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18-07-23 16:19   浏览:955  

修集智慧资粮

在上一集我们解说了(初住位到五住位)菩萨修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修集见道所需要的福德资粮!这一集我们要继续解说的是菩萨修集见道所需要的智慧资粮的内容。菩萨因为调柔心性以后,并能接受善知识的教导,来听闻菩萨藏妙法,能够缘于菩萨藏妙法,善于修学来引发静虑的功德,发起出世间的智慧。那么在六住位菩萨所修学智慧的内容,是以熏习相似般若为主,来熏习四圣谛、十二因缘、五蕴、十八界的知见。
在四圣谛所建立的知见是这样的:菩萨知道五蕴的出生就是苦,因为有五蕴的出生,所以才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苦!而五蕴本身:色蕴就是四大所成的色身,四大一向是变异无常的。而受蕴指的就是眼根触色尘,耳根触声尘,鼻根触香尘,舌根触味尘,以及身根触触尘,意根触法尘,触这六尘所生的受,那么触这六尘所生的受也是无常变异的。想蕴指的就是,六根触六尘中所生的种种想,种种想也是变异无常的;变异无常,所以对于六尘能够不断了知。行蕴指的就是六根触六尘,这中间不断地生起要造作的心,(譬如)在色尘中贪爱要造作,在声尘中贪爱要造作,生起种种造作的心念,也是无常变异的。还有识蕴,识蕴基本上就是指,眼根触色尘所生的眼识,乃至耳根触声尘所生的耳识,(根触尘所生的)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那么这六个识就是依止于无常的五色根而现起的,六识本身是刹那变异的,不是常住的;依止于无常的五根所生起的(六识),一定也是无常变异。
所以经由观察五蕴都是无常的道理,佛说无常就是苦!因为无常本身是不能长住,那么不能常住,有生必有灭,有生必有死,所以无常本身就是跟生死之苦连在一起的。那么了知这个五蕴以后,知道这样子就是苦圣谛!如果不能了知五蕴是无常、是虚妄不实,就会生起颠倒想,去执着五蕴为我以及我所!因为执着五蕴为我以及我所,所造作的一切业,就是系缚在三界的烦恼!因为有系缚在三界的烦恼,所以在三界中生死不断,那这个就是苦集谛。
要灭生死之苦,一定要断除系缚在三界的贪爱;贪爱灭了,五蕴自然就不生!所以贪爱灭了五蕴不生,就能到达苦的边际!到达苦的边际,就能解脱于三界之苦。可是到达苦的边际,佛说是安隐、清凉、真实!五蕴灭尽了却是断灭,所以不是安隐的,五蕴有一丝法存在,比如说:意识心存在他也不是清凉的,因为意识心是生死之法,是生死之法就是有生死之苦,所以不是清凉的!五蕴本身都不是真实的,意识心也不是真实的,都是虚幻的,所以五蕴的存在或断灭,都不是安隐、清凉、真实!佛却说到达苦的边际是安隐清凉真实,表示这(五蕴灭尽后的涅槃)是指有一个法,本身就是安隐、清凉、真实,是涅槃的本际,祂就是如来藏!能够了解这个道理,那就是苦灭谛的道理。
而要灭苦的方法,就是要按照佛所教导的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其中正见就是你一定要具备苦圣谛的知见,以及苦集谛的知见,以及苦灭谛的知见,遵照佛的教导来思惟这些法是苦,要如何灭苦?如何是我见?我见是在三界生死之因,如何灭除这在三界生死之因来正思惟!能够正思惟以后就能够再依止佛戒,在身口意行中能够断除造作系缚在三界的业;同时能够发起正精进,正精进以后能够念念忆持:如何是苦?如何要灭除这个苦?要安住于无我,安住于真实法就是真实清凉,这样的话必定能够解脱于生死之苦。这就是苦灭道谛。
声闻圣者,他们以断我见得出世间智慧为主,从初果的断我见乃至能够薄贪嗔痴以及能够断三缚结,能够断五下分结,断五上分结乃至解脱,这都是因为有了慧解脱以后才能够心解脱!所以,若只是单纯的世间禅定,他是不能证得解脱的!因为单纯的世间禅定,他就是意识的境界。同时声闻圣者也知道,不是以五蕴断灭为涅槃,不是以五蕴灭了不再出生为涅槃,因为五蕴灭了不再出生(只是断灭空),不是清凉、不是真实的法!所以,他们敢灭了自我,而不落于断灭之中,就是因为知道有一个涅槃的本际真实(存在而)清凉,这个就是指阿罗汉为什么能够于内、于外不恐怖的道理!
