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18-07-22 09:10   浏览:988  

皈依后的正行

一、第一种四正行
皈依三宝,可以得其救护,但必须修习正行,才能真正得救护。正行有两类,各有四种。
第一四正行,如《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当知皈依,有四正行:一、亲近善士。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这里分别略述如下:
(一)、亲近善士
1.1善知识的德相
善士即善友的异名,亲近善士,就是通常所说的亲近善知识。圆满的善友,必须具足八种功德。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五卷说:“云何名善友性?谓八因缘故,应知一切种圆满善友性。何等为八?谓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
1、安住禁戒,即安住具戒,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于所受学的所有学处,不亏身业,不亏语业,无缺无穿,是名安住禁戒。
2、具足多闻,即于如来教法,多所听闻通达,于诸求法者,有多法宣说开示,并且讲说时,于文义善巧,于众多妙法,能善受持,言善能利,意善寻思,见善能达,如是名为具足多闻。
3、能有所证,即能证四禅八定: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有过患想;又能证慈悲喜捨;戒预流果等;六神通,八解脱等;是名为能有所证。
4、性多哀愍,即于诸众生,常起哀怜悲愍,乐与其义,乐与其利,乐与其乐,乐与安稳;如是名为性多哀愍。
5、心无厌倦,即于弟子善能教导,于弟子善行,善能赞叹鼓励;性勤精进,为大众宣说正法,不辞劳倦;是名心无厌倦。
6、善能堪忍,他骂不报骂,他嗔不报嗔,他打不报打,他弄不报弄。于诸逼迫事,自推已过,以业之成熟为所依趣,终不于他发生愤恚;如是虽遭轻陵毁辱,堪能忍受,而其本性都无改变,唯常于彼有情,思为利益。又能于修道等时,堪忍寒热饥渴,蚊虻风日等苦;如是名为善能堪忍。
7、无有怖畏,处大众中,说正法时,心无怯劣,声无战掉,辩无误失,腋不流汗,身毛不竖,不为诸畏怖之所逼切,故名无有怖畏。
8、语具圆满,即成就极美妙的语言,其显了的语言,容易悟解的语言,众生乐欲听闻的语言,善辩善说,如是名为语具圆满。但此时际,具足这样圆满德相的善知识,实不可得,若有具此十分之五德,或十分之三德,我们即当欣庆求为亲近依止的善士了。
1.2思念善知识的功德
善知识是指导我们修善断恶,离一切苦,得一切乐的导师,故他于我们的恩德极大,能够依法思念其功能和恩德,则能引起我们对于善知识如法亲近,如法依止,如法恭敬承事的坚定意念。否则,虽然遇着了具德的善知识,亦不知如法亲近,自己的善法功德亦无由增长,故于善知识念恩念德极为重要。这里引证几段赞叹善知识恩和德的经文,以启发我们对于善知道知恩知德的善净意乐。
《增一阿含经九众生居品》说:“尔时阿难,白世尊言:所谓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也;将引善道,以至无为。佛告阿难:勿作是言!言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知识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与共从事,将视好道。我亦由善知识,成无上正等正觉,以成道果,度脱众生,不可称计,皆悉免生老病死。以此方便,知夫善知识之人,全梵行之人也”。这是赞说善知识是具足全梵行功德的人。
