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20-06-08 11:56   浏览:651  

一切种智

第八识如来藏于识别众生七识心之心行上,及于此等种种了别性上,极为伶俐,非众生七识心所能了知;唯有证悟此心之初悟菩萨,能极少分了知其识别性;证悟此心之久学菩萨,能多分了知其识别性;诸佛能究竟了知此心之识别性及余种种功能差别而无遗余,并具足了知七识心之一切识别性,故名一切种智。由如来藏具备此了别性,故维摩诘菩萨于《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中,宣说此心体性:「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此知乃谓了知众生七转识心行之知,非是对于六尘万法之了知也,六尘万法之了知乃是三界中之心行故,是离念灵知之心所法。
《佛教之危机》
第八识如来藏于识别众生七识心之心行上,及于此等种种了别性上,极为伶俐,非众生七识心所能了知;唯有证悟此心之初悟菩萨,能极少分了知其识别性;证悟此心之久学菩萨,能多分了知其识别性;诸佛能究竟了知此心之识别性及余种种功能差别而无遗余,并具足了知七识心之一切识别性,故名一切种智。
《佛教之危机》
成佛之道者,其中心思想乃是一切种智之修证;一切种智之修证者,唯在法界万法之根本心—第八识实相心蕴含一切种子之智慧。世间及出世间之一切法,都因有情之根本心如来藏体,以及藏识中所蕴藏之无量无数种子,故生五阴、十二处、十八界法,再由此十八界法与如来藏中所含藏之无数种子,辗转而生十法界一切凡圣万法;由此十法界一切凡圣万法,故显出种种出世间之无为法。由是缘故,说法界之实相,即是众生本具之自心如来藏—凡夫位中名之为阿赖耶识。
《大乘无我观》
一切种智是讲我们的第八识里面,所含藏的一切种子;种子又名为界,又名功能差别。了知如来藏中所含藏的一切种子的智慧,就称为一切种智;一切种智还没有具足的时候,就称为道种智,也就是地上菩萨的无生法忍般若智慧。
《心经密意》
一切种智就是真心所含藏的,总共八个识的一切种子的智慧;真心如来藏不但含藏我们见闻觉知心的种子,含藏着时时思量、处处作主的意根心的种子,而且也含藏其他许许多多的种子。由于这一些种子的存在,所以我们人类才能够有种种的功能差别出现,这一些功能的差别又叫做界。界就是种子,所以法界就是法的种子,法界就是法的功能差别;了知这些种子的修行,就是修证一切种智。
但是这一些智慧,都要从证得第八识的本体以后,才能够渐渐的出生。因此,证得第八识,也就是禅宗破初参的时候,那时所发起的般若实相的智慧,就是根本无分别智。因为,其后进修的一切般若智慧,都是以这一个第八识的证得为根本。其他的别相智以及一切种智,既然都是以这个总相智作为根本,然后才能出生,所以别相智与一切种智因此就叫做后得无分别智。因此,说总相智就是直接描述法界实相心的体性,并且使人听闻熏习之后,具足知见,可以去证得第八识,也就是自己的真实心,这个就叫做总相智。
禅宗真悟祖师的公案,百分之八十是属于总相智。破参而获得总相智了,再来修学般若系列的一切经典,这个就是般若的别相智。般若系列的经典就是由种种的方向,由各种的层面,来为证悟的菩萨们宣说真实心的自体性,以及祂所出生的七转识和色法、无为法……等等的体性,这个叫做别相智。
可是,后得无分别智里面还有一切种智,一切种是指所有的种子,也就是所有的功能差别;证得所有功能差别的智慧,就是一切种智。就好象找到了芒果,看见了芒果,也把它触摸过、吃过了。可是请问你:芒果的皮里面有哪些物质成份?你不知道!果肉有那些成份?你不知道!果肉内的糖分是多少?酸度是多少?淀粉的比例是多少?……等等,你都不知道!它的种子有着什么内涵?这芒果的种子要怎么种?种了以后怎么样长成?多久长成?怎么样开花?花的大小与颜色如何?怎么样结果?要多少时间长大成熟?你都不晓得!这一些就属于芒果的一切种智。
