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及至公元三世纪左右,“如来藏法”之法脉传承,由龙树菩萨的弟子──诞生于南天竺执师子国的婆罗门种姓的提婆菩萨(BodhisattvaDeva)──继续发扬光大。“如来藏法”之法脉继承人莫非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到了公元四、五世纪左右,笈多(Gupta)王朝之毘讫罗摩阿迭多王时,则由诞生于“丈夫城”的无著菩萨(BodhisattvaAsanga),与世亲菩萨(Bodhisatt admin

2018-07-22

至于说另外一个论,就是龙树菩萨的弟子提婆菩萨,他跟着绍继龙树菩萨的志业,提婆就造了《百论》,以十品论来破外道,每一品都各有十个论,所以刚好就是一百,就叫作《百论》。三论指的就是《中论》、《十二门论》跟《百论》这个三部论述;前面的《中论》、《十二门论》是龙树菩萨所写的,后面的《百论》是提婆菩萨所着作的。三论的传入中国,我们在前面的讲次有谈到,最主要这 admin

2018-07-22

当然就是说,这部分推崇龙树菩萨,到底是说实质的意义,还是说当时立宗立派的实际的需求呢,这个部分我们就不必探究;但实际上就现在的文献来看,龙树菩萨的确就是所谓的天台高祖。天台宗从真正开始有宗派记载的人物是从慧文法师,慧文法师传到了慧思法师,然后再传到智顗法师,智顗法师可以说是天台宗的灵魂人物、核心人物。智顗法师,我们就稍微跟大家介绍一下智顗法师。智顗 admin

2018-07-22

那么讲到这里,我们就开始要把前面的两个方向把它结合起来了,在上上次的讲次里面,我们有谈到说,从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里面,有谈到字入门陀罗尼,就是透过梵语的四十二个根本字,来把佛教的义理摄持进去;所以单一一个字就代表了一个陀罗尼,就代表了一种的佛教的义理。那么从《瑜伽师地论》里面,我们提到咒陀罗尼的层次,谈到了菩萨因为要度人方便,所以也会宣说一些章 三摩地

2018-07-22

龙树菩萨的此段书文,形容八大地狱苦受的情形,尤其是阿鼻狱,如果有人在一天之中,用三百支矛刺身体,还不及在阿鼻狱一念苦之百千万分之一,此苦受要经一中劫,地狱业尽才可免除。再说这些地狱苦受如何生出来的呢?是众生自己造了身口意三不善业而引起的。照理说,所有众生都应当远离地狱业之恶因,然而众生却并非如此,明知地狱苦受难忍,却偏偏喜欢造地狱恶业因,死后往地 三摩地

2018-07-22

接著我们再引用《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的开示,来了解贪著五欲的种种过患。由于论中龙树菩萨的开示简要明了且文辞易解,是故笔者只将论文作适当之断句并略述其要,余文读者稍作思惟即能理解,故于此不多赘言。首先来探讨如何观修贪著色法之过患,进而能厌离诸色。历史上倾国倾城的美女,往往是导致君王失去国家、失去城池乃至失去性命的祸端,因此贪著美色绝对是不好的,小则损 三摩地

2018-07-22

】8龙树菩萨的此段书文,形容八大地狱苦受的情形,尤其是阿鼻狱,如果有人在一天之中,用三百支矛刺身体,还不及在阿鼻狱一念苦之百千万分之一,此苦受要经一中劫,地狱业尽才可免除。─────────────────8CBETA,T32,no.1672,p.747,a16-b4再说这些地狱苦受如何生出来的呢?是众生自己造了身口意三不善业而引起的。照理说,所有众生都应当远离地狱业之恶因,然而 三摩地

2018-07-22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卷13〈1序品〉中也说:【佛言三事必得报果不虚:布施得大富,持戒生好处,修定得解脱。】由此可知布施、持戒、生天之论是很重要的,这是正修佛道的次法基础,若于此三论能够信受奉行,接著才有机会修学实证二乘的解脱道乃至进修大乘的佛菩提道,所谓断我见、我执,开悟明心、眼见佛性,乃至般若唯识种智等菩萨!而佛陀度众生的次第就是从施论、戒论、 三摩地

2018-07-22

早在公元初年的时候----龙树菩萨的时代,就已经很多人学了;而且还攀缘说,龙树菩萨就是密集金刚教法的实践者,这个密集金刚教法其中最重要的着述《五次第论》就是由龙树菩萨所写,然后传下来的。这样的说法,倒也不是完全的空穴来风、子虚乌有,这是代表了在公元一世纪的前后,龙树菩萨出世之前的确就已经有了这样性力的修法混入佛门之中。有人可能会觉得说:这是真的吗?这样 三摩地

2018-07-21

唯识宗认同龙树菩萨的中观学说,并在弘扬唯识的同时,兼弘中观,如无著菩萨著述《顺中论》解释龙树菩萨的《中论》所说八不之意趣,菩萨亦著述《广百论释论》,弘扬提婆菩萨所著的中观要典《广百论》。唯识宗对于自续派、应成派的非难,一直持冷静客观的态度,试图从佛理上来说明唯识与中观的关系,并如理地指出自续派、应成派存在的问题,但是自续派、应成派的学人并不接受。一 三摩地

2018-07-21

譬如有人在网路上这样主张:“由于龙树菩萨的《中论》、《大智度论》没有谈到‘第八识’这三个字,所以龙树菩萨的《中论》、《大智度论》第八识是不存在的。”这样说法真的很荒唐!佛在不同的经典,将真心以不同的名相加以宣说,譬如佛曾说到“本际、如、我、如来藏、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都是指同一 admin

2018-07-21

然而经由同修会熏习之后,我们由龙树菩萨的重要论著可知,他既已亲证如来藏而得菩萨道种智,焉有可能认同某些外道法?只要我们能依止方等经典,唯一佛乘而实修实证,当不难具有择法之眼,判其真伪。在这篇龙树菩萨的本事里,基于我们是佛教团体,在此不宜将龙树菩萨入灭之后,那些外道妄攀为龙树所说者介绍给大家。我们将以佛陀的第一义谛作为检择标准,来阐述龙树的菩萨行之典 三摩地

2018-07-21

这样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虽然这三个字,是在龙树菩萨的时候提出来,可事实上,在声闻法的律部经典《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已有记载:诸行皆无常,诸法悉无我,寂静即涅槃,是名三法印。也就是说,在最原始的律部经典里面已经用到三法印这个名称了。再看《阿含经》,在《杂阿含经》第八十经,佛陀说到圣法印,并讲圣法印可以令修学佛法的人知见清净。只是在说圣法印内容时, 三摩地

2018-07-21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33条/2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