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9、胜鬘经讲记(一)【共130集】
第053集 什么是分段生死?(上)
2020-02-24  浏览:1293
正德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我们今天来探讨〈什么是分段生死〉?平实导师带领正觉教团出世弘法已经超过二十年了,在这二十多年的期间,导师他将佛菩提道含摄解脱道的内容明确地铺陈出来,以唯一佛乘为主轴,标示出佛菩提道与解脱道的见道与修道次第,以及应断的烦恼与应证的智慧以及果位。因此,学佛人现在普遍的知道,离开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的修证以外,再也没有真正的佛法可学可修可证了。
  这是末法时期 佛陀正法重现世间才能出现的景象,所以我们能够有正确的、充分的正知见,如理的探讨阿罗汉与辟支佛所证的解脱境界,以及菩萨所证的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甚至于如来所证的究竟解脱境界。在《胜鬘经》里面,胜鬘夫人承佛威神之力说了一段如来与菩萨以及阿罗汉、辟支佛所证的涅槃差别,为我们打开了佛菩提道含摄解脱道、解脱道不能函盖佛菩提道,这个一切诸佛所说、所摄受的不可改变的正法宝藏。
  经文这么说:
  
唯有如来得般涅槃,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出过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境界,……。(《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胜鬘夫人说:“只有如来证得般涅槃,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如来所证的涅槃境界,出离并且超过了阿罗汉、辟支佛与菩萨所证的涅槃境界。”大家都知道,阿罗汉是解脱果的四果,在解脱道中称为无学了,也就是对解脱生死轮回这个目标来说已经到达了,而没有遗漏什么是未学未修未证的,所以称为无学。
  在佛世的时代修证解脱道,最重要是要针对 佛陀所教导的四圣谛内容如实遍知,对于五蕴世间及器世间的无常、苦、空、无我要确实经历修学、断除、实证的过程,到达四果阿罗汉的解脱果。之后再继续听闻 佛陀教导十因缘、十二因缘,在因缘观方面进一步深入思惟观行,发起了有情为何生死流转的苦谛、苦集谛更深广的智慧,以及在苦灭谛与苦灭道谛,能够将生死还灭的义理有更深细的了知,认知到入胎识是生死与还灭的法源,有了缘觉的解脱智慧,对于能解脱与不能解脱的因果关系更加理解了,但是在解脱果的果证仍然就称为阿罗汉。而辟支佛也是解脱道中的无学,与阿罗汉一样在解脱生死轮回方面,已经到达而没有遗漏任何未学未修未证的。辟支佛与阿罗汉所证的涅槃同样是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所断的烦恼同样是烦恼障的现行,所断的生死同样是分段生死。
  辟支佛又称为独觉,与阿罗汉到底有什么差别呢?大论中 弥勒菩萨的开示说到:
  
而此独觉与诸声闻有差别者,谓住最后有最后所得身,无轨范师,宿习力故,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究竟断灭一切烦恼,证阿罗汉故名独觉。(《瑜伽师地论》卷37)

  同样证解脱果无学的独觉,与在 佛陀座下听闻 佛的说法与教化,并且在当世证得解脱果的阿罗汉,两者有所差别的地方,是独觉在舍报入无余涅槃的最后那一世,最后的那个五蕴身存在时,没有教导他如何修解脱道的轨范师,是由于他过去世曾经在 佛陀座下,熏习修学完整的四圣谛、十二因缘等解脱道应修应证的内涵,所获得的智慧力,使得他在无佛无师的情况下,在世间的因缘中,能自己发起而修学三十七菩提分法,究竟的断除一切烦恼障的现行,证得四果阿罗汉解脱果,所以就称为独觉。