如四十《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尔时文殊师利菩萨,说此偈已,告善财童子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有众生,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事为难,能发心已,复欲勤求菩萨行,倍更为难,善男子!汝今发心,求菩萨道,为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当勤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解!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当念随顺!不应违逆!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过失!”这是说欲求成佛的人,当勤求善知识,但应恭敬,勿见过失。一个依止弟子,假若以寻求过失的心去观察善知识,则唯见师长过失,覆障其清净信心,而于善知识这敬信退失,自己善法功德亦不复增长了。
又说:“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知识力而得圆满。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从善知识来。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依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
以上两段经文,都是所说善知识于亲近的弟子有大恩德,作弟子者应当正念恩惟,如法亲近。余诸经论中,所说善知识功德者甚多,这里不繁引了。
1.3于善知识如法亲近
学佛者寻求善知识时,在未亲近和请示为依止以前,可以尽量的观察其有德无德,是否可以亲近依止;若经过观察以后,认为是有德的善知识,确可为自己亲近的师长,而后正式亲近依止,那就不应当再观察师长的过失了。故遇着了具德的善知识,要如法亲近,当弟子的善法功德,才可以新生和增长。否则,以观察过失的心去亲近依止,自己的心先有烦恼成见,对于善知识的言行,不会虚心的接受和体行,那么,自己的善法功德,也就不会生长了!佛法之中,非常重视如法亲近善知识。要做好如法亲近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三件事:1、认识善知识与弟子的关系;2、应该发什么心来亲近;3、圆满亲近的方法。
1、善知识与弟子的关系。在小乘经论中,多说父子想。在大乘经论中,则多说弟子于师作佛想。如《宝云经》第六卷说:“我今依怙师僧增广善法,以是因缘,于和上所,若持戒,若破戒,若多闻,若聪明,若无智,悉皆恭敬,生世尊想。于诸世尊恭敬、供养、信乐、欢喜,于和上亦复如是”。如八十《华严经入法界品》中更具体的说明了于师于法于已于修行所作的心念,如彼经说,于已身生病苦想,远行相,求度想,儿子想等。于善知识生医王想,导师想,船师想,父母想等。于所说法生良药想,正道想,舟楫想,家业想等。于所修行生除病想,远达想,到岸想,绍续想等。如经七十七卷广说十类四十种想应知。学佛人亲近善知识,依止善知识,主要的是要从善的教授教诫和他的实践生活中,来改造自己杂染的三业,丰富自己清净的生活,使自己一天一天的生长着善法功德,故善知识是自己黑暗中的灯塔,从恶趣中救护自己的大恩人,是自己法身慧命的除障者和源泉,故对于善知识应当于经所说而作念恭敬承事。
2、应该发什么心来亲近。对亲近善知识的发心相,《华严经》七十七卷《入法界品》说:“复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识,应发如大地心;何负重任,无疲倦故。应发如金刚心;志愿坚固,不可坏故。应发如铁围同心;一切诸苦,无能动故。应发如给侍心,所有教令,皆随顺故。应发如弟子心;有所训诲,无违逆故。应发如僮仆心;不厌一切诸作务故。应发如母心;受诸勤苦,不告劳故。应发如佣作心;随所受教无违故。应发如除粪心,离憍慢故。应发如已熟稳稼心,低下故。……”经中所说为十种心,这里只节录了前十种,足以显示弟子对于善知识的亲近意志之坚毅、诚厚、任劳、无动;这是因为自己彻底了解,一切佛法,皆以善知识为根本而生、而长、而住,而圆满。故能发起一切恭敬承事的心意来亲近善知识。但是,应该知道,这是指对于具足圆满德相的善知识而说的,若不是一个具德的善知识,我们则不应当毫无观察简择地尽弃主宰而任其支配。而应该依照世尊所说的“依法不依人”来作为依止的标准——对于所承侍的善知识,所说符合经律论的,应该加以如法信受,对所说不符合经律论三藏,不符合“四法印”的,不能因为是自己的依止师,而加以盲目地接受。一切佛弟子当牢记此正理。