同时菩萨还要修学十二因缘法。菩萨修学十二因缘法所建立的正知正见是这样的:菩萨知道缘觉圣者以十因缘为根本来观察,观察十因缘之首的入胎识,出生了名色;出生了名色以后才有六入,才有触以及受这样的异熟果报!因为有了这个异熟果报以后,因为无明才对于受生起了贪爱;生起了贪爱以后,生起追求之心;生起追求之心,所以去造作系缚在三界的种种业行,而有后有的出生。那么了知了十二因缘法一定是以这个十因缘法为根本,所以才有十二因缘法的流转,以及十二因缘法的还灭。
菩萨知道:缘觉圣者知道这个道理以后,他知道因为无明:不知道名色(现在世的名色,过去世的名色,未来世的名色)都是这个入胎识所生的,因为不知道这样子叫作无明!也不知道由这个入胎识所出生的名色、六入、触、受本身就是苦果!因不知道它是苦果,而在这苦果上受用贪爱,这也是无明!所以缘觉圣者能够断除这样的无明以后,开始修学清净的离开三界的系缚之行!所以以断我见为首以后,身口意行诸方面都是造作清净,以无我为中心来修学!同时不会再长养生起后有诸行以后,六识的种子就不再长养了!因为六识种子的长养,就是以五蕴为首来受用六尘,受用六尘的过程里面,让六识的种子不断地长养!所以六识种子不长养的时候,名色的种子也不长养;名色种子不长养,六入也不长养,触、受也不长养,就这样断除了对名色的贪爱,而不再造作后有!没有贪爱就不再造作后有,所以可以还灭十二因缘。
缘觉圣者虽然还灭十二因缘(舍寿时要灭尽五蕴),可是他却知道,有一个入胎识不灭!可是缘觉圣者本身并没有证得入胎识。虽然他没有证得入胎识,可是他知道有一个入胎识不灭,所以他舍报入无余涅槃,也不是以十二因缘的一一有支灭了为涅槃。因为十二因缘一一有支灭了,等于是缘起性空的现象!所以缘觉圣者知道十二因缘本身缘生缘灭的缘起性空,只是一种现象,而涅槃的本际却不是缘起性空,而是入胎识!所以缘觉圣者舍报入无余涅槃,涅槃本际就是入胎识不再出生名色以后的自住境界。
(菩萨都知道缘觉圣者的这些所证)接着菩萨还要熏习(大乘法中对)五蕴十八界的知见。菩萨了知五蕴十八界都是如来藏的种子功能,由如来藏藉众缘出生了五蕴十八界!所以菩萨要了知五蕴法的内容是哪些?十八界法的内容是哪些?还要一一确认五蕴十八界都是因缘所生法。譬如五蕴中的色蕴,色蕴是藉四大为缘所出生的;受蕴是藉五根触五尘来领受触的内容所出生 的;想蕴是藉五根触五尘以后,去了知触的内容,以及了知五尘的内容,所以才有想;行蕴是因为五根触五尘以后,对五根触五尘的内容以及受的内容,去作意生起作主,所以才有思,要去造作才有思;那么识蕴是藉由五根触五尘、意根触法尘生起了意识(及五识),所以都是要藉由因与缘才能出生的!从十八界来说,十八界里面的六根中的五根本身是色法,这个刚刚已经说了。
色法本身是四大聚合所成的,可是意根呢?意根是心法!意根这个心法是因为我执而现行的,所以六根本身也是因缘所生法!六识一定要六根不坏,才能藉由六根触六尘而现起。譬如说眼识一定要藉眼根触色尘才能现起,眼根毁坏了─眼根的扶尘根、胜义根毁坏了─眼识就不能现起!那五识也是一样,所以可以知道:六识也是因缘所生法!那么其中的六尘─十八界中的六尘界─菩萨了知这六尘界,阿罗汉舍报灭了十八界以后所灭的十八界里面的六尘界,指的不是山河大地的六尘!因为阿罗汉舍报灭了十八界,他并没有灭了(五蕴外的)山河大地的六尘界!而且(阿罗汉所灭的五蕴中的)这个六尘界本身,需要藉根尘相触,才有六识能够生起分别。所以由这个道理,菩萨了知十八界的六尘界本身,是如来藏具足能够现起六尘界的功能,而不是真的指外面的六尘界。
