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众生都不喜欢生在恶趣,但是偏偏又喜欢广造能引生恶趣之业,所以堕恶趣者如大地土,生于人天中者如爪上尘。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正法、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的境界,让地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 三摩地

2018-07-22

众生都不喜欢生在恶趣,但是偏偏又喜欢广造能引生恶趣之业,所以堕恶趣者如大地土,生于人天中者如爪上尘。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的境界,让地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 三摩地

2018-07-22

众生都不喜欢生在恶趣,但是偏偏又喜欢广造能引生恶趣之业,所以堕恶趣者如大地土,生于人天中者如爪上尘。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的境界,让地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 三摩地

2018-07-22

今天我要来跟各位菩萨谈一谈“学佛与三归五戒”。什么叫作学佛呢?有些人会认为说,这个题目很简单啊!学佛不外乎吃素、到处拜忏、念佛,或者是去救济贫困的众生,乃至于打坐修禅定,其实真正的学佛并不仅于如此。吃素,有很多人是因为色身的健康因缘,乃至有的人只是为了发愿,即使是真的慈悲众生,然后来吃素,那也只是学佛的一个基本的心态而已。至于有些到处拜忏 三摩地

2018-07-22

前言密宗六字大明咒长期以来流通、普及于佛教界,一般多数人是透过歌曲、诵念而熟悉它的声音,却不甚了知它源于密教部《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而该“经”内容,已被某些大德判定是“伪经”(下文详说)。而六字真言,其实是鬼神咒,或可招致某种感应与体验,在藏传佛教归属于莲花部,而称为万咒之王-此话虽不免夸张,在西藏却是有特殊渊源的,黄明信云: 三摩地

2018-07-22

很多人在学佛,学佛的目的是为什么呢?通常学佛的人会告诉你说:是为了要了脱生死,是为了要消除烦恼。那为什么要了脱生死呢?无非是因为死亡的那个恐惧;无非是因为这个恐惧所带来的内心的那个苦痛;讲到这个学佛要了脱生死,说因为对于死亡的恐惧有苦,然后想要来学佛。为什么会有死亡的恐惧呢?因为死亡之后要离开自己的家人、死亡之后要离开自己努力奋斗了几十年的事业家产 三摩地

2018-07-22

众生唐代新译(唐代玄奘三藏及其以后的译经称为新译,之前的为旧译)为有情。众生之内涵,如《杂阿含经》卷六,佛告罗陀比丘: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杂阿含经》卷四十五,尸罗比丘尼又云:诸阴(五蕴)因缘合,假名为‘众生’。佛教所说之有情、众生,一般是指具有色身以及与色身相应的心识, 三摩地

2018-07-22

10种〖实义菩萨者:能听深义,乐近善友;乐供养师、父母、善友,乐听如来十二部经,受持、读诵、书写、思义。为法因缘,不惜身命、妻、子、财物,其心坚固;怜愍一切,口言柔软,先语实语,无有恶语及两舌语;于自身所不生轻想,舒手惠施无有禁固;常乐修磨利智慧刀,虽习外典为破邪见、出胜邪见,善知方便、调伏众生,于大众所、不生恐怖。〗——《优婆塞戒经》(名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学佛人一般在家课诵用功或参加,常会诵念回向发愿偈: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其中三障指的是哪三障?意涵是什么?三障,一般指的是烦恼障、业障、报障。如《佛说佛名经》有这样的圣教:所言三障者:一曰烦恼障、二名为业障、三是果报障。(《佛说佛名经》卷1)《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也说:三种障:烦恼障、业障、报障。(《大 三摩地

2018-07-22

编者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既深刻又久远,而且涉及文化生活中的各大领域,包括大家日常使用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等。这些词语虽然使用广泛,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它们其实来自于佛教?古人说百姓日用而不知,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常说刹那,但刹那到底有多长?(图片来源:资料图片)在日常生活或阅读文章时,我们经常使用或者看到刹那,这个常用词汇其实源自佛教。在日常使 三摩地