3、圆满亲近法,圆满亲近善知识的方法,《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说有四种,如彼论说:“当知菩萨由四种相,方得圆满亲近善友:一于善友,有病无病,随时供侍;恒常发起发敬净信。二于善友,随时敬问、礼拜、奉迎、合掌、殷勤、修和敬业,而为供养。三于善友,如法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随时供养。四于善友,若正依止,于如法义,若合若离,随自在转,无有倾动,如实显发,作奉教心,随时往诣,薛敬承事,请问听受”。这四种亲近相中,前三事容易了解,不必再加解释。这第四义是说,于正所依止的师长,如其所说的教授教诫的法义,有与旧说相同的名合,或依经论而说的名合;不与旧说相同名离,或不依经论而别说自己见解的名离。作弟子者,如师所说法义,无论其与经论或旧说,若同若别,凡师所说,若开许的,若庶止的,皆应无倒随顺信受奉行;如所开许的进取修持,如所庶止的止息不作。随师所说自在,不为一切异论所引夺倾动。若有违犯,师长如实显发时,无恼乱之心,唯欲进求了解,作奉教心,到师长跟前,恭敬承事,请问听受。
(二)、听闻正法
2.1广学多闻的重要性
皈依者的第二正行,是听闻正法,并且还要广学多闻,不要得少为足,执一非余。什么是正法呢?即佛世尊,或佛弟子宣说开示的法义,是至正善士丈夫所说,至正的教法,故名正法。即契经、重颂、记别等十二分教,如第一章第一节佛法僧三宝中已说,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五卷应知。皈依三宝者,对于十二分教法,听闻其文,听闻其义,并受持读诵,是为听闻正法。学佛的人为什么须要听闻正法呢?因为我们凡夫,愚迷疾暗,对于善恶法认识不清,在作为一切事的时候,是非不明,善恶莫辩,因此于善不知取,于恶不知断,现前三业,多成颠倒;虽然以好心作事,反成恶行恶因,这都是由于不知法义的过失。如来在十二分教中,很清楚明白地开示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善如何修,恶如何捨,有漏法怎样断,无漏功德如何修证,皆说尽无余。学佛的人,为了断恶修善,捨有漏而取证无漏,必须清楚地认识善恶,认识有漏无漏,故须要听闻正法,依之起行,使自己的所行成为正行而招感胜果。如《大宝积经》卷五十说:“
如人入暗室,复蔽绝光明,虽有众色像,非明眼所见。
如是虽有人,内具诸明解,不闻于正法,善恶何能晓。
我闻解了法,多闻不造恶,多闻捨无义,多闻得涅槃。
善听增长闻,闻能增长慧,慧能修净义,得义能招乐。
聪慧得义已,证现法涅槃。净觉法相应,证的第一乐。
菩萨闻法已,正法善安住,为世大光明,行菩提妙行”。
此经前两颂说不听闻正法的过失,后三颂是说听闻正法的义利,其中第三颂总赞多闻的功能。
《华严经普贤行品》说:“不知三世事,亦寡法财宝,饱腹资欲心,人形畜无别”。前颂是说多闻的好处,由听闻正法,可以了知一切法,而知道断除恶因恶果捨弃无义有漏,证得寂静安稳的涅槃。后颂是说,不听闻正法的坏处,还三因果的事理也不会知道,心识中除了知世间的财宝之外,一点法宝也没有,这样的人,在享乐衣服饮食以外,什么高尚的意志都没有,等同于畜生;因为他只知道愚迷的生活,而不知善恶的三世因果和有漏无漏法的过失和功德。
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对于少学的过失说:
“少学或心高,易满如牛迹,如鼠手持物,自谓已能多;
智海广难量,不测及增谤。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
智学成菩提,愚学为生死。如是不了知,斯由少学过”。
由此论所说多闻的胜利,不闻与少学的过失,可以知道听闻正法的重要了。
2.2恭敬说法师
知道了闻正法的重要,其次就是实际地从善知识跟前去听受。但要使自己听闻正法能得殊胜的利益,对于说法师与所说的法和听法的心理,都应该发起恭敬心,正确的思想,和清净的心理,才能得到真实的听闻利益。这晨先说对于说法师的心念。
对于说法师,经中往往说应作医生想,极应恭敬,唯纯净心属耳听法,不起不正确的作意,在《瑜伽论菩萨地》四十四卷中说名为于说法师由五种处不作异意:
1、于坏戒不作异意,即于戒行有损坏的说法师,不应起这样的观念,他是坏戒者,不住律仪,我不应当从他听法。
2、于坏族不作异意,就是有些说法师,出生的族性不高贵,听法者不应心想:这说法师是卑贱姓家庭出身,我不应当从他听法。
3、于坏色不作异意,即说法师色相容貌不庄严,不应嫌其丑恶,而不从其听法。
4、于坏文不作异意,即说法师的文词不美妙,不应嫌其鄙欲,而不从其听法。
5、于坏美不作异意,即说法师的言语不好,不应嫌其粗陋,而不从其听法。
听法的人,若于说法师,用意寻求上述五过,则自然不愿从其听闻法义了。故听法者,应于已作病人想,于法作药物想,于说法师作医生想,但应恭敬,听受正法,不应于说法师追求过失,影响闻法善心,而退失胜慧利益。因为有的善知识的却相貌不庄严、文辞、言语不美妙,但是于甚深法要深得善解,如果因为执着表象则有可能失去亲近真善知识的机会,故学佛人不能执取在家出家相,不能执取表象而生轻慢,失去修学正法的机会。
2.3尊重正法
诸经中多说于法存药物想,为疗治烦恼业病,于正法药极应尊重。《瑜伽论》说,听闻正法时,于法师所说的正法,应作五种想念:
1、作宝想,我们从无始以来,在三界中生死流转,最缺的是善法财,佛法是能够于生死中求拔我们出离三界的宝物,百千万劫难遭遇,现在遇着了,任借他的力量,就可以超脱生死,证大菩提;故佛法是无上的至宝,今得听闻,应生极大的尊重心。
2、作眼想,我们在三界中轮转,得善趣果报的时候少,随诸恶趣的时候多,更不知解脱生死,这都是自己愚痴无智,于善法恶法,不知取捨,如盲人无眼,于正道险道,无能辨别,今得听闻正法,得到了辨别是非善恶的妙慧,如盲人眼开,应生无比的庆幸。
3、作明慧想,听闻正法,即已得广大慧眼,于一切所知境界,能如实不错地了知,如光明照了诸物,现在自己得着这正法光明,照彻事理,不再为所迷,应知恩怀感。
4、作大果胜功德想,正法是得涅槃大果的因性,是证得声闻独觉佛果三种菩提胜果的因性,听闻正法,就是已经得到菩提涅槃殊胜果法功德的因性,应生无上欢喜心。
5、作无罪大适悦想;所闻的正法,是证得菩提涅槃的因,现有自己虽然还未证得涅槃及三乘菩提,但是已得正法慧眼,能于诸法如实简择而修习止观,现世中可得远离欲界粗垢罪过的静虑大乐,因性已得,应生适悦的大乐想。
2.4闻法乐意
听闻正法时,对于说法师和所说正法,有清净正确的想念外,还必须澄清自己的心念,发起纯正的闻法、意乐;即应该以无杂染心,无散乱心,去听闻正法。如《瑜伽师地论》三十八卷《菩萨地力种姓品》说:“往法师所,无杂染心,无散心,听闻正法。云何菩萨无杂染心听闻正法?谓听法时,其心远离贡高杂染,其心远离轻慢杂染,其心远离怯弱杂染。由六种想,其心远离贡高杂染。由四种相,其心远离轻慢杂染。由一种相,其心远离怯弱杂染。谓所法时:应时而听,殷重而听,恭敬而听,不为损害,不为随顺,不求过失;由此六想,其心远离贡高杂染。又听法时,恭敬正法,恭敬说法补特伽罗,不轻正法,不轻说法补特伽罗;由此四相,其心远离轻慢杂染。又听法时,不自轻蔑;由此一相,其心远离怯弱杂染。菩萨如是无杂染心听闻正法。云何菩萨无散乱心听闻正法?谓由五相:一者,求悟解心听闻正法;二者,专一趣心听闻正法;三者,聆音属耳听闻正法;四者,扫涤其心听闻正法;五者,摄一切心听闻正法。菩萨如是求闻正法。菩萨何故求闻正法?谓诸菩萨求内明时,为正修行法随法行,为广开示利悟于他”。论文中所说的“不为损害”,即于说法师不作障碍违缘。“不为随顺”,就是于听闻的正法有未了解的意义,或有疑惑,不唯顺师说,必须以求其悟解的清净心而真诚请问。若自己于正法义不能悟解,或复怀疑,终不讥诮于师,是为“不求过失”。这些意义,如《瑜伽师地论》八十四卷摄异门广说应知。
(三)、如理作意
亲近善士与听闻正法的目的,在以所闻法义引起如理作意。因为发动三业最初有力的心所是作意,故欲求三业清净,必须于所闻正法中所说的应修应断的善恶法义,与真实非真实的道理,依所闻法师引起如实不谬的作意,此即名为如理作意。有此作意,则知见自能清净,不起颠倒邪见,而引起如理的正行。如《法蕴足论》第一卷说:“云何名为如理作意?谓从善士,闻正法已,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奇哉世尊!能说如是深妙正法。佛所说苦,实为真苦;佛所说集,实为真集;佛所说灭,实为真灭;佛所说道,实为真道。彼由如是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引摄其心,随摄等摄作意发意,审正观察深妙自义。如是名为如理作意”。
