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大乘起信论》讲记--论文:〖其初学菩萨虽修行信心,以先世来多有众罪恶业障故,或为魔邪所恼,或为世务所缠,或为种种病缘之所逼迫;如是等事为难非一,令其行人废修善品;是故宜应勇猛精进,昼夜六时礼拜诸佛,供养赞叹忏悔劝请,随喜回向无上菩提,发大誓愿无有休息,令恶障销灭、善根增长。〗讲解:这一段论文是说初学的菩萨们,跟前面那一段所讲的稍有不同。前面那一段讲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应护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毁破。而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之声,如三百矛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等无有异;宁自入地狱经于百劫,而不乐闻一恶言破佛戒之声,况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缘?亦无孝顺之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过去诸菩萨已诵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或有人能重罪作轻,轻罪作重;如鸯掘魔受于世戒,伊罗钵龙受于义戒。鸯掘魔罗破于性重,不得重罪;伊罗钵龙坏于遮制,而得重罪。是故有人重罪作轻,轻罪作重;是故不应以戒同故,得果亦同。”——恭录自《菩萨优婆塞戒经》〈五戒品〉第二十二语译:罪有二种:一者戒罪,二者性罪。但是戒罪的性质又分成两种:一者性重,二者遮重。性重是说这一个罪如果犯了,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说:我这个才是,那些都是邪魔外道,你们不要去学啊!你们不要中老师的毒啊!那就是自赞毁他。如果我们犯了这个过失是很严重的,待会儿解释就知道了。第八:不悭——也就是不吝啬。如果遇到有个人来求布施,你知道此人拿了钱一定是花天酒地。今天要跟你借二千、三千元,你借不借他?有人摇头、有人点头。因为不悭嘛!所以要借他。不对!《瑜伽师地论》里面,弥勒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为什么要受菩萨戒(兼谈受持菩萨戒的功德)?佛子受十无尽戒已,其受者过度四魔、越三界苦,从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随行人乃至成佛。故知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生乐着心,然后为授。其师者,夫妇六亲得互为师授。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果你有能力去度众生,但是你不想去度众生,那么你就是犯戒了;如果有人骂你邪魔外道,你就不想度他,你也犯戒了。再来说一个人有能力破邪显正,然后他不想去做,那么他也是犯戒。或许有人提出了一个想法,你修你的,我修我的,井水不犯河水,你干嘛一直批评人家的不是?那么我们来想想看,如果菩萨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人说,修学佛法就要下堕到三恶道中,他可以伸出援手没有去救 | 三摩地 2018-07-23 |
|
譬如有些人被误导了,我写书出来救他们,他们反过来诅咒我:萧平实是邪魔外道,一定会下地狱。可是我们不跟他们计较,他们因为有怨心,所以犯戒恶口!已经犯了菩萨戒的恶口重罪了。但我们听他们口头上恶骂或是文字的恶骂,还是把正确的道理详细的讲给他们,恐怕他们读不懂;很多地方都是详细到老婆过头了,连他们没想到的法义也都帮他们写出来,想要让他们都瞭解,所以我们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菩萨与二乘圣人是不一样的,所以天魔波旬故意送来一万二千位天女给阿罗汉,赶也赶不走,阿罗汉很烦恼。不料维摩诘居士来了说:来!来!来!你这一万二千天女都送给我,我是居士,应该领受。天魔也拿他无可奈何,菩萨就度这些天女都成为菩萨,再回魔宫度人入菩萨道,天魔是偷鸡不着蚀了好多把米!从这里,我们要懂得:别被语言文字所拘束,拘泥于它的表相,而要探究它的真实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7有云:「善男子!菩萨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由善知识摄受,不退大乘;由善知识护念,不毁犯菩萨戒;由善知识守护,不随逐恶知识;由善知识养育,不缺减菩萨法;由善知识摄取,超越凡夫地;由善知识教诲,超越二乘地;由善知识示导,得出离世间;由善知识长养,能不染世法;由承事善知识,修一切菩萨行;由供养善知识,具一切助道法;由亲近善知识,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应护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毁破。而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之声,如三百鉾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等无有异;宁自入地狱经于百劫,而不乐闻一恶言破佛戒之声,况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缘?