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18-07-23 13:42   浏览:1085  

禅净互通,禅净双修

第一节 禅净互通
末法时期,常有佛弟子因为修行法门之不同而相互评论高下,尤其是净土与禅的修行者。
某些修禅的人认为念佛人大多心向外求,求佛、求菩萨,只知念佛,不知内摄,不知开发自己本具的佛性。某些念佛人则认为修禅人狂妄自大,不知念佛法门可以三根普被、利钝兼收。凡此皆因末曾深入禅与净土的各种法门,而生误会。以致教内互动干戈,或者言语批评,或者写文章,打笔仗,让教外人士看笑话,也使某些即将学佛的人,因而退心,转入外教去了。这便是断人慧命,罪过极大。弘一大师说得好:“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末学以为:在未深入了解对方所修法门之前,不应随意以自己的主观来批评教界人士。深入了解并实际修持一段时间,证得一些境界之后,才可基于善意而于私下向对方提出自己的见解。
近代常有高僧大德倡言“禅净双修”,说禅与净土可以互通。便有某些人因此心生疑惑。认为念佛须执持圣号,口念心念;苦修观者则有佛之形像。而禅门以无门为门,扫除一切相,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何能互通?又如何能双修呢?
这样的疑惑,存在某些初入佛门者心中。若能一门深入,将发觉门门相通,最后都无差别。我们可以这样说:“一切修行法门汇归禅定,一切修行结果汇归净土”。佛法虽然广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每一法门到最后都汇归于定,因定而依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念处、第一义谛等发禅,亲见佛性或断除烦恼。
念佛人于此世界,修念佛法门而悟入佛性者是如此,带业往生至极乐世界者,于花开见佛后,闻法而入无生忍(注二),亦复如此。是故一切修行法门皆当汇归于禅定。
因此,广义的说,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净土的各种法门在内,都属于禅定的范围,而八万四千法门之修持,只要是有修有证者,多少证得唯心净土。若到无学(注三)之阶位,则安住涅槃,真是净土。若到此地位,随意得生诸佛三种净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若入佛位,自住常寂光净土,是唯心净土,真正的、究竟的净土,非如前三种净土是诸佛化现的化土。是故,禅定是方法,净土是结果。明乎此,即无需为禅与净土而互相争执。
三宝弟子在此世界修学禅定,是难行道,也是速成道。往生极乐世界是易行道,若具此无相念佛工夫者,欲往生极乐净土,一生即可成办;若以证得究竟解脱境界而言,则往生极乐净土者所需时间超过在此世界之修行者十百千万倍。此非本书所欲叙述之范围,不拟详细解说。
注二、无生忍:分证解脱乃至究竟解脱皆是无生忍。
注三、无学:有修有证谓之有学,或称学人。究竟解脱者于解脱道已经
亲证并究竟了知,已无可学谓之无学。
第二节 禅净双修之事例
凡究竟解脱之大乘禅者,皆无所住而生其心,以无住生心故,六念俱足,所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此六念之首为念佛,念佛则通于净土。其余五念亦皆通于净土。而究竟解脱之大乘禅者,明见佛性,几乎无余,乃能证入佛之知见,因此证得唯心净土。是故,禅与净土可以互通。
在佛教史上,有许多禅师鼓吹念佛,事实上参禅人亦宜多拜佛念佛,以为入门方便;也有不少净土寺院提倡参究念佛。如永明延寿禅师之“宗、教、禅、净”。又如长芦宗赜,因禅悟入,却主张禅净双修,人称“慈觉大师”,著有禅宗“禅苑清规”十卷。却又著作更多的净土文卷,如“净土简要录”,主张“念佛参禅,各求宗旨。溪山虽异,云月是同。可谓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户透长安”。
最著名者莫如明末云栖株宏禅师,即是念佛人所尊称之莲池大师。依莲池大师塔铭所载:
《单飘支杖,游诸方,偏参知识。北游五台,感文殊放光。至伏牛,随众炼魔。入京师,参笑岭德宝。笑岭道:“咄!汝三千里外求我开示,我有什么开示?”便辞向东昌,途中闻樵楼鼓声,忽然大悟,乃有颂云:
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
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
乘悟并销,归无所得。初、师发足操方,从参究念佛得力。至是遂开净土一门,普摄三根,极力主张;乃著“弥陀疏抄”十万言,融会事理,指归唯心。又亿昔见“高峰语录”,谓自来参究此事,最极精锐,无逾此师之纯钢铸就者,向怀之行脚。唯时师意,并匡山永明而一之,更录古德机缘中吃紧语,编之曰:“禅关策进”,并刻之,以示参究之诀,盖显禅净双修,不出一心。》
