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19-04-24 08:57   浏览:868  

一念无明

解脱道所断的烦恼,在大乘法中名为一念无明;一念无明从哪里来?从我见为根本而生。一念无明为什么名为一念无明呢?这是因为它有一个现象——在无妄想之中,突然会有一念烦恼产生;由于这一念烦恼出现,就导致众生的受生而轮回生死,所以称为一念无明。
在大乘法中,一念无明分为四种住地烦恼,第一种是「见一处住地」,也就是我见;因为不如理作意的邪思维而误认觉知心为常不坏之我,执着这个恶见,住于这种错误的见解之中,在这个境界中安住,名为见一处住之地。
第二个烦恼名为「欲界爱住地」,就是贪着欲界的五尘——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而以贪着男女欲为主要。第三个烦恼名为「色界爱住地」,就是贪着色界的境界——禅定及色界的神通等有为法,贪着色界天的种种境界。
第四就是「无色界爱住地」,经中名为「有爱住地」;有爱住地的「有」是什么意思呢?自古以来,众生修得四禅八定的人很多,却仍然不能出离生死,就是因为这个有。什么有呢?就是在四空定中已经除去了种种粗细念之后,所剩下的一念不生的极微细觉知心,这个极微细的定中觉知心就是无色界有;由于执着这个觉知心我,不肯自我舍弃,不肯自我灭除掉,所以不能进入涅盘,不能出离三界生死;如果是真正有智能的人,听善知识开示这个道理而能信受奉行,便可以断除「有爱」,成为慧解脱者,舍寿时便可以不再贪着自己,便可以进入无余涅盘。这四种住地烦恼断除了,就是大乘的解脱道,成为无学菩萨。
《甘露法雨》
 
没有烦恼以后,打坐时就不用与妄想、妄念对抗了,就轻松了,要入二禅中久住,也就容易多了。这意思就是说,妄想及妄念之所以会产生,就是由于对世间法有挂碍——对三界中的法有贪爱,对自我有贪爱,对眷属有贪爱的时候,就会常常有许多的妄想及妄念升起,就会妨碍我们修习禅定,所以说,妄想与妄念都是从烦恼来的;烦恼断了,妄想与妄念就会随着烦恼的减少而日渐淡薄,乃至消失。解脱道的原理也就是这样——烦恼断尽了就得到解脱果,不是由于禅定而得解脱。如果没有断尽烦恼障,随时随地都会有妄想或妄念忽然升起,一念之间就出现了,在大乘法中说这个就是一念无明;所以说,妄想与妄念都是因为烦恼没有断,所以会出现。
妄想有二种,前面所说的是打坐时心里面出现了语言文字打妄想。可是《楞伽经》中所讲的妄想,是指邪知邪见所产生的不正确思维与推理,叫做虚妄想,经中简称为妄想,与此处打坐中出现的语言妄想不同。经中所说的这种妄想,就不是由一念无明的烦恼而产生的,而是由于对法界实相不如实了知——也就是因为无始无明的所知障而产生的不如理作意的思维——对法界真实相不如实知。在打坐当中,都是先有一个念头出现,由这个念头再引生意思,然后才有语言文字随后出现;如果是很散心的话,再接下去就会有影像被引生出来,那就是作白日梦了。他们的出现,是有其先后次序的。
《甘露法雨》
 
何故必受后有?一念无明未断尽故。中阴之身已无末那经由接触法尘所生之灵知意识心,仅余末那识作主,然末那识不能思惟分别观照,须依末那附生之微细意识做简单之观察,非如生时能做思惟分析,故中阴身之末那皆依生前之习气种子而行,由一念无明烦恼而引其受生。故一切灵媒乩童皆曰︰「死人憨直。」无意识,不能思惟分析,秉其生前习性而为故。
近年每有佛门外道说言︰「悟后应另有一个清净所依,否则死后要到哪里去?」此种人所悟不真,不明佛法,乃外道见也。一念无明若不断尽,死后必有所依,不须吾人另寻所依,所依者一念无明起烦恼所生境界也。一念无明末断尽之人,即使修得四禅八定,死后皆有所依,所依者三界中一切业果定法有为法境界,是有所得法,不能出离三界生死。故《大宝积经》卷85佛云:「亦无蕴界处,生于无所依,如是佛法身,非五眼能见。」
断尽一念无明者方能无所依,无所依方是究竟法。无所依、无所入、无所得,是证涅盘圣人阿罗汉及八地菩萨境界,此境界无境界,方便说为「涅盘境界」,此中空无所有、一无所依,方能不受生死。涅盘者断尽六七二识之执着,六七二识对祂们自己之执着断尽,则不受一切境界,弃舍灵知心,灭尽六七二识而入涅盘,出三界生死。
《生命实相之辨正》
 
