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18-07-23 16:01   浏览:3302  

禅定真实义--佛门定力修行浅释

目 录
一、学佛者修习定力的重要性
1、禅宗修行不离定力
2、净土宗修行不离定力
3、大心菩萨成佛度众生不离定力
4、小乘修行不离定力
二、禅定基本知见
1、什么是禅定?
2、定力与定境的区别
3、禅宗之禅与禅定的关系
4、动中定与静中定
5、禅定通外道
6、修定与修除烦恼习气之间的关系
7、定力与神通的关系
8、日常生活中的用心专注与修定不同
三、禅定修行的次第
1、禅定修习的次第
2、禅定次第与三界天的关系
3、学佛所需要的定力层次
四、修习禅定的方法
1、数息法的基本要领
2、欲界定、未到地定的定境
3、四禅八定、观练熏修、四无量心、楞严定简述
一、学佛者修习定力的重要性
学佛修行而不习定力,犹如学习武术而不锻夫。没有功夫基础的武术叫做花拳绣腿,只是掌握了一些拳棒套路,无功无力,在临阵对敌时,不但毫无用处,难免自取其辱,甚至丧身失命。佛法修行也一样,学佛的重点在于修慧,但是无定之慧,犹如花拳绣腿,名为干慧,不但无法滋养法身慧命,很容易让自己堕入狂慧,误入歧途。《大智度论》卷二十云: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四禅等是助开门法。 又云:是三种智慧,若不住定中,则是狂慧,多堕邪疑、无所能作。若住定中,则能破诸烦恼 ,得诸法实相。因为定力缺失之人心思粗糙,无法按照佛教经论和善知识开示的知见去做各种深入的观行,无法深观,便难以真正理解和领受佛法中所蕴含的智慧,这种人学佛一场,最终只是积累了一些名相和佛法理论,无法借助定力进行深入的实修而获得智慧和解脱的大利益。并且,这类人往往自认为掌握了很多佛法知识,易升起大慢心,而对佛法做种种自以为是的意识情解,生出很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和说法来,排斥真善知识的真悟见解,这就是狂慧,不是如实的智慧。同时,由于他自认多闻,慢心很重,便难于反观和修除自己的种种贪嗔痴习气,不但修行难于进步,性障甚至会进一步加重,而且容易未悟言悟、未证言证,错讲佛法甚至谤法,自致大妄语业。因此,学佛而不修定,不但难以获得佛法修行的真正功德受用,而且容易把自己置于一个很危险的境地,求升反堕。
1、禅宗修行不离定力
佛法修行,法门众多,而一切法门的修行均不离定学。禅宗修行的目标是明心见性。所谓明心,是在我们虚妄生灭的五蕴身中找到本来不生不灭、能生万法的真心如来藏;所谓见性,是亲眼见到真如佛性在世间万法上的显现。想要悟明真心和眼见佛性,必须要经过参禅的过程,而参禅,除了具备禅法的基本知见和成为一个菩萨所应有的福德资粮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应具备必要的定力。
禅宗祖师施设了禅宗三关:明心、见性、牢关,相应地,参禅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参究真心,参究的方法是运用思维观的能力,在自己的五蕴身中去发现真心如来藏到底是什么。由于真心不是色法,无法眼见,其行相又极其细微,所以虽然祂与五蕴身在同时运作,没有一刻不在一起,但是如果参禅者没有正知见和极为细微的观察审思能力,是无法从五蕴十八界法中把祂辨认出来的,而这种观察审思的能力却不是我们平时在心中用语言文字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它是在内心不起妄想的状况下,运用离语言文字的思维观的能力,去参究念佛是谁?拖死尸的是谁?之类的话头,在因缘成熟之时,一念相应,就知道了真心的所在。这种持续进行思维观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禅宗的锻炼方法最著名的就是看话头,而要能够看住话头,就必须要有比较好的定力。没有定力,看不住甚至看不见话头,总在话尾用心,就无法锻炼出思维观的能力,只能用意识思维的方式去分析、判断、推理,这样是无法找到真心的。即使有些绝顶聪明的人,经过分析判断推理,似乎知道了真心是什么,但都只是解悟,没有办法现前观察体证如来藏的存在,算不得真悟,无法得到真悟者所能得到的解脱的功德受用。(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对如何参禅不做详细说明,读者可参看本系列书的《禅法真实义》一书。)
参禅的第二个阶段是眼见佛性。这一参究过程,不但要参出佛性的名义,更要能够亲眼看见佛性的运作。虽然真心如来藏无形无相,无法用肉眼看见,但是佛性的运作却可以用我们的肉眼真实得见;不但可以用眼看见,当眼见的同时,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一时俱见。佛性虽然与五蕴十八界法同时俱在,不一不异,但是想要眼见,没有很强的内摄外缘均等的定力是无法办到的,这种功夫层次比明心一关所需要的定力要求更高,一般来说,需要未到地定的定力。
如果一个人智慧过人、知见具足,通过阅读佛经或善知识的著作,他也可以知道佛性的名义,但这仅是见性的解悟。如果他的定力不足,即使知道了什么是佛性,他也无法眼见。眼见佛性,需要一种很强的内摄外缘均等的动中定功夫,如果没有这种功夫,别说是人间的大善知识,就是十方诸佛一起来到他面前,都没有办法帮他眼见佛性。无法眼见佛性,就无法发起相应的解脱功德受用和实现般若智慧的提升,世界如幻观就无法具足成就,到了一定程度,修行就会停滞不前。这时候,他就会后悔以前没有老老实实锻炼定力。没有办法,只好从头来过,去锻炼动中定力。
近代高僧虚云和尚说: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要紧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屏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生’这两句话,实在是参禅人的先决条件。这两句话如果做不到,参禅不但是说没有成功,就是入门都不可能。
从以上虚云老和尚的开示,便知参禅必须具备一念不生的工夫。而这一念不生,是对一般人而说的,真有这种工夫的人,便知其实是一念相续不断。而要做到一念相续不断,靠的就是很好的定力。
