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涅槃“此经”如来藏 “此经”——这个如来藏。当一个恶人死后下堕到地狱去,哭天抢地、怨天骂地,诅咒一切有情,当他正在地狱里痛苦到不得了的时候,他的如来藏照样离见闻觉知、不贪不瞋,连一点点的生气都没有。后来终于生到天界去了,乃至让他当上某一天的天主,一生之中天乐无穷,每天在欲界天中贪著五欲、享受快乐,兴高采烈非常欢喜; admin

2018-12-27

广论宗喀巴的邪见论在广论 宗喀巴真是邪见论者,而黄教信徒竟封之为至尊,余诚不知其可尊之处何在。譬如宗喀巴曾造《迁识法广论》,广言迁识于诸佛净土,然宗喀巴究竟欲迁哪一识而生净土?密宗一切黄教行者,皆当于此深切探究之。宗喀巴既否定第七识意根,亦否定第八识如来藏,则唯余六识可言。既唯有六识,而三乘诸经中,佛说意识乃是缘起法—意根及法尘为缘而由如 admin

2018-12-27

八识八识,是佛法基本正知见,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第七识为意根(又名末那),第八识为如来藏(又名阿赖耶、真如等)。《增壹阿含经》卷28:「云何名为识?所谓识: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为识也。」《入楞伽经》卷8:「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世尊说人人皆有八识心王, admin

2018-12-27

如来藏(梵文:तथागतगर्भ;音译:Tathāgatagarbha),由Tathāgata(如来)与garbha(藏)组成,意为:含藏如来的一切功德,得以出生如来的意思。如来藏一词,出自佛经,在经论中,一义而多名:以“识”而言,有阿赖耶识(《华严经》《楞伽经》《瑜伽师地论》)丶异熟识(《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瑜伽师地论》)丶无垢识(《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大方等 admin

2018-12-27

佛教讲座念佛法门【共82集】在线看讲座影音链接 http://www.sanmodi.cn/yingyin/159.html在线听讲座mp3链接 http://www.sanmodi.cn/mp3/110.html第01集学佛的目的(一)正源老师主讲第02集学佛的目的(二)正源老师主讲第03集佛法之实修与念佛正源老师主讲第04集略说各种念佛法门正源老师主讲第05集念佛法门之殊胜与禅净圆融正源老师主讲 第06集三资粮之信正礼 admin

2018-12-23

  佛教正法理论有八个识,即,第八识,第七识,意识(第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八个识中,只有第八识    )是根本永恒的,其他的七个识是第八识出生的。学佛就是要学会第八识的所有功能(功德)。本质上,佛教的修行内容只有两个,一个是要修定获得定力,另一个是闻法参究之后获得般若智慧。明心见性、入地菩萨的各种现观都是般若智慧。各种宗 admin

2018-11-07

佛教在印度,传播近千年。笈多王朝(320—730年)时期,中国高僧法显(334—422年)、玄奘(602—664年)、义净(635—713年)先后来到印度学习,带回大量经论。笈多王朝后期(535—730年)因六识论相似像法出现,佛教在印度本土日益衰微,婆罗门性力派教义逐步渗入佛教。观世音菩萨托梦提示玄奘大师,“印度佛教正法将灭,尽快回国”。(大 三摩地

2018-08-16

导师会著作这本《阿含正义》,就是因为在2006年之前,佛教界或是佛学界普遍都把阿含当成是二乘的这种小乘的经典,而且认为说,佛法就只有解脱道,对于导师所说的如来藏正法产生很大的争议,于是导师就根据阿含,然后把阿含里面有说明到大乘法的这个部分,把它举示出来。因为我们如果举示大乘经典,他们会说这个大乘经典是后来集结的,所以他们不相信。所以导师就特别在《阿含正 三摩地

2018-08-16

最近一个时期,各地政府对“净空学会”的清理引起无数人的关注,网上各种评论不绝于耳,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其实这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千千万万的心地淳厚、一心信佛的弟子们何去何从?以末学看来,一是万法无常,生死无常,无论是谁,无论他名气再大,弟子再多,如果背离佛门正法,到头来都难逃因果!智者当珍惜自己短暂的一生,切勿忘记 佛的告诫 admin