这如理作意总有两种,即不增益非真实的有的作意和亦不损减诸真实行有的作意。
常、乐、净、我四种妄执,非所知事上真实所有,是愚夫于所知事上不如实知所引起的增益倒执,故是非理作意。如里作意,是如其所闻正法理而了知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身器不净,人法无我。于所知事不起四种非真实有的颠倒见,故是如理作意。持戒生天,布施招感大福财,乃至修无漏行可证阿罗汉等,皆真实事,邪见的人,毁谤无有,这是损减真实有的非理作意。听闻正法的人,于布施持戒等有果报的真实事,如正法理思惟信受,不损减为无,是名如理作意。
如上所说两种如理所引,是名如理作意。学佛的人,应依教奉行。
(四)、法随法行
皈依三宝者的第四种正行是“法随法行”。法是指所证的涅槃,在一切法中,涅槃最胜,故得名法。随法即四圣谛里的道谛,它是能证涅槃的方法,随顺于涅槃,故名随法。行是学佛人的自心中受持此法,为求涅槃精进精进修行圣道,是名为法随法行。
又如理作意所引出离远离所生的诸胜善法,皆名为法,于此善法修习坚住。无间精进,随法义行故,如是名为法随法行。(见《集异门论》卷六)
又世尊《摄大乘论释》说:“如教行故,名法随法行。即一切学处名法,随顺学法修行,是为法随法行。”
此如教法,略有五种:即身业、语业、意业三业如教奉行,无倒随转;于所闻之正法正确思维,于听闻的正法如法修行,合为五种。
二、第二种四正行
皈依三宝的佛弟子,除了学习前面所说的四种正行之外,还有四种正行。如《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当知复有四种正行:一:诸根不掉,二、受学学处,三、悲愍有情,四、应时时无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这里分别略说如下:
(一)、诸根不掉
诸根不掉,就是根律仪。根是眼等六根,掉是掉举,不让诸根在色等境相上掉动,是为诸根不掉。六根如门,为出生六识了别一切境界的增上依托处,要想使内心不生烦恼或少烦恼,就必须从密护根门作起,故修行用功最初的下手处,应该修行根律仪。根律仪修法的简单说明,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一卷《声闻地》说:“云何根律仪?谓即依此尸律仪,守护正念,修常委念。以念防心,行平等位。眼见色已,而不取相,不取随好。恐依是处,由不修习眼根律仪,防护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贪爱恶不善法;故即于彼,修律仪行,防护眼根,依于眼根,修律仪行。如是行者,耳闻声已,鼻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意了法已;而不取相,不取随好。恐依是处,由不修习意根律仪,防护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贪爱恶不善法;故即于彼,修律仪行,防护意根。依于意根,修律仪行。是名根律仪”。
“尸罗”即戒,义译清凉。“律仪”就是轨则。“守护正念”即于闻思修所得念,正勤修习,不息加行,于时时中善能防守,是名防守正念。“常委念”就是恒常委细的修习正念。行平等位,即住于善捨心位,戒无记捨心位。“不取相”,即于色等境界中不执取其相。“不取随好”,即于色等境上不取其随附于境上的可爱等相。即由眼根色境为缘生起眼识,眼识无间生起分别意识,由此分别意识,于眼所缘色中,执取其相已,更取可爱不可爱等的随逐相,于可爱的种种色境相,生起染着,于不可爱的种种色境,生起憎恚,由此生起种种烦恼亚行。修行的人依戒律仪,时时以正念防心,令根于色境远离,虽见亦不执取其相。于色境界正现前时,不取随好,分别意识于可爱色等将生染着,于不可爱色等将生憎恚。即以正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的烦恼相应意识,令其不生所有烦恼,令住于平等舍位,是为防护眼根,于眼根修律仪行。如是乃至意根法尘为缘,生起意识,即此意识有与非理分别俱行能起烦恼,由此意识于可爱的色法将生染著,别将生烦恼的意识,令其不生所有烦恼,令住于平等舍位,如是名为正念防护意根,于意根修律仪行。
