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18-07-23 13:18   浏览:3271  

勤于日常生活中观行断我见(附身口意行与心所法对照表)

断我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什么是众生所执着的我;二是思考为什么这个我是虚妄的。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只有先认识了我,才能进一步去确认这个我的虚妄。只有认清敌人是谁,才能消灭他。所以要真断我见,就必须从认识我做起。
众生所理解的我,可以简单分为色身我与觉知心我。前者可以称为身见,后者才是真正的我见。
觉知我包括六识觉知心,所以认识六识觉知心我才是断我见中需要真正观行的重点,其中又以意识心为重点。
由此可知,断我见主要就是断除觉知心我见,不以六识觉知心为我,所以我们先要认识觉识我。要认识觉知心的我,首先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相中去把我的种种表现找出来。
先恭录网上几位菩萨的开示如下:
一二三菩萨的开示:
观行审视自己的非语言、非文字的心行,以及所作这些事情的背后真正的深刻法尘到底是什么……好好地观看自己,看看自己到底在这些人事地物的生活中,是怎么过日子,是怎么以着「我」在过日子。
好好地观行大小不同的五蕴境界相貌,…如是从早到晚,这样清楚一切都是因为「我」而产生诸多意识心相应的相貌,产生诸受,对于意识心相应的各种受,一一体验,好好地记录,好好地思惟,可以一日过后,自己到计算机前,或是拿起纸张,开始自己好好地检讨一日的心中觉得不妥之处,老老实实地检讨自己。
网上某菩萨的开示:
从自身之色受想行识于境界中现行之法相去观察思惟,如是去观察于何处何法说我,此我必定不离五蕴,此我必定六尘中与我贪我爱我慢我瞋相应。(末学不清楚这是哪位菩萨说的,因为是转帖中摘的)
从以上开示中,我们已经可以大概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把这个我找出来了。
末学再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应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去观察我的表现。因为无始以来习气所致,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其实都会带着种种我见在运作,而我们毫不自觉。末学试举一例。
如观察吃早餐中我是如何以种种身口意行表现出来的:
我感觉我饿了,所以我要去吃早餐。
我买了我喜欢吃的豆浆和油条,为了我的营养需要,又要了个鸡蛋。
我对老板说:给我挑几根大一点的油条。
我要老板多装一点豆浆,我又多加了两勺糖,因为我喜欢吃甜的。
我坐在餐桌前开始吃我的早餐,我觉得今天的豆浆很香、油条也很好吃。
我听到旁边用餐的人在大喊大叫,我看到他随手把纸巾扔到地上,我觉得他没有公德,我看不惯他的这种行为。
我吃完早餐,我觉得很饱了。
我去和老板结帐,我觉得油条一根一块钱太贵,我和老板还价,老板少要了一块钱,我很高兴。
可以看到,不观察不知道,一观察吓一跳,光是吃一个早餐,就有多少个我在其中运作!其他如工作、生活、与别人交往中,处处都是充满我的运作,所以都是应该观察的对象。
二、观察在这些事情中种种我见是如何依于色受想行识五蕴而产生的。
仍以吃早餐为例。
1、以色蕴为我:我饿了,是我的身体饿了,以身体为我;我吃早餐,是我的身体在吃东西,嘴巴吃进去,胃负责消化,肠道来吸收;我的营养需要,也是以身体需要作为我的需要,这些都是以色身为我;我觉得很饱了,是以身体觉受作为我的觉受。
2、以识蕴为我:我饿了,这是身识之觉受,以身识为我;我觉得豆浆、油条很好吃,这是舌识之觉受,以舌识为我;我听到旁边用餐的人在大喊大叫,这是以耳识为我;我看到他随手把纸巾扔到地上,这是以眼识为我;我挑选爱吃的食物、我觉得油条一根一块钱太贵、我看不惯别人的行为,这些都是意识的分析、判断、思维、对比作用,这都是以意识为我。
3、以受蕴为我:我饿了,这是身体的苦受,以此苦之觉受为我;我看到别人的行为而不认同、进而不高兴,这也是以苦受为我;老板少要钱了我很高兴,这是乐受,以此乐受为我。
4、以想蕴为我:我感觉饿了,这是对身体觉受的了知,属于想蕴;我觉得今天的豆浆很香、油条也很好吃,这是依于意识与舌识等对食物味的了知,也是想蕴所摄;我看到、听到别人和行为和言语,都是眼识和耳识的了知作用,这都是落在想蕴中,以此了知性为我。
5、以行蕴为我:我走去餐馆、我挑选食物、我提出要求、我坐下吃东西、我和老板还价、付钱等,都是色身之行来去止或六识心行之运作,摄属行蕴。
由此观察可见,我见总是依于色受想行识而存在的,随时以五蕴的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我们总是非常自然地以此五蕴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作是我而不自知。
三、观察在种种事相中因我见而产生的心所法行相之运作。
仍以吃早餐为例。
1、五别境心所法之运作:
欲心所:我要去吃早餐,我因觉饿而生起要吃早餐的,要去吃点东西;我要吃喜欢的东西――豆浆和油条,这也是欲;我要老板挑大一点的油条、我要多加点糖,这都是有这个欲而想要去这样做。
胜解心所:我感觉我饿了,这是对于身识觉受的了知;我挑选食物,这是对于食物品种的了知;我看到旁边用餐的人在大喊大叫,随手把纸巾扔到地上,这是对于周围环境的了知;我觉得豆浆和油条很香,这是对于食物味道的了知。
