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5、三乘菩提概说【共130集】
第78集 宗门与教门的关联(上) 正钧老师
2018-07-12  浏览:47028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上一次说到,我们应当思惟一下,大乘法的义理是非常深妙的,而所得的智慧都还不是二乘圣者所可以思议的,自己又为什么想要去得这个法。今天“三乘菩提概说”的内涵,还要请大家继续来思惟这个问题。
   首先还是要问说,想要得这个法,到底是为了要利乐有情,还是只是为了名闻利养?再加上说,成佛之道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而且过程是非常辛苦,那你到底有没有把握可以成办?也许你又会回答我说:“对啦!成佛之道是要经过很久远的时间,而且过程是很辛苦的;可是,佛以方便来说法,修学人就可以依照佛所说的这样去作,就可以成办。虽然说目前自己的福德智慧还没有办法具足,所以可能亲证般若的因缘还不能成熟,因此希望能够随着真正的善知识修学,能够进一步去具足这些因缘。因为我自认自己是菩萨种性,所以想要得到大智慧,真的不是为了名闻利养啊!因此,我愿意从现在开始,就从布施等五个波罗蜜来修学。”假如您有这样的决心,我应当赞叹您。
   接着再依循六度万行的次第,在前面五度修福德的,再加上第六度正确般若知见的熏习,在福德因缘成熟的状况下,这时候就与真善知识的缘可以具足,那自然就有机会可以亲证法界实相,而般若波罗蜜的实相智慧,不久就可以出生了。然后您才会知道真正佛法的内涵,再随着生生世世进一步去圆满修证它。
   所以,应当把您修学的福德都回向“不久见道证真如”,再加上随分修学般若的正知正见,要真的是能够这样作,才是依照次第来修学佛法;那等到未来世,“愿我修学大乘理”的时候,就自然可以“不遇声闻缘觉师”,而能得遇菩萨贤圣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乃至可以“亲证三乘人无我”的“不久见道证真如”,乃至“随度重关见佛性”,那就自然是指日可待。
   所以,“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的愿真的是很难发,乃至于说是很难成就。那知道这个道理之后,不但要立刻去发愿,还要一一去履行能够满愿的各项条件,也就是说真正的去行菩萨六度。
   接下来要简单说明宗门与教门的关联。要了解宗门与教门的关联之前,先要分别了知宗门与教门的意涵。
   一般而言,宗门指的是第一义谛的内涵,也就是自心如来的种种功能差别,通达宗门就是于这些内涵都能够一一的了知;进一步可以教导众生这些法的内涵,或者是说如何去亲证这些法,那也许是以口宣说,也许是付诸文字,乃至于是辗转被记录下来,这些都变成教门的意涵。现在把宗门跟教门合在一起,就变成“宗教”这个一词。意思也就是说,从前有一个人建立某一种法义,那么当然也就会有奉行这个法义宗趣的相关作法,这样一代又一代被人们记载,并且奉行下来,便成为某一个宗教了。所以说,也就有奉行这些教义的人们,而被称为某某教徒。
   佛教里面也是像这个样子,但是不同的是,佛法宗门的义趣跟内涵都指的是自家珍宝,也就是说,每一个人本来都是具足的,是可以亲证的。而分证这个自家珍宝以后,不但自己可以分证于解脱生死,也可以成就种种深妙的智慧;这不是只有在学术上提出来作讨论,而用来博取名闻利养的,并且说这是可以分证的;而且是可以一世又一世继续的延续下去的,而且是一世又一世的证量会更加深广的。自己有了这个证量以后,又可以为学人宣说,乃至于说可以用文字传诸后世,利乐众生,当然也会成就将来的自己,这样经过无量世的修学之后,终于究竟圆满佛菩提的修证,称为成佛。
