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诸位同修好本站上周推出三摩地手机版增加部分新功能新功能一:复制网页一段文字后自动加网站链接新功能二:微信分享网站文章带网站标题图片此次新功能的增加,虽然提升了诸多方便,也有不少同修提了改进意见,对此特别更正调整如下:三摩地四大板块:影音板块:2400集讲座视频+文字mp3板块:2400集讲座语音+文字 读书板块:所有书籍+电子报+2400集讲座文字论坛板块:书籍 admin

2020-06-10

公元2003年法难分裂胜义僧团,《灯影》钜著澄清质难令无疑 公元2003年,正觉同修会会中有不解《成唯识论》正义者,意欲成为正觉之领导人而不得遂,为亲教师会议所反对之后,执取“真如无为”来反对“第八阿赖耶识”心体常住,否定正觉同修会正法,企图分裂胜义僧团。如是者先诬蔑平实导师贪取会中钱财,无根无据之后,又诬指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是生灭法 admin

2020-06-09

  正因为没有证得佛菩提道,所以阿罗汉不能称之为佛;正因为有佛菩提道圆满具足,所以可以称之为佛。诸佛因为解脱道的修证也已具足圆满,所以也可以称为阿罗汉;可是阿罗汉没有证得佛菩提道,解脱道也还没有具足圆满——仍有无量的习气种子随眠着,所以不能称之为佛。(节录自平实导师着《楞严经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12月初版二刷,页26-2 admin

2020-06-08

  大菩提就是佛菩提。(节录自平实导师着《楞严经讲记》第十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1年7月初版首刷,页312。)佛菩提所说的内容是包含三乘菩提的,所以又名大菩提。(节录自平实导师着《楞严经讲记》第十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1年7月初版首刷,页312-313。)只有佛菩提才能称为大菩提,因为佛菩提函盖二乘菩提,又具有二乘菩提所无法断除的习气种 admin

2020-06-08

  二乘菩提的实证,却只需要断我见与我执而且断了我所执,一世之中就能证得阿罗汉果而出三界生死。(节录自平实导师着《楞严经讲记》第七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11月初版首刷,页202。)作圣谛讲的是有量的四圣谛,有量圣谛的真义就是二乘菩提;因为二乘菩提的四圣谛,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它的法、它的修行内容、它所断的烦恼内容以及灭尽后的内容,都是可以一 admin

2020-06-08

  三乘法所谓的佛菩提、缘觉菩提、声闻菩提,其实本来都是从唯一佛乘中分析出来讲的,三乘菩提都应该摄归一佛乘,所以唯一佛乘的道理其实就是第一义乘。(节录自平实导师着《胜鬘经讲记》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3月初版首刷,页281。)大乘法乃至三乘菩提的一切法,都是以如来藏这个第八识法身为中心而贯串的;是包括二乘菩提的缘觉法、声闻法在内,全部都贯 admin

2020-06-08

  空性,讲的就是不空的如来藏,因为这个空确实有真实性,不是缘起性空,所以称为不空如来藏;缘起性空是没有真实性的,可是如来藏这个空,有真实性,所以不能说祂是缘起性空的空无。(节录自平实导师着《胜鬘经讲记》第四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5月初版首刷,页261-262。)空性的意思则是说,如来藏有真实自性,不是想像法。真实自性的意思是说,祂能出生蕴处界 admin

2020-06-08

  甘露者,相传古时诸天以种种名药着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久视长生,故以之名为不死药。世尊不忍众生久处漫漫长夜、求出无期,故开示涅盘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二门;犹如欲界六天之天主以甘露水润泽一切众生,佛亦如是,欲令众生永断生死,得究竟安乐,故传此二种出世间甘露法门,是真究竟不死药也。如《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中诸梵天王以偈赞佛云:「普智天人尊,哀 admin

2020-06-08

  略述以定为禅之现象古来多有大知识以证得定境为悟者。于今末法,似此流类更多于昔,每以悟道圣者自居,追求境界以为证悟,反多方非毁真悟者无所得、无境界之真解脱或无生忍为非悟。以定境之有所得法、有境界法而诽谤正法,违背了义经典之圣教量,成就地狱重罪。以现在学佛弘法之善因而得将来地狱恶报,令人悲悯。以悲心故,特为此类人概要说明今时人以定为禅之各种层次,用供诸 admin

2020-06-08

  菩萨称为菩提萨埵,也叫作觉有情。这是因为菩萨的种性尊贵,菩萨志愿效法过去诸佛,努力的精进成就佛道;这样三大无量数劫的自利利他,行普贤行利益众生,因此最后能够成就最究竟的佛道,未来成就佛道的时候,也同样具足了这十号。但是还在因地当中的菩萨,就是这样少分少分的修证佛陀的功德,而这是二乘独觉及阿罗汉所不能了知的。而且,菩萨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在七住位明心 admin

