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20-02-20 18:48   浏览:2233  

恶来不报,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佛在〈羼提波罗蜜品〉有讲到:【善男子!生忍因缘有五事:一者恶来不报、二者观无常想、三者修于慈悲、四者心不放逸、五者断除瞋恚。】“《优婆塞戒经》卷七”要提醒菩萨们的是,虽然这是佛在羼提波罗蜜,在忍于众生对于自己不合理的对待,譬如众生的恶口行、恶身行,辱骂我、打骂我这样恶身行,如何能够出生对这些众生不如理事行的这样子一个决定性的一个忍辱度的所需要修行的?你依五件事情:第一、恶来不报。换句话说,你没有根尘触马上落入剧情,你摄心为戒、藏六如龟,你知道这是妄念、这不是忆佛念,先以定动,后以智拔。简单来说,这里的一段经文所说的,就是要我们来修除性障。而性障的消除,之前也跟菩萨们提过了《大般涅槃经》说过了:“先以定动,后以智拔。”而我也跟菩萨们提起了,一切日常生活当中,面对这一些客尘烦恼、这些性障生起的这些过咎要现前的时候,你要记得这一段经文,你要记得:第一个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先能够安住在忆佛念,不要去打开门户,不要门户洞开让客尘进来成为你烦恼心性内贼通外贼,而扰乱自己的心不平、不等、不慈、不悲;所以第一个要先以定动,能够恶来不报。
恶来不报,住于清净忆佛念;再依你修学知见,你对于断我见,你对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对于生灭法、不生不灭法,对于三自性有正确的认知;知道凡夫有四颠倒——有常乐我净的四颠倒: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有这样的颠倒,而如来有四德:真常、真我、真乐、真净,知道什么是生死过咎、什么是六业道,知道什么是趣向涅槃安乐、什么是四法道。有这样正知见建立,有在如实地修学无相念佛,有在如实地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日日如是,从比较放逸到慢慢的小放逸,到慢慢的能够日日的礼佛、供佛、忏悔、回向、随喜、赞叹;这一些都会让我们的心越来越能够远离五尘的贪爱攀缘,远离五尘的贪爱攀缘,色受想行识的这一些干扰少了,未到地定慢慢生起;有未到地定生起,你的忆佛念绝对是很坚固的,一定是有净念相继的。依于这样的定力生起,所以面对生活当中有恶来、有恶口来、有恶身行来、有恶业现前的时候,你能够忍住不报,你住在清净忆佛念;住在清净忆佛念以后,不能只住于清净忆佛念,因为您是菩萨,你要有定慧等持来对治烦恼。您不是外道以定为禅,住在清净的一个禅定相应的定境法尘,就以为涅槃、寂静、清凉了;不可以这样子变成修学菩萨道成为一个外道,不可落于五现见涅槃的邪见境界。
恶来不报,先以定动之后,记得《大般涅槃经》告诉我们要“后以智拔”。这个智,就是之前刚刚讲的要“观无常想”,要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无常;不只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无常,你要依前面单元所说的:“本无作者亦无受者。”本无作者亦无受者,没有一个人被骂,没有一个人被打,也没有一个打人,也没有一个人骂人。这样的讲法好像世俗人说:“你是不是神经病,发疯了?”不是!我们这里真实讲法是说:没有常住的五蕴,没有不是刹那生灭的五蕴,五蕴都是刹那生灭。就跟我们之前举过的一个电视节目,或者小孩子玩的这些RPG,角色扮演游戏里面的那些角色,有杀人、有被杀、有去收集宝藏,可是实际上都只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光影变化!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这个色身在这里被骂,我时时刻刻我老了一秒、两秒、三秒、四秒;没有时常不变的一个意识,因为意识是依如来藏生起,他本身不是常住法、不是不生不灭法;被骂的我如是,骂人的我,乃至他骂出来的,依于他有这一个五根身有这样子的身口意行的造作,然后有这样的声尘传到我的色身——我的一个耳扶尘根,乃至传到我大脑当中的胜义根,如来藏造作了这样子的声尘相应的内相分,再由意识去了知。依法都如实的因于你的知见越来越深细,依你的定力、慧力去体会,你越来越发现每一个法从有一个人站在我眼前开口骂到我结束,声音无常!就跟 平实导师告诉我们的,“你—这—个—混—帐、你这个笨蛋”,讲“你”的时候,“这”已经过去了,讲到“蛋”的时候,“你”都不知道哪里去了。可是众生愚痴!却又依于记忆的功能,所谓的念心所的功能,明明是已经“你”,隔一秒再讲“这”,最后讲了五秒才讲到这个“蛋”,“你”已经过去四秒钟了讲到“蛋”,却依于这个念心所成就,依于你有胜解,你对于他所说的这些中国话、中国字你有理解,依于念心所成就,依于念心所、慧心所,依于这一些心所法的造作,你在人家骂完之后,你甲伊捡起来放(台语),你把它捡起来了。你就好像电影一样,依于你的影像视觉的残留记忆,明明是这一些影像都是一秒钟二、三十张的这样子流过去,依我们的视网膜的视觉记忆——视觉暂留,你最后说:有这一个人在演这一出戏,有从九点演到九点五十分;不晓得如果是电影的话,这个胶卷已经不知道是卷过几万片了,已经早就不是第一,九点一分一秒的那一个第一张影片。
