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18-07-23 15:26   浏览:1627  

五戒之戒相简择

以下对于五条戒相都依《优婆塞五戒相经》作一简略地简择。
1、杀生戒
不杀生戒相,生是有情的生命,杀是用刀枪木石毒药等东西,断绝有情的生命。这是一种残忍的罪恶行动。佛法以慈悲为根本,杀害有情的生命,是违反佛法僧的慈悲本怀的,所以应当戒杀。这杀罪在受持五戒的人犯了的时候,有可以忏悔和不可以忏悔的差别,假若杀的是一个人,或人胎,而自己的精神又是清醒地知道自己所要杀的地实有的人;由于烦恼相应,内心里发起了断绝他生命的杀念,无论是自己杀,或教人杀;在方法上,用刀用枪,用毒药,势力逼迫等;只要自己蓄意想杀的人,因此而死了,即构成不可忏悔的根本罪。受戒的人,不作这样的事,即是守持不杀戒。
若于上说条件不具足,如所杀非人,或精神错乱,或不知是人,或无杀心而误断彼命,皆是可以忏悔的杀罪。若仅仅于人或畜生系缚、禁闭、打伤等,是杀方的方便罪而不是正罪。应该知道,五戒中的杀戒,原则上是不应该杀一切众生,如《大宝积经》八十二卷《随伽长者会》,说到五戒文中就说:不杀一切诸众生等。这是说在家菩萨爱了五戒,修习慈心不应该杀一切众生,但并不是凡杀了一个众生都是犯了杀的根本罪不可忏悔。
《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犯杀有三种夺人命:一者自作,二者教人,三者遣使。自作者,自身作夺他命。教人者,教语他人言:捉是人系缚夺命。遣使者,语他人言:汝识某甲不?汝捉是人系缚夺命。是使随语夺彼命时,优婆塞犯不可悔罪。
是说,杀戒由五种因缘成不可悔罪:
一是人,即所杀的人,或人胎,非是畜生等。
二人想,即能杀者的想不错乱,意识上清楚地知道所杀的是人,而作人想,非作畜生等想。
三有杀心,即意识中是发起断绝其众生命的杀心。
四兴方便,即杀害的加行,如置刀、购枪、配药、计划等,为达到究竟断绝人命的种种方法,是为方便。
五被杀人命断,即被杀的人因能杀者刀杀,或枪杀,或毒药等而死了。
只要这五个条件具足,其被杀死的人,无论是自己杀的,或教人杀的,遣使杀的,被杀的众生命断绝时,杀者即犯了杀戒的不可悔罪,而失掉戒体,不复成为优婆塞了。
还应该知道,劝赞人死,其人因此而了,也是不可悔罪。持戒者于此应该特别注意。若五个条件不具足,被杀者虽然死了,亦是可以忏悔的杀罪。余打伤,系缚等为方便罪,皆可忏悔,广如经说应知。于上说杀生事不作,就是守持不杀生戒。
2、偷盗戒
不偷盗戒相,偷盗是不与取,即他人的财物等,不给与自己,自己以盗窃心,将其取离本处而据为已有,是为偷盗。包括教别人替自己偷盗,或以势用夺取,或以方法侵占,或借用抵赖不还,或拐骗、贪污、漏税等,皆是偷盗,只在价值满足数量,生起得心,即犯盗戒根本罪,成不可悔。自己不作这样的事,就是守持不偷盗戒。若盗窃未成,或价值不满数量,或以破坏心而破坏他人财物等,皆是方便罪,可心忏悔。于上说偷盗行不作,就是守持不偷盗戒。
《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优婆塞以三种取他重物,犯不可悔:一者用心,二者用身,三者离本处。用心者,发心思惟欲为偷盗。用身分等滠他物,离本处者,随物在处,举着余处。
经中所说重物,即价值五钱。此盗戒,以六种因缘成不可悔罪:
一、他物,即所偷盗的东西,自己无主权。
二、他物想,即思想不错知,意识上清楚地知道偷盗之物是他人所有。
三、盗心,即由贪烦恼相应,于他人物生起偷盗心。
四、兴方便,即进行偷盗的种种方法。包括自取、教人取、遣使取。这三种取中,又有苦切取、轻慢取、诈称他人名字取、强夺取、受寄取六种。
五、值五钱,即价值满足;律摄中说五磨洒,古德说是八十小钱,或八分白银。
六、离本处,即将他人物取移原放处所。
