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人们的对话中,「不可说」指的是「不可以说出来」的意思,但是在佛经中,不可说的意思并不一定是这样。世尊的确说过许多的不可说,如:《华严经》「不可言说不可说,充满一切不可说,不可言说诸劫中,说不可说不可尽,....於一微细毛端处,有不可说诸普贤,....一毛端处所有刹,其数无量不可说..」在第四十五卷中,世尊一口气说了将近四百个不可说。《地藏菩萨本愿经》【忉利天 三摩地

2018-07-22

世间有五阴世间及器世间,五阴世间又称为有情世间,有情世间包括了人、天、鬼道、畜生道、阿修罗、地狱道等三界六道有情;器世间指的是有情所居住的山河大地等处所,包括了无色界四空天。有情世间在三界中生死轮回,无论苦与乐,不能出离生死本身那就是苦。那么有情世间的苦,菩萨怎么说呢?我们来看一下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所说:若诸有情十资身具之所摄养,无所匮乏, 三摩地

2018-07-22

人生的命运为何不同?请看如下:《佛说善恶因果经》简译佛在祇树给孤独园时,阿难请问八吐命运为何千差万别?佛告诉阿难:都是由于前世用心不同,例如:1.前世忍辱,今生相貌端正。2.前生爱发脾气,今生长相丑陋。3.前世贪心又吝舍,今生贫穷。4.前生礼敬三宝,今生高官显要。5.前世骄傲轻视人,今生出身下贱。6.前世对人恭敬,今生身形高大。7.前生轻视正法,今生身材 三摩地

2018-07-22

于娑婆世界住劫之初,有光音天人飞至此间,各皆身具光明。彼时世间自然而有地蜜,香甜可口,彼诸天人有以指沾而尝者;以可口故互相转告,人尽皆知,遂以为食。贪食者以多食故,身转粗重,渐渐乃至不能飞行,身光渐渐暗昧,终至成为欲界粗重色身。此诸天人初间身时,犹如色界天人,保证是中性身,不分男女;以福报尽故,地蜜渐渐消失不现,复生地肥;虽不如地蜜,仍极可口。复经 三摩地

2018-07-22

《大方广佛华严经华藏世界品》中描述道:诸佛子。彼一切世界种。或有作须弥山形。或作江河形。或作回转形。或作漩流形。或作轮辋形。或作坛墠(shàn)形。或作树林形。或作楼阁形。或作山幢形。或作普方形。或作胎藏形。或作莲华形。或作佉勒迦形。或作众生身形。或作云形。或作诸佛相好形。或作光明形。或作种种珠网形。或作一切门闼形。或作诸庄严具形。如是等。若广说 三摩地

2018-07-22

佛教提倡正信。佛教现存的经论有数千、万卷之多,所说的义理甚深,目的都是要人觉悟除迷。佛教的僧人为了探索生命的真相与意义,舍弃了世间的五欲享受而出家,僧人出家亦不求独善其身,而是要学有所成后救度一切众生;佛弟子不求征服天下,只求征服自己的贪瞋痴,……故信佛学佛是大丈夫行,非王侯将相所能为,怎么能说佛教是迷信,是消极厌世?有人说“如果 三摩地

2018-07-22

世间有五阴世间及器世间,五阴世间又称为有情世间,有情世间包括了人、天、鬼道、畜生道、阿修罗、地狱道等三界六道有情;器世间指的是有情所居住的山河大地等处所,包括了无色界四空天。有情世间在三界中生死轮回,无论苦与乐,不能出离生死本身那就是苦。那么有情世间的苦,菩萨怎么说呢?我们来看一下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所说:若诸有情十资身具之所摄养,无所匮乏, 三摩地

2018-07-2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声、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三摩地

2018-07-22

浴佛节(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每一个宗教为纪念其教主或信仰的对象,都订有特殊的节日。如耶稣教、天主教有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伊斯兰教有圣纪节、古尔邦节、开斋节等;道教有三元、三清、三会等节日;佛教也有许多特别的节日,其中以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腊月初八佛成道日、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为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三个佛教节日。佛诞日除举行浴佛外,另有一盛大的行 三摩地

2018-07-22

一)三长斋月:正月、五月、九月,是北天王南赡部洲巡游之月。二)六斋戒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小月二十八、二十九。此六斋日,诸天鬼神巡视人间,考察善恶。初八、廿三,四天王使人间;十四、廿九,天王太子人间;十五、三十,天王亲自巡视人间。于此六日,持斋行善,福胜余时;如若作恶,罪报加倍,于此六日,止恶修斋,名敬好时。所谓斋者,过午不食 三摩地

