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8、入不二法门【共130集】
第053集 菩萨转依如来藏之智业与慧业
2020-02-24  浏览:1081
正祺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门──空性中道真实义”单元。我们继续来说明 维摩诘菩萨对善德菩萨作大布施时的开示。
  维摩诘菩萨说:“解众生缚起修行地”(《维摩诘所说经》卷1)解就是解开的意思,当菩萨解开众生的系缚的时候,也一定会同时把自己的修行境界相给显示出来,地是指境界相。在一般人的想法,要生起期望的修行境界,就必须远离众生躲到深山当中去修行;可是菩萨却是在利乐众生当中来成就自己,菩萨是在解开众生种种系缚的过程当中,使自己不断地向上提升,让修行的境界相发起来。例如说,如果一位凡夫肯不断地为众生解说我见的正确内容,就会对我见的理解越来越深入,讲到最后终于了解说:原来离念灵知是意识心,是虚妄的法,他的我见不得不断除——即使不想断也会断。当他可以告诉众生正确的断我见的道理的时候,他自己断我见的境界相就会出现,这个时候他的修行地也就现前了。当如果为了跟众生说明什么是我执,就依照著 如来所说的而行,这样一步一步去为众生解说,自己就因此深入地理解它,最后他的我见、他的我执也就不能不断了,这个人也就成就了阿罗汉的境界相,他成为一位阿罗汉了。
  在佛门中修解脱道的人很多,可是大多不能够成就,主要原因就在不能够对于我见、我执的内涵去作深入地理解。如果能够深入地理解,能够常常为人解说我见与我执的内涵,就这样如说而行,我见能不断除,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有努力在帮助众生解除我见的系缚,那么这个人的断我见的初果境界相,再不久就会自然而然地生起,这就是“解众生缚起修行地。”(《维摩诘所说经》卷1)菩萨把这个道理告诉学佛人,当他为人解说这个法的时候,就是法的布施了。
  接著 维摩诘菩萨说:“以具相好及净佛土起福德业。”“相、好”不容易修,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这每一相都是修集了很多的福德才能够成就的。除了“相、好”的福德以外,还有为了成佛时的清净佛土,我们应该要生起修集福德的种种“事、业”。明心要有明心的福德,见性要有见性的福德,入地要有入地的福德,成佛当然要有成佛的广大福德。在《大乘百福相经》中 佛陀开示说:“如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四生二十五有的众生,都已经成就最后身菩萨,这样子无量无边,最后身菩萨的所有福德,就这样子累积甚至到无量无边百千亿倍,就只能成就 如来身上一毛孔中福德之量。”因此我们要想想成佛要有多少的福德?所以成佛的福德必须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来广大修集,在这一段时间不断地利乐无量无边的有情,一世又一世地利乐许多的有情众生,这就是摄受了清净的佛土。福德是要如此来修集,功德、智慧、禅定等等也是一样如此。所有曾经被我们布施过财施、法施、无畏施的有情众生,在我们成佛的时候都会生到我们的国土,我们成佛时清净的佛土,是由这些有情众生的如来藏和我们来共同成就的,这就是摄受佛国净土。佛国净土成就了,福德善业自然也就成就、也就圆满了。这样子如实地去作,就是“以具备相好及清净佛土”为因,然后生起福德事、业。能够把这个真实的道理对众生来宣说,这才是法布施。
  接著 维摩诘菩萨说:“知一切众生心念,如应说法起于智业;”(《维摩诘所说经》卷1)声闻解脱智总共有十个智,其中有一个知他心智。这知他心智不是他心通,而是说从自己所证的智慧来了解众生的心境,这就是知他心智。例如在同修会当中,有用心修学一段时间了,虽然还没有明心,可是可以发现跟以前会外的同修相差很多了,因为知见已经完全改变了。如果破参有见地以后,那就更能了解会外的大师们,他们在解脱道及佛菩提道上面认知的状况,就会知道他们根本没有断我见,没有证实相,更没有般若智慧,这样了解大师们的心境,这就是知他心智。若是已经了知大师们的心境,就更能了知随大师们修学的徒弟们跟信众们;这样子就能够了知一切凡夫众生的心念。