修根律仪行,略有五种差别相:
1、能防护,即防守正念,及所修习常委正念,能防护诸根,令不掉动。
2、所防护,即眼、耳、鼻、舌、身、意根。
3、从何防护,即从可爱不可爱的色境中防护,乃至于从可爱不可爱的法境而正防护。
4、如何防护,即于色等境上不取其相,不取随好。若于色等境相上,将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即于此境处修行律仪,防守其根。
5、正防护,即由正念防护意根,于一切境住平等舍位。这样精勤修习根律仪,如其所有防守正念,如是即于念能不忘失;如其所有常委正念,如是即于无忘失念获得任持力;即由功能势力,则能成办着摩他毗钵捨那进趣所证。
如上据说的意义,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三卷应知。
(二)、受学学处
受学学处,就是戒律仪。皈依三宝的佛弟子,在受皈依以后,随其自己的能力,应受学如来所制的学处;既受学学处,为了保证清净,无有垢染毁坏;就必须修行戒律仪。修戒律仪应该注意的事,总略地说有在方面:
1、安住净戒,即于自己所受学的所有学处,不亏损身业,不亏语业,于身语二业防护清净,无缺损,无穿漏,是名安住净戒。
2、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别解脱律仪,即七众弟子所受学的别解脱戒。于此别解脱善能守护,是名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于此应修行:
(1).轨则圆满,即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成就轨则,随顺于毗奈耶,不为世间人之所讥嫌毁谤,不为持律者,学律者之所呵责,见者闻者,皆生欢喜赞叹,说名轨则圆满。
(2).所行圆满,即不行于五处:一、唱令家,二、淫妇女家,三、酤酒家,四、国王家,五、旃荼罗(译屠者)羯耻那(译断狱官)家。守护别解脱律仪者,于此五处不行,于余清净无罪处行,是名所行圆满。五种非所行处,虽是如来为比丘而制,但皈依三宝受持五戒的人,也应去远离。如《优婆塞戒经》第三卷《受戒品》说:“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五处所,所不应游:屠儿、淫女、酒肆、国王、旃陀罗捨”。故于此五处善能远离,亦是最殊胜的所行圆满。
(3).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即于诸小随小学处,若有毁犯,应见为生起大罪恶的根源。如《大般涅槃经》说:“昔轻小罪,以为无殃,滴水虽微渐盈大器,且受报不爽”。又如《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故不应轻小罪,若有所犯,急速忏悔,令其还净。于三事能够如法而行,是名为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
3、受学学处,即于一切所应学处,皆发心受学。受别解脱戒者,虽从戒师所获得别解脱律仪,得闻少分学处,但于学处未能多知善巧,复应于一切所应学处,自誓皆当修学。从亲教师、轨范师,诸善知识,听闻学习,求得善巧,求得晓悟,并如所教诲,复能受学。是名这受学学处。
(三)、悲愍有情
前面说五处观察所皈依境中,如来由具大悲故,成所皈依处。此大慈悲,亦是如来与外道差别不共功德之一。
如《大般涅槃经梵行品》赞佛说:“大慈愍众生,故令我皈依”。
又如《增一阿含经》第三十一力品说:“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弘益众生”。
故皈依三宝的,应学如来,于诸有情,断除损害而修悲愍心。于诸有情,先修悦意慈,见诸有情,皆其可悦意;复修行极亲厚心,极爱念心,欲作恩心,欲拔苦心,无厌倦心,代受苦心;令心调柔自在,于诸有情生起拔苦与乐的堪能意乐。这有三种修相差别,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说:一、有情缘慈,即普缘一切有情,发起与乐的增上意乐,修慈俱心,当知是名有情缘慈。二、法缘慈,即善于一切有情,住唯法想增上意乐,不起有情相,正观唯于法上假说有情,修慈俱心,当知此名法缘慈。三、无缘慈,修慈行者,复于诸法,远离分别,不起法相,修慈俱心,当知即此名无缘慈。如有情缘、法缘、无缘三慈差别,如是菩萨普缘一切有苦有情,发起除苦增上意乐,修悲俱心,即是有情缘悲。唯住唯法想,修悲俱心,即法缘悲,若不起法想,住于无相,修悲俱心,即无缘大悲。
