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在《优婆塞戒经》卷第二中,有一段是这么说的:【善生言:世尊!云何菩萨自他庄严?佛言:善男子!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一者福德,二者智慧。】(《优婆塞戒经》卷2)为什么是自他庄严的原因,上一次的菩萨正行之中已经先概略为大家说明了。接下来,因为善生菩萨启请的缘故,所以世尊接着就回答:菩萨应该要具足福德、智慧二法,才能够在佛菩提道上自他庄严。从表面上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无论祂是哪一佛国的世尊如来,运用有语言或者无语言的种种方便说法,绝对是以第一义谛如来藏的真如佛性为根本,因为佛佛道同的缘故。所以当众香国的菩萨接著问到:“释迦牟尼世尊是以什么来说法的?”维摩诘菩萨就说了: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诸难处,是愚人生处。……”(《维摩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释迦佛为了调伏娑婆世界的刚强众生,说了因缘果报的事相,已经说过了身业、语业邪行的果报,关于意邪行的因缘果报,经文中这么说:是贪嫉,是贪嫉报;是瞋恼,是瞋恼报;是邪见,是邪见报;是悭悋,是悭悋报;是毁戒,是毁戒报;是瞋恚,是瞋恚报;是懈怠,是懈怠报;是乱意,是乱意报;是愚痴,是愚痴报;(《维摩诘所说经》卷3)贪嫉指的是有情坚持固守在财色名食睡五欲上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对刚强的众生要用刚强的语言呢?经文说: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譬如象马狠悷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伏;如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维摩诘所说经》卷3)难以教化的人,他们的心就像猿猴一样不停地攀缘,所以必须要运用种种的方法才能够对治,并且调御他们散乱攀缘的心;所以当他们的心能够止息安住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摩地”又称为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中文的意思是正定、正受、等持。一般将意识心安住于一境,安定专注不散乱的定的状态,通称为三摩地。但是这样的说法很容易令人以为三摩地和奢摩他、止是一样的;然而,三摩地和奢摩他是有所差异的,这个差异在哪里呢?圣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说:【三摩地者,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瑜伽师地论》卷11)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下谨转录一篇文章,以慈善护生实乃也是「以意识心转依阿赖耶识心体之真如性以回熏七转识,转变七转识染污种子而消除第八识心体之阿赖耶性。」是故谨以此文以飨大众:父母转变兄弟姐妹(正觉电子报第24期)-范老师-前些时候,有一晚睡梦中,出现几个金色斗大的字:「父母转变兄弟姐妹」,迷迷糊糊地,以为是上演什么家庭亲情伦理大戏吧!遂不管它,继续蒙头大睡;一早醒来,心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法中说「菩萨得如意眷属」的方法那也有证悟菩萨的老婆是很会赚钱的,所以他就不太愁吃穿!譬如有一位六十几岁的证悟菩萨,他早就退休很久,去年我听别人说他换了台新车BMW(宝马),原因是他老婆太会赚钱了,所以他老婆买新车给他开!证悟老菩萨其实自己以前也有在赚钱,但他退休了!而他老婆又太会赚钱,所以他年老时还换了新车BMW!我相信不是他贪着新车,因为他外表与心性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总之广结善缘非常重要!而导师也教导我们,布施的时候要多找很多人参与,这样就跟很多人结善缘,未来自己的因缘也很多!那布施要广泛布施,也要引导众生往佛法才是最如法的布施!而发愿回向也很重要,如果布施做了很多!可是他故意投生到贫苦家庭又故意不去赚钱!那基本上他也不一定能变有钱人!但众生会觉得他福德很好,因为他显现出来的种子就是很有福德的感觉!但其实如果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善业对于一般人来说大多耳熟能详,许多修学者也或多或少都有在行十善业。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得人、天报以及成就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以及成就一切佛法的基础,犹如大地一般,因此其重要性可知。与十善业相对的就是十恶业,因此依据十善业与十恶业,也就有众生之六道轮回生死,同时也能够有山河大地器世间的成就。在这个单元里面,我们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和大家来谈谈,《孟子》里面这么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而且也死于安乐?