2018-08-16

这一个单元,我们来谈谈有关于“三宝所勤修供养”。佛法的修行,是以实证生命实相的佛菩提智能为主轴,同时显示实证解脱生死的功德,但要实证佛法智慧之前,必须要有次法的福德作为辅助的资粮,且必须要修集一定的福德为先,所以次法就是实证佛法智慧前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菩萨修行的法门当中,以四摄六度来看,布施这个法,无论在摄受众生的方便善巧,或者修学能度过 admin

2018-08-15

现代众多科学研究同样证实,善恶有报,行善能延长人的寿命。 研究人员在以“社会关系如何影响人的死亡率”为课题的研究中发现,一个乐于助人且和别人和睦相处的人,其预期寿命显著延长,在男性中尤其如此。相反,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其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至2倍。不同种族、收入高低、体育锻练以及生活作风都不能影响这个具有普遍性的 admin

2018-08-10

八个兄弟共一胎 (八个兄弟)合作无间,宇宙万有最殊胜者!八兄弟是谁呢?这八个“兄弟”就是指我们不同作用的心识,称之为“伟大的心”。因为祂们之间的运作,远远超乎我们所能了解或想象!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与了解祂们到底是谁啊!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家里把帐开。我们每个人都有八个心识,犹如亲兄弟形影不离,合 admin

2018-08-09

如来藏不是方便说,真是了义说!1、《央掘魔罗经》卷第二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谓过去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如来藏不可得。现在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我性不可得。未来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自性不可得。三世一切声闻缘觉。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如来藏亦不可得。此是如来偈之正义。】 2、《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三大 admin

2018-08-09

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中说:所言觉义者,谓心体(如来藏)离念。离念相者(法离见闻觉知),等虚空界,无所不遍(遍一切处、遍一切地、遍一切时),法界一相(真如相);即是(等于)如来(佛地)平等(因地心即果地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如来藏---本来自性清净觉相)。何以故?本觉义者(如来藏自住境界),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破无始无明初次悟入),即同本 admin

2018-08-01

真实如来藏目录序第一章依妄心之间断,证有如来藏……………………………001第二章依有情能忆念之有记心,证有如来藏…………………017第三章由因果证有如来藏……………………………&helli 三摩地

2018-08-01

如来藏不是方便说,是了义说!1、央掘魔罗经卷第二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谓过去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如来藏不可得。现在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我性不可得。未来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自性不可得。三世一切声闻缘觉。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如来藏亦不可得。此是如来偈之正义。2、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三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 三摩地

2018-08-01

  1.《楞伽经》卷八,遮食肉品第十六2.《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3.《楞严经》卷六4.《大般涅槃经》卷四5.《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6.《佛说佛名经》7.《金刚心陀罗尼经》8.《梵网经》9.《央掘魔罗经》卷四10.《佛说佛医经》11.《菩萨善戒经》12.《分别善恶报应经》13.《受十善戒经》14.《大乘本生心地观经》15.《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1.《楞伽经》十卷本,卷八,遮食 admin

2018-08-01

 最近在香港有三千多人,向有关当局投诉《圣经》含不雅内容,并要求评定《圣经》为第二类别的刊品,不可发布、传阅、展示、借予未满18岁的儿童及青少年。事件最后不了了之,但投诉信内容絶对震撼.投诉信件内容如下:敬启者:投诉香港圣经公会出版的《圣经》和合本新旧约全书含不雅内容本人现向影视处投诉香港圣经公会出版的《圣经》和合本新旧约全书含大量不雅内容。该刊物内含 admin

2018-07-23

藏传密宗是佛教中最为特别的一个宗派,充满了神秘色彩,密宗最神秘的修持法是密宗双修。密宗双修展现的与人们传统观念并不相容,受到很多人的质疑,但无论如何这就是密宗所特有的修持法,又称乐空双运。宗喀巴的乐空双运实修法宗喀巴,(1357(丁酉年)~1419)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第一世和班禅之师。宗喀巴的乐空双运实修法:《《…如鬘论云:「 三摩地

2018-07-23

藏传密宗是佛教中最为特别的一个宗派,充满了神秘色彩,密宗最神秘的修持法是密宗双修。密宗双修展现的与人们传统观念并不相容,受到很多人的质疑,但无论如何这就是密宗所特有的修持法,又称乐空双运。 宗喀巴的乐空双运实修法宗喀巴,(1357(丁酉年)~1419)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第一世和班禅之师。 宗喀巴的乐空双运实修法:《《…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