如《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梵行品说:“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缘父母妻子亲属;如是义故,名众生慈。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悲喜捨心,亦复如是”。
修慈悲心,能断嗔恚,是成圣的种性,而且所得福报,无量无尽,如《大般涅槃经》卷十四说:“若于一众生,不生嗔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一切众生中,若起于悲心;是名圣种姓;得福报无量。设使五通仙,悉满此大地;有大自在主,奉施其安乐,象马种种物,所得福果报,不及修一慈,十六分中一”。皈依三宝的弟子,为了成就证圣的种姓,和获得殊胜庄严的广大福报,应急起修行慈愍有情的心行。
(四)、于三宝所勤修供养
4.1总说
学佛的人,在皈依三宝之后,应随时以清净信心,忆念三宝的功德,随已力能以其或少或多的诸供养具而为供养。这是培养自己福德的事,也是自己依正二报的庄严因行,所以应该欢喜虔诚地时时无间于三宝前随力勤修供养。《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戒品》中说,于日日中,应于三宝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若未广设供养,最低限度亦应做到“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以语一四句颂赞佛法僧真实功德,下至以心一清净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这就是说,若无财物设供,即以身语意三业供养。《宝云经》中,很具体地指示了对于三宝的供养方法,如经第一卷说:
“云何名菩萨恭敬施具足?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
香花伎乐绕如来塔,涂扫佛地,若诸朽故崩落,修治严饰;如是名为恭敬佛。
恭敬法者,听法、读育、受持、书写、解说,思惟其义,如法修行,不颠倒取义,是名恭敬法。
恭敬僧者,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种种杂物,供给所须,奉施于僧。乃至贫下无所有时,当用净水敬心持施,如此施者,名恭敬僧施。
如能如是供养三宝,是名菩萨恭敬施具足”。
4.2供养差别相
供养有十种差别,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说:“当知供养,略有十种:
一、设利罗供养, 二、制多供养, 三、现前供养, 四、不现前供养,五、自作供养,   六、教他供养, 七、财敬供养, 八、广大供养,九、无染供养,   十、正行供养”。分别略释如下:
1.设利罗供养,设利罗旧译为捨利,这里是指如来的色身,设利罗供养,就是供养者亲身现前供养如来的色身。
2.制多供养,制多义翻塔庙,就是于为如来所造的一切塔庙前,无论为新为旧,设诸供养,是名制多供养。
3.现前供养,就是供养者,于如来色身,或于如来的塔庙,亲身面对其前现见而设供养,是名现前供养。
4.不现前供养,即供养者,于不现前一切如来,及如来塔庙,作如是的观想:我现前普为三世一切如来,一切十方如来塔庙,施设供养,当知是名唯供不现前如来及塔庙。又若于佛涅槃后,为供养如来故,为如来造立形像,或塔庙,或龛台;随已能力,造一造二,乃至百、千、万、亿,而设供养,亦是不现前供养。
《瑜伽师地论》说,唯供现前佛及塔庙,获得广大福果。若唯供不现前佛及以塔庙,获得大大福果。若俱供养不现前佛及制多,应知获得最大福果。为无有上。
5.自作供养,即供养者,于如来所,或如来塔庙所,欲设供养,为了恭敬,唯自己亲手作供,不使人代作或帮供,是名自作供养。