禅门是无门之门,强调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果没有定力,没有思维观的能力,在参禅的时候,念念之中不离语言文字,在心中做种种语言文字上的思维分析,是不可能开悟的。即使个别人的福报大,因缘特殊,有幸在真善知识的引导下得悟,也大多不能保任;不过几十分钟、几个小时或几天之后,悟境就退失了,相应的解脱功德受用和般若智慧也无法发起,与未悟差别不大。原因何在?就在于定力不足。
因此,修学禅宗,必须努力锻炼定力,培养思维观的能力,然后配合正确的禅法知见,才能去参禅。否则,没有参禅的能力,就无法明心见性,般若智慧无法发起,无法完成禅宗的修行。
2、净土宗修行不离定力
对于修净土法门的人而言,定力同样重要。净土宗的修行目标是命终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净土,也有人发愿往生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的净土或其他世界佛的净土,有人发愿往生我们这个世界弥勒菩萨所在的兜率天宫内院。但是,不论发愿往生哪个佛的净土,都要在临命终时至心不乱,一心系念佛的名号,以此得佛感应接引,才能往生。
《佛说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四愿中说: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迥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佛说阿弥陀经》又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可见,想要往生,必须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临命终时,心不颠倒,才能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可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身处五浊恶世,贪欲丛生,攀援不断,一般人想要有片刻的宁静和不攀援,都很难得,更不用说心心回向和一日之间执佛名号,一心不乱了。临命终时,更是诸苦逼迫,如何能做到心不颠倒?如果做不到,我们如何保证命终后能够往生?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呢?其实,净宗祖师早就给我们打开了方便之门,那就是念佛。念佛其实也是修定法门,天台宗修止观、禅宗看话头、有数息法等等修定法门都是为了练到净念相继、一心不乱,念佛的目标也正是净念相继、一心不乱,只有具备了很强的净念相继的功夫,临终时才能一心不乱,至心系念阿弥陀佛,得到佛的接引。可见,净土修行,也要定力,念佛法正是修定的法门。
3、大心菩萨成佛度众生不离定力
对于发愿誓成佛道、普度众生的菩萨行者而言,定力修行更是无法忽略的一们功课。大乘修行者在外门所修的菩萨六度,分别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虽然修行的过程中是六度同时兼修,缺一不可,但在修习的次第上仍有先后之别。前五度被称为福业,第六度般若是慧业,般若慧的获得是以福业的具足为前提的。换句话说,如果前五度中的任何一度没有修到必须的程度,是无法真正获得般若智慧的。无法获得般若智慧,不能明心见性,便无法成为实义菩萨,无发进入菩萨道内门进行修行,只能称为假名菩萨,继续在外门进行修习。《圆觉经》云: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有了基本的禅定功夫,配合其他福业的积累和正知见的建立,智慧才得以显现,没有禅定的功夫而讲修学智慧,最终都落于意识思惟的世间智慧之中,非真实智慧根本。
其次,经典记载,十方三世诸佛都是在四禅中成佛的,佛的应身也是在四禅之中入涅槃的(佛入涅槃是入无住处涅槃,不同于阿罗汉、辟支佛所入的无余涅盘)。因此,没有定力,终无法成佛。
再有,誓愿成佛者必定经历菩萨地直到佛地广度众生的阶段,而广度众生,到了一定程度,一定是需要神通之力来作为方便的,神通由定而得,不修禅定,发不起神通,度众生时就缺乏方便。
4、小乘修行不离定力
对于发心较小,畏惧轮回之苦而不敢修菩萨行的小乘修行者而言,想要尽快出离三界苦海,入无余涅盘,同样无法离开定力。
声闻乘的修行方法,是在听闻佛法之后,信受佛语,依佛的开示现观五蕴十八界法苦、空、无常、无我而断我见,之后努力修断我执,断尽一念无明下烦恼,命终后入无余涅盘,不再轮回生死;具足四禅八定功夫者可以不待命终,随时入无余涅盘。这种修行,要点在于听闻佛法后对五蕴十八界法的如理观行,以及修除性障、断尽一念无明。做观行的时候,需要心思细密,能够将五蕴十八界法中的一一法均分别出来,如理现观,如理思维,现观其虚妄性和因缘所生的本质,这是需要定力配合的。如果一个人定力缺失,散乱攀援习气严重,必定心思粗糙,根本无法进行很深细的观行,那就无法实证五蕴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也就无法断我见。
在修除性障断我执的阶段,是需要在断我见所得智慧的基础上,在历缘对境的时候,反观、发现自己所累积的无明习气,并努力修除它。如果一个人缺乏定力,在历缘对境之时,没有能力对烦恼习气的现行进行及时的反观,那就无法进一步进行习气的对治和修除,断一念无明就无法实现,就无法完成声闻乘的修行,成慧解脱阿罗汉。如果想修成俱解脱阿罗汉,随时可入无余涅盘,那更是必须具足四禅八定的定力。因此,小乘修行同样是无法离开定力的。
依佛经中的开示,佛法修行过程中的任何一点进步和收获,均不离五力:信力、念力、精进力、定力、慧力,定力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定力给我们修行所带来的帮助和好处,非身有体验者,难以具知。但身为佛子,当信佛语,既然佛开示应修定力,那么即使我们尚未完全理解其中的原因,也应精进去修,等获得利益之后,自然明白。那时,必定更加感恩佛的慈悲。
二、禅定基本知见
1、什么是禅定?
