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8、入不二法门【共130集】
第062集 方便慧、慧方便、缚与解
2020-02-24  浏览:1339
正源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正觉教团这一系列电视弘法节目的主题是“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门”,副标题“空性中道真实义”,是以佛教正觉同修会 萧平实导师讲述的《维摩诘经讲记》一书共六辑作为模板,由教团亲教师分配章节,依序宣讲。
  在上一集节目中,我们说到 维摩诘菩萨开示有疾菩萨调伏自心,以及调伏一切众生的方法,就是:“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为断病本而教导之。”(《维摩诘所说经》卷2)意思就是说:有疾菩萨看见疾病现起时,他只是去医治;把自己的疾病除掉,但是不除掉蕴处界我及所生、所现一切法。
  其实经典中,类似的圣教不少,像《大法鼓经》中也有 世尊开示:
  除如是等方广大经,不说余经,唯说如来常住及有如来藏,而不舍空;亦非身见空,空彼一切有为自性。(《大法鼓经》卷上)
  因为已亲证如来藏,已能同时现观如来藏的空性与有性的大乘别教菩萨而言,他的见地就是:依于如来的第八识无垢识真如,也就是因地的如来藏,如来真实是常住不灭的,般涅槃其实只是一个示现!因为涅槃解脱与蕴处界一切法的法性,本来就是不会互相排斥的;蕴处界一切法生住异灭的法性,正是从如来藏的有性而来,却也始终不离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不离空性解脱的如来藏心体。所以,亲证而能现观如来藏的菩萨来看待蕴处界一切法时,根本不可能把蕴处界的一部分或全部,当作是常住的实相,又怎么会生起我见与身见?而如来藏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本来解脱的空,并不是蕴处界坏灭了才能显现的,也不是因为蕴处界生起了祂就消失了!既然这样,根本就不需要灭尽蕴处界,不需要把如来藏能出生、能显现一切法的无漏有为自性全部都空掉而去求解脱啊!否则,大乘别教菩萨证悟如来藏后,要如何继续悟后起修,历经三大阿僧祇劫,成就究竟佛果呢?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大乘别教的菩萨,他的解脱真是太奇特,太不可思议了?
  维摩诘菩萨开示说:“何谓缚?何谓解?贪著禅味是菩萨缚,以方便生是菩萨解。”(《维摩诘所说经》卷2)平实导师解释说:“缚,有解脱道上的缚,也有佛菩提道中的缚,这又跟方便善巧有关系,不一定是证悟了如来藏才能离缚,也不一定证悟了如来藏就能全然离缚。……贪著禅的味道就是菩萨的缠缚,换句话说,对于证悟的境界若有所贪著,就是缠缚;对于禅定的境界有所贪著,也是缠缚。”而 维摩诘菩萨说解脱是从种种方便中出生的,为什么菩萨的解脱跟方便也有关系呢?为什么说不一定要开悟了才能得解脱?没有开悟无妨也可以得解脱?