由以上记录,可知莲池大师是从最初之参究念佛得力,再由参禅入理,因此而提倡禅净双修,著有“弥陀疏钞”十万言,为净土行者所津津乐道;而其另一钜著“禅关策进”,则“于其一生之中,行则携囊,居则置案,一览之,则心志激励,神采焕发,势自鞭逼前进”。终其一生,依“禅关策进”一书鞭策自己,迈向究竟解脱之境界。而此钜著亦在后代禅者之间倍受尊崇。
云栖株宏以禅师之见地,而提倡禅净双修;不但鼓吹持名念佛,称为事持,亦提倡体究念佛,称为理持,而教人参“念佛是谁?”此即禅净双修。而为净土行者尊为净土宗之重要祖师。其前之永明延寿禅师亦复如是,以禅师所修所证,深知一切修行法门汇归禅定,一切修行结果汇归净土之道理,便知禅净可以互通。
第三节 禅净双修略述
一般念佛人大多执持佛号,散心念佛。虽然称为念佛,但大约是打妄想的时候居多。较精进者,发觉妄想时,便赶紧回到佛号。真正精进的人,是念佛时不但心中默念佛号,也同时忆念著佛。最后是念佛时,佛号不起,心中仍是念佛,进入无相的境地;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念佛念到无佛可念”,行住坐卧皆在无相念佛之境界中,这便是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之初步入门。此时一心不乱、净念相继、无佛形、无佛号。仍念佛不舍;得尝法乐,无比轻安。念佛人到此地步已经通于禅法,自然能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岂非禅净互通?
若念佛人,从拜佛、称名念佛,进入无相念佛之境地,欲修楞严大定,当摄取修定之知见,并详阅楞严经;每天在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无相念佛,并在每天固定时段打坐之时无相念佛。待事理二障消除,自然渐渐深入楞严大定而证得诸种念佛三昧(注四)
另有念佛人或持咒者,于日常生活中执持佛号或固定一咒而心中念念不舍,并于每日固定时段打坐一至二小时,坐中合掌或作手印,专念佛号或咒语;起初是高唱耳闻,心心不离佛号或咒语,不急不徐,专念专称;散乱之心,渐渐统一,安适自在,无牵无挂。有智之人,此时口中仍然安详唱念不辍,而心中不再忆念佛号咒语之声音,渐渐就会进入定中(入时不知入,出时始知方才入定),失却时间与空间。此时虽然口中犹在唱念佛号或咒语,其实心已入定。亦有持名念佛者,于止静时,心念心听,渐次统一,佛号不起,安住于忆佛之一念相续,终于泯然入定。这种境界亦是定力足够而又具备修定知见的人方能做到。到此地步,则净土通于禅定。
以上所述,尚只是事一心及定的层次;若理一心,则与理相应。也就是亲见自己本具的佛性(自性),所谓“西方不离方寸,弥陀即是自性”,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之境界自然现前,这是禅的悟境,若非禅净双修,必不能得。行者不论是参话头、公案、机锋,抑或是因参究念佛而得入理,其本质莫非是禅。虽然发禅方式各各不同,而见道之后所得境界其实相同;参究入理之过程亦无差别。是故主张禅与净土互补互助,不需分别彼此。
兹抄录云栖株宏禅师(即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卷三之部份原文于后,行者可于此一窥全貌:
《体究者,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令返观,体察究审,鞫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若言其亦有亦无,则有念无念俱眠。若言非有非无,则有念无念俱存。非有则常寂。非无则常照。非双亦,非双非,则不寂不照,而照而寂。言思路绝,无可名状,故唯一心。以见谛故,名理一心也。言慧者,能照妄故。兼定者,照妄本空,妄自伏故。又照能破妄,不但伏故。》
又道:《参疑二字,不必分解。疑则参之别名,总是体究追审之意。但看“念佛是谁”,以悟为则而已。又古人云:看话头,不得卜度穿凿,亦不得抛向无事甲里。但只恁么看。此要言也。》
以上所录莲池大师之参究念佛、体究念佛,从初参“念佛是谁”,到悟境现前,在在显示禅与净土之间,是何等亲密。不管是从念佛悟入,或者由参禅悟入,其本质都一样是禅。不论是在此世界念佛悟入,或往生极乐世界后闻佛菩萨说法悟入,其本质亦莫非是禅。而两者悟后之境界亦无二无别。
注四、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种类繁多,欲知其详,可参阅大正藏经第十三卷大集部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三、念佛三昧品。或菩萨念佛三昧经,大方等大集菩萨念佛三昧分。一般所说念佛三昧大多是指:念化身佛、念报身佛、念法身佛之三昧。无相念佛即是念佛三昧,属于念法身佛诸种三昧之一种。因此种无相念佛工夫而入之三摩地亦是念佛三昧。
(原标题:禅净互通,禅净双修)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