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18-11-07 13:05   浏览:1066  

六识论—应成派中观的由来

佛教正法理论有八个识,即,第八识,第七识,意识(第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八个识中,只有第八识     )是根本永恒的,其他的七个识是第八识出生的。学佛就是要学会第八识的所有功能(功德)。

本质上,佛教的修行内容只有两个,一个是要修定获得定力,另一个是闻法参究之后获得般若智慧。明心见性、入地菩萨的各种现观都是般若智慧。各种宗教都有修行,方法看起来也相似,但是因为智慧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只有正法八识论才能产生般若慧,而六识论不行。没有般若慧,在世间又欺人谤法,误导众生,其结果只能成为夜叉一类的低级鬼神或者下地狱,不能成佛菩萨。

八识论传承路线:佛祖:龙树菩萨→提婆菩萨→护法菩萨→玄奘菩萨(唐)

中国禅宗的开悟就是以实证第八识为目标,一直传承至今。虽然有时候第八识的密意会失传,但是可以从佛经中和祖师的记录中,找到修行的次第和失传的密意。这也是依法不依人的表现。

六识论传承路线:

佛祖:龙树菩萨 》佛护论师→清辨论师→安慧论师→月称论师→寂天论师→阿底峡→宗喀巴→D赖喇嘛。 这个传承路线从佛护论师起就错了。

莲花生在印度超戒寺以修炼双身法著名,娶寂天的妹妹为妻,后来他把双身法带到西藏(约 765年到藏),成为西藏红教(宁玛派)的创始人。阿底峡(982—1054)给双身法套上佛教名相,而宗喀巴(1357—1419)说跟畜生双修也是可以的。


下面我们说印度六识论的起源:

印度之佛教于公元2、3世纪时,龙树菩萨依大般若经,造《无畏论》,总有十万偈,宣示藏识空性法门。后由此论中拈出八不之颂,阐述般若的中道实相,并依中道涅槃智证修断等门,分析辨正,成立百偈,建立二十七种观门,宣示八不中道正理,这百偈颂即是《中论》,又名《中观论》。龙树菩萨的中观论不是正面陈述,而是以指出错误知见的方式显示如来藏空性中道正理,所以后期学者,多有“错悟”。

公元5、6世纪期间,印度佛护论师学习龙树菩萨之中观思想。但佛护论师并末如实理解龙树如来藏说《中论》正理,他以六识论为前提,主张胜义谛、世俗谛一切皆空,不许佛法名言中有自相,并且不立自身宗派的宗旨,以一法不立的立场专门破斥其他宗派,由此而掀起了空有之争。

后来,六识论者清辨论师驳斥佛护论师,两派之间的空有之争正式展开。此后两派历代弟子同时继承错误的六识论,而互相辩论不断,成为佛教史上有名的空有之争。佛护论师的追随者,由于辩论最后归结之时必言“如是应成”,故被称为“应成派”;

而清辨论师的追随者,仍主张意识可以自己永续存在而被名为“自续派”。两派之见解,皆以意识心不住两边、不著诸法,作为究竟的中道观。

这两派的中观见,传到公元7世纪时,有月称论师独尊佛护论师,大力发扬“应成派中观”的思想。月称论师所著《入中论》的内容除遮破唯识学第七、第八识思想外,亦破斥“自续派中观”。

藏传红白花黄之四大教派之中,红、白、花教皆尊“自续派中观”,而黄教则独尊“应成派中观”,都同属六识论思想。红教(宁玛派)虽然承认有第八识,却错认第六识(意识)为第八识。总体来讲,宁玛派的修法其实也是玩弄意识的境界而已。

应成派中观,不许有阿赖耶识,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不了义。

月称论师《入中论》偈说:“经说外境悉非有,唯心变为种种事;是于贪著妙色者,为遮色故非了义;佛说此是不了义,此非了义理亦成;如是行相诸余经,此教亦显不了义。……如是了知教规已,凡经所说非真义;应知不了而解释,说空性者是了义。”

宗喀巴(1357—1419)在《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中解释上述偈文后,明白的说明:“(一)显破外境说唯有心是不了义者……(二)显说阿赖耶是不了义者,谓明常恒坚固如来藏之教是不了义之教。”

宗喀巴明白指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不了义,说离六识外有阿赖耶识是不了义,说有一恒常坚固的如来藏即是不了义。宗喀巴并于同书中亦说“如般若十万颂等无量经典说识数时,只说六识身,不曾多说。故佛经藏有建立不建立阿赖耶识之二类”。

只要不承认或者错认第八识,那么他所说的一切法基本都是戏论。他引用多少经典就会曲解多少经典。

印顺法师(1906-2005)被称为佛学研究的泰斗,其著作只是充满了知识性的言论,很少有佛法的智慧,所表述的知识却充满谬误。本来印顺等人独力弘传应成派中观邪见,不太被台湾佛教界接受;但在长期弘传以后,由于星云、证严势力坐大以后公开支持,再加上圣严法师的非正式支持,印顺最得意的门生昭慧法师才渐渐有传法的空间。

印顺法师本来反对藏密邪淫法,因没有实证般若的缘故,无择法眼,没能洞察藏密教义之六识论本质。印顺的思想全部承袭自藏密黄教的应成派中观思想,他的师父太虚大师一直反对他的思想与说法,说他把佛法拆解的支离破碎了;他在台湾的初弘期,也曾遭遇到佛教界的强烈批评,甚至慈航法师还公开烧毁印顺书籍,并且公开的预言说:将来自然会有人来收拾印顺。如今印顺的应成派中观,已被佛教界证明全属常见外道的境界,全都以意识心为中心来解释中道般若,具足断常二见。

印顺法师公然否定第七识意根,公然否定三乘菩提所依之根本心如来藏。印顺法师同时否定有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所以提出“人间佛教”思想。因为完全否定第一义谛,印顺坠入地狱是大概率事件。

安慧论师(475—555年)的《大乘广五蕴论》是六识论邪见。

寂天论师(687—763年)的《入菩萨行论》也是六识论邪见。

阿底峡(0982—1054) 的《菩提道次第灯论》是六识论

宗喀巴(1357—1419)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同样是六识论

藏密各派,除了古代的觉囊派,都没有实证第八识的开悟者,所以他们没有般若慧。

近期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被很多“高僧”全力推广,学习班遍布全国。本质上《广论》是为双修邪法打基础的,虽然很多佛法名相,却完全错解了中观的内涵。学诚,济群等人都认为“汉传佛教的修证体系已经中断了,广论才是末法佛子的修学指南” 。这种素质低下却身居高位“僧宝”,正是佛祖斥责的“狮子身中虫”。

所谓中观、中道是:现观,常与无常、相与无相、生与无生、变与不变、真空和妙有,都是同时存在的,这才是中道。 中观的极致,也不过是总相智和别相智的现观。

通达中道所产生的总相智和别相智之后,接着就是道种智的修行了。宗喀巴吹牛B说《广论》的“中士道修行”就是修道种智,他们连中道的现观都没有,他们连最基础的总相智都没有,还吹嘘道种智?


特别注释:对六识论产生发展的过程解释的最清楚的,请参考《中观金鉴》,《广论之平议》

----转自微信公众号 文化乱弹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