丁福保主编的《佛学大辞典》里这样解释禅定一词: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思惟修者思惟所对之境,而研习之义,静虑者心体寂静,能审虑之义。定者,为梵语三昧之译,心定止一境而离散动之义。即一心考物为禅,一境静念为定也。……今总别合称而谓之禅定。
由以上解释可以看出,禅与定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禅是禅那的简称,又译作静虑,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在静中思虑的意思。这种思虑与定相应,它与人在散乱状态中随缘逐境去打妄想、做判断推理不同,所以也译作思维修,是一种修行,不是散乱的思维妄想。定,又译作三昧、三摩地、三摩提,指的是单纯的心定止于一境的状态。禅与定是有区别的,如果在定中同时有思维审虑的能力和作用在,就叫作禅;如果在定中没有思维审虑的作用,心止一处、清清明明、一念不生,那是单纯定的状态,不能称之为禅。
这个解释是对禅定概念比较准确、全面的解释,但在长期的佛法传承中,禅定一词经常被用作四禅八定的简称,或作为定学的代名词,所以延袭到今天,禅定的概念已经基本偏于定的解释,而缺失了审虑的含义。但是,为了随顺大众的这种用语习惯,本文在讲到禅定一词的时候就专指单纯的修定之法(定学),而讲到禅宗的禅时,则用 禅法禅悟禅慧等词语来表述,以示区别。
2、定力与定境的区别
修学禅定,必须先弄清定力和定境的区别。
何谓定力?《大般涅槃经》云:亦不舍定,亦不随定,是名定力。 也就是说,定力是一种能力,是能让人随时随地与定相应,处在一心的状态,却不随定而进定境的能力。
所谓定境,是在修定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觉观境界。严格来说,在定中所出现的一切觉观境界都可以称作定境,比较典型的如一念不生、身体的轻安、暖、清凉、痒、麻,未到地定过暗时的不触五尘,初禅天身发时的触乐,二禅中的无觉无观等等都属于定境。
佛门之中修学禅定,所追求的是定力,不是定境。修定修得好不好,是否得法,关键在于是否能住心一处,不散乱不攀援,然后在这基础上,不断地深细再深细,不断增强定力。定境的获得,是定力增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出现的,可以表明我们修定到了某种程度,但不是我们所追求的。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定境,都是虚幻不实,有生有灭的。如果心中贪着定境,便会妨碍定力的增进,甚至受到魔扰,导入歧途。
3、禅宗之禅与禅定的关系
禅宗之禅,指的就是禅那,是静虑之法,是借助定力进行思维修,以实现对法界实相的顿悟。其修行目标是引导佛子明心见性,发起般若智慧。禅宗之禅是般若,不是定。但是禅宗的修行不离禅定,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就无法通过参禅而明心见性。
禅定的核心是定学,是修定之法。禅定之力是证得般若智慧的工具,但其本身不是般若。但是,长期以来,有一些佛门修行者和世间的佛学研究者将禅宗的法门错认为修定法门。另有更多的一些人,虽然承认禅宗之禅是般若,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却犯了以定为禅的错误,将修定达到一念不生、身心统一、虚空粉碎等境界误认为开悟,以为证得这些定境就是明心或见性了。但是,他们所证到的所谓真心其实都是意识心,因为都在觉观之中,都是生灭变异法。
此外,禅定的核心虽然是定学,虽然偏定少慧,但仍不离静虑。因为禅定的修证也要通过静虑来获得正确的修定知见,若是修习禅定境界而不懂静虑,不知定中境界,不能善知转进,就无法从欲界定转入未到地定,无法从未到地定转入初禅,也无法从初禅转入二禅前的未到地定,无法转入二禅乃至非非想定。所以禅定虽然是定学,仍然必须有静虑的作用在;由静虑与心得决定,就合名禅定。
4、动中定与静中定
修定之法可分为动中修和静中修,所获得的定力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让心定止于一处的能力,但由于定力获得的方式不同,也就有了动中定力和静中定力的区别。
在坐中所修的静中定,容易入门,也容易获得一些定境。但是,静中修得的定力,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就不容易提起来。静中能够制心一处不散乱,到了动中却做不到,这样就无法参禅,因为参禅要在动中参,在静中参禅很难开悟。与此相反,在动中修定力,入门比较难,因为在动中身体不能静止,眼睛睁开东看西看,心容易被周围的境界吸引而散乱。但是,如果方法得当,入门之后,所修来的定力就比较强,而且借助此种定力就可以参禅。
静中修定,所修来的多是定境;动中修定,定力就比较容易增强,而且不容易被定境干扰。此外,佛门中有句俗语,说定力在不同状况下的关系是静中十分,动中一分;动中十分,梦中一分;梦中十分,临终一分。虽然未必十分准确,却也可以说明动中修来的定力比静中修来的较强。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生活方式比现在简单,环境也比现在清净,人们有较多的时间和条件去修静中定。同时由于人们心地单纯,攀援心比现代人要少一些,所以修静中定比较容易得力,定力也大多比较好。但时至今日,社会生活纷繁复杂,周围充满了车声、人声和各种机器的声音,想要寻觅一个适合的环境并非易事。人们的生存压力和生活烦恼也比古人多得多了,每天不是工作就是应酬,有点时间要去充电学习、通过媒体获取社会资讯,或者参加社会活动,这样,要抽出固定的时间修静中定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此,动中定的修行方法如今普遍受到修行者的欢迎。因为动中定的修习,对环境和时间都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按照善知识所施舍的方法,时时住心一处就可以了,如此坚持锻炼,定力自会增长,不影响生活中做大多数的事情。
