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觉囊派创始人为宇摩.摩觉多杰(11世纪),五传到了更邦钦波.突结尊追(西元1243~1313)建立觉囊寺,觉囊派正式成立。八传到了更钦笃补巴.喜饶坚赞,是为最盛期。二十八传到了多罗那他(西元1575~1635)时,觉囊寺庙遍西藏康川各地,「他空见」如来藏思想达到为最高峰。 可惜觉囊派不见容于当时格鲁派的政治势力,在达赖五世的授意下,达布派与萨迦派前来共同挑战法义 admin

2019-04-01

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弥勒(Maitreya),又译为慈氏,从姓而称,其名为阿逸多(Ajita),义译无能胜。公元前六世纪人,与释迦牟尼同时,本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据《一切智光仙人经》介绍,弥勒过去值弥勒佛(慈氏佛)发愿名为弥勒,值佛说慈心三昧经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弥勒生于印度波罗奈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他 admin

2019-02-21

近几年网络弘扬佛法日益热烈,门派之争法义讨论不绝于耳,别有用心的某些人乱扣帽子,谎编网文,期达到消灭异己的目的。如此种种,当不是我佛门弟子所为,望诸位擦亮双眼,明辨是非,切莫人云亦云。佛教中的外道法和相似佛法,自古至今,一直存在。对于某些宗派的质疑和批评,也成了佛教徒某些门派之间的斗争工具。为了打击异己,某些佛弟子不能依理依据如理如法,而是不惜造妄 admin

2019-02-20

萧平实----一个普通的名字,然而近一二十年来,这个朴实的名字,如同龙吟虎啸般的让整个佛教界振聋发聩地为之一震。 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上或许并非绝后但绝对是空前的玄奘大师,以《成唯识论》、《八识规矩颂》等等著作震古烁今,被世人尊为第一义天。由此可知,佛法的正知见在于八识论,第八识如来藏(也叫阿赖耶识,阿梨耶识等等)不生不灭,所以才能有因果现象的如实运作 admin

2019-02-14

菩提人天乘及二乘菩提 人天乘的法以及二乘菩提的法,都叫作权教,就是权巧方便施设的法教。(节录自平实导师著《胜鬘经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8年11月初版首刷,页328。)二果人是一来 在二乘菩提中说二果人是一来,生到欲界天上以后再回到人间成就阿罗汉果,叫作一来。(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 admin

2018-12-27

空性一切法空性 一切法空性,讲的是一切法本来就是空性如来藏而没有生灭性可说,因为一切法就是如来藏──一切法的本际就是如来藏,一切法只是附著在如来藏的表面上生了又灭、灭了又生;但是诸法灭了以后如来藏还是在,如来藏仍然可以重新出生诸法。这是依诸法的根源如来藏,来说一切法都是空性,空性就是如来藏,所以说一切法就是空性。(节录自平实导师著《胜鬘经讲记》 admin

2018-12-27

涅槃“此经”如来藏 “此经”——这个如来藏。当一个恶人死后下堕到地狱去,哭天抢地、怨天骂地,诅咒一切有情,当他正在地狱里痛苦到不得了的时候,他的如来藏照样离见闻觉知、不贪不瞋,连一点点的生气都没有。后来终于生到天界去了,乃至让他当上某一天的天主,一生之中天乐无穷,每天在欲界天中贪著五欲、享受快乐,兴高采烈非常欢喜; admin

2018-12-27

广论宗喀巴的邪见论在广论 宗喀巴真是邪见论者,而黄教信徒竟封之为至尊,余诚不知其可尊之处何在。譬如宗喀巴曾造《迁识法广论》,广言迁识于诸佛净土,然宗喀巴究竟欲迁哪一识而生净土?密宗一切黄教行者,皆当于此深切探究之。宗喀巴既否定第七识意根,亦否定第八识如来藏,则唯余六识可言。既唯有六识,而三乘诸经中,佛说意识乃是缘起法—意根及法尘为缘而由如 admin

2018-12-27

中道、中观中道 1、如来藏非断非常,非有变易非无变易,非有作用非无作用,无形无相,非空非有,不生不灭,与五蕴和合似一,然非一非异。故名中道。此第八识如来藏心是大小品般若经所说之空性,谓“菩萨心、无住心、不念心、无心相心、非心心”宣说如是心之中道性、无我性、无智性、无无明性、不垢不净性、不增不减性、不断不常性、不生不灭性、不来不去性;此 admin

2018-12-27

八识八识,是佛法基本正知见,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第七识为意根(又名末那),第八识为如来藏(又名阿赖耶、真如等)。《增壹阿含经》卷28:「云何名为识?所谓识: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为识也。」《入楞伽经》卷8:「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世尊说人人皆有八识心王, admin

