及“转生为猩猩、或者转生为猴子,而成为很有人性的猴子或猩猩”,那就表示牠快要当人了。一个星球世界的众生,就不可计算了;蚂蚁有多少,你能算吗?比蚂蚁还细的众生还很多,而且比蚂蚁还更多,那么牠们受的业报完了以后,渐渐往上提升,到最后人就愈来愈多。如果生为宠物狗,很有人性,牠下辈子就有可能出生为人,人愈来愈多就表示众生的恶业愈来愈少。但是出生为人以后,不懂得修行,造恶业就又回去恶道中。但一般情形,人在三界中大多是教训愈学愈多,他会不断地往上提升;重新下堕的人是少数,提升的人是多数;所以地球的人就会愈来愈多啊!这没什么奇怪的。
  那假定说蚂蚁只有五十万,那你就可以确定说,全世界的狗大概不超过一万条,那么牠们将来能够出生为人,数目当然就很少了;那世界每年人口的增长,一定应该是不多。可是,其实不是这样,一个星球的有情就无可计数了,你没办法计算的;因此,众生其实没有愈生愈多,而是转变各自在五趣六道中的不同型态而已。譬如:你如果三归依以后,有多少护法善神护持你,还记得吗?对不对?三十六位。那你如果又加受五戒,每一戒有五个护法善神,又增加二十五位;你如果都持戒不破,那你想,鬼神还能找上你吗?那么一个三宝弟子受了三归五戒,就有这么多护法善神护持他;那你想想,在冥界总共有多少鬼道众生?真的不能计算欸!所以不能够单以我们人类来观占其余的法界。人类法界有情愈来愈增加,一定有某一法界的众生减少了,因为他们的业报受完了嘛!所以生到人间来,所以人就愈生愈多嘛!但地球的有情总数其实没有增减,从整个众生数来讲,没有增减。那么你如果把它说广一点、说宽一点,这里的众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世界,世尊也开示说:“极乐世界很好啊!赶快去啊!”可是阿弥陀佛不会奇怪说:“欸!我的极乐世界怎么众生愈来愈多?”祂不会!因为,这只是一个现象上面的转变、时空的转变,由别的世界生到这里来。可是缘熟了,他们的愿达成了,又会回到原来的世界去,或者会发愿到别的世界去利益众生。所以三界—十方三界六道—的众生总数不变,就只是显现出来的形式上有转变;于这个五趣之中轮转不变,由这个世界到那个世界不断轮回。但是,我要加上一句话,你不断轮回于十方三世,其实都在你的如来藏中轮回,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你的如来藏世间,这样懂吗?所以行普贤行,历经十方三世一切世界而成佛,所有的普贤行都是在自己的如来藏中行。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都在如来藏中参,这才是真正的普贤行。噢!原来是四个问题!
  下一个问题是:
  问:嗯……“《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皆是梦幻泡影,是指这世界是宇宙本心梦幻出来的吗?不是实体吗?”
