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正钧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继续和大家谈“贫人须摩持缕施佛缘”。
上一次说到:乃至 世尊观察因缘,还督促纯陀说:【纯陀!我今受汝所献供养,为欲令汝度于生死诸有流故,若诸人天于此最后供养我者,悉皆当得不动果报常受安乐,何以故?我是众生良福田故;汝若复欲为诸众生作福田者,速办所施不宜久停。】(《大般涅槃经》卷2)世尊的慈悲真的是不是一般人所能够了解的。但是说到这里,大家也不应该又误会说:假如有人接受了众生供养的话,那就是布施给众生来世的福德,所以就又可能产生另外一分,只接受众生供养的人出现。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是那一个人自己没有智慧,因为贪心炽盛的缘故,自己其实是没有福德在身。若今世虚受他人的供养,来世缘熟,依然是要酬偿,到时候没有资粮可以偿还,或者是说要用什么方式来偿还,那可得要有心理上的准备才是。然而诸佛世尊所以可以作这样的一个示现,并且还可以选择接受供养的方式,这是因为经历三大阿僧祇劫,有著从修学佛菩提道,加上利乐有情而得的福德智慧,才能够成办这样一个示现。这个道理,再简单来为大家作个叙述,以免有上述所说没有智慧的人出现。
从菩萨因地开始心得决定而发起成就佛道的一刻开始,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学,若单从圆满福德的部分来说,容许初发心的菩萨在布施修福的作意,是为了自己未来世五欲上所受用的资粮。因为若是菩萨在世间五欲上的受用,不是那么圆满的话,而常常得要为五斗米而折腰,当然就会影响到道业上的增进。然而,若是菩萨在布施修福的作意,一直都停留在自己未来世五欲上所受用的资粮,都在这个上面的话,道业也会一直都停滞不前。这又是为了什么缘故?因为菩萨道的自利利他,其中的“利他”的部分,始终还没有办法萌芽,而没有了利他这个部分的福德与功德,自利的福德也不会广大。所以菩萨一世又一世在世间重新受生的时候,所应该要想到的是:自己在五欲上的受用或许只是差强人意,但却已经是足够了,这个时候,是不是可以有一分能力,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因为往昔在因地上,已经曾经发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了,虽然说还不知道要如何去度众生,也不知道究竟要把众生度到何处去,但这第一分的开始,在物质上的帮助,毕竟也是跟这些众生结上了善缘。然而,利他到底要帮助众生到什么层次?难道是从此以后,一直快乐地生活下去吗?但那只是童话故事里面的情节,现实生活里面是不容易成办的;因为这个世界一向是在成住坏空之中,也一向是有生老病死的事情,要永远都只有快乐,只怕是强人所难了!更何况“永远”又是什么呢?但菩萨走到这一个阶段,他通常会有缘分前往听经闻法的。
当然现在这个时代,这种听经闻法的方便更是多元化,像现在的电视弘法、网路上的数据、影片、电子书、Mp3等等,真的叫作不胜枚举。当这一位菩萨在听经闻法的过程之中,他明白了:原来真正的佛法是在说解脱道、佛菩提道,而世间的慈善救济虽然也是佛法,但是,是通于外道法的人天善法。因为外道也求生天,所以也有人天善法,但毕竟即使一生努力地救济众生,所得的果报还是在人天之中;若是不再加修禅定,而有所修证的话,甚至于还出不了欲界,都还是在轮回生死之中。这个时候,菩萨有了警觉之后,知道要求解脱、要求证佛菩提道;帮助众生的时候,也应该方便安住众生于解脱道、佛菩提道的求证。因为若是想要在佛菩提道能有所进展,就不能单单停留在世俗法的慈善救济之中,一定得要在发心上有所改变。要发起什么心呢?就是要发起利益心、大悲心、安乐心、安住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等等。然而要发起这一些的心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当然就是与因地所发的“佛道无上誓愿成”等四宏誓愿是相符的。所以说,在这个时候,菩萨深心之中就希望在以后佛法修学的历程之中,能够自利,也要能够利他;自己在佛菩提道上有所成就的同时,也希望有缘的众生也能够如是成就。若能够真的发这样的心,虽然仍然是在世间修桥铺路、救济众生,来世同样地得人天善法所应得的福报;然而同时还得另外一种福,就是会使得某甲值遇佛菩提道,而进一步能够修学的因缘更加成熟。换句话说,某甲可以亲证佛菩提道的缘,会更加地具足。
