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20-02-18 18:10   浏览:1888  

“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今天我们要谈的子题是:如来为何不为凡愚开演阿陀那识?我们都知道,佛法修行方法有所谓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有可能证入实相,但是所入的实相只有一种;不论这个实相被称为什么名字,都是指同一个实相,而这个实相法一定是符合经论中所述说的种种自性或者功德。因此不论实相被称为如来藏、阿赖耶识、阿陀那识、真如、第八识,乃至解脱道四果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以及八地以上菩萨的异熟识,最后到达佛地的无垢识;这么多的名称,从无量劫前的阿赖耶识到三大阿僧祇劫后佛地的无垢识,都是同一个心体----心体不变而所含藏的各类种子有所转变。
另外在阿含诸经中,佛陀处处说众生是色、受、想、行、识五法蕴集而成的有情;五蕴都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其中识蕴是因为根、尘和合才出现的;识蕴是被生的法,有生之法必有灭,不说每天夜晚睡着时,识蕴六识全都不现前,等到这一期命终舍寿再受生时,这一世的识蕴六识也将不再现起了,所以这一世的识蕴六识并不是从前世来的,也不会再出现到下一世去;如此缘生无自性的法,正是经中说的缘起之法、依他起性心。一般人由于无法证到实相心,只能从这一世的五阴身来观察一切现象最后都会坏灭;又误解 佛在经中的开示,不相信五阴之外有一个法恒常存在,很容易就会否定如来藏是万法的根源,在恐怕落入断灭空的情形下,只能回头再认识阴六识心为真实法,以为识阴—尤其是意识心—是恒常存在、能生万法的心体;或者以为外于五阴身心,有一个法是出生有情的真实法。这些状况都会落入断见或常见一边,古时安慧论师及其徒弟般若趜多,就是其中之一。
《识蕴真义》这一本书,正是因为安慧师徒误解 佛所说五蕴法,更将出生万法的真实心如来藏摄属在根尘触才出现的识蕴中,认为阿赖耶识也和识蕴一样,是有生有灭的法;如此违背佛语经教之意,不仅自己邪见害己修行不果,也误导了信受其法与追随其修学之人----杀人一命只害一世,邪见误人却是无量世。导师有鉴于此,不得不针对安慧论师所造《大乘广五蕴论》中重大错误处加以提出并略作辨正,以显如来所开示识蕴与实相心如来藏的真实义;希望真正要修学大乘法的佛弟子四众不要再被错误论著所误导,不论是修学大乘成佛之道法、或二乘解脱道法都能够修学有成。
在《识蕴真义》第一章总说中,导师首先就阿陀那识依经论作了详细的解说,书中导师举《楞严经》卷5中 佛的开示:
【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这段经文大意是说:第八阿陀那识—阿陀那识是持身识的意思—是识别性极为深细的识,很难证得祂,很难了知祂在何处;这个微细识中含藏着众生各人所有的习气种子,好像瀑流一般不断地流注而使得众生因此流转生死。这个阿陀那识究竟是真心或者是虚妄心?很难解说到普遍让佛弟子都能够了解的地步,因此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释得清楚的;所以 释迦牟尼佛常常都不轻易为众生宣说这个实相真理。这个真非真是说:因为阿陀那识心体中还含藏着流转生死的习气种子,所以还不能说祂是完全的真心;如果硬要说众生的阿陀那识就是真心,那么众生在证得阿陀那识以后,就不可能再去努力断除祂所含藏的七识心相应的染污习气种子,就不能转变成佛地真如所依理体的真心无垢识,就不能成就究竟佛果,所以还不能说祂就是真心;但是如果离开这个阿陀那识、或者否定了这个阿陀那识,而想要另外再找一个真心的话,却又永远都不可能再找得到另外一个真心了。所以这个阿陀那识,祂究竟是真心或者不是真心呢?这个道理真的很难用简单的几句话就说清楚,很难让众生真的理解阿陀那识非真、亦非不真的道理;这是因为还没有证得阿陀那识的众生,听到阿陀那识的深妙道理以后恐怕都会越听越迷惑,根本不能理解祂虽是真心、但却又不是真心的道理。
书中又举了《解深密经》中一段类似的经文说: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解深密经》卷1)
这段经文更清楚地说了佛不为未断我见的凡夫众生、与未证实相的二乘圣者开演很深细的阿陀那识;因为他们还没有亲证的缘故,恐怕他们会因此没有深妙的般若智慧而作错误的分别与思惟—这样一来,就会误将第八识阿陀那识误认作是第六意识的我—因此而诽谤这个阿陀那识胜妙法为外道神我、梵我等世间我。