亦无孝顺之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过去诸菩萨已诵,未来诸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下一段说:佛子受十无尽戒已,其受者过度四魔、越三界苦,从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随行人乃至成佛。故知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生乐着心,然后为授。其师者,夫妇六亲得互为师授。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以上这一段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讚婬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05、不舉不教他懺(攝屬重戒6說四眾過、9故瞋)眾生違犯,五戒十戒,知而不舉,不教懺悔,犯輕垢罪「若佛子見一切眾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毀禁七逆、八難,一切犯戒罪, | 三摩地 2018-07-23 |
|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2〈7大眾受學品〉【佛子!受十無盡戒已,其受者過度四魔,越三界苦。從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隨行人乃至成佛。佛子!若過去、未來、現在一切眾生,不受是菩薩戒者,不名有情識者;畜生無異,不名為人;常離三寶海,非菩薩、非男非女、非鬼非人,名為畜生,名為邪見,名為外道,不近人情。故知菩薩戒,有受法而無捨法;有犯不失,盡未來際。若有人欲來受者,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三、为什么要受菩萨戒(兼谈受持菩萨戒的功德)?佛子受十无尽戒已,其受者过度四魔、越三界苦,从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随行人乃至成佛。故知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生乐着心,然后为授。其师者,夫妇六亲得互为师授。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又如受了菩萨戒而不违犯,真的能超越四魔?他若没有慧力去判断,就无法受,他会这样想:只有那些痴呆的人才会去受戒。有五欲享受的日子多么愉快,这种自由自在的日子不过,偏要去受戒而绑手绑脚的绑自己。他想不通为什么要去受戒,因为没有慧根。所以若无这五根,就不可能受戒。所以受菩萨戒与声闻出家戒还真的不容易啊!有的人想要来正觉学法,才只听到五戒,心中就想:这五戒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应护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毁破。而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之声,如三百矛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等无有异;宁自入地狱经于百劫,而不乐闻一恶言破佛戒之声,况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缘?亦无孝顺之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过去诸菩萨已诵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7有云:「善男子!菩萨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由善知识摄受,不退大乘;由善知识护念,不毁犯菩萨戒;由善知识守护,不随逐恶知识;由善知识养育,不缺减菩萨法;由善知识摄取,超越凡夫地;由善知识教诲,超越二乘地;由善知识示导,得出离世间;由善知识长养,能不染世法;由承事善知识,修一切菩萨行;由供养善知识,具一切助道法;由亲近善知识,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或有人能重罪作轻,轻罪作重;如鸯掘魔受于世戒,伊罗钵龙受于义戒。鸯掘魔罗破于性重,不得重罪;伊罗钵龙坏于遮制,而得重罪。是故有人重罪作轻,轻罪作重;是故不应以戒同故,得果亦同。世戒亦有不杀不盗,义戒亦有不杀不盗至不饮酒,亦复如是。如是世戒,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不净,觉观不净,念心不净,果报不净,故不得名第一义戒,唯名世戒。是故我当受于义戒。】讲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为当世间的人不好好修行,所谓修行就是说修十善法的时候,就是说如果大家都造恶,这样天人就开始担忧了;而且不只是天人担忧,其实天人也有包括魔天,魔天的人也会担忧。你说:魔天的人也有修行?是的!魔天一样是在欲界天,他们一样要靠修行这些法,然后来到天上。也就是说,如果是要说是天堂,就应该透过十善法的修行;如果说想要修行到更好,就要远离男女的贪爱。因为再上 | 三摩地 2018-07-23 |
|
像是破坏佛教的那些天魔外道所传的邪法,在那些道场当中来布施,不但不会增长广大的福德智慧,甚至还造下了破佛的恶业,会下堕三途恶道去受苦。所以我们在布施的时候,一定要先观察分辨布施的标的,是不是属于这三种福田,而来作出正确的简择,以免明明想要造善业,结果所种的却是毒田、鄙恶田,将来会得到长劫的恶业果报,那么就太悲哀了。三种的世间福田当中,最首要的是报恩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