  维摩诘菩萨接著开示:
  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何谓无方便慧缚?谓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无方便慧缚。何谓有方便慧解?谓不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以自调伏而不疲厌,是名有方便慧解。何谓无慧方便缚?谓菩萨住贪欲、瞋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众德本,是名无慧方便缚。何谓有慧方便解?谓离诸贪欲、瞋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维摩诘所说经》卷2)
  这段经文中,提到了方便慧、慧方便、缚和解,这四个法,然后组成四种不同的情况;就是说没有方便慧的人就会自我系缚,有方便慧的人就可以得到解脱;没有慧方便的人会被系缚,有慧方便的人得到解脱。
  经文中,维摩诘菩萨一一界定了这四种情况,再经过 平实导师详细说明,让我们理解到“方便慧”是指还在凡夫位的菩萨,也就是修学佛菩提菩萨道,而没有断我见、证真如实相的信位及外门行六度的菩萨;“慧方便”则是指已经断我见,并且开悟证真如的七住到十回向满心的三贤位菩萨。既然,方便慧与慧方便,所指的是不同阶位的菩萨,那么就如同小学生与中学生,由于各自学习的目标并不相同,所应该具有的智慧与方便善巧,自然有所不同;相同的,凡位菩萨与贤位菩萨,在佛菩提道修习的目标也不相同,凡位菩萨修习的首要是求见道,也就是断我见,证真如实相如来藏,成为贤位菩萨;至于已断我见,见道证悟如来藏的贤位菩萨,他修习的目标则是要完成见道位的修学,通达般若总相智与别相智,进入初地成为圣位菩萨。
  所以,“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是说不断我见,也不证如来藏的凡位菩萨,应该如何修行才能解脱而不被人间错误的想法系缚?就是在于有没有方便慧,没有方便慧就会被系缚;反之,另一位因为有方便慧,所以生生世世在人间行菩萨道时,都不会被人间的境界所系缚,因而解脱于错误的知见,很快就能断我见、证悟如来藏,成为见道的贤位菩萨。
  那“方便慧”既然是凡位菩萨,能不能解脱错误知见,不被人间境界系缚,见道成为贤位菩萨的依凭;那什么是“方便慧”呢?平实导师解释说:“这个方便慧,讲的是远离爱见心。”什么又是“爱见心”?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这样开示:“诸烦恼有二种:一种属爱,一种属见。”(《大智度论》卷3)表示如果要将众生的种种烦恼加以分类,那就可总别为爱与见这两大类。
  但《胜鬘经》中圣教:
  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卷1)
  却是将烦恼分为“住地烦恼”和“起烦恼”二种;这看起来,似乎是与《大智度论》分为爱、见二大类的说法,有所不同。然而,实际上并无不同!
  这其中的道理,我们就得从住地烦恼的四种住地说起。住地是说意识觉知心所住的境界:首先“见一处住地”,一般都解释为三缚结,也就是身见、疑见、戒禁取见。身见又名为我见,是因为众生把虚妄的五阴以及五阴的功能认作自我的缘故。这是二乘初果圣人所断的烦恼;而大乘菩萨经由明心断除了见一处住地时,所断烦恼的内容那就又加上了法界实相如来藏的亲证,而不像二乘人,他们只能够听取佛语而信受,没办法亲证。
  欲爱住地就是欲界爱,众生会流转于欲界中,都是因为欲界爱,也就是对欲界中的五尘有所贪爱。除了往世证悟之后,发愿要继续受生在人间的菩萨以外,都是因为欲界爱而流转于人间或欲界。所以说,欲界爱住地是系缚众生轮转生死的最大绳索,非常粗重明显;无法远离觉知心相应的欲界境界,所以被欲界法所系缚,永远住于欲界中,这就是欲爱住地。
  接下来是色爱住地,色爱就是执著色身、色尘,不肯舍离色阴;因此色界天人为了保有色身,就无法往四空定前进。因为到了四禅以后,再过去就是四空天的境界,没有色身了;可是色界天人认为没有色身是不可忍受的事,是他们不能接受的观念,所以他们必须保有色身,对色身有所贪爱,那就叫作色爱住地。