   所以,佛法宗门的亲证跟通达,是从菩萨七住位开始,而究竟通达位是在佛地,那这个中间经历了将近三大阿僧祇劫。简单的区分,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者是大乘般若的法智跟类智;第二个讲的是无生法忍的一切种智。前者是要从菩萨七住开始,因为亲证宗门出生了般若智慧;又随着善知识修学,转深转细,同时他也看见其他亲证宗门的菩萨,一样也可以这样去亲证,乃至说亲证过程的差别、方便善巧也一一去了知;等到这个过程圆满了以后,成熟了道种智,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前面讲的第二者。那是从初地开始得无生法忍后,继续深细的去观察如来藏中的一切种,也就是说一切的功能差别,那这样地地增上去修证一切种智,乃至圆满而成就佛道。
   所以说,宗门的亲证跟通达,不只是中国禅宗的明心跟见性已,其实是有诸深浅差别的不同,不应当把自己只限于禅宗修学的范围之内;否则其实就是在作茧自缚,对于自己的道业是会有所阻碍的。
   《解脱深密经》卷第五中,提到宗门的亲证跟通达时候,有这么一段开示:“通相者,有六种应知,何等六种?谓真实义通、得通、说通、离二边通、不可思议通、意通。”(《深密解脱经》卷五)
   这里面六种宗门的亲证跟通达的相貌中,主要是依于第一种的“真实义通”。那什么是真实义通?顾名思义,是指的是法界中真实的义理能够通达,当然如同前面所说的,它的通达是有它的层次深浅差别的不同。那这里面又分为两种智慧:尽所有性及如所有性,取真实义故。
   尽所有性,是指说一切后有永尽,这个部分是通于二乘菩提的灭尽一切法的自性;而大乘法的尽所有性是指的法无我,它是函盖二乘菩提的尽所有性,因为二乘菩提它只观察蕴处界,而大乘菩提它是从空性心为基础来观察蕴处界,从四谛十六心,譬如说苦集灭道里面,去观察苦智忍、苦智、苦类智忍、苦类智这样等等一一去修证。
   而如所有性,是依于真实如如的种种法性所显示出来诸法的真实性;那有这样诸法不再是虚妄性的现观,作为悟后起修的转依,所以不需要急着去断尽我执;因为知道说,有我执才可以继续受生直到七地,这样可以自利利他,而且这个是只有佛菩提道里面才有所谓的如所有性。
   所以,宗门通达的内涵,其实是要包含蕴处界的诸法,只是这个时候,已经从亲证如来藏的角度来作思惟与观察。当然,这个部分各位看官听来,可能有一些不太顺耳,不过大家也不妨熏习一下,大略知道说真实义通之后,就可以比较容易知道后面的五种通。但是这里的通,指的是第一义谛般若的通达,而不是三界众生意识境界分段入出的这一种世俗的神通。
   第二个说“得通”,这个得是通于一切证悟者。哪一种得呢?从菩萨七住位开始得总相智,得别相智,得道种智等等,也都是因为开始通于宗门而得。
   接着说“离二边通”。离二边是说已经亲证了自心如来,知道每一个人的自心如来一向是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这样的离于二边,住于中道;所以,悟后就能够于离二边的法渐渐通达,而生出更深细的般若智慧。
   而这样的实相般若智慧,不是一般凡夫,乃至于是未回小向大二乘的无学的圣人所可以思议的,那这样就称为“不可思议通”。
   而且,一切证悟之者虽然都隐覆密意而说,但是彼此均能心知肚明,互相意会,那这个部分就称为“意通”。
   最后,因为逐渐通达第一义谛般若之理,乃至可以随分为人宣说,这个就叫作“说通”。当然也有可能会被记载下来。而菩萨七住以上随其般若证量的差别不同,说通是各不相同的。
   所以说,应当要知道说,宗门第一义谛的内涵是可以亲证的,乃至于说是有种种深浅差别不同;那在宗门次第通达之后,乃至也可以为众生方便地宣说这些内涵,成为教门,但是一样都不应当违背 世尊的至教量而开演。所以,不应当效法那些所谓的佛学研究者,都认为说“佛法只有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我都知道了”,其实佛法真的是浩如烟海,千万不要以管窥天啊!