对于有禅定正知见的人来说,大多数的修定法门其实都是可以动静兼修的。只是有些法门偏于动中修,有些偏于静中修。比如数息法,其实也可以在动中修,但偏于静中修;持名念佛,可以动中修,也可以静中修,在心中心念心听来念佛;禅宗的看话头,可以静中修,但一般是动中修。其他的修止、修观、止观双运、持咒等等法门,也大多如此。
此外需要了解的是,在动中修定力,最多只能修到初禅的功夫,无法进入二禅,因为从初禅是有觉有观三昧,动中可以修到,而进入二禅,先要修无觉有观三昧,只有在静中才能进入。所以,在不同的修学阶段,应该根据所修内容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方法。以禅宗为例,在明心见性之前,主要以看话头或其他方法修动中定力;明心见性之后,可以动中定和静中定兼修,增强定力;在需要修四禅八定时候,就应该转入坐中修静中定了。
5、禅定通外道
禅定修行,并非佛门才有,外道也修禅定。古印度的婆罗门、梵志、事火外道等等,中国的道家、医家、阴阳家等等,大多都将禅定作为修行内容,很多外道是把禅定作为主要修行方法的。
佛门与外道修禅定的方法,并无根本区别,不论是数息、修止、修观、止观双运、意守丹田、气息导引,是念佛、持咒、看话头等等,原理全都相同,都是借助某种方法使人将心定止于一境,减少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攀援,这样日久功深,逐层转进,定力逐渐增强,种种禅定境界逐步证得。但是,由于佛门修行多了出世间智慧和正确的世间智慧的指导,所以在禅定修行过程中,善知转进,不以追求神通和其他禅定境界为目的、为满足,所以更容易增进定力,而且少有魔扰,不易出偏。
外道修行四禅八定是以证得四禅八定的境界为目标,他们不修声闻的无漏空智,也不修缘觉的缘起智慧,更不修菩萨的大乘无生智,所以即使已经修得无色界顶——非想非非想处定,而仍然不免要轮回生死。
声闻的俱解脱大阿罗汉,修四禅八定到了无色界顶的时候,他们依照所悟的声闻无漏的智慧而证入灭受想定,成为大阿罗汉。
大乘法里面菩萨修行到了一定位次后也要修四禅八定,依照他所证悟的真如佛性无生的智慧,而证得灭尽定,但是他不取证无余涅槃。
6、修定与修除烦恼习气之间的关系
动中功夫定力较好的人,具备一定的反观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随时反观自己贪嗔痴等烦恼习气的现行,随后生悔、生愧,并做忏悔,发誓不再犯。这样长期反观,贪嗔痴习气就会渐渐转淡。定力更强的人,能够在历缘对境、烦恼习气被触发但没有现行发作时,就能够及时反观到,并将其压伏,不使现行,如此多次反复,该习气自然会转淡,直至断除。因此,定力对修除贪嗔痴等烦恼习气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定力,那就会明明知道某件事情不对,也无法控制习气的现行,平时也无法时时反观自己的心行变化,修除烦恼就是很困难的事情。有好的定力,修除烦恼就比较容易。
但是,有一些人,修定很多年,也很用功,定力却无法有很大的进步,一直无法进入未到地定。这其中的原因,往往是他的烦恼习气太重了,障碍了定力的增长。如果一个人的烦恼习气重,虽然看上去在修定,其实心中却在不断地东攀援西攀援,无法做到住心一处。因为他牵挂多,放不下。一会儿想到孩子如何如何,一会儿想到工作如何如何,一会儿想到张三借我的钱很多年了,怎么?一会儿想到昨天李四骂了我一句,我要怎样才能出这口气?如此烦恼深重,攀援不定,定力当然无法增进。这种人无法借助定力来修除烦恼,反倒要先想办法减少烦恼习气,来促进定力修行。修除烦恼习气的方法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多读佛经、多听法,多思维经中所讲的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多思维贪嗔痴等烦恼习气的害处等等,然后对照这些去思维自己的各种习气是否正确,很多牵挂是否必要。慢慢地就可以吧一些烦恼放下,习气淡一点,定力也就容易进步,因为修定的时候心不那么散乱不定了。
另外有些人,烦恼习气似乎也不重,定力也很强了,能够在未到地定中保持很长时间,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十几天都可以,但就是无法进入初禅。这是因为他不明白,初禅的获得不是单纯依靠定力,不是把未到地定的定力不断地增强就可以证得初禅的。要进入初禅,除了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外,必须除欲,特别是断除男女欲。一个人有了未到地定定力而无法修得初禅,就是因为他有男女欲的粗重烦恼,必须断除此烦恼,才能进入初禅。
因此,修定与修除烦恼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修定可以帮助修除烦恼,修除烦恼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定力的修习增上。
7、定力与神通的关系
神通有六种: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和漏尽通。漏尽通是智慧,只有佛门阿罗汉、辟支佛和大菩萨才能获得,不共外道。其他五通,佛门修行者和外道都可以获得。神通的获得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修得,一种是报得。报得的神通一般是前世修过神通,因某种原因而带到了今世。神通的修得,都是借助定力,再加修神通加行而获得的。
修习定力,不一定能得到神通;但是,修学神通,却一定需要定力。而且,定力层次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神通的大小。依欲界定所修出的神通,不如依未到地定所修的神通;依未到地定所修的神通不如依初禅所修的神通……,以此类推,依四禅所修的神通,是仅有欲界定、未到地定神通者所无法臆测的。