  当了知一切众生的心念,这个时候知道跟众生有缘见面的时候,不会去告诉他们深妙的如来藏妙法,而是会学习 佛陀,从施论、戒论、生天之论逐渐地引导他们在正法当中修集福德,这样子一步一步为有缘人来说法,这就是如应说法。这就是《楞严经》所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而为说法。所以我们得要先知道众生心,然后依照著众生心所应知道的范围来说法;超过那个众生心所应该知道的范围,那就不应该强行解说,因为这样子会破坏正法的弘扬。如果能够这样子作,我们的智业就一定会发起。
  智业是以智慧来造作一切善净业,智业要在知一切众生心念及如应说法上面来生起的,而不是单靠自己每天打坐思惟所能够生起的。众生的心想是无量无边的,能够知道不同性向的众生无量无边的心想,然后要适应不同的众生而为他们作种种不同的说法;这样一来,智业当然会生起。能够如此地实行,这就是造作智业——就是造作与智慧相应的善净业。若能确实为众生说明这个道理,这就是法施之会。
  接著 维摩诘菩萨说:“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门起于慧业;”(《维摩诘所说经》卷1)说完智业,现在说慧业。慧业是我们自己心中所有的,那智业呢?是在为人说法以后所生起的境界相;所以慧业是对自己,智业则是在利人跟福德。能够知道一切法不取不舍,然后进入一相门,这样子才能起于慧业;起于慧业以后,才能知一切众生心念,这就是如应说法而起智业。一切法在二乘圣人来看,都是有取有舍的。譬如眼能见色,眼识见色尘的时候就已经是取色尘了,如果不取色尘就不能见色尘。等而下之的,譬如意识贪著钱财,所以不计手段从人家手里把钱财过来。从十八界法来说:眼见色尘,知道青、黄、赤、白等等色尘,就是已经具足能取与所取了;眼识是能取,色尘是所取。从阿罗汉来看有能取、有所取,阿罗汉为了离开有取、有舍,所以他舍报以后要进入无余涅槃;因为阿罗汉的想法,他认为一切法都是有取、有舍,都不是他所要的。
  那菩萨在一切法有取、有舍当中,现前看见一切法都无取舍,一切法都是从如来藏当中出生的:能取的觉知心是如来藏所生,所取的六尘也是如来藏所出生。那么结果所取的六尘相,是自己如来藏中所本有的,能取的觉知心,也是自己如来藏当中所本有的,由能取与所取衍生出来的一切法也全部是自己如来藏中本有的。既然都是自己家里本有的,那么何尝有能取与所取呢?有取的必须是从外面抓进来的,才叫有取。譬如说赚钱,是从别人手里把钱赚过来,那么才叫作赚;如果把自己家里的钱从这个房间搬到另外一个房间,钱财并没有增加,那不是赚钱。同样的道理,眼能够取色尘,所取的色尘与能取的眼,眼与色尘全部都是如来藏所出生的法,都是我们自己家里的东西,都没有增减,那么哪能够叫作有取呢?既然没有取得外法,那何尝有能取与所取呢?
  菩萨现见一切法从如来藏当中出生,出现能取与所取的现象,结果最后是无取也无舍。既然无取也就是无舍,有取才会有舍;一切法既然都不取不舍,那是什么样的境界呢?那是进入一相门的境界。哪一相呢?实相。实相是无相,无相就是如来藏相。实相无相则是无不相,所有的相都是由无相的如来藏而来的。假使没有证得如来藏,那就没有资格说“无相无不相”等。证得如来藏可以现前观察:一切法都是从如来藏当中出生,如来藏出生了能取的觉知心以及所取的六尘相,然后辗转出生了一切法,然后再由能取的觉知心取了自己如来藏所生的一切法。观察到最后,取了一切法以后还是没有取,舍了一切法以后还是没有舍,就是唯一实相如来藏而已。这就是“识之所见,唯识所现”。
  实证如来藏以后,就可以亲自现观这个道理,知道一切法不取不舍而入一相门,就可以为人宣讲一大堆般若实相的道理,这样就是已经生起了慧业。慧是我们自己心中所有的,在我们自己心中可以得到受用的就是慧业,而能够为人宣讲的则就是智相。当知道这个道理,而且能够让众生也知道这个“入一相门起于慧业”的道理,这就是真实的法布施了。