一念无明的现行,会使得众生轮回三界生死。无始无明的存在,并不妨碍众生出离三界,所以阿罗汉把“一念无明的现行”断尽了以后,就出离三界的分段生死了,可是他的无始无明却仍然还没有打破,更不要说断尽了;但是他却照样能够出离分段生死——不再受生于三界中轮回生死。
《心经密意》
 
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心里想的都是:“我怎么样离开生死轮回的痛苦?”虽然都曾努力勤修解脱道,然而却不能证得生死的解脱,所相应到的烦恼,也都只是一念无明的“起烦恼”,而没有相应到无始无明的“上烦恼”。
《心经密意》
 
第一、顿悟是理悟而不是事悟,从来只有理悟事修,没有事悟。故《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圆觉经》云:「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理障就是不明真如佛性,又名所知障,就是无始无明,事障是指烦恼障,被根本烦恼及各种随烦恼所障碍,不能取证涅盘。事障就是四种住地烦恼,也就是一念无明;除了《楞严经、圆觉经》说「理」是真如佛性,「理」是顿悟以外,《楞伽经》等其它诸经也是讲「理」代表真如佛性。
世尊在许多经典里面用「理」表示真知佛性,我们不应该因为儒家也学着我们套用这个「理」字在说「理」学,那我们就说「理」不可以代表真如佛性。如果因为儒家用「理」,我们就要把「理」取消掉---说「理」不能代表真知佛性的话,那佛教的了义经典大部份都要改了:耍再创造另一个字来代表真如佛住了,所以不能说「理」不是指真如佛性,因为经典里面处处都用「理」表示真如佛性,请佛子明白辨正。
《心经密意》
 
彼一念无明者,一切异生凡夫,於无始劫来念念相应,乃至梦中亦不离一念无明。以不断故轮回生死,难可出离;有学佛子以分断故,渐渐出离生死,名为有学圣人;断尽一念无明则出三界生死,名为无学圣人。而此诸无学圣人,或入别教初地以上,名为别教圣人;或不入别教初地,犹在三贤位,名为别教中之外圣内凡之贤人。登圣与否,端在一切种智是否分证体验而发起道种智,以此差别。然修学一切种智而发起道种智者,属于无始无明范畴,须先证如来藏,而后方能起诸无始无明尘沙上烦恼,方与无始无明相应。
《平实书笺》
 
