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二乘菩提的实证,却只需要断我见与我执而且断了我所执,一世之中就能证得阿罗汉果而出三界生死。(节录自平实导师着《楞严经讲记》第七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11月初版首刷,页202。)作圣谛讲的是有量的四圣谛,有量圣谛的真义就是二乘菩提;因为二乘菩提的四圣谛,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它的法、它的修行内容、它所断的烦恼内容以及灭尽后的内容,都是可以一 | admin 2020-06-08 |
|
三乘法所谓的佛菩提、缘觉菩提、声闻菩提,其实本来都是从唯一佛乘中分析出来讲的,三乘菩提都应该摄归一佛乘,所以唯一佛乘的道理其实就是第一义乘。(节录自平实导师着《胜鬘经讲记》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3月初版首刷,页281。)大乘法乃至三乘菩提的一切法,都是以如来藏这个第八识法身为中心而贯串的;是包括二乘菩提的缘觉法、声闻法在内,全部都贯 | admin 2020-06-08 |
|
第三个是报障。这报障,它所指的就是因为过去生造作了重大的恶业,而招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以及无佛之处等的极重苦报,足以障碍众生佛道正法的修学,因此称为报障。因为诸业的果报,几乎都是异时、异地、变异而熟,就是要等到因缘成熟去到未来世,到另一个地方转变成另一个有情而来受报,称为异熟果;因此报障又称为异熟障。如《瑜伽师地论》中说:异熟障者:谓若生处,圣 | admin 2020-06-08 |
|
业障则是因为往世迷理、迷事而造作了恶业,业种会障碍菩萨行道,也会障碍初学菩萨修学佛法;这都是因为往世所造恶业种子的现行,而使得新学菩萨学佛时处处产生了障碍,这就是业障。--------《正觉电子报第022期般若信箱》问三业障通常指的乃是因为过去、现在的种种业行熏习势力与果报现行,而对于修学佛法的增上产生了障碍,名之为业障。但业障未必是恶业,有时善、无记业亦成 | admin 2020-06-08 |
|
三障是指:烦恼障、所知障和业障。如果把业障用性障来取代,就会漏掉业障这一个法的障碍,而性障又属于烦恼障所含摄,所以二障之外的另一个障,应该是业障才合乎正理。烦恼障又称为见思惑,所知障又称为无明惑,事障就是性障。简单的说烦恼障就是障碍有情出离分段生死的烦恼,也就是见惑与思惑,由于这两种烦恼不能断尽,使得众生无法出离三界生死苦,这就是烦恼障。而所知障是 | admin 2020-06-08 |
|
八识(百度词条)八识,是佛法基本正知见,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第七识为意根(又名末那),第八识为如来藏(又名阿赖耶、真如等)。《增壹阿含经》卷28:「云何名为识?所谓识: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为识也。」《入楞伽经》卷8:「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世尊说人人皆 | admin 2020-06-08 |
|
「贪欲、瞋恚、愚痴、忿怒、缠盖、焦恼、嫉妬、悭悋、奸诈、谀谄、无惭、无愧、慢、慢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憍慢,放逸、贡高、怼恨、诤讼、邪命、谄媚,诈现异相、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无有恭敬,不随教诲、亲近恶友,贪利无厌、缠缚难解;欲于恶欲,贪于恶贪;身见有见,......;心缘异想,不善思惟;身口多恶,好憙多语;诸根闇钝,发言多虚;常为欲觉、恚觉、害 | admin 2020-06-08 |
|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为佛陀所宣讲的三法印,不论是大小乘佛法中的一切典籍或论著,如有违背此三法印,即不名佛法。佛陀所宣扬的大小乘法,无不是围绕着三法印来谈,从证悟的菩萨观之,原来本为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但因众生根机不一,故世尊分为三乘说法。有许多佛弟子错会三法印实际内涵,因此有必要说明。世尊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说: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 | admin 2020-06-08 |
|
如来藏(百度词条)如来藏(梵文:तथागतगर्भ;音译:Tathāgatagarbha),由Tathāgata(如来)与garbha(藏)组成,意为:含藏如来的一切功德,得以出生如来的意思。如来藏一词,出自佛经,在经论中,一义而多名:以识而言,有阿赖耶识(《华严经》《楞伽经》《瑜伽师地论》)丶异熟识(《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瑜伽师地论》)丶无垢识(《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大 | admin 2020-06-08 |
|
