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也就是说,儒家之道如果只是赡养父母的肉身,那不能算是真正的孝顺,因为家中的犬,我们也都能够赡养啊!必须要能够照料到父母的心、意、识,让父母欢喜、没有遗憾,这才叫作孝顺;但是佛弟子除此之外,更上一层楼,不但要照顾父母的色身,要照顾父母的心、意、识,更要为父母未来无量生谋取福德因缘。我们就用释迦世尊自己的例子,来为各位说明:世尊的生母摩耶夫人,在世尊 admin

2020-02-21

所以,一睁开眼睛,上就五根触五尘落入剧情,打开电视就落入剧情,落入轮回的剧情,因为取像为真,执梦为实。就因为佛讲对了,所以我们才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因为只有佛能够告诉我们解脱的道理。三归之后,既然您三归是为了要解脱轮回,轮回不外是在欲界、色界、无色界轮回的,那必定不可能有人爬不上一楼,却说他能够爬到三楼的道理;换句话说,我们既然要解脱三界的烦 admin

2020-02-21

但是这里却要说明:如果大家心地清净,世界就会跟着清净,那才是真正建设人间净土的根本方法;如果心地不清净,一天到晚打扫路、铺柏油路乃至铺上黄金,不必多久又会变脏了、不清净了,所以说心地清净了,国土就会渐渐的清净;心地染污了,国土也会跟着渐渐染污,所以佛说是人殃流及一天下,这是真实可信的法。又云:〖‘若人乐偷,是人亦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 admin

2020-02-21

像畏财尽受苦或者是见他施已受诸衰恼这两件事情,都是因为这些人还不懂得三世因果的道理,不知道这一世的布施,是要到下辈子才会得到果报,并不是今生上就能得到善业的果报。或者是他对于三世因果还没有深信,譬如说,有人在某个大道场布施了以后,却出了车祸,那个车祸事件,其实是因为他在过去世伤害了人,所以这一世才会遭受车祸的果报;而他今生布施的善业果报,是要到下 admin

2020-02-21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六)刚刚所念过的经文就是说:那样心性的众生,会因为他这样子的恶心行跟恶口行乃至恶身行不断地亏损、伤害众生,因为这样子的业--身口意行的业报----的原因,虽然他当世不会上受报,可是隔了一世或是乃至后后世,因缘果报成熟了,以是因缘,命终之后他会堕某一大地狱当中。虽然不是无间地狱那样的苦,可是仍然要先在地狱当中来酬偿过去世所造作的 admin

2020-02-21

学佛不要有一步登天的心态,福德更是慢慢累积滚雪球的过程,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中说,福报要到未来世兑现,才会比较多,不要希望立就兑现,这样不划算。那如果的确是福报不太够,也要安忍继续好好工作如法赚取养家活口的资粮,而不要变成啃老族或是依赖他人,这样未来世会更加不可爱。那在辛苦的人生中,也会更加珍惜值遇正法无上福田的机会,好好把握,培植福德。每天 admin

2020-02-21

她一看到这个婴儿就很爱他,一抱着婴儿,婴儿上就开口要食。首富长者非常的高兴,就重金雇用儿子的前母,使得他来养护自己的儿子。首富长者于是与大夫人协议说:我们的这个儿子不论谁抱他都不肯饮食,只有这位妇人抱他才欢喜肯饮食。我现在想要迎娶她进来当小夫人,让她养育我们的孩子,不知是否可以呢?大夫人听了随即答应,并且以厚礼为聘,将她迎娶进来,又另作屋宅分给她 admin

2020-02-21

鸣菩萨写这部《大乘起信论》最主要的目的是:为显如来根本实义,令诸众生生正解故。(《大乘起信论》卷1)而这个根本实义,就是一切法的根本因,心真如的相应与转依,开显真如心的无量功德。因此谈到修止,就是要能找到第八识如来藏,找到祂以后,由真如心的体大,亲证到一切法真如在染、在净,性恒平等、无增无减、无别异;而由真如心的相大,亲证到如来藏本来具足无量无边 admin

2020-02-21

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当中就特别强调:如凡夫人,前念不觉、起于烦恼,后念制伏、令不更生,此虽名觉,即是不觉。(《大乘起信论》卷1)就是说明:凡夫之人总是用错心,总是将虚妄的意识心当作是真心,以为只要制伏妄心所生起的烦恼,就是佛法的修行;甚至以为让烦恼一段时间不现行,就是开悟了。在《六祖坛经》当中有记载:禅宗的五祖弘忍大师要传衣钵的时候,没有传给当 admin

2020-02-21

这样的菩萨,还能够观察过去、未来、现在自己身口意业的轻、重,善知道是善,恶知道是恶,轻善知道是轻善,重善知道是重善;这于自己的当下的造作当中,在摄心为戒的制约之下,上生起的一个念头是善?是恶?就已经是决定了这一个业的造作了;所以菩萨是心地戒,是摄心为戒,而不是像声闻戒必须要有造作到身行、口行才算作犯戒。这些道理何谓轻?何谓重?无妨请菩萨们自己去参 admin