所谓「一念无明」,即是见一处住地〈见所断烦恼〉、欲界爱住地、色界爱住地、无色界爱住地,均属于〈修所断烦恼〉,此四种住地烦恼合称一念无明,无始刧来一向与见闻觉知心刹那刹那不断相应,能生一切烦恼。见一处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蕴空的实相,堕于颠倒见而执着离念灵知的意识心,误认为常住不坏法;在大乘法中,如果以世间的颠倒知见来看世间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测涅盘实相而产生的错误见解,误认意识心的种种变相境界作为如来藏,也是摄归见一处住地,这种恶见是由错误的见解而产生故,住于恶见一处中故。
欲界爱住地,是说对于欲界六天和物质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以及由这五尘引生的各种法的贪着。色界爱住地,则是指修学禅定的人或修道的人,对于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初禅到四禅境界的贪著称之。而所谓的有爱住地,则是说还有一个「三界有」的心存在而执着不舍,所以不能取证无余涅盘。意即修学禅定之人,断除色界爱烦恼,超过欲界、色界,到了无色界;进入无色界的时候,没有色阴,但是还有离念灵知存在,所以还有受想行识存在不灭,这受想行识就是未悟者所说的心——能知的离念灵知心,以及能作主的意根心,这两个心还在,就是「三界有」,这也是三界中的有,因为离念灵知只能在三界中存在,并且要依意根才能在三界中存在。修行人如果已经没有欲爱、色爱,但是能知的清净的心还在,就是还有三界有,所以称为有爱住地。执着能知能觉而常寂常照的心,便落在三界有中,便不能解脱,称为有爱住地。
一念无明之所从来,乃是由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的烦恼种子而生;一念无明是无始有终的,辟支佛和阿罗汉都已断尽一念无明,因此一切妄想烦恼永不复起。佛于《四阿含》云:「阿罗汉者,梵行已立,烦恼已尽,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解脱,解脱知见知如真。」《瑜珈师地论》卷五十,弥勒菩萨云:「谓阿罗汉比丘贪欲永断、瞋恚永断、愚痴永断,一切(根本)烦恼皆悉永断,由得毕不生法故,是名烦恼寂静。」卷五十二,又云:「阿罗汉果诸漏永尽,于相续中永无一切染法种子,尚不应起不正思惟,况诸烦恼?是故当知由出世道断烦恼者,定无有退。」因此一念无明如果已经究竟断尽,尽此一世就必定永不复起。如果没有断尽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就算修得非想非非想定,八万大刧之后突然又生一念,仍然还要轮回;世尊及 弥勒菩萨皆作是说:一念无明是可以断尽的,断已永不复起,是无始有终的。
《正法眼藏‐护法集》
 
破无始无明是用六七二识去参禅而破,不是用一念无明来破无始无明。一念无明是指烦恼,也就是四种住地烦恼--见一处住地烦恼、欲界爱住地烦恼、色界爱住地烦恼、有爱住地烦恼。四种住地烦恼是烦恼障,所以一念无明是烦恼的名称,它不是工具,没有作用,不能用它来破无始无明。
六根不是从一念无明而生,六根是由阿赖耶识中六根种子会同父精母血而生。所以六根不从一念无明而生出来。六根无知,犹如段肉,不能破无始无明,因此不能说用六根之中的那一根来破无始无明。
前五识不恒不审,也不能破无始无明,必须用六七二识同时运作才能破无始无明。又第六识审而不恒,故单独用第六识也不能破无始无明。第七识恒审思量,但它没有思惟分析的作用,所以必须会同第六识运作才能破无始无明。
《正法眼藏‐护法集》
 
明心见性以后一念无明仍然还存在,一念无明永远不会变为佛性。因一念无明是烦恼,见性以后断除了一念无明的见一处住地烦恼,但其余三种烦恼是修所断烦恼,不是见所断烦恼。既然一念无明中其它三种烦恼是修所断烦恼,就应该在悟后历缘对境之中去修除;短的话一生修除,长则七次人天往返才能除尽,所以见性以后一念无明也没有变为佛性,说见性之后一念无明变为佛性是错误的,佛子务必评审。
此外一念无明是烦恼不是真心本体,它是真心本体--阿赖耶识里面所蕴含的烦恼,所以见性后必须经由修道来修除,而不是真心之中的一念无明变为佛性。
《正法眼藏‐护法集》
 
修所断烦恼主要就是六根本烦恼之前五种--贪瞋痴慢疑。第六个根本烦恼是恶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恶见是见所断烦恼,在明心见性后便除掉了。但是前五种修所断烦恼,须在我们见道通达后,进入修道位去断除。而这五种修所断烦恼之中尚有随烦恼。根本烦恼与随烦恼都断尽后,人我执的烦恼就断尽了,一念无明也就断尽。
声闻人断尽一念无明后就取涅盘,非声闻种性之菩萨断尽一念无明后不取涅盘,他进入菩萨阿罗汉位或第八地。仍不是佛,仍在修道位中。从此开始修断尘沙惑(即无始无明之过恒沙数修道所断上烦恼),尘沙无明断尽,便断法执,到此才算把无始无明断尽无余,金刚喻定现前,「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剎中。」四智圆明,能照大千,方是究竟位--已经成佛。
《正法眼藏‐护法集》
 