6.教他供养,供养者为令所余有情皆能培植福慧,发心供养三宝,于如来所,或如来塔庙所,欲设供养时,于诸供品,非唯自作,亦劝父母、妻子、朋友等,令于如来所,或如来塔庙所,随力随能,作诸供养,当知是名教他供养。若于贫苦无力兴办供养的有情,兴慈愍心,将自己供品,布施与他,令其于如来前及如来塔庙前持用供养,愿其招感福乐果报,但自己无所供养,是名唯教他供养。若自己于佛及塔供养,亦施他令供,是名自他俱共供养。
《瑜伽师地论》说,若唯自己供养,应知获得广大福果,若唯教他供养,应知获得大大福果。若能自他俱共供养,应知获得最大福果。为无有上。
7.财敬供养,若于如来及如来塔庙,以诸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熏香、末香、华鬘、伎乐、幢、盖、幡、灯、金、银、琉璃、真珠、玛瑙等而为供养,是名财物供养。
8.广大供养,即于前面所说财物供养,长时施设。此复七种,若众多、若微妙、若现在前、若不现在前、若自造作、若教他造作、若淳净心,猛利胜解现前,而为供养。即以如是供养所种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广大供养。
9.无染供养,这有六种:
一、自手供养,即于施设供品,不怀轻慢心,令他代供,为虔诚恭敬,唯自手供养。
二、殷重供养,即令他供养时,自己不住于放逸懈怠,而住于恭敬供养心。
三、不散漫心供养,即于供品,不轻弃掷,而善陈设。
四、无杂染心供养,即施设供品,不染贪等烦恼而为供养。
五、不于信佛国王大臣诸贵胜前,为得财位等故,诈设种种虚事供养。
六、以清净物供养,不以三宝不受用的东西,如葱蒜等,及一切有毒之物设供养,唯以清净物品而为供养。如是六种,说名无染供养。
以上所说财物供养,于诸财物,若自力所集,或从他求得,由胜解心,从具自在所得等,能为供养,录作观想化身千、百、万、亿于十方一切如来及塔庙供养,恭敬礼拜,则能获得广大福德资粮。又若自己无力集诸财物,亦无从他求得,及无众具自在,而可施设供养,以净信胜解心随喜一切有情供养一切如来及塔庙的功德,如是少用功力,亦能集获得摄受菩提的无量福德资粮。学佛的人,于此善巧方便,应勤修学。
10.正行供养,依正法修行,以此正行为供养,是为正行供养。如于少时分,普于一切有情,修慈悲喜捨四无量心;于一切诸行修无常苦空无我想;于涅槃修胜利想;于佛法僧修随念想;于一切法发生忍智信解;于离言法性的真如生起无分别无相心住;于所受尸罗守护无犯;于着摩他毗钵捨那精进修学;于一切波罗蜜多及诸摄事精进修学;如是等正法行,虽以少少时分修习,其功德亦最胜最妙,最为无上,长时修习,则功德不可思议,能迅速园证无上菩提。
4.3供养的重心
已说十种供养差别其中应该注意两点:
第一、修财物供养,应以至诚恭敬,及广大菩提心为主,物品丰盛美妙,则其次要。如《阿阇世王授决经》中,某贫妇女要饭讨来两个钱,现前供佛一盏灯,此灯常住不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尽其神力不能灭之,如来因为此妇女诚心供养一盏灯的功德,而受其将来必定成佛之记,即是最好的例证。
第二、应该知道,诸供养中,以正行供养为最上。正行供养,也就是即诸经论中所说的法供养。
如《宝云经》卷六说:“菩萨要依众生修诸功德,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无众生,终不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为具佛道,以法供养为最第一,不以财施为真供养。善男子!具此十事(法供养),是名菩萨能善供养”。《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在说完十种供养以后也说:“如是供养,(正行供养)为最第一,最上最胜,最妙无上。如是供养,过去所说具一切种财物供养,百倍千倍,乃至邬波尼杀昙(此去数极义微细义)倍”。
由上经论所说,可知正行供养之殊胜。故佛弟子,应该以修学正行供养为主,尤其出家佛弟子,为住持佛法,教化众生,成办自己的道业,更应该特重修学正行供养。
(原标题:皈依后的正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