2018-07-22

真正研究印度哲学的这些学者们,他们一致都认为说,佛教里面的各种教法元素,绝大部分在古印度当中都已经出现过了。所以甚至于比较极端的会说,佛教并没有超越之前《吠陀经》的哲学。我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在之前的吠陀哲学当中,已经有如此多的东西它跟佛法的内容是非常相近的,这是为什么呢?上一次也说到,那是因为有许多的菩萨们,他们在佛陀降生人间之前就先来到人世,为 三摩地

2018-07-22

简序目前的佛教界,错解佛法的情形很普遍,平实导师以道种智的证量,领导正觉同修会胜义菩萨僧团,介绍佛法二主要道:解脱道、佛菩提道,让佛教的法义与道次第,清楚呈现于世人面前,在当今佛教界中,极为稀有难得。解脱道的四个果位: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以断我见为基础,进一步断除思惑。佛菩提道则以明心为基础,由于福、慧的,最后证得究竟佛果。关键词三缚结 三摩地

2018-07-22

四圣谛的义理先引经而说:【尔时尊者舍梨子告诸比丘:诸贤!若有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来入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所以者何?摄受一切众善法故。诸贤!犹如诸畜之迹,象迹为第一,所以者何?彼象迹者最广大故。如是,诸贤!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来入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云何为四?谓苦圣谛,苦习、苦灭、苦灭道圣谛。】 三摩地

2018-07-22

佛菩提果之修证,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以及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因为它含藏着让我们将来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所以它又叫做如来藏。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因此有的祖师说:如来藏中藏如来。佛菩提具一切智及一切种智,至高无上,故名为大。一切智有十智:世俗智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单元,我们要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佛法中的两大甘露法门,也就是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想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探究佛法的两个主要道之间的差别,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建立起正确的佛法修证知见。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叫作佛法。有人说佛法就是在讲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三十七道品等诸法,这就是佛法。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佛法不只是这一些而已,佛法可以依觉 三摩地

2018-07-22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为佛陀所宣讲的三法印,不论是大小乘佛法中的一切典籍或论著,如有违背此三法印,即不名佛法。佛陀所宣扬的大小乘法,无不是围绕着三法印来谈,从证悟的菩萨观之,原来本为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但因众生根机不一,故世尊分为三乘说法。有许多佛错会三法印实际内涵,因此有必要说明。世尊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说: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三 三摩地

2018-07-22

为什么我们要谈三界六道呢?因为三界六道,就是我们一切众生所生活的世界的面貌。我们要先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到底它是什么样子;我们要知道自己在法界里面的位置,我们就会知道我应该要如何做,我应该要往什么方向来前进?所以我们要先了解三界六道跟解脱果的关系,我们有做一个三界六道跟解脱果的对应关系表:阿赖耶识 如来藏 ---阿赖耶识-如来藏---三界六道境业相 三摩地

2018-07-22

大劫成坏示意大劫成坏之相示意 前大劫中空劫已满,新世界又得产生(以娑婆世界为例)。过去无量劫无量佛出世成二十小劫空中布大重云,注大洪雨,滴如车轴无数千年,水遍大千空中,乃至二禅光音天而止复灭。水为大风轮所住持,吹波鼓沫,沫聚自然坚固而成七宝天宫,即初禅梵天宫成。彼大水聚退下,有大风阿那毗罗吹掷水沫复成宫殿,欲界六天宫殿次第而成。大水再减,大风吹沫 三摩地

2018-07-22

六道主要是指:一、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作业(善恶二业,即因果)较优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作业较惨重故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其轮回的途径,不出六道。所谓轮回者:是描述其情状,去来往复,有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不遍,故名六道轮回。天道世界各种宗教,几乎无不崇 三摩地

2018-07-22

思路:根据经论,从器世间的成住坏空(这部分对现状的描述,可以参考十方论坛有过的一个帖子,对照了现代天文物理所观于佛经的描述,非常一致,推断了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乃至须弥山的所指;这里就会涉及到神通的问题,可以进一步辨析佛教对神通的态度;关于器世间的描述和器世间的成住坏空,也可以引申出佛教的世界观,这部分可以参考甘愿做菩萨系列的内容),引申一切唯心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