要成佛,在断尽理障之前,还须断事障。事障就是一念无明--因起烦恼而续诸生死。一念无明就是四种住地烦恼。其中见一处住地烦恼,在明心见性时断除。其余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三种住地烦恼还没有断。不断尽就不能成为菩萨阿罗汉,更不能进入第八地,何况成佛?明心见性时,一念无明尚未断尽,初地或阿罗汉的功德都未曾具足,如何能说见性就是佛?就不必修行呢?
《正法眼藏‐护法集》
 
起烦恼除尽了,就是断尽一念无明--获得尽智。开悟明心时所找到的如来藏--阿赖耶识,因为悟后起修,眼见佛性、过牢关后,修除烦恼,断尽一念无明而没有流转生死的种子,改名为异熟识、庵摩罗识,成为菩萨阿罗汉或菩萨八地。
虽然断尽一念无明而改名第九识--异熟识、庵摩罗识,但仍有一念无明的习气和法执的异熟种子,仍须继续修行。直到佛地断尽习气及尘沙无明,才改名为第十识--无垢识、真如。未到佛地,不能称为真如。因此明心的人所谓的真心真如,其实只是阿赖耶识,是真如的前身,为众生方便说为真如。
《正法眼藏‐护法集》
 
十住菩萨眼见佛性犹未是佛,末得尽智故,末得法空故。明心见性之人如果尚未断尽一念无明,末断事障烦恼,即是末得尽智,仍须受分段生死;少则一生,多则七次人天往返,才能不受后有。不可误信误认见性即是究竟佛,否则不但成就大妄语业而堕入地狱,未来无数劫中只怕难闻佛法,何况信受修学?
《正法眼藏‐护法集》
 
七地菩萨断尽一念无明,获得尽智,由诸佛加持觉悟,传授「引发如来妙智三昧」而进入第八地,才能发起中品妙观察智及中品平等性智。这是中品转识成智,诸位如果想了解八地菩萨的六七二识中品转识成智的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内容,可以请阅《十地经》在卷六之中说得非常清楚。
《正法眼藏‐护法集》
 
一念无明之根源,即是阿赖耶识中蕴集的无量四种住地烦恼的善恶业种子而生。明心见性破无始无明时也断一念无明之见一处住地,其余三种住地仍末断除,所以明心见性时仍然不是佛,须以开悟所生之智慧,历缘对境修除、转化这些种子。
《正法眼藏‐护法集》
 
开悟后找到的这一个本性清净的如来藏,里面有客尘烦恼以及上烦恼所污染。客尘烦恼就是一念无明,上烦恼就是无始无明。《胜鬘经》世尊及胜鬘夫人为我们说明--这个本性清净的如来藏(阿赖耶识)中,有一念无明的客尘烦恼(起烦恼)及无始无明的上烦恼所污染。
《正法眼藏‐护法集》
 
断一念无明而到无始无明境界,这样的说法有语病。因为凡夫众生,乃至七地以下菩萨,一向都是同时处于无始无明及一念无明的境界。破一念无明之前,也同时在无始无明境界之中。断尽一念无明之后,也还是在无始无明境界之中。所以并不是断一念无明而到达无始无明境界,应该说是断尽一念无明后,剩下无始无明末断,因为它们是同时存在。
第二、末断尽一念无明的人,还没有到达庵摩罗识、异熟识的境界,而是同时处于庵摩罗识及阿赖耶识涵盖境界。并非一念不生就是庵摩罗识境界。一般人保持一念不生的境界不过三秒钟、五秒钟而已。烦恼少的也不过二十秒、三十秒而已:就算是能够一入定就十天、半个月,那也只是未到地定的境界而已。初禅尚且末得,何况是庵摩罗识的境界呢?必须要断尽一念无明,见思二惑永断无余,才能到达庵摩罗识境界。不明白一念无明和定学,以为不打妄想、直进向前看,没有语言、文字、形相就是第九识的境界,这是很大的错误。
《正法眼藏‐护法集》
 
小乘声闻的修法,是由四圣谛入手,借着声闻禅而证知五蕴之空幻不实,也就是声闻人的开悟。这就是声闻初果人断见所断烦恼,再经由八正道的方法于历缘对境中断除五下分结、五上分结等修所断烦恼,即是断尽一念无明。
声闻阿罗汉入灭尽定时,乃至清净的一念也断除,并非存有清净之一念。入涅盘时不但灭此一清净念,连七转识亦灭。末入涅盘时仍在人间度化众生,所以仍有清净一念,并非将六根断倒。六根如果断倒必定取证涅盘,取证涅盘的时候就没有这清净之一念了。
《正法眼藏‐护法集》
 
