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僧的定义──《杂阿含经》在与各位分享高僧传心得之前,先与各位说明什么是「僧」?因为现代的佛门对于「僧」的定义已经不清楚了,乃至于一般的大众觉得身穿袈裟、住进寺院,剃头,受声闻戒就是「僧」了,殊不知在小乘佛法之中,对于「僧」的定义是非常严格的,普遍大众对于经典中所记载的内容无法看懂,或无法深入,不过没关系,现在此世唯一通达经典的正觉来为大家隆重讲解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总之赚钱这档事情,跟往世累积的福德加上今生很努力赚钱非常有关系!为什么他们能赚那么多钱?因为他们往昔就常布施又广结善缘!末学观察到一个点,就是他们这一世个性都比较乐善好施、非常喜欢跟众生结缘!而且有个关键是,他们心性上的烦恼也比较少!很多人如果常常悲观,那也会相应到不好的种子,因为意根会促使如来藏中的种子流注,而且如来藏又「了众生心行」,也就是意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实现福报的三种方法!有的菩萨是因为继承父母的财产所以福报很好!有的菩萨是因为婚姻,也就是老公或老婆很会赚钱所以福报很好!那也有些菩萨是靠自己努力赚钱,不论是自己本业或做生意或开公司或投资而赚大钱的!我们人生活在世间都需要钱,都需要为三餐奔忙!俗话说:「钱非万能,但没有钱万万不能!」没有钱的话那可能就会饿死,或者每天为五斗米折腰而没时间学法,因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历史上有个著名的皇帝叫梁武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之后,就十分的虔诚,成为历史上佛门的大施主;甚至,他三次跑到同泰寺去舍身修行,然后再让大臣们拿着钱去把他赎回来,这是他明明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而故意去作,所以有人说他沽名钓誉。他的皇后郗氏性好嫉妒,死后堕入了畜生道变成一只巨蟒。为了超度他的皇后,他延请高僧写了《梁皇宝忏》,字词优美,至今仍然是佛门中最重要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本篇将提到菩萨实现福报的三种方法!有的菩萨是因为继承父母的财产所以福报很好!有的菩萨是因为婚姻,也就是老公或老婆很会赚钱所以福报很好!那也有些菩萨是靠自己努力赚钱,不论是自己本业或做生意或开公司或投资而赚大钱的!我们人生活在世间都需要钱,都需要为三餐奔忙!俗话说:「钱非万能,但没有钱万万不能!」没有钱的话那可能就会饿死,或者每天为五斗米折腰而没时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真假开悟》读后心得报告--------愿施居士整理《真假开悟》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三读的好书。亲教师亦言:「上禅三前,应将《真假开悟》第一至第三章看三遍。」可见本书之重要性。全书主要在阐释阿赖耶识、如来藏、真如三者间之关系。萧老师(平实居士)引用很多的经论圣教量,来充分的证明下列五点:一、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二、阿赖耶识即是因地真如心;三、法身即是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前篇文章已经大略讲述了意识的虚妄性,也举例证明一神教的「灵魂」或理学家的「心」,都是念念变异而且生灭不已的,也正是这种念念生灭且变异不已的体性,才有世间万法的运行,但在这个体性的背后,正是有个从来不起心动念,从来不生不灭的----真心如来藏!!不断流住意识的种子去生灭变异才有意识觉知心了别思维的功用呢!因此要再突显一点,这一世你的意识或是你自己,是假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No.681大乘密严经(卷3)T16,p0747a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关键词:如来藏,阿梨耶识,藏识)No.670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4)T16,p0510b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声、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请回答下列四个问题:1、您所悟之心是常?或无常?答:2、您所悟之心是有变易?或无变易?答:3、您所悟之心是有作用?或无作用?答:4、您所悟之心是下列诸心中哪一心?(1).一念不生寂而常照之灵知心。(2).无思惟之灵知心。(3).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作主之心。(4).无分别之明觉心。(5).专心课诵、专心做事的心。(6).遍满虚空无见闻觉知的心。(7).遍满虚空而能觉知的心。(8).