现在回过头来看,须摩当时供养世尊的时候,是发什么愿?他先起的念是:“持用布施,于未来世,傥得是报。”所以虽然只是供养少许线缕,然而又发大愿:“奉施世尊已,誓愿后成佛,过度群萌类,其数不可量。”这真的是一个大愿啊!有时候甚至还说,比起一般学佛人,在受了三归依之时,随著维那唱诵四宏誓愿,但毕竟只是随口念诵而已,不如须摩供养 世尊之后,心得决定所发的大愿。而且须摩又说:“大威德世尊,当证知此事。”此时,即便是其他的菩萨,在旁听到须摩所发的大愿,尚且都应当随喜,因为这是有一分福德的;除此之外,这一念的随喜,还可以作为未来世互相之间为法眷属的因,那真的是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 世尊以其智慧,照见须摩所发的大愿是心得决定,四生慈父的祂,怎么可能在一旁而默然呢?所以立刻回应而说了偈颂:【汝今值我故,归诚发信施,未来当成佛,号名曰十綖,名闻遍十方,度脱不可量。】世尊真的是慈悲到无以复加了!为什么这么说?须摩菩萨也许只是一不小心造了恶业,落入贫穷下贱的奴隶种姓之中,但从有缘分受生在与应身佛示现同一时代的情况而说,却要说:其福德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毕竟此世得度的因缘成熟了,世尊在一念之间了知以后,特别选择了托钵的路线,就为了要接受须摩菩萨的供养,好消除须摩菩萨的业;然后又示现成就须摩菩萨的时节施,令其再能发大愿;待其发大愿已,乃为其授记,当成十綖如来。这里的授记只有说出未来世成佛的名号,而《法华经》〈授记品〉中的授记,还会提到成佛的时劫的先后、国度的名称、住世寿量等等,那这就表示说:个别的成佛因缘是有一些差别的。然而即使只是说出来世成佛名号的授记,假如你就是被授记的菩萨,可想而知,你当时的心境会是如何踊跃呢!世尊摄受守护众生的善巧方便,真的是不可思议!因为永远知道在什么时节因缘,用什么样一种方式来摄受众生,令其继续而坚定地往佛菩提道上迈进。
须摩当时听闻 世尊的授记之后,深生信敬,五体投地,又发了更大的誓愿:“持此施綖所有功德,于未来世,盲冥众生,为作眼目;无归依者,为作归依;无救护者,为作救护;无解脱者,为作解脱;无安隐者,为作安隐;未涅槃者令使涅槃。”真的是大誓愿啊!这里说到:要为众生作眼目、作归依、作救护、作解脱、作安隐、使涅槃。然而为什么说众生是眼盲而无知的?因为不知道清净三归依的内涵、不知道三宝常住的道理、不知道受了三归依的好处,所以也不知道应当要受三归依。然而更可怜的是,就因为众生盲冥,所以当众生有心亲近三宝的时候,却又被引导到二归依,因为不再有清净三宝的完整相貌,只剩下“僧”、“法”的表相了!试问 世尊示现成佛之时,既然 世尊自己金口所说“我在僧数”,却又为什么说三宝的名相?为什么不但说有僧、法二宝,为什么 世尊所示现的身相,是要与比丘僧有所不同呢?最简单的道理是:世尊示现成佛,说法度憍陈如等五人为僧,僧、法二宝都是由 佛所出,此时三宝具足。世尊示现入灭之后,由僧传法。所以成为僧,是因为证得 世尊所开示之法,然后依于 世尊所开示之法而说,这仍然是必须要三宝具足的,不能说把佛宝的身相去除,但留表相僧宝的身相,然后所说的法却与 佛所说的解脱道、佛菩提道是相违背的:一者,这是严重的谤法、坏法的因;其次,这又是破坏众生清净三归依的一个恶因,有智慧的人都不应该这样作的。但有一分原因,其实是因为末法的众生福薄,所以才会有“得净三归依难,舍净三归依易”的这个现象发生。然而只有清净的三归依,才能作为未来世亲证解脱道、佛菩提道的正因啊!
