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18-08-05 09:15   浏览:1768  

结缘,就是与众生结的是善缘或者是恶缘

首先谈的是结缘。所谓的结缘,就是与众生结的是善缘或者是恶缘。
  善缘就是好的缘或者对别人有益的缘,使得他人对你产生好感。譬如,你曾布施钱财给别人,使他能度过难关,因而他对你心存感激,心有好感;或者有人介绍你去受五戒,未来可以保住人身,不会下堕三恶道;或者有人为你介绍正法团体,让你可以在正法团体修学正法,未来有因缘破参了,第一个想要感恩的人一定是介绍你进入正法团体的人,因为他介绍你进入了正法团体,让你明心见性了。诸如上面所说的缘都是善缘。因此,凡是好的缘或者对别人有益的缘都是善缘;这样的善缘应该多多与众生结缘,未来有因缘见面了,你所说的话他会欢喜的接受。
  恶缘就是不好的缘或者对别人不利的缘,使得他人对你有不好的感觉或者是厌恶的感觉。譬如有人不管别人的感受,喜欢在家里唱卡拉OK,而且唱得很大声,吵得邻里不得安宁,规劝也不听,导致别人对他的印象非常不好;未来世有因缘见面了,就会莫名其妙地讨厌他,对他所说的话不会信受;既然所说的话别人都无法信受,更不可能冀望别人会帮助他了。又譬如有些人喜欢妄语,能够颠倒黑白,后来别人知道那都是不如实语,就会对他有所戒心;未来世有因缘遇到了,就会觉得这个人非常不可靠,与他保持距离,更不用说会帮助他了。又譬如过去世曾经杀过人,使别人含恨而死,对方当然想报復回去;未来有因缘遇到了,就会反报回去;所以在世上,常看见有人对不熟悉的人没来由的就会起瞋,也毫无理由的将对方杀死的现象出现。诸如上面所说的缘是恶缘。因此,凡是不好的缘或者对别人不利的缘就是恶缘;这样的恶缘应该要避免,以免未来世有因缘见面了,莫名其妙的讨厌你、不帮助你。
  从上面所举的例子可知,应该要与众生多结善缘而不是恶缘。因为与众生结善缘,众生看到你,不论是现在或是未来世换了色身,与今世的色身不一样,而且未来世的意识也不会是今世的意识,所以他不认识你;可是一旦接触了,两个人的种子就会流注与相应,不知不觉的对你有好感。如果所结的是恶缘,如前面所说,就会讨厌你,你所说的话他不信受。在经典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与众生结善缘或者恶缘所得的结果真的是大不相同。
  在佛世,有一天,佛陀带了迦叶与阿难两位尊者一同行脚,时近中午,天气很热,所以在路边大树下休息。佛陀看见不远处有块瓜田,请阿难尊者前去化瓜,让大家解渴。阿难尊者来到瓜田,看见田里有一位女子在看守,于是阿难上前向女子化缘,希望得到瓜子解渴。当阿难一说完,那位女子便拒绝阿难的请求,并恶言恶语的要阿难赶快离开。阿难回去向 佛禀白后,佛反而叫迦叶尊者去化缘。当时,迦叶在 佛旁听到阿难化缘不成的消息,也觉得自己没有多大的把握;但是佛陀吩咐了,不得不去化缘。当迦叶来到瓜田时,女子一看见迦叶,很高兴的站起来,向尊者顶礼,并频频询问“尊者从哪里来?要去哪里?是否需要食物充飢”等等。而且不待迦叶开口,主动挑了一颗最大最好的瓜子来供养迦叶,让迦叶有点受宠若惊。阿难看见迦叶抱着瓜子回来,心中很纳闷。因为这样的缘故,佛就为迦叶和阿难开示两人过去世所种的因缘。
  在无量劫以前,阿难与迦叶同为出家人。有一天,两人同伴行脚参访,在行经的道路上看见一只死猫。由于当时的天气是夏天,非常闷热,所以死猫的身上很容易发出腐臭的味道,而且身上有很多虫蚁正在啃食死猫身上的肉。阿难一见到死猫,心生嫌恶,立刻摀着鼻子匆忙地离开。然而,迦叶看到死猫,非但没有生起嫌恶的念头,反而欢喜的为这只死猫作三归依,并在路旁挖了洞,将猫埋起来,并祝愿牠早日得生善处。
  当 佛陀说完迦叶与阿难过去的因缘后,接着对两位尊者开示:瓜田中的那位女子,就是死猫前来投胎转世的。因为阿难曾对死猫生起了嫌恶的心,所以今世遇到这位女子,非但没有化到瓜子,反而遭到女子的辱骂回来。迦叶当时对死猫没有心生嫌恶,反而欢喜的为死猫作三归依、埋葬及祝愿;所以今世遇到这位女子,这位女子不仅心生欢喜,而且不待迦叶开口,就化得解渴的瓜子回来。
  从上面的例子说明,可以告诉大众两个重点:
  第一点,阿难与迦叶两人仅仅生起一念嫌恶与欢喜心的不同,导致今世所得的结果真的大不相同:阿难非但没有化到瓜子,反而被辱骂一番回来;迦叶不仅让人看了满心欢喜,而且还化得瓜子回来。这分明告诉大众,要与众生多结善缘,而且是广结善缘,不是恶缘。因为与众生结的是善缘,未来是好的而且是丰硕的结果;如果与众生结的是恶缘,未来将要花很多时间来改变它,使得自己成就佛国净土会比较慢。
  第二点,告诉大众,因果真的是昭昭不爽啊!如同上面所说的例子,种子已经分别种在阿难、迦叶以及死猫的如来藏里,经过了无量世以后,只要有因缘遇到,种子就会流注与相应,而有果报出现。譬如,有一个人是你今世从未见过面的人,可是你一碰到他,会觉得这个人很熟悉,似曾相见一般,不会讨厌他,反而喜欢他;乃至有人觉得,这个人过去世是自己的眷属,而且是亲密的眷属。这表示过去世曾与他结过缘,而且是善缘。这些缘都含藏在个人如来藏里,带到未来世,今世有因缘遇见,自己的如来藏种子与别人的如来藏种子相应而产生的结果。这些现象与结果,很多人都经歷过,不是吗?