念心所:我能直接去餐馆,这是对于餐馆位置的记忆,所以不必去寻找;我喜欢吃豆浆和油条,这是对于曾经食用过的东西的味道产生了记忆,能回忆油条的味道。
定心所:我坐在餐桌前开始食用,专注于品尝食物的味道,这是意识心专注于某一境界。
慧心所:我去餐馆,知道怎么走,不会去乱绕一大圈,这是对于道路远近的拣择分别;对于食物种类的挑选,知道要用油条来搭配豆浆,从营养角度出发,又加上鸡蛋补充蛋白质,这是对于食物性质的拣择分别;我觉得油条一根一块钱太贵,这是基于对油条的成本、价格,一元钱的购买力、市场行情等方面的分别而作出的判断,这些都是慧心所的运作。
由此可知,意识心在了别种种境相时总是随时与五种别境心所法相应的,因有如是五种别境心所法,才能了别六尘所摄之一切诸法,而与此五种别境心所法相应的觉知心即是意识心,不论此觉知心在了别时有语言文字或无语言文字、在境界中有妄念或无妄念,本质都是意识心的变相,不离意识境界。
2、善、恶心所法之运作:
我贪(谓于五取蕴染爱耽着为性):我喜欢吃豆浆和油条,于食贪着;我喜欢吃甜,于食之味贪;我觉得油条一根一块钱太贵,我和老板还价,于财贪着。
慢心所(谓于劣计己胜。或于等计己等):我觉得扔纸巾的食客没有公德,觉得自己胜过于他,心中已经生起了慢心。
我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忿心所(谓遇现前不饶益事心损恼为性):别人乱扔纸巾, 我看不惯这种行为,心生气恼。
悭心所(谓施相违心吝为性):我觉得油条一根一块钱太贵,我和老板还价。
这样每天于所经历的种种事相中经常去观察,看这个我到底是以怎样的面目表现出来、在不停地运作着,一一境中都能清楚地知道这个我见是怎样与五蕴相应,怎样与五别境心所法相应,在待人处事中又经常表现出哪些善、恶心所法。于此五蕴境、五别境心所法及经常相应之善恶心所法都能一一分明,确认这就是我的种种表现,就是我所具有的种种心行。
如此经常观察而能对此五蕴相、五别境心所法相及意识心的种种善恶心所都能了然时,才可以说是对什么是我、我到底以哪些为我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如此才可以为下一步的思维和观察打下一个基础。
导师《识蕴真义》中法语:
苟能实际观行而非纯依思惟,如是实际观行而确实了知如是觉知心即是意识心者,是名初知意识体性之人也,当知已得暖法丶顶法,而仍未断身见丶我见。正断身见丶我见之初果人,则是断除了意识觉知心常住不坏之恶见,即是了知意识心确属生灭有为之法者,方是断除意识心常住不坏之我见者,方是证得声闻初果者,方是大乘通教中之初果菩萨也!是故此时仍非是证果之人!是故了知觉知心即是意识心时,应当再进一步而观意识觉知心之生灭易断体性也。
认识了意识我的种种表现后,接下来就是于种种境界中观察思维意识我的虚妄不实性,看自己到底是为何会把这个五蕴我当作是我,为何与五别境心所相应之意识我是虚妄不实的,真正在境界中去确认这个意识我的虚假。
饿了的是我吗?喜欢吃甜食的是我吗?吃油条的是我吗?在走路去餐馆的是我吗?不是我是谁?为什么不是我?
为什么要吃鸡蛋增加营养?是谁需要营养?是谁在吃鸡蛋?我需要营养吗?为什么要给我增加营养?为什么不给餐馆里的其他人也买个鸡蛋增加营养?
是谁看不惯别人扔东西?是我 吗?为什么我会产生这种想法?
为什么我会觉得价格太贵?为什么不愿意把钱给别人?为什么不会在乎别人给了多少钱?不什么不帮别人去还价?为什么是我的钱?
……
正藏菩萨的开示:
我见总与占有、把持相应,于此行为以及状态相对应的情绪表现为焦虑、不安、冲动、依恋、恐惧、得意、贪婪等,自我总是如此,在四面树敌,这个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在我见把持的状态下,环顾四周,似乎四周都有很多镜子,每个镜子里都有我在,每个心念在缘外境时,都立刻以自我为中心,分出你我、取舍。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孤岛,每个出口都有一个我在把守,所缘也就全部成为我所爱、我所厌,金刚经所谓的我相、人相、众生相立刻现前。。如此真得就成为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饮,完全没有发现原来自己是所有的存在,只是一个劲得蒙着头面,在那里无休止的画地为牢。
一二三菩萨对于此观察之落实有一很好的方便:
可以写一张对照表,将自己每天发生的不妥的事情,列在横轴,而百法中的相应善、恶心所,这些都把它们写在纵轴,自己将相应的部份打勾……写完以后,便可以在这个勾完的地方,将其中自己又觉得最重的心所法,予以加上不同的注记,代表这是马上要开始回想,要开始观察的地方,等到注记都做完以后,便开始一一去检视这些最重要的地方,要到初地,就不要放过,一一回想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自己所生起的烦恼的轻重,自己在这些烦恼中的不安、言行,这些事是最基本的,照理说,已经经过了勾选,应该可以迅速地在另外一张纸上写下这些的细节;这样便可以检讨,可是如果检讨出来,还是别人的「错」,这样的检讨,就是唐捐其功,因为法界没有这样的佛!
末学试着将此表制作了出来,一并传上来,有兴趣的师兄可以参考。(附后)
以上是末学对于断我见观行的一点肤浅体会,供有缘师兄参考。可能有很多地方非常粗浅,或是有违正理之处,请诸师兄大德指正。

(原标题:勤于日常生活中观行断我见(附身口意行与心所法对照表))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