外六尘界呢,山河大地外六尘界,只是藉个缘让六根能触六尘,而能够生起六识来分别!所以菩萨要断我见,必定要这样的一一如实来建立正知正见,来思惟现前观察五阴十八界一一法都是因缘所生法,没有一法是真实有自体的,没有一法它是真实常住的。这样来如实思惟观行,来观察五蕴的虚妄不实,来断除我见。同时菩萨还要建立如来藏与所生五蕴的差别体性的知见!因为五蕴是如来藏所出生,其中的色蕴是色法,是四大所成,可是如来藏却是心法,不是色法;受蕴是六根触六尘,领受六尘的内容,可是如来藏不领受六尘;想蕴是了知六尘的内涵以及了知触的内涵,可是如来藏却不分别六尘、不了知六尘;这个行蕴是在六尘中生起造作之心、生起作主之心,可是如来藏却于六尘中不作主;同时识蕴本身祂是专门在六根触六尘的时候,在六尘中现起的见闻觉知,也就是六识本身是一向在六尘中分别、在六尘见闻觉知的!
如来藏本身却不在六尘中见闻觉知,不分别六尘,同时如来藏也不作主!菩萨一定要建立这样的正知正见,也知道如来藏永远随顺祂所生的七转识,永远是以祂的真如无我法性在运行的。菩萨这样的建立正知正见以后,(而且)福德因缘具足;福德因缘具足时能够用禅法来参禅,禅法参禅中一念相应,找到了自己如来藏的所在!经过善知识方便善巧的摄受,让他能够生起般若实相智,同时能够现前观察五蕴真的是如来藏所生,从来没有离开过如来藏!而五蕴是如来藏所生,却是不能常住,却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没有自己(本来就在)的自体─没有自己常住的自性─有生又有灭,这个有生有灭的现象就是五蕴的空相。可是菩萨却知道:五蕴的空相是立足于般若空性(如来藏),而不落入断灭。所谓的般若空性指的就是如来藏,祂能藉众缘出生五蕴十八界,可是如来藏本身的法性,却不被六道各个有情哪一类有情的五阴十八界所遮障、所系缚、所染污,仍然维持祂的真如无我法性。同时如来藏祂能够随顺众生,能够与五蕴十八界同时同处运行。对于五蕴十八界从来不生起一丝我执我见的念 头,所以这样的一个不落于三界有、不落于三界无的般若空性,含摄了所出生五蕴的空相,这才是菩萨证得如来藏所获得的般若实相智慧。
那么在七住位,明心见道亲证实相般若,同时就能弃舍对五蕴(即是真我)所生的我见!弃舍对五蕴所生的我见,而能够转依如来藏的真如无我法性,最重要的关键点在于能不能转依!能够转依的时候就能够转依如来藏的真如无我法性,而于日常生活、饶益有情中,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经常生起惭愧心、经常生起谦下心、经常生起知恩报恩的心,而来追随善知识护持正法。可是假如不能转依的时候,就会回到五蕴的我见以及我所的贪爱上面!一切的身口意行就会与我执的贪嗔痴烦恼相应,而不能安住于如来藏的本来无生,就会退于七住位,不能安住于七住位而不退!所以,能不能转依,是七住位菩萨能不能安住而不退的最重要关键点。