   这样经由宗门第一义谛的内涵次第通达之后,善知识可以进一步为众生方便宣说它的内涵,乃至于说,包括如何亲证这些法的次第、方便,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佛在《楞伽经》卷三中提到说:“说通者,谓随众生心之所应,为说种种众具契经,是名说通。”(《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三)
   换句话说,教门中的说法是随着众生心之所应,所以就有可能单独为某甲说法,也有可能是对某一类人说法,乃至观察众生的根器而直指第一义谛,所以就会有所谓的四悉檀。然而,不管方便是什么,都是说种种众具契经,也就是说,都要众生能够入此法亲证第一义谛。
   如同前面所说,佛法宗门的亲证跟通达,是从菩萨七住位开始,乃至佛地是究竟通达;其间所证的第一义谛的内涵,可以简单分为两类:一者是大乘的般若法智、类智,一者是无生法忍的一切种智。这里就方便地以第一类的人无我智,第二类的法无我智,来作教门的开演。
   人无我智的部分,又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声闻的人无我智,这是为人宣说十八界、五蕴、十二处之四谛、八正跟尽智、无生智,乃至于那些没有回心的慧解脱、俱解脱阿罗汉所造的种种论,都是包含在这个内涵。那这是在说什么呢?四圣谛说的是苦集灭道:先确定说在三界中悉有苦;然后观察众生不断地聚集未来苦的因;进一步知道说让后有苦因不再聚集,那么后有的苦就会消灭的道理;最后再依据说让苦集灭的方法,也就是八正道,后有的苦因就不再聚集,灭却了后有的苦,就见了真实的道。
   那么有哪些苦呢?三界中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苦。那有时候也说有三苦,叫作苦苦、坏苦跟行苦。因为知道三界中悉有苦,因为知道说行苦跟五阴炽盛苦,所以才称为苦圣谛。要不然说,为什么一般众生都要求生到欲界天、色界或无色界天去享天福呢?那为什么又诸方大小善知识都不知道五阴炽盛苦跟行苦?不但是错会了五阴的内涵,比这样还更严重的是,要以觉知心安住于一念不起的这一种觉照境界中,用这样粗浅的欲界定中的一心不乱的境界,把这样认为是涅槃,那难道不在行苦之中吗?
   第二类的人无我智,是说缘觉的人无我智。缘觉乘者先顺逆观察、思惟十因缘法,确定说有万法所依的“识”,知道诸法是“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道理。然后,先了解十二因缘,也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等法的一一内涵。然后,再依照十二因缘法,进一步去观察思惟,观察思惟什么呢?“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道理。同样地,在这个过程中,如实去观察思惟蕴处界我,一样也是要去断我见,断我所执与我执。
   一般而言,由于观察思惟的范围常常超过声闻乘所观察的蕴处界的苦、空、无我的范围,所以说,他所得的智慧,包含乃至于说是超越声闻乘的所得。那这样的现观之后,也能够为人宣说这一类的人无我智,称为缘觉的人无我智。
   接下来说第三类的人无我,这个部分是只有菩萨所证,有着不共于前二种的人无我智,当然也有通于前二种的人无我智。这个是说,二乘的人无我智只是依于蕴处界的无常、苦、空、无我,以及缘起性空而去作现观,菩萨也这样现观,那这个部分是相同的部分。而不同的部分在哪里?这是说菩萨是以亲证如来秘藏,也就是自心藏识,亲证说如来藏祂本来就是无我性的;这是菩萨不共二乘,也不通二乘的地方,所以才会有“别教”一词的建立。
   而前二种的人无我智,都是在修学的过程中如实去思惟观察蕴处界我,知道蕴处界我的能取、所取,也就是我、我所,能够知道说这个能取、所取都是虚妄的,那当他初步确定、心得决定的时候断了我见;而进一步去深细的观察我与我所执的时候,把欲、色、无色界爱都能够断除;这个时候说他“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已经亲证解脱果,可以出三界,可是对于生命的实相却仍然无所证。
   时间的关系,今天暂时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78集 宗门与教门的关联(上) 正钧老师)
返回列表页    三摩地 www.sanmod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