「见、欲、色、有」四种住地烦恼,不是他刚刚解释的那样;见一处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蕴空的实相,而执着于颠倒见--以世间的颠倒知见来看世间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测涅盘实相而产生的错误见解,才是见一处住地,并不是说人人有知见。
欲--所谓的欲有、欲爱,是指欲界的贪爱。而不是单指对性欲的执着。欲界爱住地,是说对于欲界六天和物质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以及这五尘引生的各种法的贪着,叫做欲界爱住地,不是单指性欲。
色有或者叫色界爱住地,并不是人喜欢种种的形色、爱好,而是指修学禅定的人或修道的人,对于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初禅到四禅的这些境界的贪着,叫做色界爱住地,或者称为色爱住地。
有--或者叫做有爱住地。「有」不是指人之所有权--此物为我所有:不是的。所谓有,是说还有一个心在。我们修学禅定,断除色界爱烦恼,超过欲界、色界,到了无色界;进入无色界的时候,没有色阴但是有受想行识四阴,这受想行识就是末悟者所说的心--能知的心,以及能作主的心,这个心还在,就是「有」,这也是三界之中的有。修行人已经没有欲爱、色爱,但是能知的清净的心还在,所以称为有爱。也就是说︰对无色界的境界,对于能知能觉常寂常照的心不可执着。执着觉知心寂照心,便不能解脱,这就是有爱住地。这四种住地烦恼,只要读过《胜鬘经、瑜伽师地论》就明白了。
接下来我们引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来为大家作说明,世尊说︰「故善惑二心起欲界惑,名欲界住地。起色界惑名色界住地,起心惑故名无色界住地。」那就是说,修善以及除恶,但是不明白真心本性,所以不明白五蕴的空,因此产生对于欲界之中的色声香味触法的无明。以为它真实有,不知道它的虚幻性,因此生起欲界惑。这叫做欲界住地。
那么对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色界天的境界,不明白它的虚幻,因此产生执着、无明,这叫做色界住地。对于我们见闻觉知心和寂照心的虚幻不明白,以为不住在世间的色声香味触里面,只剩下一个清净心在,一念不生,以为这样的境界就是解脱。不明白这个心还是虚幻的,所以称为无色界住地。以上是《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世尊为我们解释四种住地。
世尊又跟我们解释说︰「此四住地起一切烦恼故为始起四住地。」那就是说这四住地的无明生起一切的烦恼,这种烦恼叫做「起烦恼」,就是一念无明烦恼。
世尊又解释说︰「其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那就是说,在凡夫众生还没有明心见性之前,所会生起一切烦恼都属于起烦恼,起烦恼则是从四种住地产生。那么这四种住地的烦恼之前没有任何一法能够生起,因此叫做无始无明住地。《胜鬘经》里面也跟我们说︰「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那就是说︰无始无明住地所能生起一切烦恼叫做「上烦恼」,这些上烦恼只在我们明心见性之后才会生起。
那就是说无始无明住地的烦恼要在明心见性之后,想要修学成为究竟佛的心生起之时,才会产生无始无明住地烦恼,才会产生上烦恼,所以上烦恼又称为「过恒河沙数修所断烦恼」。这是无始无明住地。
《正法眼藏‐护法集》
 
一念无明如果已经究竟断,就必定永不复起。如果没有断尽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就算修得非想非非想定,八万大劫之后突然又生一念,仍然还要轮回。如果断尽一念无明,就没有这种过失。世尊及 弥勒菩萨都说一念无明是可断,是断已永不复起,是无始有终,不是无始无终。
第三、《胜鬘经》云:「声闻缘觉初观圣谛,以一智断诸住地。以一智四断,知功德作证,亦善知此四法义。」又云:「阿罗汉辟支佛断四种住地,无漏不尽,不得自在力,亦不作证。无漏不尽者,即是无明住地。」我们稍微解释一下。
《胜鬘经》这一段经文说︰阿罗汉与辟支佛已经断了四种住地无明,但是,在无漏法方面还没有完全究竟,因此还无法得到自在力,不能证得佛的无住处涅盘。甚么叫做无漏不究竟呢?就是无明住地--就是无始无明末破末断尽。因此阿罗汉及辟支佛是断尽一念无明的。从这里我们就知道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不是无始无终,而是无始有终。因为是无始有终的缘故,所以阿罗汉、辟支佛、八地以上菩萨及十方诸佛能取涅盘。如果一念无明是无始无终的话,这些圣人就不能取涅盘了。因为入了不断一念无明的涅盘(如果有这种涅盘的话),还是会起一念,起了一念,还是要在三界里面受生。
《正法眼藏‐护法集》
 