如前文所述,佛门修行者修学禅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定力,不是为了获得定境,当然也不是为了获得神通。非但如此,过早地获得神通,可能会导致修行者迷恋神通境界而误入歧途,或与鬼神结缘而影响修行,甚至堕入魔道,深陷轮回。因此,佛门修行者在修定时切忌希求神通境界。如果在定中遇有鬼神或佛菩萨来教修神通,一定要喝止他,不与他结缘。因为定中来教神通的佛菩萨绝不会是真的佛菩萨,都是鬼神化现而来,想要结缘,如果修学了他的神通,与他结缘,他就会要求你帮他做很多事,同时也会满足你的一些世间愿望,让我们更加贪着世间五欲。这些都不是善因缘,将来会成为我们堕落魔道的恶因缘,因此一定要拒绝,不可误入歧途。
佛门修行者主修智慧,因为解脱三界轮回之苦以及成就佛道,靠的是智慧,而不是神通。但是,修菩萨行的大乘修行者在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必须要修神通,因为度化众生也需要种种的方便力,而神通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只是初学者因为智慧较低,难于避免神通境界的诱惑,也难于拒绝鬼神的打扰,所以不主张过早修学神通。但是明心见性以后,转依了如来藏的殊胜功德,性障渐除,智慧迅速提高,就不容易为世间五欲所诱惑,到了一定程度,就应该加修四禅八定和各种神通三昧了。这个时候,一般是在二地满心,进修三地的时候。在此之前,修定过程中,不应希求神通,并要坚决拒绝各种神通。
8、日常生活中的用心专注与修定不同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对所做的某种事情很有兴趣,或有工作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紧急完成等情况下,就容易在做事的过程中非常专注,甚至达到忽略外境的程度,有人在旁边叫了好几声才反应过来。比如看书入神的时候或玩电脑游戏入迷的时候,都容易有这种体验。有些缺乏修定经验的人会以为这种状态与修定差不多,甚至会以为如果能经常保持在这种状态中定力就会得到提升。这种想法其实是种误解。看书的时候用心专注,虽然忽略了周围境界,但其意识心其实是在书中文字所描述的境界中念念变迁,攀援不定,这与修定时心定止于一念,不缘其他境界是完全不同的,仍是散乱心,不是定心。在这种状态下时间再久,也不可能锻炼出住心一处的定力,更谈不上定力层次的不断增上了。
三、禅定修行的次第
1、禅定修习的次第
禅定修行的境界次第,最粗浅的层次为欲界定,其次为初禅前的未到地定,之后依次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总称为四禅;再之后依次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总称为四空定。阿罗汉在非想非非想定中,舍去受、想二种心所,便可进入灭受想定,也叫灭尽定,借此定力,阿罗汉可随时入无余涅盘,出离三界而得声闻解脱。
上述四禅四空定合称四禅八定,如果加上阿罗汉所入的灭尽定,就是九次地定。是最准确的禅定次第。严格来讲,欲界定和初禅前的未到地定,由于未入初禅,尚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境界。而九次地定中的灭尽定只有阿罗汉、辟支佛能够证得,外道修禅定者由于没有出世间慧,不能断我见,不敢舍弃非想非非想定中的微细觉知心,所以无法进入灭尽定境界。换句话说:灭尽定不通外道,其余如欲界定、未到地定、四禅四空定等禅定境界为佛门外道所共通。
2、禅定次第与三界天的关系
欲界定、未到地定与欲界相应。具备欲界定和未到地定,同时福报具足的人,死后可以往生欲界天,成为欲界天人。欲界天总有六层天,具体往生到哪一层天,视修行者的定力深浅和福报大小而有差别。欲界天人和人道中人一样也有,特别是男女欲和饮食欲均未断除。
四禅定力与色界天相应。具备四禅定力且福报具足的人,死后可以往生色界天,具备初禅定力者可以往生初禅三天,有二禅定力者可往生二禅三天,之后依次是三禅三天、四禅四天,佛门声闻三果以上的修行者可以往生到五不还天,五不还天的最高天为色究竟天,只有地上菩萨可以往生,释迦牟尼佛的报身毗卢遮那佛现在就在色究竟天为地上菩萨说法。从初禅天一直到色究竟天的色界天一共有一十八层。色界天人已经断除欲界之贪欲,没有了男女欲和饮食等欲,但仍有色身,只不过色身没有男女之别,均为中性身,而且没有内脏器官。
四空定定力与四空天相应,具备四空定定力且福报具足的人,死后可以分别往生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四空天属于无色界天,无色界天人不但离欲,而且由于其已经断了身见,不再执着色身为我,敢于舍弃色身,所以没有色身,是纯粹的精神存在。
3、学佛所需要的定力层次
上述禅定次第对于一般初学者来讲甚深难修,要具足九次地定,很多人会觉得遥遥无期。其实不需畏惧,因为定力修行的过程与整个佛法修行的过程一样,是要次第渐进的,而且定力修行本身只是佛法修行的一部分,只要满足当时自己佛法修行的定力所需就可以了。就一般的学佛人而言,具备未到地定的定力,就可以满足参禅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需要。菩萨修学四禅八定,最好在进入三地之后再修,否则容易产生魔扰,反倒影响修行。所以,接下来本文重点只讲述从欲界定开始到未到地定修习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四禅八定和观禅、炼禅、熏禅、修禅,只依照佛门经典和善知识的开示进行简要的描述。况且,以笔者微薄的定力证量,也没有资格对四禅八定的修习内容进行个人的阐述,只能依经典和古今善知识的开示进行一个基本知见的传播。
四、修习禅定的方法和境界
用数息法作为修定的入门法,比较简单,容易掌握,是修定者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因此,这里重点探讨以数息法修静中定的方法,同时简要介绍念佛、禅宗看话头等修定的方法,其间会穿插一些禅宗修行和念佛法门修行的基本知见。
1、数息法的基本要领
身姿:
数息法是在静中修定的法门。一般人一听说静中定,就想到屈膝盘腿,正襟危坐,双手要结什么样的印,脊背要怎样,头颈要保持怎样的姿势等等。其实,这些方法都是一些方便,让我们容易将身体控制在一个可以长时间保持静止的状态,身体不松散。坐姿正确,便容易坐得久而且不易疲惫,定力容易修出来。但这并不是说必须要用七支坐法,坐得非常标准才能修定。如果执着于坐相,打坐过程中时时操心自己的坐姿是不是变动了,一发觉变动便心生懊悔,赶快纠正,这样始终对坐相有牵挂,便没有办法保持心念住于一处。甚至总在调整姿势,没有办法保证持身不动,这样便无法进入定的状态,连最粗浅的欲界定都无法进入。因为欲界定的基本特征就是持身不动,持身不动到一定时间,配合住心一处,心不散乱,才能发起欲界定的功德。
所以,原则上来讲,任何一种坐姿、站姿、甚至卧姿,都是可以修静中定的,只要能做到持身不动而且可以保持较长时间就可以。有人喜欢端身正坐;也有人喜欢坐在椅子或沙发上,两腿下垂,自然而坐;有人喜欢舒舒服服躺在床上保持身体静止;也有人喜欢站立端正,一动不动。这些姿势都可以修定,并无一定之规。但是,两腿下垂的坐姿,由于重量都压在臀部,容易很快就臀部发麻不适,不易久坐;躺在床上的姿势容易导致昏沉,进入睡眠;而站立的姿势由于腿部受力,容易疲劳,也不易持久;所以最好的姿势是屈膝盘腿的方法。为了持久,可以选择坐在比较软的垫子上,并且把臀部垫高一点,这样可以减少腿部的不适。只要做起来不是很勉强,尽量采用双盘或单盘坐法,这样一来可以坐得稳,背脊不易吃力疲劳,而且可以减少对腿部肌肉过度挤压产生的不适,不易腿部麻木。如果做不到双盘、单盘或做起来太吃力,那就采用我们普通的散盘坐法,只要把臀部垫得稍高一些,也是可以持久的。不过臀部不宜垫得过高,因为散盘坐得本身就不是很稳定,垫得太高,容易发生歪斜,身体为了避免歪斜,背部和腿部不自主地就会用力,容易疲劳。用上述坐法一旦坐得舒适、稳定、正直了,就不要轻易调整,尽量做到持身不动,时间久了以后,如果发现头部下垂了,或脊背松懈前屈了,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必心中懊悔,不然会导致心神分散。这时,可以缓缓调整回初始的状态,再次静止不动,这是为了避免陷入昏沉或压迫呼吸而做的调整。
以上述的坐姿用功一段时间后,就会渐渐熟悉进入定的状态时的觉受,此后,就可以试着在其他的坐姿、站姿、卧姿中,去找寻这种持身不动的感觉,那样就可以利用更多零散的时间来修定了。比如坐公车的时候,工作间隙休息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都可以随时进入持身不动的状态,这样定力进步会非常快。
数息法六妙门:
在做到持身不动的同时,同时要学习数息法。数息法有个六字诀,也叫六妙门,分别为数、随、止、观、、净。只要严格按照这六妙门精进去修,欲界定和未到地定定力很快就能成就。
首先,在持身不动的状态中,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呼吸上,开始数呼吸,呼吸一次数一个数字,从一数到十,然后再从一开始数,如此重复。在数的过程中,呼吸要自然,如果发现有呼吸加重或有意无意控制时间、力度和节奏的情形,要回复自然呼吸。大多数人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散乱攀援的习气比较重,无法数到十就被妄想打断。这时,不必懊悔,从头开始数即可。如果有人做不到,说明心的攀援习气很重,那就在一个呼吸之间数十个数,也就是在吸气的时候从一数到五,在呼气的时候从六数到十,这样意识心的注意力忙于数数字,就不容易向外攀援。这样反复练习到妄想渐少的时候,就可以改回一个呼吸数一个数,如此反复练习,这个过程就叫做数。数的时候意识的注意力要随着呼吸上下,不可攀援打妄想。
当数息数到妄想很少,数字基本不会被打断的时候,就可以改为随息,就是把数字去掉,只将注意力随着呼吸从鼻头到丹田,再从丹田到鼻头,如此上下,反复练习,这就是随。经过随的练习,妄想是不起的话,这时就可以让心止住,也就是让心在清清明明,不打妄想的状态中保持下去,这就叫止。修止一段时间后,如果妄想是不生,就可以开始观察无妄想的心中一些微细的境界,然后在一个微细的境界中安住,看住它,这就是观。观的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有更微细的境界,我们就进一步去观这个境界,如此步步深入,微细再微细,就会从持身不动、心得粗住的欲界定转入心得细住的未到地定中。这时,心不再向外攀援,妄念不起。如果继续深入,渐渐会出现不了五尘的状况----觉察不到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座下的床褥也不存在了,也听不见外界的声音,闻不到外面的味道了,对外界暗无所知,只剩下对定中微细法尘境界的了知。这就是未到地定过暗,属于未到地定的深定。这时候如果有人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或身体里血液流动的声音,不必心生恐惧,不要去关注它,把心仍然放在原来所观的在微细的境界里就可以了。
在上述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出现了妄想而又无法打消它,心开始散乱的话,就要退回上一个层次去。比如在观微细境界的过程中,发现出现妄想,就可以退回去观粗一些的境界,如果连粗的境界也观不住,那就退回止的状态,不行,就退回随的状态,如此一直退回数的状态。这个过程,就叫做
的过程中,如果妄想不再生起了,能够在定中安住了,就可以按照数、随、止、观的次序再向上层层推进,如此反复练习,我们的定力就会越来越好,心会越来越清净,这就是净。
数、随、止、观、、净,数息法的这六妙门,是修学定力的方便善巧,这些事修的方法不会,就无法得到未到地定,就是所谓的事障未来。
2、念佛修定的方法
以念佛法来修定,必须要明白从有相入无相的道理,善知转进,才能有所成就。
念佛一般是从持名念佛开始,口中持佛名号,持续不断。此时,必须心中同时忆佛,要有忆佛的念在。如果口中念着佛号,心中打着妄想,那不叫念佛。念佛的念是忆念的念,不是诵念的念。如果能够做到口称佛号,心中系念于佛,不攀援不妄想,才是真正的念佛。在定力不太好的时候,心中的忆佛念经常会被妄念打断,此时不须懊悔,再捡回来忆佛的念头就可以了。如此坚持锻炼,定力渐渐增强,心中趋于清净,不喜攀援,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听到口中的佛号声就会觉得是一种搅扰,此时便可以停止口中佛号的诵念,改为在心中持名念佛,不出声,这个阶段,叫做心念心听。