  独觉又称为辟支佛,为什么会在无佛无师的情况下,自己修证获得解脱果而入无余涅槃呢?因为独觉的心性有一分慢存在,由于这一分慢,他想要像佛一样无师独觉而没有人可以超越,因此深心中就希望无师无敌而证菩提。独觉就是在无佛之世自己证阿罗汉解脱果,也是一样入无余涅槃,所以他那一世的五蕴身,就称为最后所得身。阿罗汉或者辟支佛入了无余涅槃,就不会再有五蕴身出现在三界中,也就不可能继续修佛菩提道成佛了,所以阿罗汉不能称为佛;辟支佛虽然无师自证极品解脱道阿罗汉果,但是在当世证阿罗汉,当世舍报入无余涅槃以后,也同样的没有五蕴身继续在三界中修佛菩提道了,所以辟支佛也不能称为佛。除了这个理由以外,阿罗汉、辟支佛之所以不能称为佛,最重要的差别是在于阿罗汉、辟支佛所证的涅槃,只有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而佛陀所证的涅槃,具足了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与无住处涅槃这四种涅槃。
  佛陀之所以成佛,也是经历了解脱道的完整修证与菩萨道的完整修证。在解脱道的完整修证方面,也必定要有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的修证,在这个前提下,佛陀在菩萨身因地必定实证涅槃的本际如来藏,获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般若中观实相智慧,要历经十地、等觉、妙觉的佛菩提道修证,最后成就佛地,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无住处涅槃。因此,胜鬘夫人才说如来所证的涅槃,出过阿罗汉、辟支佛与菩萨的境界,这个意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成佛是一定要历经所有解脱道与菩萨道的完整实证,同时还要超越不是仅仅与阿罗汉、辟支佛或者十地满心菩萨境界相同而已,因此使用了“出、过”这两个字来表达。
  菩萨所证的涅槃,必须在七住位开悟的时候,亲证如来藏的所在,发起了般若中观的实相智慧,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以这个基础,随着菩萨修道必经的次第,入地的时候证得解脱道的极品三果,在六地满心的时候证得俱解脱,成为大乘的无学,所证的涅槃有:有余涅槃、无余涅槃;直到成佛之前,都还不能忖度佛地的无住处涅槃境界,所以说只有如来得究竟涅槃,是被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以及一切众生所尊敬与仰慕的。
  因此,胜鬘夫人接着说:“是故阿罗汉、辟支佛去涅槃界远;”(《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阿罗汉与辟支佛既然都已经实证了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为什么又说他们距离涅槃界很远呢?因为阿罗汉、辟支佛所修证的解脱道,三十七道品所修学的,全部都在断我见、断我执与我所执的层面上,也就是断除在三界中分段生死的轮回。在知见的建立基础上,他们信受 佛陀所说有不生不灭的涅槃界,这个涅槃界法是如、是清凉、是真实、是常住不变的。在因缘法中虽然又进一步确认,那个法原来就是入胎识,但却对于涅槃界这个法没有亲证,而不能现前领受:涅槃为何是不生不灭?涅槃为何是如?为何是清凉真实?也就是阿罗汉与辟支佛没有亲证涅槃本际到底在哪里,没有亲证入胎识这个涅槃本际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不知道入胎识这个涅槃界确实有许多无漏无为的功能,不能现观领受转依涅槃界,来获得殊胜的世出世间解脱;更不知道在还没有舍报的时候,就已经住于涅槃界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中了,所以说阿罗汉、辟支佛去涅槃界远。
  而胜鬘夫人说:
  