菩萨能够转依如来藏,来内门广修福德,能够于生活中、于修学中、于护持正法中,能够追随善知识,来护持正法、广修福德之余,同时追随善知识修集智能!修集智能的方式是,由善知识来教导熏习种智,继续修集福德资粮!在修集福德以及智慧资粮的同时,仍然继续修学动中定力─继续修学动中定力让自己能够到达欲界定以上的定力─还不必发起初禅!但是只要有欲界定以上的定力,同时有福德智慧具足,在这三个层次具足的同时,受到善知识的方便善巧指引,能够眼见佛性!以父母所生眼亲见──在山河大地亲见自己的佛性,可是山河大地却不具有自己的佛性。同时能够在众生身上看到自己的佛性,也能够看见众生身上的众生佛性。在领受佛性的真实清净之时,能够现观自己的身心如幻、世界如幻,能够完成如幻观!这个时候的菩萨能够胜解如来藏心的真空与妙有,所以完成了十住位的修证。
在住位,从初住位到十住位的修证里面,开悟是最重要的实证;如果不能开悟,就不能进内门来修学,就不能进内门来修集福德,就不能转依如来藏的无我,就不能趣向真实波罗蜜多。这个情况之下,就是符合六祖慧能大师(的师父弘忍大师)所说的: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但是要能够到达真正的开悟,首要还是以亲近真实善知识为基础。因为只有真实善知识,能够接引你、能够开导你什么是真正的,能够让你长养善根、摄取善根。
因为我们前面说过,所谓的善根一定是趣向第一义的功能;你自己要能趣向第一义的功能,就要第一个先培植福德,先调柔心性,长养自己对的信心。因为第一义本身不同于意识心的见闻觉知,不同于世间法世间禅定的境界法。如果不能建立正知正见,以意识心为首去修学,一定会落入意识心的境界,以及思惟想象中。所以只有真实的善知识能够引导你往能够见道的路上走,所以见道的路上,菩萨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修集见道所需要的福德资粮。修集见道所需要的智慧资粮,从初住位、二住、三住、四住、五住,到六住位修集智慧、修集般若;那么在这个修集过程里面,以调柔心性为主;心性调柔了,才能够受!心性不能调柔,就不能受这个第一义无上。受以后,能够降伏自己的我的见解;我的见解能够降伏了,才能信受有一个真实法,祂是涅槃本际,祂是本来不生的,祂是二乘阿罗汉证得涅槃以后所不知道的法,祂就是成佛所依止的法。这个成佛所依止的法,却是众生本来具有的;是众生本来具有的,可是却是因为颠倒想生起了我见我执,导致一直落在无明中,落在颠倒中而不自知。
所以首先要修学五蕴本身是无常的,如果不能修学五蕴法内容函盖了自己的意识觉知心,而意识觉知心的自我却不是真实的(就无法证第一义谛)。要运用意识觉知心来修道,而自己的意识觉知心却不是真的;真的法是另外一个心,与意识觉知心同时同处存在,每一世都没有弃舍你自己。所以在建立正知正见的过程里面,第一个要能够知道:五蕴真实是无常,无常本身就是苦。你要离苦,你一定要有智慧,发起智慧以后来修学真实清凉的法!真实清凉的法就是能够出生五蕴十八界的法,祂就是你学佛开悟所要证的标的;祂是心,祂是众生本来具有的。那么这个十住位的修学,我们就先说到这里。下一集将由正伟老师再为大家解说十行位菩萨应该修证的内容。阿弥陀佛!

(原标题:修集智慧资粮)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