2020-02-21

诸佛灭后各起塔庙,高千由旬,纵广正等五百由旬,皆以金、银、琉璃、车磲、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涂香、末香、烧香、缯盖、幢幡,供养塔庙。过是已后,当复供养二万亿佛,亦复如是。供养是诸佛已,具菩萨道,当得作佛。号曰阎浮那提金光如来。】(《妙法莲华经》卷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到三百万亿那由他佛,以及三百万亿诸佛,以及两万八千亿佛,这些数 admin

2020-02-21

其实这都不是真正的不放逸,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尽管在那里打坐,看起来好像不动如山,但是却心猿意:一下子跑到美国大峡谷,一下子跑到日本去看樱花,一下子又回到来,又是张三、李四攀缘不断;心总是到处去,所以这叫作放逸。不像正觉的菩萨们,虽然一天到晚在为众生奔忙,但是心中却总是净念相继,没有任何的妄想和攀缘,这才是真正的不放逸。能够不放逸,才是真精进;真 admin

2020-02-21

忍辱就像是一副大铠甲保护着我,即使千军万也不能加害我。忍辱是一帖良药,能除去我所面对的一切恶病,还有苦毒。忍辱是极为殊胜善妙的,能让我处于生死险道时,安隐而无有忧虑恐惧地通过。忍辱就像是重大的宝藏,能施给我无量无数的宝物。忍辱就像一艘坚固的大船,能够载运我度过生死的此岸,去到涅槃的彼岸。忍辱就像质地细腻的磨刀石,能将我的德行磨治得更加晶莹剔透,他 admin

2020-02-20

换句话说,你没有根尘触上落入剧情,你摄心为戒、藏六如龟,你知道这是妄念、这不是忆佛念,先以定动,后以智拔。简单来说,这里的一段经文所说的,就是要我们来修除性障。而性障的消除,之前也跟菩萨们提过了《大般涅槃经》说过了:“先以定动,后以智拔。”而我也跟菩萨们提起了,一切日常生活当中,面对这一些客尘烦恼、这些性障生起的这些过咎要现前的时候,你 admin

2020-02-20

譬如有人在野外看见了一只动物,他上就会生起一个影像,把牠烤了、炖了以后变成什么模样?味道如何?这就是恶觉观。生起了恶觉观之后,他有可能就会发展为实际的行动,或者即使没有真的去做,也会因为时常现起而熏习成为种子,储存在自心如来藏之中,对于修学就有不好的影响,因此大家应当要始终远离恶觉观。 譬如在《大宝积经》卷88中的开示:“迦叶!比丘若在静 admin

2020-02-20

因为三界烦恼,它是有见所断与修所断的差别;修所断的部分需要在历缘对境中分分修除或降伏之,因为修行不只是只有一世,因此在某一个时间点,听闻世尊说法之后,能够上成为阿罗汉,或者证悟无生法忍,这是绝对可信的。 第三种“是戒是波罗蜜者,如昔菩萨受瞿陀身时,为诸虫兽及诸蚁子之所唼食,身不倾动不生恶心;亦如仙人为众生故,十二年中青雀处顶、不起不动&rd admin

2020-02-20

”二十亿耳上起了念:“世尊已经知道我的心了!实在是太厉害了!令人惊怖毛竖。”所以就很老实地跟佛禀告说:“实在是这样子的,没错,世尊!”佛就告诉二十亿耳说:“我现在问你,你就随着我所问的问题来答,二十亿耳你在还没出家之前,你是不是很会弹琴?”二十亿耳就回答说:“对啊!”世尊又问他说:“你意下如何,你 admin

2020-02-20

】(《景德传灯录》卷5)这是禅宗的一则公案是说:唐朝开元年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这个道一叫做祖道一。祖道一其实是中国禅宗很有名的祖师,在他的座下也有很有名的祖师:譬如百丈怀海禅师、南泉普愿禅师、大珠慧海禅师,还有庞蕴居士,事实上他们都是在祖道一的座下开悟。所以说,祖道一其实是古代禅宗里面很有名的一个祖师。他住在传法院里面,每天在那边坐禅, admin

2020-02-20

就譬如说众生会来学佛很大的原因,是一开始都是因为有诸般的烦恼!但如果说我们碰到烦恼的时候,每一次碰到烦恼,我们的心行就上随着烦恼起起落落的话,那我们要修学,要能够整治这一颗心,恐怕就很难了!所以这个时候应该要跟他说,我们在面对烦恼的时候,如果能够争取、多争取一点点的时间,让我们的心不要立刻随着外面的境界转[zhuàn],那么在那个一点点的时间里面 admin

2020-02-20

县官听了罽那的一番话,内心非常感动,不但赞叹罽那的善根和智慧,同时还脱下自己的华服、首饰,连同鞍和车子全都送给了罽那,此外还封给他一座村庄作为奖赏。罽那由于一念布施的善心,成就了一段殊胜的果报;这位有智慧的县官,也成为众人称叹的对象。由于这样的因缘,整个村庄的百姓也都纷纷归依了三宝,成为佛陀的弟子。各位菩萨!故事说完了,您认同故事中的主人翁罽那的 admin

2020-02-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