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菩萨戒以心为戒,非如声闻戒以身为戒;戒相虽因依据经论而有小别,然依精神主旨而论则无差别,故可归纳为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尽未来际受持十重戒,永无违犯;二、摄善法戒——尽未来际修学一切善法,于一切深经及所未闻法,无所畏惧,无有一善法不修学者;三、饶益有情戒——以四摄法饶益有情,救度有情置于佛法之中。若有佛子欲求成佛而 admin

2020-06-08

再来第三,对于饶益有情戒,你要用度一切众生,无有一众生不度的精神来持。如果你有能力去度众生,但是你不想去度众生,那么你就是犯戒了;如果有人骂你邪魔外道,你就不想度他,你也犯戒了。再来说一个人有能力破邪显正,然后他不想去做,那么他也是犯戒。或许有人提出了一个想法:你修你的,我修我的,井水不犯河水,你干嘛一直批评人家的不是?那么我们来想想看:如果菩萨眼 admin

2020-02-19

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净戒,略说三种: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即是苾刍戒、苾刍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种,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应当知,是名菩萨律仪戒。】(《瑜伽师地论》卷40)弥勒菩萨已经开示得很明白了,在家分戒、出家分戒都含摄于菩萨戒之中。不能够像一些人硬要扭曲戒法 admin

2020-02-19

既然菩萨利益众生是多方面的,就好像说菩萨戒的内涵是分为三个大部分——叫作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其中就说明了菩萨应该不但要去能够帮助有缘的众生,还要不去做会伤害有情的事;因为谁也不希望在世世修福的过程中,不小心与众生结下了怨仇,未来世虽然受用了一分福业,却也要酬偿这一分的怨仇!不如说在可以化解的时候,就赶快去把它化解;这样子的话, admin

2018-08-15

既然菩萨利益众生是多方面的,就好像说菩萨戒的内涵是分为三个大部分——叫作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其中就说明了菩萨应该不但要去能够帮助有缘的众生,还要不去做会伤害有情的事;因为谁也不希望在世世修福的过程中,不小心与众生结下了怨仇,未来世虽然受用了一分福业,却也要酬偿这一分的怨仇!不如说在可以化解的时候,就赶快去把它化解;这样子的话,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说,菩萨戒汇归为三聚净戒,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也就是要履践归依三宝时所发的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那当然是整个修学佛菩提、行菩萨道的三大阿僧祇劫都应持守,否则就退转为声闻、缘觉的二乘解脱道,只求自己解脱入涅槃的自了汉,甚至又退回世间凡夫去了。其次要说明的是,菩萨是依一 三摩地

2018-07-23

再来第三,对于饶益有情戒,你要用度一切众生,无有一众生不度的精神来持。如果你有能力去度众生,但是你不想去度众生,那么你就是犯戒了;如果有人骂你邪魔外道,你就不想度他,你也犯戒了。再来说一个人有能力破邪显正,然后他不想去做,那么他也是犯戒。或许有人提出了一个想法,你修你的,我修我的,井水不犯河水,你干嘛一直批评人家的不是?那么我们来想想看,如果菩萨眼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戒以心为戒,非如声闻戒以身为戒;戒相虽因依据经论而有小别,然依精神主旨而论则无差别,故可归纳为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尽未来际受持十重戒,永无违犯;二、摄善法戒——尽未来际修学一切善法,于一切深经及所未闻法,无所畏惧,无有一善法不修学者;三、饶益有情戒——以四摄法饶益有情,救度有情置于佛法之中。若有佛子欲求成佛而 三摩地

2018-07-23

自己不饮酒却以卖酒为业,有失菩萨自利利他的慈悲;因沽酒有违菩萨三聚净戒中的饶益有情戒,所以在沽酒的工作场所谋职,自己虽无沽酒卖酒之心,但是有帮助沽酒卖酒之助缘共业。如前期般若信箱回复提到:戒律的违犯程度可以从「根本、方便、成已」三个部分来看,虽无沽酒卖酒之心,表示没有具足根本,但却有助长沽酒卖酒的方便与成已的具足可能,因此建议您的朋友若有更好的职业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璎珞本业经》告诉我们,菩萨以摄善法戒——愿修一切善法为璎珞;以饶益有情戒——愿布施一切有情财物、无畏、以及佛法为璎珞;摄律仪戒——以十种尽未来际受持的十个重戒为璎珞、不侵害一切众生为璎珞、护持三宝为璎珞。(原标题:《菩萨璎珞本业经》十不可毁戒释义) 三摩地

2018-07-23

要是使菩提心增长不退,必须严净菩萨三聚净戒,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同时要忏悔业障,这样令菩提心,念念精明,长养圣胎,日新月异,功德不可思议。否别,遇恶缘逼迫扰乱,容易返失,如舍利弗往昔做六信菩萨,被婆罗门乞眼生瞋,即失大心,堕落做蛇五百生,此生遇佛方出家,回小向大,尚有余习哩!四、立大誓愿我们学菩萨道,要是令菩提心增长不退,必须以愿海 三摩地