这两段经文都在说明:阿陀那识的了别性非常微细,祂的心体所含藏的种子不断地流注像瀑流一样;对于没有般若实相智慧的凡夫与二乘圣-二乘圣者即使已经能够解脱三界生死-都同样会有所迷惑,将会以一向所知道的众生心-也就是六识心-当作真实心;由于分不清楚真心与妄心,因此常常会有不如理的施设与建立。为什么 佛陀会如此语重心长地说呢?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中作了以下的论说:
【恐彼于此起分别执,堕诸恶趣、障生圣道,故我世尊不为开演。】(《成唯识论》卷3)
这段论文 平实导师白话解释如下:
恐怕那些外道、凡夫、二乘阿罗汉愚人,对于这个阿陀那识不能真的理解而生起虚妄的分别,就把阿陀那识执著为众生我-也就是执著为能见闻觉知的世间我、或者执著为外道所误会了的第六识神我-就会因此而诽谤说:佛在阿含期与方广期所说的法不相同,因为这样谤佛、谤法的缘故,将会堕落种种恶趣之中枉受多劫之恶报。或者将会使未证得阿陀那识的二乘愚人—也就是阿罗汉及辟支佛—产生误解,以为阿陀那识就是意识与意根、以为就是外道神我、梵我,因此转而不能信受阿含所说破斥众生我的无我见;就会因为听到阿陀那识而产生误会的缘故,又回归到众生我上面来,不能安住于阿含及大乘所说的无我见中,也将不能取证二乘圣果,就会障碍他们出生圣道。因为这些缘故,所以我们的 释迦世尊不为这些外道、凡夫、二乘愚人开演阿陀那识的极妙正理。
从以上两段经文、及《成唯识论》论文开示可以得出几个重点,提出来请各位菩萨注意:
一、阿陀那识行相微细,众生在条件不具足的情况下是无因缘亲证的。
二、凡夫、二乘圣者因为都未证得阿陀那识,不能观察阿陀那识的运作,不能了知阿陀那识真实存在,会因此而谤说:没有如来藏、阿赖耶识、阿陀那识,或者谤为外道神我、梵我。殊不知外道神我、梵我都只是识阴六识当中的意识、或者意识的变相,都是不离因缘和合的生灭法;而意识心的了知性则是不离因缘和合的生灭性。
三、佛对凡、愚与外道一样,都不为他们开示如来藏法。凡是说未断我见的三界众生;愚则是指二乘法中未亲证如来藏的初果到四果圣者、以及缘觉圣者。虽然二乘圣者可以自知自作证将来舍寿时可以入无余涅槃,但是在他们一生修学中并未证悟到实相心,对于实相一法只曾听闻 佛陀开示而未有所证;愚于万法实相而说为愚,然而相对于一般凡夫与外道却是世俗谛中的圣人。而所谓外道则是指心外求法者,不知自身有一实相法永远存在而向外寻求,或者认为身外法为真实法。
四、否定如来藏、阿陀那识的人就是谤佛、谤法,甚至谤如实演说如来藏法的贤圣,成就谤三宝的恶业,未来将受多劫不可爱的三恶趣果报。因为如此,佛陀不为这些不信受如来藏的人开示这个心的深妙义理,不愿意他们因此而造作恶业。
五、由第二点又引生出:否定如来藏而以识阴六识为真实心的人,其实是不信受《阿含经》中 佛说的五阴无我教理,而落入 佛所破斥的众生我中;这样的人所说的五阴我或众生我,都是以五阴全部或一部分为真实我;如此与 佛陀以本际法为依而说五阴假我、或者五阴无我的教理是相违背的。
六、由于落入众生我中,接着就不能信受阿含与大乘法所说的无我见,更不能亲证、体会安住于大乘无我正理中;再说无我见,并不是住于无觉无知的状态,而是在识阴觉知心存在的当下能够以觉知心观察自己是虚妄不实----不是真实存在的,能够断除五阴真实的见解,进而安住在如此观行所得的正见中,这就是无我见,这也正是三乘见道都会断的我见;因此不论大乘法、或二乘法中所说的无我见,都要在四威仪中现前观察到觉知心我虚妄不真,因此而能够断除五阴我、觉知心我真实的错误见解。
七、如果否定如来藏,二乘行者将无法断三缚结,不能得法眼净,更不能继续修学而证得二乘法极果阿罗汉、或缘觉果而出三界,因此说会障碍凡愚圣道的修学与亲证;影响所及,二乘法将无人能证,也将无法传承下去。
八、阿陀那识是真心还是妄心,这对尚未亲证的人来说确实很难理解,也很难解释清楚;如《胜鬘经》中就说到:
【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唯佛世尊实眼实智,为法根本,为通达法,为正法依,如实知见。】(《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自性清净的如来藏心,因为含藏着众生无量劫来熏习所成的染污种子,只有亲证如来藏的菩萨们才能依佛修学、亲证而了知;声闻、缘觉行者只是听闻而信受 佛陀所说,并不能如实了知其中义理;因此阿陀那识非真非不真的道理,对未证得这个心体的人是很难解释得清楚的。平实导师在书中又举出真谛三藏法师在所造的《决定藏论》中也说到:
【五识地,《心地经》言:阿罗耶识普为种本。云何知有?此是如来藏说,故《解节经》偈云:盛识普种本,深细流如溢;不为凡人说,恐生我见故。 】(《决定藏论》卷1)