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心所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1、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触(由境生心);受(由触生受);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请回答下列四个问题:1、您所悟之心是常?或无常?答:2、您所悟之心是有变易?或无变易?答:3、您所悟之心是有作用?或无作用?答:4、您所悟之心是下列诸心中哪一心?(1).一念不生寂而常照之灵知心。(2).无思惟之灵知心。(3).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作主之心。(4).无分别之明觉心。(5).专心课诵、专心做事的心。(6).遍满虚空无见闻觉知的心。(7).遍满虚空而能觉知的心。(8).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中说:所言觉义者,谓心体(如来藏)离念。离念相者(法离见闻觉知),等虚空界,无所不遍(遍一切处、遍一切地、遍一切时),法界一相(真如相);即是(等于)如来(佛地)平等(因地心即果地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如来藏---本来自性清净觉相)。何以故?本觉义者(如来藏自住境界),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破无始无明初次悟入),即同本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辨正1、执着离念灵知心为实相心而不肯舍弃者,即是畏惧解脱境界者,即是畏惧无我境界者,即是凡夫之人。谓离念灵知心正是意识心故,若离俱有依(意根、法尘、五色根),即不能现起故;若离因缘(如来藏所执持之觉知心种子),即不能现起故;复于眠熟位、灭尽定位、无想定位(含无想天中)、正死位、闷绝位等五位中,必定断灭故。夜夜眠熟断灭已,必须依于因缘、俱有依缘等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网络上的大家喜欢讨论机锋,喜欢讨案,如果是因为好奇心,则可以自己好好地阅读平实导师的公案书籍,不用再好奇了。受正藏师兄附嘱,勉力为文,希望能够利益大众佛法一分!一二三在开悟前将导师的七本公案几乎都翻阅过,虽明白哪些作略,可从来不认为这样叫做开悟,因自知只有真正开悟者可以坦然说自己开悟而无过,想自己不过于书籍文字纸张上熏习导师法义,往世喜爱读书的种子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前言公元二○○○年底,正觉同修会使用了新的开经偈:微妙甚深无上法,百千万劫难值遇,我今见闻得证悟,愿解如来究竟义。就在导师升座开始说法之前,大众合掌唱念著新的开经偈的当时,感得导师法座发起八种动相。历经四年,同修会大众的法缘成熟,导师已于公元二○○四年底(十一月九日)开始宣讲《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简称《维摩诘经》或《维摩诘所说经》),以甚深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论坛上有曹兄质疑佛陀,以凡夫知见来窥测如来,此举动如同没有学佛的愚人,将来只是多障碍自己的道业,异想天开的越多,只是让自己将来更加的辛苦,不论是继续轮回,或者是求取佛道,都是障碍!因此奉劝网络上一切大众,若是不知此理,随说着去,切莫于此留下证据!以提婆达多而言,大乘佛法很清楚地说明其为菩萨摩诃萨,但是经教阅读不多的人,就以为一切都是他的智慧可以「想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目录一、前言二、大乘的解脱道三、佛菩提道的内涵 甲、佛菩提道之宗通 乙、佛菩提道的修证次第——五十二阶位之六种菩萨性 丙、佛菩提道首重开悟——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 丁、依万法根源如来藏,方有胜义谛 戊、亲证转依离生如来藏,始能分证无我 己、悟后起修——历缘对境断尽烦恼 庚、宗通之究竟—&md | admin 2018-07-21 |
![]() |
大乘佛法真义之中,无有无余涅槃,乃至有余涅槃可说,以解脱者之境界,非是断灭之境界,而是真解脱境界,如来于《大般涅槃经》说:「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全文于经典中出现七十五次,直说:「解脱即是如来。」所以唯有如来是真正解脱者,其余之解脱者说法,不过是如来为了安慰勉励有情,而权说,非是大乘真正究竟法义!因此二乘之小乘法之所说的诸涅槃,不过是哄小儿啼,如同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福田简述田是生长的意思,如同田地下种及耕耘以后,未来就会出生果实;福田即为可生福德之田,被下了善业种子以后,未来世会出生可爱的果报,所以未来世能造福于种田者。二、福田种类福田分为几类呢?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3〈17供养三宝品〉中云:世间福田凡有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CBETA,T24,no.1488,p.1051,c5-6)。(一)报恩田什么是报恩田呢?报恩田是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