2018-07-22

前言密宗六字大明咒长期以来流通、普及于佛教界,一般多数人是透过歌曲、诵念而熟悉它的声音,却不甚了知它源于密教部《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而该“经”内容,已被某些大德判定是“伪经”(下文详说)。而六字真言,其实是鬼神咒,或可招致某种感应与体验,在藏传佛教归属于莲花部,而称为万咒之王-此话虽不免夸张,在西藏却是有特殊渊源的,黄明信云: 三摩地

2018-07-22

为什么我们要谈三界六道呢?因为三界六道,就是我们一切众生所生活的世界的面貌。我们要先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到底它是什么样子;我们要知道自己在法界里面的位置,我们就会知道我应该要如何做,我应该要往什么方向来前进?所以我们要先了解三界六道跟解脱果的关系,我们有做一个三界六道跟解脱果的对应关系表:阿赖耶识 如来藏 ---阿赖耶识-如来藏---三界六道境业相 三摩地

2018-07-22

大劫成坏示意大劫成坏之相示意 前大劫中空劫已满,新世界又得产生(以娑婆世界为例)。过去无量劫无量佛出世成二十小劫空中布大重云,注大洪雨,滴如车轴无数千年,水遍大千空中,乃至二禅光音天而止复灭。水为大风轮所住持,吹波鼓沫,沫聚自然坚固而成七宝天宫,即初禅梵天宫成。彼大水聚退下,有大风阿那毗罗吹掷水沫复成宫殿,欲界六天宫殿次第而成。大水再减,大风吹沫 三摩地

2018-07-22

六道主要是指:一、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作业(善恶二业,即因果)较优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作业较惨重故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其轮回的途径,不出六道。所谓轮回者:是描述其情状,去来往复,有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不遍,故名六道轮回。天道世界各种宗教,几乎无不崇 三摩地

2018-07-22

思路:根据经论,从器世间的成住坏空(这部分对现状的描述,可以参考十方论坛有过的一个帖子,对照了现代天文物理所观于佛经的描述,非常一致,推断了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乃至须弥山的所指;这里就会涉及到神通的问题,可以进一步辨析佛教对神通的态度;关于器世间的描述和器世间的成住坏空,也可以引申出佛教的世界观,这部分可以参考甘愿做菩萨系列的内容),引申一切唯心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示现于人间,而其所流传下来的法语,被记载成为「佛经」,这些对后世学佛的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得我们可以从这些经典中观察到佛陀的言行举止,祂所开示悟入晓谕大众的法语,而了解到何谓生命的实相,存在的实相。而对于不接受这生命实相看法的人,佛陀以善巧方便开演了人天乘,让大众安止于善法,不堕入三恶道中,以维持「后有」在这三善道中,等待未来的缘 三摩地

2018-07-22

1.二乘人所入的寂灭,已经无有身智,如何更说救护众生,推弘佛法,其尚且无有「后有」,何有能说法传法之未来身智可言?既然无有,则此灰飞湮灭,如何说其能够承继?2.二乘人连自己所学的二乘法都无心于护持,何有法道之可说!所以大乘法义之永不入涅盘,而得大涅盘,二乘人永不得解,乃至一切凡夫也无可理解,所以佛陀在许多的地方,已经明说能够受持菩萨藏的有情,只有菩萨; 三摩地

2018-07-22

学佛之人,自所当知;当不生诸妄想,当知大乘经典即是如来所说,以三乘法本小乘经典已经有说,又当信受大乘经典必定是菩萨所集结,不当于此,更生凡夫无知见解!由此更说大乘经典不是后人凡夫长年累月地集结:1.     世间人对于大乘经典常见的误解是:这些经典不是一人一时一地可以完成的。事实上,当然不是普通人可以完成的,这当然是本文所说的,是 三摩地

2018-07-22

鉴于此类争论长期普遍存在于学术领域和佛教界,末学也对其做了一个不全面了解。目前对佛教历史的考证大概有三个方向:一是站在唯物主义立场,通过对佛教经论断章取义的引用,武断片面的论证或批判;二是站在教派分支的立场,以维护教部权威为根本目的的论证或批判;三是结合客观的社科考证以及教理教义,不预设目的,试图究其本来的论证。学术界常见的论文多是第一种;佛教界常 三摩地

2018-07-22

五欲有种种过患,就像涂在刀上的蜂蜜,舐者贪著甜味而没有察觉会有伤舌的过患,众生贪爱五欲之乐亦然,为了追求短暂的五欲乐受,甚至造作种种恶业亦所不惜,却不知五欲无常终将失去而受痛苦。而对于贪著五欲的爱味,只会使人流转生死不得解脱,乃至造恶堕落三涂而使未来世受无量苦,所以有智慧的人自当选择远离。五欲就是指对于财、色、名、食、睡等五事,以及色、声、香、味、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