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20-02-20 18:15   浏览:1462  

如何正确回向?

回向主要是看学佛人以什么样的心行来自我安立,而有不同的内涵。如果是为了求世间有为有相之福德,就必须以无私无我之大慈悲心,譬如四无量心,来回向给广大之法界众生,同沾利益;这样能够感得之有相福德,会比回向自身、回向眷属来得高广。但是,如果是为了求三乘菩提中修学时无障无碍,那就应当以回向遮障自己的冤亲债主为优先。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六道有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缘故,也就是,欠人债务就应当先偿还债务才对啊!如果回向明确,就表示我们还债的心是很真诚而且实在的,冤亲债主也很容易感受到我们还债的诚意,所以障道之缘自然就会渐渐减小,乃至最后消失不见了。因此,世间人如果是为了求世间安乐,当可依《地藏菩萨本愿经》来回向,使回向之层面得以增长广大;但是,如果是为了求三乘菩提之修证没有遮障,那么我们不妨这样回向:
愿以修学正法、护持正法、流通正法、弘扬正法之殊胜功德,回向弟子○○○之累世父母、师长、冤亲债主,得蒙诸佛菩萨加被,归命佛法僧,悉发无上心,早生善处,修学佛法,同证菩提。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在念完回向文之后,再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样就可以完成所有功德回向,而功不唐捐了。
回向不一定要在佛前才能进行。譬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说:
【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
在这段经文中提到,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意思是说,在普皆回向的愿行之下,并没有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是不能回向的。
普贤菩萨一共有十个大愿,号称普贤十大愿王,除了普皆回向之外,另外还有九个愿,包括了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每一个愿都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因此,如果我们还在意回向的场所是否清净、是否有佛像等等,就没有办法做到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的回向了。所以,没有必要的分别,应该尽量放舍;见地越精纯越好,方法也是越单纯越好,这样修行才容易有进展。
然而,什么叫作没有必要的分别呢?原则上,只要我们把心安住在法上面,而在外相上不会惹人讥嫌,就没有关系。超过这个范围,就是没有必要的分别。譬如,没有旁人在场,我们又一直安住在法上面,就不必要在意有没有佛像,乃至场所是不是清净的问题了。如果有旁人在场,而场所或时机不对,也可以在心里默念回向;甚至于只要心里闪过一丝的回向的念头,也会有回向的效果出现;因为回向之所以能够产生作用,是由于如来藏的缘故,而如来藏了众生心行,并不是透过语言文字的,当末那起决定的作意和思心所时,如来藏就已经了知了,并不是等到语言文字出现之后祂才了知。因此,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可以回向,没有问题。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 <第062集 佛教相信功德可以回向给他人吗?> 正圜老师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