言阿罗汉、辟支佛观察解脱四智,究竟得苏息处者,亦是如来方便、有余、不了义说;(《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说:“阿罗汉、辟支佛能以所证的无生智与尽智观察,正观有生即是苦而获得苦智;如实了知对三界的五蕴贪爱就是集,一切集惟是苦、所有的集都应该断除,而获得了苦集智;如实了知苦集的修灭应当要遍知、永断,要亲身作证,如实修断、确实作证,而获得了苦集灭智;如实了知苦集灭的道应当要如实去修习,并且已经修习获得了苦集灭道智了,也已经究竟解脱生死苦,获得无余涅槃。这样,也仅是如来的方便说、有余说、不了义说。”
  胜鬘夫人她这么说的根据到底是什么呢?首先来探讨阿罗汉、辟支佛证无余涅槃得解脱为什么是方便说?因为在本质上,阿罗汉、辟支佛没有亲证各自的涅槃本际到底是什么法,所以舍报前的觉知心,祂并不是以转依受用真实的涅槃界为苏息处的;舍报以后不再受生,觉知心不再出现于三界之中,也无人无法可以苏息于无余涅槃的解脱境界。如来真正的目的是要以解脱道为方便,导引二乘在证得涅槃以后,对于 佛陀及佛法生起深信,发起广大心进修究竟解脱的佛菩提道;并不是说授记了二乘圣者究竟解脱生死苦,就表示阿罗汉、辟支佛所证的解脱果,已经与 佛陀所证的佛地究竟解脱是相同的,所以那是方便说。
  所谓的有余说,指的又是什么呢?因为纯粹解脱道所断的生死苦,仅仅局限在分段生死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有情除了五蕴果报一期生死的现象以外,还有异熟种子的变易生死存在;而变易生死的部分,阿罗汉、辟支佛对于它的范围与内涵,到底有多深、有多广,完全没有涉及到,更不要提说能够断除了;所以,对于他们所证的涅槃与生死解脱,就称为还有变易生死尚未断除的有余解脱。而不了义说的方面,指的就是所证的涅槃不了义,因为阿罗汉、辟支佛,并没有实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本体,也还有无住处涅槃完全没有涉猎到。佛法中所说的涅槃,必须具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与无住处涅槃;具足了这四种涅槃,才可以说是究竟了义的涅槃。而阿罗汉、辟支佛是在方便层面上证得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所以才说他们所证的涅槃是不了义的。
  因此,胜鬘夫人接着说到:“何以故?有二种死,何等为二?谓分段死、不思议变易死。”(《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这一段就是在说:为什么阿罗汉、辟支佛,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断了生死苦所现观的四种解脱智慧,安隐地住于不受后有的解脱境界中,那是如来的有余说。因为二乘所证的无生,仅在不必再受分段死的部分而已;分段死说的就是每一期五蕴受生之后必须面临的死灭。有生即是苦这个真实的道理说的,就是有生必有死——老死是苦,而老死它是来自于有命根蕴处界五蕴的出生;二乘人畏惧这样的老死苦,因此他就以灭除后有五蕴的出生为范围,灭尽三界爱与断除长养牵引后有的因缘,也就是将有生有灭的法,生起的因缘把它灭除,而到达无生。二乘人不再受分段生死说我生已尽,而这样的无生是经过修证的过程获得的,不是本来不生、本来无生的法。那佛法呢?它是以本来无生的法体来建立起来的,本来无生的法在法界中是唯一无二的,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不生不灭的法绝对不是从有生有灭的法转变来的。
  一千三百多年前六祖的时代,禅宗在中国还没有兴盛起来,当时对于不生不灭法—如来藏—的实证与论述,除了 玄奘菩萨低调地传授给译经僧众以外,悟后修学种智所依的《瑜伽师地论》也已经翻译完成,玄奘菩萨也撰写了《成唯识论》,虽然这两部重要的悟后起修的论,玄奘都有为座下的弟子众讲授,但是由于当时环境因素,一时难以广传。当时有很多佛教以外的修行人,凭着想象探讨着不生不灭或者自然无生的哲理;所以当时唐朝的中宗皇帝的内侍薛简,他向六祖大师请问了如何是大乘见解?以便回京能向皇帝交差。而六祖大师说:“实相就是不生不灭的法。”薛简竟然说:“你这不生不灭的法与外道说的没什么差别啊!”