《孟子》里面这么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当然,这一段话的时代背景,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法之中,还有另外一个层次的人,叫作转轮圣王,这是有金、银、铜、铁四个等级,最高的金轮圣王可以王四天下,换句话说,他的福报是可以函盖四天下,但也只是所受用的时间比较长,范围比较广大而已,仍然是会有福报享尽的时候。四天下到底有多大?这是说在须弥山下,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有人类所居住的区域,而我们现在是居住在南边的区域,叫作南瞻部洲,而且是在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一天,佛在舍卫国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有人想要获得梵天王常住在家里守护家人,那么他只要孝养父母,梵天王就已经常住在他的家里;如果有人想要获得忉利天主帝释—也就是玉皇大帝—常住在家里守护家人,那么他只要孝养父母,忉利天主帝释就已经常住在他的家里;如果有人想要获得一切天神常住在家里护佑家人,那么他只要孝养父母,一切天神就已经常住在他的家 | admin 2018-07-22 |
![]() |
这里就跟大家介绍供佛的一些细节,譬如不能以圣所遮物来供佛。什么是圣所遮物呢?是说佛菩萨所遮止的物品,不能用来供养三宝。譬如众生肉以及五辛;五辛就是葱、蒜、韭、薤、兴渠,包括青葱、珠葱、大蒜、韭菜,蕗荞、洋葱等等。蕗荞又叫作荞头,或称为小蒜。这些虽然是植物性的食物,但是吃过之后,全身散发出来的味道,会使得身边的人受不了。《楞严经》卷8佛开示说:想要求 | admin 2018-07-22 |
![]() |
龙树菩萨是中观的创造者,到后来,佛护、清辩等人,打着龙树菩萨的旗号,创造了应成派中观、自续派中观。月称邪师所继承的是佛护的应成派的中观。此派的特点:1,是不承认《解深密经》等佛陀第三转法轮的唯识经典是了义经。2,否定阿赖耶识的自证分,也就是否认有阿赖耶识的可证,否认万法唯识、三界唯心。3,并以此邪见组织“大乘佛菩提道次第”,误导众生。此派的 | admin 2018-07-22 |
![]() |
有的人说必须要烧纸钱,祖先才能得到、才能用到;做生意的人也要烧纸钱,才能够赚钱发财。这样的说法到底正确不正确?正信的佛弟子应该要如何的来帮助祖先?如何的面对这些问题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我们来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在一般传统的民间信仰文化当中是有这样的说法,而且在华人居住的地区也流传很久的时间、也应用了很久,这是在民间习俗流传中所说的:在世的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一、弥勒菩萨事迹简介弥勒(Maitreya),又译为慈氏,从姓而称,其名为阿逸多(Ajita),义译无能胜。公元前六世纪人,与释迦牟尼同时,本为释迦牟尼佛的,弥勒生于印度波罗奈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他生而相好庄严,聪慧异常。按印度习俗,生了孩子要请相师看相。相师惊异地说:此儿具足轮王相,长大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恭逢释迦牟尼佛诞,即农历四月初八日浴佛节,依佛,奉佛遗教,谨遵佛制,如法举行浴佛供佛、供僧建寺、祈福,菩萨护佑,龙天欢喜。一、浴佛起源浴佛节又名佛诞节、龙华会,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佛教节日,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其中的浴佛、斋会、结缘、放生在过去广为流行。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所记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揭露社会丑恶现象,将各种欺诈行为揭示出来,提醒公众莫上当的内容,对此报道,人人称快。但这样的现象一旦出现在佛教圈内,人们似乎一下就失去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去指责欺诈者,反倒指责揭露真相的修道人,每每亮出的招牌就是“真修行人不见人过”,殊不知什么是“人我是非”,什么是“法义辨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师传菩萨戒时,开示戒子云:“有某居士,以居士身而骂尽天下人,岂证道者之所应为?”又开示云:“居士扯评出家人,名为诽谤僧宝;批评出家人所说法,名为诽谤法宝。”皆是寓指平实辱骂出家人、诽谤法宝。平实云:诽谤僧宝者有二:一者有根诽谤,二者无根诽谤。正受菩萨戒之佛子若犯此者,乃断头罪,不通忏悔,舍报必下地狱。然此诽谤者,乃谓诽谤出家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尔时如来于大众前,上升虚空,结迦趺坐,讲说戒经:“忍辱为第一,佛说涅槃最;不以除须发、害他为沙门。”】(《长阿含经》卷1)行者。欲成佛道。当乐经法赞诵演说。正使白衣说法。诸天鬼神。悉来听受。况出家人。出家之人。乃至行路。诵经说偈。常有诸天。随而听受。是故应勤诵说经法。——《贤愚因缘经》摩诃斯那优婆夷品第十七 云何名胜义僧?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