2020-06-08

  第三个是报障。这报障,它所指的就是因为过去生造作了重大的恶业,而招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以及无佛之处等的极重苦报,足以障碍众生佛道正法的修学,因此称为报障。因为诸业的果报,几乎都是异时、异地、变异而熟,就是要等到因缘成熟去到未来世,到另一个地方转变成另一个有情而来受报,称为异熟果;因此报障又称为异熟障。如《瑜伽师地论》中说:异熟障者:谓若生处,圣 admin

2020-06-08

  六大:地、水、火、风、空、识。弥勒菩萨摩诃萨在《佛说大乘稻芉经》卷1答具寿舍利子的内涵:应云何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为六界和合故。以何六界和合?所谓地、水、火、风、空、识界等和合故,应如是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何者是内因缘法地界之相?为此身中作坚硬者,名为地界;为令此身而聚集者,名为水界。能消身所食饮嚼噉者,名为火界。为此身中作内外出入息者,名为风界。 admin

2020-06-08

  业障则是因为往世迷理、迷事而造作了恶业,业种会障碍菩萨行道,也会障碍初学菩萨修学佛法;这都是因为往世所造恶业种子的现行,而使得新学菩萨学佛时处处产生了障碍,这就是业障。--------《正觉电子报第022期般若信箱》问三业障通常指的乃是因为过去、现在的种种业行熏习势力与果报现行,而对于修学佛法的增上产生了障碍,名之为业障。但业障未必是恶业,有时善、无记业亦成 admin

2020-06-08

  三障是指:烦恼障、所知障和业障。如果把业障用性障来取代,就会漏掉业障这一个法的障碍,而性障又属于烦恼障所含摄,所以二障之外的另一个障,应该是业障才合乎正理。烦恼障又称为见思惑,所知障又称为无明惑,事障就是性障。简单的说烦恼障就是障碍有情出离分段生死的烦恼,也就是见惑与思惑,由于这两种烦恼不能断尽,使得众生无法出离三界生死苦,这就是烦恼障。而所知障是 admin

2020-06-08

  五浊的第一浊就是劫浊,可是劫浊是从哪里来的?劫浊就是无法超越劫数;劫数讲的就是一个大劫,或者讲一个中劫,就是讲住劫,众生都不能超越它。不能超越的原因是因为有坚固妄想,因此而执着于色身,这就是色身坚固妄想。如果不执着色身,你就可以超越劫浊,因为你自己已经确定可以随时随地舍身了。下定这个决心以后,就不必像外道们说:“我要固形存想、练精化气。” admin

2020-06-08

  “空”有两个含意:一个是空相,一个是空性。妄心之相也是空,真心之相也是空,同样都没有形色,都不是物质的色法。《心经》里面讲“诸法的空相”,说见闻觉知的心(即眼耳鼻舌身意识等六心)无常、变异、终归坏灭,但是诸法却必须依见闻觉知心及如来藏真心,和合运作以后,才能间接的生起在我们的觉知心中,所以诸法也是同样的无常、变异、终归坏灭,所以 admin

2020-06-08

  八识(百度词条)八识,是佛法基本正知见,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第七识为意根(又名末那),第八识为如来藏(又名阿赖耶、真如等)。《增壹阿含经》卷28:「云何名为识?所谓识: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为识也。」《入楞伽经》卷8:「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世尊说人人皆 admin

2020-06-08

  解脱道中狭义的心解脱,是於佛法生起净信而断我见、三缚结,并且经过了二果的薄贪嗔痴境界,再努力修断欲界爱,已经解脱於五欲缠缚而发起初禅了,已经解脱於五欲的系缚而远离欲界的受生,是三果的实证。慧解脱,是进而断除全部我执的无明,证得慧解脱的解脱功德,成为慧解脱阿罗汉。广义的心解脱之中,又有数种差别:一者正智心解脱,二者净信心解脱,三者无碍心解脱,四者漏尽 admin

2020-06-08

  「贪欲、瞋恚、愚痴、忿怒、缠盖、焦恼、嫉妬、悭悋、奸诈、谀谄、无惭、无愧、慢、慢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憍慢,放逸、贡高、怼恨、诤讼、邪命、谄媚,诈现异相、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无有恭敬,不随教诲、亲近恶友,贪利无厌、缠缚难解;欲于恶欲,贪于恶贪;身见有见,......;心缘异想,不善思惟;身口多恶,好憙多语;诸根闇钝,发言多虚;常为欲觉、恚觉、害 admin

2020-06-08

  见浊是从妄见、恶见出生的,恶见就是五利使——就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五种烦恼结。第一个身见,梵语音译为萨迦耶见,就是以五阴我为身,又称为我见。第二边见,就是落到断见或是常见中,不然就是有增有减的执着中。第三邪见,总括来说,就是一切不如理、不如法的颠倒妄见都可说为邪见;其中拨无因果,认为造恶不会有恶报,行善也不会有善报,使人 admin

2020-06-08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69   70   下一页»   共1385条/70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