六缘具足的偷盗事,即犯盗戒不可忏悔的根本罪,而失掉戒体了。若六缘不具,取了他人的东西,或以破坏心毁坏他人之物,皆是可以忏悔的罪。
经中又说以七种因缘虽取他人物无犯。即:
一、已相,于所取物误认为是自己的。
二、同意,所取物的主人,与已亲厚,知已取用,其心欢喜。
三、暂用,取物时无盗心,只是暂时借用即还。
四、无主,即不知所取物有人摄属。
五、狂。
六、心乱。
七、病坏心。
最后三种,皆由神经错乱而取他物。盗戒可悔不可悔罪,《优婆塞五戒相经》中分别很详,应阅读参考。
3、邪淫戒
不邪淫戒相,淫是两交会法,邪淫是指与非自己的妻子之外的女人行两交会法。若女人为父母兄弟儿女亲眷等所守护,或者为国家法律所保护,出家修行女为戒法所守护等,与这些人行两交会法,乃至与畜生行交会法,都是邪淫。即自己的妻子,若受持一日的戒法中,戒有娠、乳儿及非时、非道、非处(地点如清净道场处)行两交会法,也是邪淫,作这些两交会的时候,自己的精神是清楚的,无错乱想,直爱乐心,即得根本罪。若只摩触,言语调戏等,是邪淫的方便罪。自己不作这样的事,就是守持不邪淫戒。
《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优婆塞不应生欲想欲觉,尚不应生心,何况起欲?恚痴结缚根本不净恶业。是中犯邪淫有四处,男、女、黄门、二根(一身中具有男女根的人)。
女者:人女、非人女、畜生女。
男者: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亦同于上类。
若优婆塞与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三处行邪淫,犯不可悔。
若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二处行淫,犯不可悔。
若发心欲行淫未和合者,犯小可悔。(远方便故)若二身和合止不淫,犯中可悔。(近方便故)
若优婆塞婢使已轻嫁有主,于中行邪淫者,犯中可悔。余犯如上说。
三处者:口处、大便、小便处。除是三处,余处行欲皆可悔。
若优婆塞婢使未配缘,于中非道(即非三处)行淫者,犯可悔罪。后生受报罪重。
若优婆塞有男子僮使人等,共彼行淫,二处(口及大便处)犯不可悔罪。余轻犯罪同上说。
若优婆塞共行淫,不与值者,犯邪淫不可悔。与值无犯。
若人死乃至畜生死者,身根未坏,共彼行淫行,女者三处犯不可悔。轻犯同上说。
若优婆塞自受八支(一日一夜八关斋戒)行淫者,犯不可悔。八支无复邪正,一切皆犯。
若优婆塞虽都不受戒,犯佛净戒人者,虽无犯戒之罪,然后永不得受五戒,乃至出家受具足。这邪淫戒,以三种因缘成不可悔:
一、有淫心,即行淫时,心极爱乐,如饥得食,如渴得饮。
二、是道,道即口及大小便处,于此三处行淫是名为道。
三、事遂,正行交会。
经中仅说自受八关斋戒行淫犯不可悔,应知已妻受八关斋戒共彼行淫亦不可悔,以是破他梵行故。
4、妄语戒
不妄语戒相,妄语即虚妄不实的语言,自己意识不错乱,意欲欺诳他人,对于能够了解语言意义的一人或多人,说自己得了禅定神通等功德,或说证得预流果等,这叫妄说上人法。即超过普通人的常识以上的法。只要听人了解自己所说的意义,不管其信与不信,即犯了妄语戒的本罪,这里面包括他人以如上所说的事来向自己询问,而自己用语言答认,或现相默认等,都是大妄语的本罪。假若自己说的话,听的人不了解所说语言的意义,或自己说的不具体等,虽是不实的语言,但只是妄语的方便罪。若平常小事见言不见,不见言见,闻言不闻,不闻言闻,觉言不觉,不觉言觉,知言不知,不知言知,皆是可以忏悔的小妄语罪。自己不说如上诸妄语,即是守持不妄语戒。
《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吾以种种呵妄语,赞叹不妄语者,乃至戏笑尚不应妄语,何况故妄语?