  同样的道理,菩萨应该多与众生结善缘;因为结善缘的结果,未来见面时种子会相应,他不会排斥你,反而喜欢与你接近。所以说,菩萨在佛菩提道上,应该多与众生结善缘,不要结不好的缘,未来才能迅速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
  既然已经知道,与众生结下善缘或者恶缘将来会有不同的果报;接下来要探讨:如何与众生结善缘,而不要结恶缘。
  在经中,佛曾经为大众开示:宁愿对众生起贪,也不要对众生起瞋。因为菩萨起贪能护念众生,与众生结下好的缘,未来众生看见你会喜欢的接受你的教化;如果菩萨起瞋,众生会远离你,未来一见面就会讨厌你、拒绝你,又怎么可能接受菩萨教化呢?正如经中开示:
  【优波离言:“世尊!犯有三种,一者贪、二者瞋、三者痴。菩萨所犯何者为重?何者为轻?”佛言:“优波离!若诸菩萨犯如恒河沙等贪,如是菩萨不名毁戒。若犯一瞋因缘毁戒,是名破戒。何以故?优波离!瞋恚之心能捨众生,贪爱之心能护众生。若爱众生不名烦恼,瞋捨众生名重烦恼。优波离!是故如来于经中说:‘贪结难断不名为重,瞋恚易断名之为重。’”】(《菩萨善戒经》)
  经中优波离请 佛为大众开示:“在贪、瞋、痴三毒中,哪一个犯戒比较重?哪一个犯戒比较轻?”佛为大众开示:“菩萨如果犯了恆河沙等贪,不名为犯戒;但是菩萨只要犯了一点点的瞋,名为犯戒。为什么?因为菩萨起了瞋恚心以后,众生就远离菩萨,未来菩萨要度化这位众生将会很困难,所以名为重烦恼;如果菩萨起了贪爱,而且心心护念着众生,众生看了菩萨满心欢喜的,未来菩萨要度化这位众生就很容易,所以不名为烦恼。因此我释迦牟尼佛说:‘贪爱难断,不名为重烦恼;但是瞋恚心易断,名为重烦恼。’”
  经文已经很清楚说明,菩萨宁愿起贪护念着众生,不愿意起瞋让众生远离。因为护念众生的缘故,众生很容易被菩萨度化,而且容易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如果菩萨起瞋,众生很容易捨离菩萨,而且菩萨未来要度化这位众生,将会花很多时间,大大延迟自己的成佛的时间。所以,经中曾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为了度化一个人,愿意花一辈子的时间与她结为夫妻,使得这位众生言听计从,愿意接受菩萨的教导,因而度化了这个人。
  又譬如,佛在《妙法莲华经》曾开示:菩萨不断的与众生结善缘,不断的度众生,成就佛道比较迅速。这也是阿难被 佛授记,于供养六十二亿诸佛后成为 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比其他的师兄弟成佛快了很多。为什么?因为阿难贪爱众生,心护众生,不断的为众生着想,不断的与众生广结善缘,尤其是与女众广结善缘,所以许多女众看了阿难很喜欢,随之受学;因此,阿难成佛的速度比其他的师兄弟快了很多,仅仅经歷了六十二亿诸佛之后,成就佛道。
  由此可知,菩萨护念众生而起贪,不仅众生容易接受菩萨的教化,而且也容易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因为这样的缘故,菩萨宁愿起贪,也不愿意起瞋。
  又,菩萨如果对众生起瞋,将与众生结恶缘,使得菩萨成佛的时间延迟了许多。譬如,在《大智度论》曾记载有一位仙人,名欝陀罗伽,也叫作郁头蓝弗,他有五神通,每天飞到国王宫中用膳。后来因为国王夫人用头面接足礼礼拜,接触了郁头蓝弗的身体,使得郁头蓝弗心里起了贪念,便失去了五通。由于没有五通,无法运起神通,只好向国王请求用车子载他回去居住的地方。后来,郁头蓝弗想恢復五通,所以进入树林间,心一境性的专注修练神通。就在快要恢復五通时,有鸟类在树上叫着,使得郁头蓝弗无法专注一境;遂捨树林间,到水边去修神通。可是坐了没有多久,又听到了鱼搅乱河水而发出的声音,导致郁头蓝弗心烦气躁,无法专注修练。因此缘故,遂起了瞋心而诅咒,誓将这些鸟类及鱼类众生杀掉,以洩心头之恨。虽然郁头蓝弗后来再一次得到非想非非想天的禅定,可是瞋心的种子已经含藏在他的如来藏里;所以当郁头蓝弗寿命终了以后,堕入飞狸当中,因而杀了许多鸟类及鱼类众生。最后杀了许多众生的缘故,罪业很重,最后堕入三恶道受无量苦。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知道,由于郁头蓝弗起了瞋心,与众生结下恶缘,未来要成佛将会很慢很慢。所以菩萨不应该起瞋。
 ----- 学佛释疑(一)第109集 结缘与了业 正光老师主讲

(原标题:结缘,就是与众生结的是善缘或者是恶缘)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