同样,心念心听的时候,关键也在于一定要有忆佛的念在。如此继续锻炼,慢慢地心中更加清净,有了住心一处的定力,妄想也很少起来,渐渐就会觉得连心中的那个佛号也是一种搅扰,此时,就可以把心中的佛号也舍掉,只剩下一个忆佛的念在。这时候,心中没有佛的名号,佛的形象也没有,只剩下单纯的忆佛的念,这就是从有相转入了无相。这样继续锻炼,直到能够让忆佛的念持续不断,就会进入忆佛定,即便在动中,也不受影响,。此时,就是《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状态。
这种念佛修定的方法,可以在动中练,也可以在静中练,而且容易入门,也容易转进。关键在于修学者必须透过持名的表象,了解心中忆佛的要点,才能够真正修成。
3、看话头
看话头是中国禅宗独有的修定法门。在禅宗发展的初期,人们的根性较好,定力也比较好。那时候,修行者大多重视定而不了解禅宗的根本是慧,所以往往定多慧少。那时禅宗祖师传法往往是注重慧的引导,而不必在定的修习上费心。渐渐地,修行者明白了禅宗的核心是修慧,却开始出现了重慧而轻定的倾向。到了宋朝以后,人们的根性越来越差,对修定也越来越不重视,禅门修行者的定力也越来越差,无法满足参禅的需要。禅宗祖师无奈才施设了看话头的方便法门,以快速提升参禅者的定力,同时锻炼思维观的能力而可以参禅。
什么是话头?虚云老和尚说:什么叫做话头?头,就是未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就是一念末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是话尾。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迥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照顾话头。
所以,所谓话头,就是话的前头。一句话在心中尚未升起,尚未形成这句话的语言文字的表述,但是这句话的意思已经清清楚楚,心里很明白,这时候的状态就是话头。看话头,就是看住这话的前头,并且要看住,不使话头丢掉。这其实也正是让心定止于一处的方法。其要点之一在于所看住的一定是那句话的语言文字表述尚未升起的时候,语言文字生出来,就已经成了话尾了;要点之二,在看这个话头的时候,话头里这句话的意思一定是清清楚楚的,如果没有这句话的意思,也不叫看话头,而是看无际空,或看无念之念了。所看话头的意思如果不是清清楚楚,就很难锻炼出思维观的能力。
看话头的具体方法其实与前述忆佛的方法是一样的。忆佛,其实正是把佛当做话头去看了。比如看阿弥陀佛,其实就是在心中不产生阿弥陀佛的佛号、形象等,但清清楚楚地看住阿弥陀佛的这个念,这正是一种话头。因此,禅、净两种法门,修到一定程度,其实都是互通的。
4、欲界定、未到地定修习中的定境
依数息法可以修到欲界定、未到地定等,依念佛法、看话头也同样可以修到欲界定和未到地定。在欲界定和未到地定中,会出现种种定境,比如轻安,在定中感觉到身体十分轻松,头脑空灵清明,很是舒适。此外,有人会出现身体某些部位或全身发热、发冷、发麻、发痒,或者有些针刺般的疼痛;有人会有身体飘飘然像要升腾起来或要融化的感觉;有人会觉得身体向外膨胀,甚至胀得很大,有些缺乏定力知见的人会以为这是发起了初禅天身,会自称或随喜别人证得初禅,其实只是在很粗浅的定境,离初禅远着呢。
上述境界的产生,大多是身体为了适应定中的放松和静止状态而产生的反应,或者是觉知心变细而观察到平时就有而自己从未观察到的一些觉受,或者是在很强的轻安舒适的感觉中所出现的幻觉,这些都是意识心境界,有些人把某些境界的出现误认为是证到了禅宗明心开悟所证的空性心,甚至更进一步地以为自己已经眼见佛性了,这都是误解。禅宗的明心开悟是纯粹的智慧,是在一念之间明白了真如(如来藏)是什么,是很单纯的一念相应慧,不是境界法。千万不可误解为已经开悟,更不可对人宣称自己已经开悟,否则就会犯下大妄语业。
但是,这些定境的出现也是好事,说明我们已经有了一点定力,已经有能力慢慢离开平时散乱攀援的状态,坚持下去,定力带给我们的帮助和受用就会逐渐显现。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当这些定境出现的时候,不要心生恐惧和担心,也不要因为修定出了境界而心生骄慢,以为自己定力很了不起了,也不要贪着这些境界,试图长时间保持和享受这些境界。这都会导致意识心的攀援散乱,无法保持住心一处的状态而使定力难以继续增上,严重者,由于过于执着境界法,鬼神魔就会得其所便,对修行者进行误导,引入歧路。当这些境界出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不喜不惧,不即不舍,不去理会它,只管住心一处,处于或观或止或随或数的状态中,那些境界就会随它自己的状况维持一段时间或很快消失。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坚持住心一处,定力自然不断进步,境界自然不能侵扰。
此外,在欲界定和未到地定中,有可能出现比如感觉身体悬空、闻到异香、听到异声、打寒战、鼻孔呼出灼热的气体、身体抖动等等境界,我们都不需要理会,只管住心一处即可。
3、四禅八定、观禅练禅熏禅修禅、四无量心、楞严定简述
四禅八定的第一步就是修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里,会有各种境界。比如触,未到地定里面的触,出现的时候,有二支功德:第一支一心,第二支乐(此乐劣陋,难比初禅)。在未到地中有觉明、轻安、清凉,但这个不是初禅。在未到定中,有触皆伪,都不真实。不要把未到地定里面的轻安、清凉,那些触觉,误会是初禅的境界。
初禅有八种的触,这八种触出现的时候,每一种触,都有五支功德,有动夫功夫的人容易跟初禅相应。因为初禅是有觉有观三昧,动中容易相应。因此在性障消除之后,毎天于行住坐卧之中,他只须止观分明或者一念相续,或者一念不生,保持在这种境界里面,初禅善根自然就现前;或者在我们打坐的时候,或者正在走路的时候、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乃至蹲马桶的时候,随时随地都可能会忽然出现。
如果在出现的时候,是一剎那间遍身如云如雾,内外相通的话,这个就是色界身出现于欲界身中,那你就体会到色界天的天人色身怎么回事啦!亲自体验了。这个时候,遍身都有乐受,全身毎一毛孔都有乐触。这就是初禅的善根发具足。