在断一念无明之前应先求明心见性,免得成为菩萨声闻,那就不容易成佛。所以《维摩诘经》云:「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复能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悟后起修,应该要修除烦恼习气,断尽一念无明,而明心见性应该要在断尽一念无明之前完成。
《正法眼藏‐护法集》
 
十住以上菩萨虽然分破无始无明,如果没有断尽一念无明,仍然成不了阿罗汉,进不了第八地。声闻种性的菩萨断尽一念无明而修到第九地,若末见性而进破一分无始无明,也不能进入第十地。就好像车子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这一念无明、无始无明,就好像车子二轮,是二轮并排,不是前后各一。一念无明跟无始无明也是同时并存,不是前后境界。所以不可说一念无明断尽以后才能与无始无明相应。
断尽一念无明的人,无始无明仍然不断不破:无始无明已经断尽的人,一念无明必定断尽。无始无明破而未断尽的人,能够同时断一念无明的见一处住地,其余的三种住地烦恼也必定会渐渐断。短者一生,长者七次人天往来。所以《胜鬘经》云:「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其力最胜,恒沙等数上烦恼依,亦令四种烦恼久住。」
此外,无始无明所蒙蔽的时候,那个境界并不是一切皆空。阿罗汉、辟支佛断尽一念无明之后,证得五蕴皆空而除去一切起烦恼,所以永无妄想妄念而证得涅盘;但是还有恒河沙数上烦恼末断,因此并不是一切皆空,状若平等。所以《胜鬘经》云:「阿罗汉辟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脱乐。作是念︰我离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世尊!阿罗汉辟支佛观察时,得不受后有,观第一苏息处涅盘地。世尊!彼先所得地,不愚于法,不由于他,亦自知得有余地。」
《正法眼藏‐护法集》
 
还未至阿罗汉、辟支佛、或八地菩萨境界者,其发业无明有二︰第一,凡夫众生之发业无明,都是属于一念无明的四住地烦恼,不与无始无明相应。第二,佛子已了解第一义而探究真如佛性,欲求明心见性者,其发业无明有二,即一念无明之四住地烦恼及无始无明住地烦恼。这种人虽与无始无明住地烦恼相应,但仍然不知无始无明是什么?未与无始无明相应。直至一念相应,明心见性时,方与无始无明相应。这时仍未断尽无始无明,直到佛地方始断尽。所以禅宗所指无明窠臼、黑漆桶底及六祖所谓无记空,都不是无始无明境界,只是一念不生而不起疑情,落于未到地定或欲界定之境界而已,甚为粗浅,不可便说是无始无明境界。
《正法眼藏‐护法集》
 
起烦恼是一念无明之四住地烦恼所生,所以众生于平常中或四禅四空定中忽生一念,乃是由一念无明的四住地烦恼所生。这一念无明若末断尽,饶他修得非想非非想处定,往生非想非非想天,八万劫中,必有一朝忽生一念,又于他处受生,不断轮回。
断尽一念无明的人,必定不再起任何妄念,故八地菩萨得意生身,不受分段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得解脱身,也不受分段生死。但是八地菩萨破无始无明而未究竟,七住十住菩萨也破无始无明而未尽。阿罗汉、辟支佛虽断分段生死,却仍末与无始无明相应。阿罗汉辟支佛尚且末与无始无明相应,何况凡夫众生起心动念如何得与无始无明相应呢?故知一切凡夫众生起心动念产生思想,都是一念无明「起烦恼」相应,无始无明尚未「受刺激」也。
《正法眼藏‐护法集》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