  平实导师:噢!不是这个意思啦!《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它说的是:如来藏所生的一切法,从山河大地、三千大千世界、小到一个蚂蚁、一个细菌的色身,都是有为法。凡是所生的法,它就是有为法。有为法之所以被称为有为法,是因为这是在三界六尘中运作的,所以叫作有为。无为法是在我们五阴世间存在的当下,它就显现出来的一个无作无为的法性。当然这无为法还可以细分为六无为、九无为、十二无为,但是,那都是依如来藏心而从不同的面向来表示无为而已,主体还是如来藏。那么,你说的这个,欸……问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指这世界是由宇宙本心梦幻出来的吗?”事实上并没有一个宇宙本心,如果你一定要说宇宙本心,那就是众生各自都有的如来藏,祂才是宇宙的本心。因为宇就是时间,三世连贯无穷无尽的时间;宙就是无穷无尽的空间。可是无穷无尽的空间是从哪里来的?是因为有这些星球、山河大地世界,依世界的边际空虚之处,才说有无穷无尽的空间。虚空是“色边色”,依色而施设虚空;依物质的边际,物质以外的地方叫作虚空;所以虚空是不存在的,虚空是依物质的边际施设出来的一种意象。
  那么,十方虚空中有什么?十方虚空中所有的就是山河世界。山河世界从哪里来的?是由众生的如来藏共同变现的。所以你如果说世界是宇宙本心所变现的话,那这个宇宙本心也可以成立!但是得要定义清楚:祂是众生的如来藏。但众生的如来藏不是大家共有一个,而是每一个有情各有他自己的如来藏。所以虚空不是实体,虚空是附属于色法而施设的色法,所以虚空仍然是属于色法。依物、依色法的边际,来施设虚空。所以,不但大乘法如此讲,二乘法也如此说;所以说,阿罗汉们都说虚空是“色边色”,是色的边际的色法,附属于色。所以虚空不存在,虚空是无法。但是依山河大地没有占据的地方无物之处,就叫它作虚空。
  那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它说的是:凡是如来藏所生的、凡是如来藏所变现的,不论是山河大地器世间或者五阴世间,都是有为法。这些有为法,包括意识心的自己,包括能处处作主、时时作主、刹那刹那作主的意根自己,也都是有为法。这些有为法都是梦幻泡影,都是从如来藏中出生的;已出生,看来似乎是确实存在的,却是虚妄不实的,时有时灭,所以如梦幻泡影。
  话说回来,并没有一个众生所共有的宇宙本心。如果像一神教说有一个众生共有的宇宙本心,叫作上帝──那个耶和华的名。那个问题很多,随便列出来都是一箩筐的问题;而每一个问题,他们都将无法解决。所以,不能够说:“有一个众生共有的宇宙本心。”而应该说:“大家都有一个各自唯我独尊的本心,叫作如来藏!”所以,释迦佛示现在人间的唯一大事因缘,就是祂刚出生时,行走七步,指天指地(胆子很大噢!)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就是啦!好!今天就讲到这里。(大众鼓掌……)
  余老师:好!阿弥陀佛!谢谢平实导师的演讲,那我们来作一个总回向。在总回向之前,我们先宣布一件事情:由于高雄讲堂成立的因缘,我们平实导师慈愍南部修学佛法的这一些佛弟子,特别从台北调派亲教师来高雄讲堂弘扬三乘菩提的真实了义正法。这个因缘非常殊胜难得,那由于我们高雄讲堂禅净班即将开课,顺便在这里跟我们同修们报告一下;所以请南部有缘的佛弟子们,你们也可以帮忙转达。如果他们到处去修学佛法,始终也没办法在佛法里面有真实的功德受用,不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佛法的种种功德,不能够真实的远离烦恼、离开人生的苦,那请他们应该来听闻善知识所说的正知正见,来高雄的正觉讲堂听闻善知识所开演的三乘菩提真实的了义正法。这个因缘,各位应该要把握!我们高雄讲堂开课的时间,是每个礼拜六晚上共修,台南讲堂也有新班开课。噢!噢!礼拜五,抱歉!我们高雄讲堂是每个礼拜五晚上六点半到八点半,台南讲堂也有开课:是每个礼拜六晚上七点到九点。另外台中、新竹、台北也有开课,可以就地到各讲堂知客室洽询一下。1
  注1:正觉同修会的各地讲堂,每半年都会有新班开课,欢迎参与共修。
  另外呢,我们 平实导师所开演的三乘菩提妙法是无量无边,绝对没有办法在短短的半天时间内,就淋漓尽致地演说完毕;所以我们有很多的结缘书,摆在前面那个书柜,那些都是要赠送给各位佛弟子的,请各位居士、大德,你不用客气。你有缘来到讲堂,应该把很多的法带回去;所以那些结缘书,请各位尽量带,也可以送给你的亲朋好友。以上报告到此!那我们就准备作回向。请义工们多准备一些书。(待续。2006/10/22 于高雄讲堂演讲至此,因当天时间有限,故大纲内涵未演讲完毕,平实导师后于2010/4/25 在高雄巨蛋举办大型演讲“穿越时空—超意识”,接续讲完这个议题。将在下期连载刊出。)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