我们大家每一个人都有的第八识心也是一样,祂含藏了许多种子,这一些种子要透过悟后跟随善知识去修学一切种智,也就是唯识增上慧学;然后经由证得第八识和祂的别相智,逐步去体验祂,现前去观察祂。这样,你的一切种智才能渐渐出现。所以一切种智的内涵,就是开示真心所含藏的一切种子,就是现观真心所含藏的一切种子。祂所含藏的种子无量无边,包括诸位的色身等法,都是祂的种子所造成的;诸位的色身是怎么来的?诸位并不能如实的知晓,而这些造色的种子,都在真心里面所含藏着。
《心经密意》
你自己的第八识有这个能力去创造身体,这就是如来藏的大种性自性的造色种子,这也是第八识所含藏的种子,但是如今还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深妙的正理呢?这些都包含在无分别智的后得智的一切种智里面,所以一切种智也是在后得无分别智所函盖之内。
《心经密意》
悟后修学一切种智是属于地上菩萨要修学的增上慧学——无生法忍。
一切种智的修学过程中,就会有多分与少分证得的差别;在还没有具足圆满之前,都叫做道种智,不能称为一切种智。换句话说:地上菩萨所证得的一切种智——无生法忍,都叫做道种智,不能称为一切种智;进修到一切种智具足圆满了,无可再学了,才能叫做一切种智,这是佛地的境界。
但是这一切种智的深妙正义,是在进入初地心以后才开始修学的,那是在第三转法轮的唯识系列诸经才开始宣说的妙法;因此,八、九、十识的差别,不在《心经》里面宣说,不在第二转的般若系的经典里面宣说,所以《心经》不讲这个,只讲到般若的总相智与别相智而已。所以,既然《心经》不讲这个妙法,就表示它不讲一切种智嘛!不讲一切种智,那就是只讲到总相智和别相智为止!这就是《心经》在般若智慧层次上的定位。
《心经密意》
进修第三转法轮的唯识方广诸经,如来藏系的全部经典都属于唯识方广系列的经典,这是属于一切种智所函盖的范围之内。而第三转法轮的一切种智的经典,最有名的有三部,一部是《胜鬘经》,一部是《楞伽经》,一部是《解深密经》,其余还有《金刚三昧经、如来藏经、无上依经、…》,律部则有《菩萨璎珞本业经、菩萨优婆塞戒经》。但以《胜鬘经》等三部经典为最主要。
这一些经典所说的,包括了真心所含藏一切种子的功能差别,这个是属于佛菩提道第三阶段所进修的;这也是禅宗的开悟明心者,通达了别相智之后,要进入初地的时候所必须要通达的。通达了《楞伽经、解深密经、胜鬘经》,才能进入初地,这是属于般若智慧的一切种智;对一切种智有了部份的证知,就是初地菩萨的无生法忍的成就,名为道种智。继续次第进修,地地增上,到最后,对于一切种智已经究竟了知、究竟无余,并且加修了无量福德时,才算是成就佛道、成究竟佛。所以,佛菩提道修证的法门,就是修证佛菩提智的法门,那就是:无量福德的积集,禅宗的开悟,般若诸经的别相智的熏习,二乘菩提断除分段生死现行的烦恼障的修断,以及断尽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最后则是唯识诸经的一切种智的熏习亲证而圆满。这就是大乘佛菩提道的内涵,这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
《心经密意》
从禅宗破初参明心所得的般若智慧,以及禅宗破重关的眼见佛性所得的般若智慧,乃至从禅宗的破牢关所得涅槃智来看,都只是在般若的总相智与别相智上,都不能及于一切种智。因此我们就可以断言:禅宗的修证确实是了义法,确实是般若正义,但不是究竟法,因为仍然不能够通达成佛之道,仍然不能证得一切种智,只是打开了成佛之道,打开了后续进修一切种智的门罢了,可以使人在将来转入唯识一切种智的法门中,次第进修而到佛地,不是证悟的现在就能到达究竟佛地。所以它是了义法,但不是究竟法,只有悟后进修的唯识诸经的一切种智,才是增上慧学,才是了义而且是究竟的佛法。
《心经密意》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