  六祖说的原话是这样的:
  
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说:“明与无明,凡夫看到的是两个不同面向的法;但是开悟具有般若智慧的人能了知通达,明与无明都是来自于唯一无二的如来藏法性。唯一无二的真如佛性,就是一切诸法的实相。而这样的真如佛性、真实本性,在沉沦生死的凡夫与求证解脱生死的二乘之中,完全具足而没有减少;在实证般若的三贤位菩萨与通达般若进入修道位的圣位菩萨中,也同样的具足没有增加。真如佛性在烦恼中不受扰乱,在禅定中也不受寂静。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与内外,不生不灭,不落两边,又含摄两边永远处于中道性。真如佛性的法相永远如如,而人无我、法无我,这样的法性常住不变,就称为大乘法佛菩提道。”
  薛简从未听闻熏习过真实大乘法的般若知见,所以就质疑六祖大师说的不生不灭与外道法一样。薛简想要知道的大乘见解,其实就是大乘法的所见与证解,大乘法之所以称为大,小乘法之所以称为小,是在本质上,因为小乘法的范围比大乘法小,小乘法不能含摄大乘法。也就是说,大乘法是函盖小乘法的,单独的小乘法不能称为佛法;而如果大乘法没有小乘法解脱的内涵,那样的大乘法也不能称为佛法的。佛法指的是什么呢?是含摄小乘法的大乘法;所以,如果要拿出大乘的见解,一定不能以范围较狭小的小乘解脱道见解来说是真见解。真正的大乘见解,必定要能够说出为什么大乘函盖小乘,而小乘为什么不能离开大乘单独成立的关键点。因为小乘法的修证内涵全部都在有生有灭的现象法中,有生有灭的法都是因缘所生,不能自在的法;现象界的法既然是被出生的不能自在,那能够藉因、藉缘出生现象界诸法的,必须是具有实性的法,也必须是不生不灭的法。否则世间一切法都没有因果轨则存在可以探究了,成为无因有缘、无因无果了!这样的话,小乘解脱道也会成为不能实证的戏论。
  因此,六祖所说的大乘见解,说到了无二的实性,“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这样的法性,只有第八识如来藏本来具足,因为第八识不是被出生的,祂藉着种种缘出生五蕴十八界,虽然表相上有分段的生死,但是祂的真如佛性永远都不会改变。而当小乘证得解脱果舍报入无余涅槃了,那就是第八识独处,不生任何一法的境界。
  小乘的解脱可以用一个譬喻来说,就好像海面上所产生的波浪,主要是来自于风的变化,也就是俗话说的无风不起浪;如果把风的因素与影响完全排除了,就可以到达海面上完全风平浪静的地步。海浪来自,起风浪或者不起风浪,大海都没有增减,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浪它来自,也必定回归。风的譬喻,就像五欲六尘与我见及贪瞋痴等我执烦恼;浪的譬喻,就像七识心与五遍行及五别境等心所法。小乘证得不起风浪的解脱果了,但是不知道自身处中,也不证大海的所在与法性,所以小乘所修证的无常、苦、空、无我,绝对不是大乘的见解。必须要实证出生五蕴的实相法第八识,也就是实证出生海浪的大海本体与所在,才能够说出真正的大乘见解。
  而这种大乘的见解,是真正开悟找到第八识如来藏的禅师的共同见解,在六祖出来弘法的时代,当时在北方有神秀的修证方法,说的就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这种修法主要着重在除烦恼,以除烦恼达到一念不生,作为开悟的目标。这样的修法,受到许多人的认同,因为是与五蕴所引生的我见相应,所以能让我见更加坚固,因此被广泛的接受;但是却与开悟实证如来藏没有交涉,也就是仅仅想要让风浪止息下来,而却不知有大海本体,不知道要进一步实证大海的所在。所以当时的北方与南方,对于大乘见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六祖回应薛简所说的“不二实性,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的大乘见解,会被薛简解读为外道的说法就不足以为怪了!
  那我们今天就先说到这里了。阿弥陀佛!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