如果善根发,他是运运而动的话,这有二种:一种从下而发,一种从上而发。从下而发的话,或者从脚或者从会阴,从这里运运而动,渐渐遍满全身受乐,这也是善根发具足。但是这一种善根发,不能体会色界天人的身体。
如果运运而动,从上而发:从头或者喉间发起的话,这个乐通常会退失掉。从头而发渐渐到脖子,然后又退回去,又不见了。有时候从头而发,渐渐的乐触到达胸腔,然后又退回去,又不见了。这个叫做善根发不具足,是退分初禅。这种人善根发以后要更努力修定,努力消性障,不然的话,必定会退失初禅。
我们必须要了解:初禅不是努力精进去求而得,乃是性障消除以后,在我们四威仪中,保持动静恒一状态之中,不求自得。从此以后就可以随时随地在动中或者静中,只需要把心往内收敛。在收敛时,心稍微一提,初禅的痒触的乐,就会遍满于胸腔之中。因为有这种微细乐,从此配合明心见性的功德,就渐渐的开始可以远离淫欲的乐。
如果我们能深修初禅,接下去会经历虚空粉碎及大地落沉的境界,这个是有觉有观三昧,不离初禅的境界,不是开悟。如果曾经修过观禅成功的人,或者已经有五神通的人,当他进入较深的初禅境界时,会产生光音无限的觉受,这也是初禅定境,不是悟。
如果继续精进而舍离乐触的话,接下来胸腔的乐触消失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然后发起一种舍心,觉得什么都无所谓啦!只有修道是乐,定力继续增强,有一天突然间在心里起了一个念,舍离一切执着的时候,微细乐就现前了。以前体验的八种乐触是粗糙的,现在这种乐触变成微细的乐触,没有那么强烈,但是更细腻,更殊胜。
如此继续再修,过一段时间,性障除得更彻底,然后一样的舍离觉观,继续努力,渐渐的可以发起无觉有观三昧。刚发起无觉有观三昧,一剎那又退出来了,然后继续再努力。要证入无觉有观三昧定境须打坐中修,但是更须藉无相忆念拜佛法增强定力。要证入定境须在坐中修、静中修、要不受打扰。然后渐渐的再去体会第一次进入无觉有观状态时是怎么样进入的。体会过之后,重新再依照那一次的经验一步一步走进去,然后他可以安住三秒钟,二秒钟,突然起一个心:我终于进来了!刚起一念,又退出去了。这样不停反复的练习,习惯了,终于可以安住无觉有观三昧。欲进入初禅之前或进入二禅的无觉有观三昧之前,通常会出现虚空粉碎或大地落沉境界,此是定境,与禅悟不相干。
无觉有观三昧成就的时候,只要把观舍掉,很容易就进入二禅。无觉有观难修,无觉无观就容易啦。但是对一般人来讲,初禅最难,从凡夫地到初禅地,是一段很长的距离,因为定力难得,性障难除。初禅地现前接下来要修到无觉有观三昧,这段距离也是很长,但是已经不像修初禅那么难了,稍微简单一点。这无觉有观三昧获得的时候,接下去要修到四禅就容易了。
有觉有观三昧现前之后,想进入四禅,是要继续增加定力,并且要断除更微细的各种烦恼习气,然后渐渐的可以从初禅后的无觉有观三昧进入二禅,进而到三禅到四禅。
如果菩萨已经明心见性以后,无生智现前,要修定就比一般人容易多了,因为性障烦恼渐渐地开始消除了。没有得到无生智者,修学禅定大部份会停住于未到地定里面,在定中暗无觉知,空无所有,他就会误以为是证得空性,因此而生起大我慢,就不能导向解脱。因为性障所障的缘故,不得初禅,只得到他化自在天的天福;因此智者大师云:魔是未到地定果。
如果我们能够先修得智慧,能除掉烦恼性障,一者容易发起初禅,免除以后舍报进入他化自在天为魔子魔民。二者我们知所转进,就容易获得四禅。如果反此道而行,只怕勤苦终生最多也只能得到未到地定的境界而已。
菩萨修完四禅以后,要再修观禅、炼禅、熏禅、修禅。
观禅譬如九想不净观或大不净观,一切处观、白骨观、乃至净土的观经里面的十三观。
炼禅是指九次第定: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再进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再入灭尽定,称为九次第定。
熏禅是指狮子奋迅三昧;狮子奋迅三昧是说十方三世诸佛要入涅槃的时候,就要用到狮子奋迅三昧,称为熏禅。
诸佛入涅槃怎么入?从初禅开始,不会从别的地方开始。因为诸佛常在定,无有不定时,随时随地都在初禅里面。然后从初禅进入二禅,转入三禅、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然后再退回无所有处、识无边处、空无边处,四禅、三禅、二禅、初禅;再从初禅到二禅、三禅、四禅,于四禅入涅槃,十方三世诸佛都是这样入涅槃的。我们将来终究要成佛,舍报的时候也是要用狮子奋迅三昧,这就要把九次第定练得非常纯熟,才能够做得到。
修禅是指超越三昧;超越三昧是从初禅进入,却从四禅出定。从非想非非想处入定,却从初禅出定。从二禅入定却从无所有处出定。跳过来跳过去超越,这叫修禅。
这观、炼、熏、修四种禅定修好之后,过去世若曾修神通加行,五种神通在我们修各种三昧的过程里面,自己会发起。如果没有发起,在四禅的时候可以专门修学神通。四禅之中修神通可以随学随得,或者过去世曾修神通的人,在修观禅的时候,自然会发起。另外有一种漏尽通——明心见性的无生智就是漏尽通,但是不具足,因为尚未获得尽智——一切后有永尽的智慧。也就是烦恼没有断尽,所以要继续修学。
四禅之后应该要修四无量心: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但是我们修四无量心的时候,不应该以希求梵天天主的果位而修,应以修集菩萨的慈、悲、喜、舍的心来修。如果修四无量心的时候,是以求得梵天天主的果报而修,这色界十八天的天主,他们就会感觉到,因为他的宫殿会震动,他就会找:是什么人威胁到我的宝座?那个时候你要修四无量心就很困难,他会来阻碍你,因为你威胁到他。所以为避免这些遮障,我们不应以求诸天天主的果报为目的而修,应以菩萨的慈、悲、喜、舍的心量来修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修学完成之后,要继续再修楞严大定。楞严定也包括前面的四禅在内,所以《楞严经》所讲的定包括欲界定、未到定,乃至四禅四空定。我们这里就不细说了,请大家自行请阅《楞严经》就明白了。

(原标题:禅定真实义--佛门定力修行浅释)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