导师如此解释:五识相应地,依《心地经》所说:阿罗耶识,普遍地作为一切法种之根本依止。如何知道阿罗耶识是真实有,而非想象得来的呢?这个阿罗耶识,就是如来藏的另一种说法;所以《解节经》中有一首偈这么说:势力强大的阿罗耶识,普为一切法种的根本,祂所含藏的一切种子极为深细,而又流注不断,犹如水满而不断地溢出;我不为世间凡人宣说这个阿罗耶识,是因为恐怕凡人听闻之后,会误以为阿罗耶识就是了了灵知的意识心,反而会因为不明白,而误会成‘阿罗耶识即是意识心’的缘故,因此而出生了我见。
论中的阿罗耶识就是指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阿陀那识,这里很明白地说了如来藏真实有,不是虚妄想像的法;而这个阿罗耶识,普遍地作为一切法种的根本依止,显示阿罗耶识具有执藏一切法种子,及依所含藏种子出生、显现一切法的功德;这就是说:阿罗耶识具有圆满成就一切法的功德—所谓圆满成就一切法的功德,也就是《楞伽经》所说的三自性中的成自性—意思是说于依他起性及遍计执性中,阿赖耶识能够现起依他起的五阴诸法、以及意根的遍计执性。这所显现的是阿赖耶识具有这样的真实与清净的自性,然而自身体性却是远离遍计执性,不贪厌与计着这些法;这样的圆成实性与如来藏的自性是一样的,这部分内容我们之后再来说明。
从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知道:依他起性、遍计执性与圆成实性,分别显示的是三种不同的心体;也就是说一位正常、完整的有情,所具有的八识可以归属这三种不同的体性。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因为是根、尘为缘才能出现的心识,归属于依他起性,如《阿含经》中说有二因缘生识,哪二因缘呢?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等因缘出生眼等五识,乃至由于意根、法尘的因缘而生起意识,这六识都是依根、尘和合才能出现的,不是本来存在、也不是一直存在的,是要藉众缘才能出现的,至少需要根与尘这两个缘才能出现,因此名为依他起性心。遍计执性则是指第七识意根----又叫作末那识,意根虽然是促使意识,乃至前五识出生的主要因缘;意根还有另一个体性,就是处处、时时作主性,不论我们醒着或睡着无梦时,意根总是执著一切法,也总是将前五识与意识的了别性错误地认为是意根自己的功能,从来都没有暂停过;这是因为意根在三界中是一直都存在着,因此能够处处、时时作主,进而执著一切法;也由于这个遍计执性,使如来藏在意根不断地作意下,流注六识乃至一切法的种子,让诸法可以现起;而意根就在这些现起的一切法中有所执著,甚至错计一切法是真实有的,如此体性就是遍计执性。成自性----圆成实性,如上所说是指第八识如来藏具有能够显现依他起性、与遍计执性的功德,却不像遍计执性的第七识意根一般会在依他起性诸法中有所执取。
第八识不但真实存在、而且真实,是出生、显现一切善恶有漏、有为法或无记法,乃至无为法的根源;由于心体自性清净的缘故,对所生蕴处界诸法都不动其心,如此在一切法中显现出第八识真实又如如的体性;由于如来藏有这个真实如如的体性,而且又是无记性的心,所以如来藏能够依着业种实现有情的种种果报没有错谬。另一方面,如来藏执持有情无始劫来所造作的善、恶、无记法等种子,可以经由三大无数劫在佛法上的熏修,转变如来藏中执藏的染污种子,直到佛地终于究竟清净不再变异;虽然种子有所转变,但是心体还是同一个如来藏心----因地又名为阿赖耶识,这时是还具有阿赖耶性,也就是集藏分段生死种子的体性,让众生还会因为这些生死烦恼种子的缘故,又再受生而轮转于三界中不得解脱;因此如来藏、阿赖耶识、阿罗耶识、阿陀那识,或者异熟识、无垢识等,全部都是指第八识,不论在解脱道、或佛菩提道的什么修行位阶,具有能出生一切法的圆成实性、不了别六尘诸法的真如性、又能执持诸种子的无记性心,都是这个第八识;不会有第九识存在,如果有,也必定是佛道修学过程中某个阶段施设的名称,三界中不存在第九识、也没有第十识,众生最多就是八识。而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正是出生前七识的根本心,也是佛陀在《阿含经》中所说的本际;因为这个本际法太深了,佛不为凡愚及外道们开示,以免他们不懂而将第六识意识当成真实心,或者因为证不到而心中害怕,因而否定六识外的常住心,甚至谤说无本际心是 佛施设的,而造就谤佛、谤法的恶业,将来将沦堕三恶道。
敬祝各位菩萨:色身康泰,一切无碍,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第005集 如来为何不为凡愚开演阿陀那识?> 高正龄老师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