  最后的有爱住地是什么呢?就是无色界爱住地。有的人认为色身是个累赘,虽然四禅天的色身是很轻灵的,但它终究是生灭法,无常、不可久住,所以他就舍弃了色身,修证四空定而舍寿后进入四空天。但是往生到无色界之后,是什么都没有了吗?不是欸!他们是依凭于定力而仍然有觉知心存在,这个觉知心就称为无色界有。在无色界中唯一所拥有的就是觉知心,这是他的意根所拥有的一切;所以是由意识觉知心与定力相应,住于定中,这就是无色界有。这样贪爱无色界的意根自己、意识自己,就住在无色界定的境界,就叫作有爱住地;因为意根、意识及无色界定的境界,都是三界有所摄。
  以上简单说明了四种住地烦恼,我们可以发现,第一种见一处住地是执著于错误的见解,因而妨碍悟道;主要就是误认生灭断常的五阴为永恒不坏,而且把它当作颠扑不破的真实理,作为心中决定不移的见解,那当然就无缘证得离于生灭断常的实相心如来藏;所以这是一种见解错误的烦恼,是属于“见”的烦恼。那后面三种住地烦恼,则都是因为爱著于三界中某一界的境界,也就是对于三界中的事相有取相心,例如贪爱欲界的五欲等;爱著境界,就会与贪欲、瞋恚等烦恼相应;所以这三种都属于“爱”著所生的烦恼。好,那我们这样来看,《胜鬘经》中的这四种住地烦恼,其实就是《大智度论》中爱与见二种烦恼的另外一种分类方式,本质并无不同。
  平实导师在《胜鬘经讲记》中开示:“以上四种住地烦恼,会生起一切的起烦恼,起烦恼是说生起了以后会使众生沉沦在三界中,是众生可以相应到的烦恼,而且是与分段生死相应的。见一处住地是我见、三缚结,我见会使众生不断地从自我出发,而生起一切贪爱、厌恶,憎恶、喜乐的心行,这些心行的生起,都是从觉知心常住的错误知见及对三界境界的贪爱而生起的,所以就叫作起烦恼,凡是从意根与觉知心生起的烦恼都叫作起烦恼,这种烦恼都属于四住地烦恼所摄,都是三界中的烦恼,都是与三界境界相应的烦恼。‘起’是因为这种烦恼生起之时,在每一刹那都跟觉知心相应,所以叫作起烦恼。”
  可见,四住地烦恼都是从意根和意识觉知心生起的,生起运作中,也是每一念、每一刹那都和觉知心相应,这也就是唯识种智中所说的“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维摩诘经》中称为“爱见心”,那么依 维摩诘菩萨的开示,就得到一个结论:不断我见也不证如来藏的凡位菩萨,如果有方便慧,就能够远离“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生生世世在人间行菩萨道时,就都不被人间境界所系缚,因而解脱于错误的知见,很快就能断我见、证悟如来藏,成为见道的贤位菩萨;否则,就会被人间的境界、人间的错误知见所系缚了。
  我们再来说贤位菩萨的“慧方便”:贤位菩萨有慧方便而得解脱,甚至有的能因此而进入圣位;可是有的贤位菩萨没有慧方便,虽然断我见、断三缚结,并且证悟明心而有了见地了,可是仍然被自己系缚住了。前面我们说的凡位菩萨如果有爱见心,不能远离见一处住地这个我见、三缚结,以及欲爱、色爱、有爱三种住地这爱著三界境界的烦恼,就是 维摩诘菩萨所说的爱见心,那就会被三界的境界所系缚,而不能得解脱。可是贤位菩萨不是至少是明心、断我见了,为何还会被四住地烦恼所系缚呢?
  原因首先是,见一处住地烦恼是属于见道断,是在明心断我见时就断除了;而其余的三种爱著三界境界的住地烦恼,则是修道断,就是得在明心断我见后,历缘对境才能一分一分断除,不是见道当下就能断尽。
  其次,虽然依世间智慧,经过观察之后能够解知五阴虚妄不实,乃至能够证悟明心,但是当意识觉知心每一念、每一刹那和四住地烦恼相应时,如果没有未到地定的定力为依持,那就会落入三界境界,生起了爱著而被系缚住了。
  另外当然还有一种情形,就是这个人他并不是经过自己真参实修亲证真如心如来藏,而是从别人那儿窃取或是别人告诉他,因而知道了如来藏的总相密意;这时候由于他没有经历深细观行五阴身心生住异灭的过程,不能够对五阴的虚妄生起深切的感受,以致不能断我见。又因为没有未到地定的动中定力作为依持,纵使有明心的慧解,却无相应的方便生起,于是明心的智慧无法运用,就像晒干的木耳无法直接煮食一样,变成了干慧;因此就无法把邪见除掉,我见就继续生长,最后长到一个程度,贪欲、瞋恚跟著就来了,就落在邪见、瞋恚与贪欲里面,进而作出很多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来,当然这么一来离解脱就越来越远了!
  时间的关系,就为大家解说到此。
  阿弥陀佛!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