  接著 维摩诘菩萨说:“断一切烦恼一切障碍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业;”(《维摩诘所说经》卷1)烦恼是什么?世间人的烦恼,有家庭、事业、财富、身体等等这些外我所的烦恼。可是我们必须确实知道佛法中真正烦恼的定义,这样子才能真正的迈向成佛之道。佛法当中的烦恼,有二乘解脱道的见惑与思惑,有佛菩提道的无始无明。无始无明以及它所相应的上烦恼,不属于遮障解脱生死的烦恼,它不是见惑与思惑所含摄。见惑与思惑的烦恼只会障碍众生出离三界生死,可是无始无明不会障碍众生出离三界生死,它只会障碍众生证得实相,只会障碍众生成就佛道。阿罗汉们不必打破无始无明,就可以出离生死,阿罗汉断除了我见、我执-也就是见惑与思惑-那就够了,所以无始无明、上烦恼的等级是更高的。
  无始无明要什么时候才能打破呢?明心的时候就打破了。无始无明是指无始劫以来对于法界实相的无知,明心的时候就会知道:原来一切法界都是从如来藏而来,所以法界实相—也就是诸能的真实相貌—就是如来藏。在上烦恼里面函盖了无量无边的过恒河沙数的微细烦恼,这是菩萨进入修道位以后要断除的;这些无始无明当中的上烦恼是无量无边的,犹如尘沙那么多无法计数,又叫作尘沙惑。这尘沙惑就是无始无明过恒河沙数上烦恼,它是属于成佛前所应该断除的,它是“无法究竟了知实相的极微细迷惑”。这是菩萨所应该断除的烦恼,称为上烦恼。
  佛菩提道的修证过程当中,有下烦恼的见惑与思惑要断除,上烦恼的无量无边尘沙惑无明也要断除干净,这样就是断一切烦恼。一切烦恼断尽了,一切障碍也就断尽了,那么就成就佛道了。障碍有两种:一个是所知障,一个是烦恼障。烦恼障就是前面所说的见惑与思惑,它障碍学人出离三界生死,它就是三界蕴处界执著的烦恼。阿罗汉只断烦恼障,可是菩萨不但要断烦恼障,还要断所知障。所知障不是讲对世间法的所知太多而成为障碍,而是指对于法界实相的无知,是对于一切种子的所知不足而成为佛道上的障碍。
  所知障的内容是指对法界实相的无所了知,法界实相的内涵深广无边,对法界实相的究竟了知,就是对如来藏当中的一切种子—也就是法界、就是诸法的功能差别-的究竟了知。这一切种子的究竟了知以后,就成就了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具足成就了,就有四智圆明的功德,那就是真的成佛了。能够这样子深入而且确实地了知这个道理,能够为人宣说,这才是真正主持法会的人。法会是说法的聚会,不是唱唱诵诵、敲敲打打叫作法会。能够为人这样宣说,这才是真正的法会,这才是真正的法布施。
  接著 维摩诘菩萨说:“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于一切助佛道法;”(《维摩诘所说经》卷1)成佛的资粮有福德与智慧,佛陀是智慧与福德两种具足圆满,当我们顶礼 佛陀行头面接足礼的时候,两手翻掌的另外一种象征意义,就是求取智慧与福德资粮。因此能够帮助大家成就佛道的法,是亲自证得一切智慧(也就是智慧资粮),以及亲自修集一切善法(也就是福德资粮)这两种资粮;所有帮助我们成就佛道的法,不外乎一切智慧与一切善法。可是一切智慧很难发起,一切智慧只有在大乘菩提当中才有,大乘菩提是函盖二乘菩提的。
  一切智慧的具足就是佛地,要达到佛地具足一切智慧,必须配合一切善法才能够成就的,不是单靠慧业、智业的行门而能够具足一切助佛道法。所以要成就一切助佛道法,达到佛果的功德要有两个:一个是一切智业、慧业的功德,还有一个是一切善法的修集。成语中说“厚德载物”,也是同样的道理,必须有足够的美德也就是福德,才能够享有万物。对于我们来说,智业、慧业也必须以深厚的福德作为基础。如果能够以这个真实的道理为众生宣说,这个聚会就是真实的法施之会。
  今天就为各位菩萨说明到这边,欢迎您继续收看。
  阿弥陀佛!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