2018-12-27

如来藏(梵文:तथागतगर्भ;音译:Tathāgatagarbha),由Tathāgata(如来)与garbha(藏)组成,意为:含藏如来的一切功德,得以出生如来的意思。如来藏一词,出自佛经,在经论中,一义而多名:以“识”而言,有阿赖耶识(《华严经》《楞伽经》《瑜伽师地论》)丶异熟识(《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瑜伽师地论》)丶无垢识(《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大方等 admin

2018-12-27

佛教讲座念佛法门【共82集】在线看讲座影音链接 http://www.sanmodi.cn/yingyin/159.html在线听讲座mp3链接 http://www.sanmodi.cn/mp3/110.html第01集学佛的目的(一)正源老师主讲第02集学佛的目的(二)正源老师主讲第03集佛法之实修与念佛正源老师主讲第04集略说各种念佛法门正源老师主讲第05集念佛法门之殊胜与禅净圆融正源老师主讲 第06集三资粮之信正礼 admin

2018-12-23

大慧禅师真赞[宋]陆游平生嫌遮老子,说法口巴巴地。若是灵利阿师,参取画底妙喜。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 admin

2018-12-23

   末法时代,密教横行,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佛法本非迷信,犹如日月一样磊落光明,皎然纯净!祂调化人心的刚强、点亮智慧的明灯!乃是这宇宙间亘古长存、永恒不变的真理!然而如今的中土,强敌环伺,国土危脆,面对境外各色外道猖獗的渗透,国家焉能听之任之?佛法之于华夏,千年传承,早已嵌入灵魂、深入识海,焉能断绝呼?然时局艰辛,我佛陀圣教亦需体察国之 admin

2018-11-21

觉囊派创始人为宇摩.摩觉多杰(11世纪),五传到了更邦钦波.突结尊追(西元1243~1313)建立觉囊寺,觉囊派正式成立。八传到了更钦笃补巴.喜饶坚赞,是为最盛期。二十八传到了多罗那他(西元1575~1635)时,觉囊寺庙遍西藏康川各地,「他空见」如来藏思想达到为最高峰。可惜觉囊派不见容于当时格鲁派的政治势力,在达赖五世的授意下,达布派与萨迦派前来共同挑战法义高下, admin

2018-11-13

人在一帆风顺时,自我便是最大的信仰、最高的宗教,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为己所用。当灾难包括身体、工作、家庭等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事环境出现重大变故时,便对自己信心动摇,觉得自己微不足道,转向宗教寻找安慰。诚如唐朝著名政治家、诗人王维所说——“人生几多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休”。我在2006年下半年因工作、生活发生重大变故,事业由巅峰陡降 admin

2018-11-10

  佛教正法理论有八个识,即,第八识,第七识,意识(第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八个识中,只有第八识    )是根本永恒的,其他的七个识是第八识出生的。学佛就是要学会第八识的所有功能(功德)。本质上,佛教的修行内容只有两个,一个是要修定获得定力,另一个是闻法参究之后获得般若智慧。明心见性、入地菩萨的各种现观都是般若智慧。各种宗 admin

2018-11-07

前会长之因性丑闻而下台与大力弘扬藏传佛教格鲁巴入门书《菩提道次第广论》有间接的关系,道次第强调依师,几乎不谈依经(佛经包含佛、法、僧),利于导归藏传佛教密乘(金刚乘)四皈依,宗喀巴大师撰写道次第的本意也是导归密乘。四皈依不是佛制,是藏传佛教密乘祖师所制,将上师凌驾于佛、法之上,有违佛制三皈依。佛言与祖语有冲突,也绝对依上师,加上藏传佛教密乘有&ldquo 三摩地

2018-10-29

佛教在印度,传播近千年。笈多王朝(320—730年)时期,中国高僧法显(334—422年)、玄奘(602—664年)、义净(635—713年)先后来到印度学习,带回大量经论。笈多王朝后期(535—730年)因六识论相似像法出现,佛教在印度本土日益衰微,婆罗门性力派教义逐步渗入佛教。观世音菩萨托梦提示玄奘大师,“印度佛教正法将灭,尽快回国”。(大 三摩地

2018-08-16

导师会著作这本《阿含正义》,就是因为在2006年之前,佛教界或是佛学界普遍都把阿含当成是二乘的这种小乘的经典,而且认为说,佛法就只有解脱道,对于导师所说的如来藏正法产生很大的争议,于是导师就根据阿含,然后把阿含里面有说明到大乘法的这个部分,把它举示出来。因为我们如果举示大乘经典,他们会说这个大乘经典是后来集结的,所以他们不相信。所以导师就特别在《阿含正 三摩地

2018-08-16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