一般人所知的慢,就是讲因人而起慢。因什么起慢?因他色身高广、因为他财富丰饶、种性尊贵等等而起慢。可是声闻佛法所讲的慢,并不是这样子,声闻佛法讲的慢就是讲乐于自我存在,也就是说意识心乐于自我存在而不肯消失,导致轮回三界生死。那我们就以四空定来说明好了,譬如说你到了空无边处,也就是说你心能够觉知十方;既然能够觉知十方,代表你的意识心仍在,我慢也会存在; | admin 2020-06-08 |
|
近几年网络弘扬佛法日益热烈,门派之争法义讨论不绝于耳,别有用心的某些人乱扣帽子,谎编网文,期达到消灭异己的目的。佛教中的外道法和相似佛法,自古至今,一直存在。对于某些宗派的质疑和批评,也成了佛教徒某些门派之间的斗争工具。为了打击异己,某些佛弟子不能依理依据如理如法,而是不惜造妄语业,自创邪教名单广为传播,可悲可叹。如此种种,当不是我佛门弟子所为,望 | admin 2020-04-08 |
|
无相忆佛和拜佛,深层次的目的是使意根恒审思量于无相之忆佛念佛之境界,从而降服意根的攀援性。如何使自己不断精进不放逸于无相忆佛拜佛,不断延长自己每天忆佛拜佛的时间,最终使意根于无相忆佛拜佛形成串习,成就净念相续之无相拜佛忆佛功夫,具足足够的火候。菩萨当于此用心。-----浅谈无相忆佛拜佛之中的掉悔盖http://www.sanmodi.cn/mobile/club/show-940.html 所以 | admin 2020-03-17 |
|
生如法师简介释生如法师,一九六七年出生于东北辽宁,一九八九年毕业于沈阳财经学院。二〇〇〇年九月开始学佛,二〇〇三年十一月剃度出家。从学佛伊始,无论是长经抑或短经,只要读熟,皆能自然背诵下来。刚学佛读颂经文,不会修定时,就有粗浅的禅定境界出现。偶尔外出活动时,由于心念专一于背诵经文,旁无他顾,也能发起禅定境界和觉受。且多次在清醒的情况下回到自己的过去 | admin 2020-03-12 |
|
【作者】刘正莉老师等合著【出版日期】西元2020年6月30日【书号】978-986-98891-4-8【开本】32开【定价】NT$300 【内容简介】 在距世尊二千五百多年后的末法时代今天,谁知此生可以有机会破参明心?遥望祖师大德,历来找到自己本来面目者几希!望著那不知所云的祖师公案,不知叹气过多少回;阅过现代诸方大师解释公案,更是唏嘘!而人人朗朗上口的《心经》:“ | admin 2020-03-03 |
|
我们继续来讨论业的报偿与转变。在前一集节目中,我们已经说明了业的意涵,就是指过去造作的善行或恶行,而形成了一种会感生未来苦乐果报的势力,就是业力;而业力在没有失坏之前,必定会依着它的势力,去报偿该有的果报。在《优婆塞戒经》中,释迦世尊开示:【是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四者无报。】(《优婆塞戒经》卷7)就是依着所造业受报的时间来区分业有 | admin 2020-02-21 |
|
明白了业种、业力与众生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间的关系,接下来要探讨业报偿的问题。释迦世尊在《大宝积经》中告诫弟子们:【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就是强调业力是无可逃避的,不管善业或恶业在没有失坏灭除以前,有业就会有果报;今生不受报,来生不受报,就是千千万万生,业力照样存在,只要因缘和合还是要受报的。像学佛人 | admin 2020-02-21 |
|
《成唯识论》中也说:【生死相续,由惑、业、苦。发业润生烦恼,名惑;能感后有诸业,名业;业所引生众苦,名苦。】(《成唯识论》卷8)是说众生之所以死此生彼、死彼生此,一生又一生不断在三界六道中相续流转,都是由于惑、业、苦这三个法,会引发种种业行而滋润未来世生的烦恼,就称为惑。能感生未来世继续存有于三界世间的种种业力,就称为业。业力所引生的种种苦果,就称 | admin 2020-02-21 |
|
佛陀说的第三句偈颂,生灭灭已,如何是生灭灭已呢?就是永断于对于三界的无明痴、永断于对于三界的欲爱,以及一切的烦恼相。因为断了对三界的无明痴,对于三界的欲爱、烦恼能够灭除,一切苦就能够消灭了,而这三界的一切的法相,包括五蕴、六入、十八界,于当中的自我贪爱以及邪执的断除,是必须历缘对境深心体察,不能只是在知见上。当一个人在修学当中,他是以现观、亲证去看 | admin 2020-02-21 |
|
在同样《杂阿含经》卷11中亦开示:诸行如幻、如炎,刹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杂阿含经》卷11)在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三辑中的语译为:【眼根、眼识、色尘,以及触、受、想、思等心行都犹如幻化、犹如阳光下的地面热炎一样,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灭尽而朽坏,不曾真实的来到此世、或真实的去到后世。】(《阿含正义》第三辑,正智出版社,页862~863。)首先,当我 | admin 2020-02-21 |
|
大学里,一位教师了。在专业领域里,他是一颗璀璨的新星,前途无量,但很不幸,他有一篇论文被曝光是抄袭的,他认为自己没有机会再延续自己的学术生命而选择了。婚姻中,一位太太了。她的先生有了外遇,她无法面对今后一个人的生活,她不能忍受这份羞辱与恐惧,她没有力量再往前走半步,她知道自己的婚姻生命已经结束,于是她选择了。寺院中,一位法师选择往生极乐。种种诽谤重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