众生如是,菩萨可能要反之而行;菩萨不只是能够观见生灭相的过咎,菩萨还能在生灭相上面先“恶来不报”,然后依于自己的定力、慧力能够观察生灭相背后支撑它出生的生灭法;乃至在明心、或是明心之前、或是明心之后观照这一个不生不灭法如何运作这个生灭法的出生,而众生又如何依于身见、我见,依于我、我所而建立的生灭法上面的、这些光影变化上面的,把它认为实在的;这些象棋上面的刻画,这一些将士象车马炮(台语)把它当真了,而玩起了一场又一场轮回生死不断的棋局。这就是众生的愚痴、无明、悲哀!那菩萨反过来讲,您恶来不报之后,您还要先以定动之后,就要依这样的正知见;正知见当然不是纯粹的文字般若,因为您当遇到一件生活上必须要您生忍因缘的时候,您之前一定已经有不断如实的修习了;就好像一个拳击手不是一天只有一局拳局,你也不是说一定是马上今天修学,后天就遇到。
那“观无常想”,能够观于无常、观五蕴生灭无常,就能够对于别人的辱骂、别人的称赞,反过来别人称赞,你都不会再起了一个贪爱。换句话说,“观身不净”,观五根身而有了这些声音,他才能够骂我,才有一个我站在这里被他看到、被他骂。可是观身不净,观身也都是苦、都是无常、都是无我;观身无常、观受是苦,所以我没有真实的色,一切受都不离五根而有受;我如果没有五根身,我没有现在听到他这样子而起贪、而起瞋,称赞我就起贪,辱骂我就起瞋,我就不会有这项心行。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能够作到这一点的话,当然最后能够观心无常,终究有一刻、有一刹那你能够真实能够断我见。这就是所谓后面的“修于慈悲,心不放逸”,最后“断除瞋恚”的道理,也是在这里。当然真实的断除瞋恚,是只有地上菩萨才能够慢慢地断除瞋恚的种子;在地前的菩萨,包括三贤位的、包括七住位的一个明心的菩萨,虽然他能够证得相应于小乘初果人的断三缚结,可是他如果没有证得初禅,他终究还是需要在二果的时候薄贪瞋痴。
可是这样的过程就是依于“恶来不报,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先用定来动摇这个烦恼根,扎得很深的无量劫来的取相为真、执梦为实的习气先摇松了;摇动了以后,最后要拔除它需要靠智慧。而无定之慧是假智慧,是所谓的干慧,不能解烦恼渴;无慧之定,就容易落入于外道的五相——那个五现见涅槃。所以我们一直要强调:菩萨们!您的智慧跟您的定力,是要定、慧等持;就跟一个人爬山一样必须有两足,或是两个登山杖、两个雪杖;你才能够不管任何的烦恼现前的环境当中,不管是会起乐受,世俗人会起乐受或起苦受,乃至无记的境界当中都能够保持正念。依于这样的道理,不只是在这一段的经文所说的能够“生忍因缘”,能够最后“断除瞋恚”,你也一定能够慢慢地断除贪爱,你也一定能够慢慢地,因为贪爱、瞋恚这些着相之后而有的烦恼慢慢断除了。
即使之前您还没断我见,因为没有具足未到地定、没有具足正知见,可是不断地这样子“恶来不报,观无常想,修于慈悲,心不放逸,断除瞋恚。”这里的瞋恚是指一分、少分的;又继续“恶来不报,观无常想,修于慈悲,心不放逸,断除瞋恚。”继续四种修,定力增强了、福德增广了,慧力又加深了;继续“恶来不报,观无常想,修于慈悲,心不放逸,断除瞋恚。”世俗人说我们学习一样,譬如说开车、譬如说煮菜,你熟能生巧!因为依于五蕴的运作,依于意识能够相应这样子一个定心所,你慢慢地学会了,一开始开车顿顿挫挫,可是最终终于就能够养成习性。这一世的习性带到未来世,又有无作果,乃至有报果、有余果,乃至于有所谓的作果,最后终究也有解脱果,而能够到达佛地的究竟解脱。
时间的关系,虽然我们没有办法把污戒、净戒的部分完全讲得很如实;希望能够依于最后这一段断我见,乃至于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如何面对这些境界现前的时候如何去面对它,如何有定、有慧来伏除它,来趣向于断我见;乃至依于未到地定断我见之后,能够我见具断,明心证真;因为您是具足菩萨种性的菩萨。希望菩萨们!这一系列的演说对于您在断我见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祝愿菩萨们菩提早证,勤于四种修,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  <第77集 三归五戒始修学(九)>  吴正洁老师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