是中犯者:若优婆塞不知不见过人对法,自言我是罗汉者,犯不可悔。
若言我是阿那含,斯陀含,若须陀洹,乃至向须陀洹。若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若得慈悲喜捨无量心。若得无色定、虚空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若得不净观,阿那般那念。诸天来到我所,诸龙、夜叉、薜荔、毗捨阇、鸠盘茶、罗刹来到我所,彼问我,我答彼,我问彼,彼答我,皆犯不可悔。
若本欲言罗汉,误言阿那含者,犯中可悔。余亦如是说。
若优婆塞,人问言:汝得道耶?若默然,若以相示者,犯中可悔。(未决定了解故言可悔)乃至言旋风土鬼来我所者,犯中可悔。
若优婆塞,实闻而言不闻,实见而言不见;疑有而言无,无而言有;如是等妄语皆犯可悔。若发心欲妄语未言者,(远方便罪)犯下可悔。言而不尽意者,(近方便罪)犯中可悔。
若向人自言得道者,便函犯不可悔,
若狂,若心乱,不觉语者无犯。
此中妄说上人法的大妄语,以五缘成不可悔:
一、所向是解义的人等。
二、是人等想。
三、有欺诳心。
四、说重事,即说是罗汉等。
五、听者解义。若向聋人、痴人、不解语人说、及向畜生等说,并属中可悔罪。
5、饮酒戒
不饮酒戒相,酒是一种有刺激怀的饮料,喝了以后,扰乱人的神经,使人容易失掉本来平静的心行,引起躁动、烦恼、乃至使人颠倒狂乱,生事肇祸。佛陀意在令修行的人,不致放逸乱性,而造作恶行,所以制令不饮酒戒。这里所说的酒,包括一切可以醉人的酒;无论是粮食作的、果子作的、药物等作的、干的、湿的,都在戒禁之内。于诸酒不饮,即是守持不饮酒戒。
《优婆塞五戒相经》中说:诸比丘、优婆塞不得饮酒者,有二种:谷酒、木酒。木酒者,或用根、茎、叶、花、果,用种子,诸药草杂作酒,酒色、酒香、酒味,饮能醉人,是名为酒。
若优婆塞尝咽者,亦名为饮,犯罪。若饮谷酒,咽咽犯罪。若饮醋酒,随咽咽犯。若饮甜酒,随咽咽犯。若噉曲能醉者,随咽咽犯。若噉滴糟,随咽咽犯。若饮酒淀,随咽咽犯。若饮似酒、酒色、酒香、酒味,能令人醉者,随咽咽犯。若但作酒色,无酒香,无酒味,不能醉人,及余饮,皆不犯。
酒戒但是遮罪,为防护过患,所以与前四性戒同制,实是可以忏悔的戒。此酒戒三缘成犯:
一、是醉性,即饮之醉人。
二、酒想,即想无错乱,心知是酒,或酒和合的饮料等。
三、入口,入口尝咽即成犯罪。
咽咽犯罪,即结归可以忏悔的罪。若饮食不知有酒,或虽是酒煮之物,但以失去酒性,不能醉人,饮食之并皆无罪。另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一切精神类的药品、毒品等,不是身患疾病而遵医生建议服用,自取服用、吸食者,因此而迷失心智,也属于犯戒的行为,不得不慎。

(原标题:五戒之戒相简择)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