2018-07-23

既然菩萨利益众生是多方面的,就好像说菩萨戒的内涵是分为三个大部分——叫作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其中就说明了菩萨应该不但要去能够帮助有缘的众生,还要不去做会伤害有情的事;因为谁也不希望在世世修福的过程中,不小心与众生结下了怨仇,未来世虽然受用了一分福业,却也要酬偿这一分的怨仇!不如说在可以化解的时候,就赶快去把它化解;这样子的话,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又加上受菩萨戒的话,其中还有要积极地利乐有情的饶益有情戒,因为随着自己的能力、随着外在的因缘而奉行了一分的戒律,当然就能够成就一分的福庄严。当您真的能够念持戒的功德,您难道不会对于持戒有所欣乐吗?乃至说,虽然还没有真正的开始受戒,也会开始远离种种可能是违犯戒律的事相,所以其实说来也是有福庄严的。念施,除了要系念布施法的利益之外,还有一分要能够念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呢,六度具足!由亲教师之开示可知,不同于凡夫之着于世俗相求有,声闻之用舍而取空,菩萨之布施除以悲心为体、清净为用以外,并能以布施波罗蜜行作为初发之基;由布施波罗蜜的正见为导,而使其它五度具足:(一)戒波罗蜜:菩萨以财、法、无畏施于众生,利乐有情,则是菩萨三聚净戒中之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此为戒波罗蜜所摄。(二)忍辱波罗蜜:菩萨布施之时,遇人轻蔑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部分需要注意,因为菩萨为了利益众生无顾时间,对于忙到很晚才进食长养道器是常见的事,然为维持色身的正常运作,故多不受过午不食戒,而是以三聚净戒中的「饶益有情戒」作为戒之总持之一,亦为主要依持戒之一,故需明白大、小乘戒律的前提与目的,切勿误会而惧于持戒、畏于受戒,当以智慧简择戒律的合宜与内涵,勿因误会而丧失七圣财中「戒财」之圆满成就,这对佛弟子来说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戒以心为戒,非如声闻戒以身为戒;戒相虽因依据经论而有小别,然依精神主旨而论则无差别,故可归纳为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尽未来际受持十重戒,永无违犯;二、摄善法戒——尽未来际修学一切善法,于一切深经及所未闻法,无所畏惧,无有一善法不修学者;三、饶益有情戒——以四摄法饶益有情,救度有情置于佛法之中。若有佛子欲求成佛而 三摩地

2018-07-22

再来第三,对于饶益有情戒,你要用度一切众生,无有一众生不度的精神来持。如果你有能力去度众生,但是你不想去度众生,那么你就是犯戒了;如果有人骂你邪魔外道,你就不想度他,你也犯戒了。再来说一个人有能力破邪显正,然后他不想去做,那么他也是犯戒。或许有人提出了一个想法,你修你的,我修我的,井水不犯河水,你干嘛一直批评人家的不是?那么我们来想想看,如果菩萨眼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部分需要注意,因为菩萨为了利益众生无顾时间,对于忙到很晚才进食长养道器是常见的事,然为维持色身的正常运作,故多不受过午不食戒,而是以三聚净戒中的「饶益有情戒」作为戒之总持之一,亦为主要依持戒之一,故需明白大、小乘戒律的前提与目的,切勿误会而惧于持戒、畏于受戒,当以智慧简择戒律的合宜与内涵,勿因误会而丧失七圣财中「戒财」之成就,这对佛弟子来说甚为 三摩地

2018-07-22

三者转生饶益有情戒。忍三种者。一者耐怨害忍。二者安受苦忍。三者谛察法忍。精进三种者。一者被甲精进。二者转生善法加行精进。三者饶益有情加行精进。静虑三种者。一者无分别寂静极寂静无罪故对治烦恼众苦乐住静虑。二者引发功德静虑。三者引发饶益有情静虑。慧三种者。一者缘世俗谛慧。二者缘胜义谛慧。三者缘饶益有情慧。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波罗蜜多说名波 三摩地

2018-07-21

菩萨戒可概括为三聚净戒:持一切净戒无一净戒不持(摄律仪戒),修一切善法无一善法不修(摄善法戒),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饶益有情戒)。故菩萨戒函盖而又超胜于声闻戒。大乘出家学人虽兼持声闻戒,然应以菩萨戒为最终依止。《大唐西域记》卷四载,德光论师面见弥勒菩萨,自恃是出家比丘,坚执声闻戒,不肯礼拜现在家相的弥勒菩萨,由此失去了闻法证果的机会,学人不可不 三摩地

2018-07-21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22条/2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