世尊在《华严经》之中,宣说菩萨的修证次第与内涵时候,提到“发心住”,也就是初住位的菩萨所应劝学的十法之中,最后一项叫作“为苦众生作归依处”,不说地狱、饿鬼这是一般人所见不到的有情界。可以看见的是人间以及旁生道的有情,都是希望能有所依止,乃至是有归命之处。身力比较羸弱的动物,希望有隐蔽安全之处作为其依止,可以逃避周遭强敌的环伺;身力相对是比较强大的动物,依然是要有亲族之间互相的依止而继续其生活;被饲养的宠物就得要归命于饲主,才能被呵护而有饮食的供养。出生为人的开始,就一直离不开父母、长辈的照顾,这依然是依止;长大成人之后,或依止于雇主,或依止于国家,乃至是到年老之时,要依靠子女或者是社会福利制度,这依然是离不开种种的依止。但是这一些依止都不是究竟的依止,或一世,或只是一小段时间;只有清净的三归依才是究竟的依止。
可是自己尚且失却清净三归依者,又复破坏众生清净三归依之后,是要如何救护众生?是要叫长在暗夜之中的苦众生于何处归依呢?因为自己把清净的佛宝破坏了,当然就不再是清净的僧宝!这是要叫众生归依于何处呢?莫非是要归依于外道法之中吗?这一点难道不应该加以深思熟虑吗?再加上,也许又诽谤西方极乐世界是太阳崇拜的净化,又说东方的 药师佛的琉璃光世界是天界的净化,乃至不相信天界都一直有佛法在弘传。若真是这样子的话,到底要救护众生到何处去?难道心心念念都不要众生离开人间的生死吗?更何况说,这样子会有把握一直都可以生在人间吗?盲冥的众生从无始以来,都是喜好种种的安乐境界,但都是与三界法相应;而暂时有的安乐不是佛法中真正的安乐,乃至只是欲界人间的安乐境界。这样子即使生生世世都行救济众生的慈善事业,虽感得财富丰饶,依然都是在黑暗长夜之中,误认为财宝丰饶就是解脱,误认为没有闲杂人等来找麻烦就是安隐,误认为心放下一切都不执著就是涅槃,却不知道那其实不是佛法中真正的解脱、安隐、涅槃!而菩萨发愿再回到人间利乐有情之时,因为往昔已分证了解脱道,解脱的作意随缘又会现前,加上又有利乐有情的福德所依凭,所以才会有一分佛法上的安隐;而有了这一些法作为基础的时候,才能够度众生,共证涅槃。
而实际上,这几个法的义理,无法在三言两语之中就能够说得明白,因为节目的时间是有限制的,只能够简单地说到这里。有心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学人,可以就近到各地的正觉讲堂上课,相信是不会令您失望。因为须摩菩萨真的是发了大愿,世尊慈悲,为了要使其可以更快速地满足大愿,示现接受其供养,微笑的同时,从其面门出五色光,绕佛三匝,还从顶入。这个时候,阿难不免也向 世尊禀白说:“如来尊重,不妄有笑,有何因缘,今者微笑,唯愿世尊敷演解说!”世尊回答的意思是说:“须摩以殷重心施我綖故,于未来世当得作佛。”世尊的微笑是说,因为未来世又会有无量的众生,可以因此而得到广大的利益。
今天就说到这里。
祝愿大家:幸福健康,道业猛进!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030集 贫人须摩持缕施佛缘(下))
第030集 贫人须摩持缕施佛缘(下)
2018-07-12 浏览:97647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