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言.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 admin

2020-06-14

  然有二种: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舍利。即说曰: 诸法从缘起 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 是大沙门说 若男子、女人、苾刍五众,应造佛像。若无力者,下至大如䵃(kuàng)麦、造窣(sū)覩(dǔ)波形如枣许、刹竿如针、盖如麸片、舍利如芥子,或写法安置其中,如上珍奇而为供养,随己力能,至诚殷重,如我现身等无有异。善男子!若有众 admin

2020-06-13

  正如世亲菩萨在《唯识三十》中,有偈这么说:“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唯识三十》)习气就是种子。二取习气,指的是名言习气与我执习气。业习气会感生异熟果,名言与我执习气这二取习气会感生等流及增上果;众生因为有名言及我执二取习气,所以就会生出识阴六识的虚妄分别,分别并执着三界诸法;而当众生寿尽,识阴永远不能在同 admin

2020-06-08

  又唯恐世人迷惑于六识,玄奘大师以地上菩萨的深妙智慧造《八识规矩》,将八识依特性之不同分成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四类概括成,以利益后世广大佛弟子。---------------------------------------中文名八识外文名Eightconsciousness性质佛法基本正见---------------------------------------目录1前六识2第七识意根3第八识如来藏4彼此配合5佛理深析6结语-------- admin

2020-06-08

  因为修断烦恼障后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不再有烦恼障的现行,所以就不会再收藏一切会导致重新受生,新造烦恼障的业种,这也就是《唯识三十》中所说:阿赖耶识,阿罗汉位舍的意思。这不是舍掉第八识的心体,因为三世一切佛都无法舍掉第八识;第八识是金刚心,一切真实证得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人,都能够现前证实第八识,祂常、乐、我、净的真实体性,没有人能够舍掉祂。当声闻人证得 admin

2020-06-08

  [17]《八识规矩》中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即是阐述此道理。如来藏在佛法的重要地位依如来藏提领,三乘菩提交相呼应,完整而无懈可击。二乘涅槃丶辟支佛的因缘观丶大乘成佛之道的佛菩提,皆依如来藏真实而说。佛法本唯一佛乘,三乘菩提也是方便说;如果不施设方便来分别演说,直接就演说大乘佛法,众生听不懂啊!他们没有办法了解。所以演说三乘菩提的目的,其实是 admin

2020-06-08

  四种法要,这是引用自《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一段——一个偈。经文的偈是这样子讲的:【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所以我们把这里称为四种法要。这四种法要颇类似于—可以相比拟—我们经常说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维就是一张网,四周四方、上 admin

2020-06-08

  四种法要,这是引用自《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一段——一个偈。经文的偈是这样子讲的:【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所以我们把这里称为四种法要。这四种法要颇类似于—可以相比拟—我们经常说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维就是一张网,四周四方、上 admin

2020-06-08

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舍利。即说曰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若男子女人苾刍五众应造佛像。若无力者下至大如䵃(kuàng)麦、造窣(sū)覩(dǔ)波形如枣许。刹竿如针。盖如麸片。舍利如芥子。或写法安置其中。如上珍奇而为供养。随己力能至诚殷重。如我现身等无有异。善男子。若有众生。能作如是胜供养者。成就十五殊胜功德而自庄严。一者常有惭愧 admin

2020-04-07

护法大士传妙义,玄奘八识规矩。千年菩提一江渡,自心风月谁能知。 第4集 那烂陀寺会戒贤,慧光再起复圣位。参访胜军唱高义,独领瑜伽第一论。应成自续中观师,难会如来究竟义。会宗论中显妙义,八识至理真佛说。开演唯识第一义,阐明真谛如来藏。大乘缘起阿赖耶,一心八识古今同。 第5集 制恶见论逾千,真唯识量明佛旨。佛世论义第一师,千古再唱第一 三摩地

2020-04-06

刚学佛读经文,不会修定时,就有粗浅的禅定境界出现。偶尔外出活动时,由于心念专一于背诵经文,旁无他顾,也能发起禅定境界和觉受。且多次在清醒的情况下回到自己的过去世,见到自己过去世的各种身世以及生活环境。法师学佛仅数月之后,就自然对禅宗深有兴趣,开始自修一些禅宗典籍,也熏习了诸多禅宗禅法和公案;并在之后的大约十年时间里,逐渐突破禅宗的各个瓶颈和关口。 admin

2020-03-12

所以佛陀就诵了一个偈说:【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法句譬喻经》卷1)佛陀说完了这个偈,国王、大臣们了解到一念善恶心起,祸福确实会如同偈所说,如影随形啊!大众因此信受奉行,很多人很快证得了法眼清净。听完这则佛陀的典故,我们有三个疑问需要探讨。一 admin

2020-02-21

(《大般涅槃经》卷3)佛陀说完这句偈后,就跟这些弟子们说:你们应当知道,一切诸行都是无常的。我今天虽然是个金刚之体,也没有办法避免为无常所迁。生死之中极为可畏,你们应当要勤行精进,追求离开这个生死火坑,这是我对你们最后的教导。佛陀虽然要离开了弟子,化缘已了,但是祂对于弟子们能不能出离三界这件事情,到要舍寿时都还挂念在心。出离生死----离开这个生死的 admin

2020-02-21

佛陀说的第三句偈,生灭灭已,如何是生灭灭已呢?就是永断于对于三界的无明痴、永断于对于三界的欲爱,以及一切的烦恼相。因为断了对三界的无明痴,对于三界的欲爱、烦恼能够灭除,一切苦就能够消灭了,而这三界的一切的法相,包括五蕴、六入、十八界,于当中的自我贪爱以及邪执的断除,是必须历缘对境深心体察,不能只是在知见上。当一个人在修学当中,他是以现观、亲证去看 admin

2020-02-21

人们歌爱情、亲情、友情,甚至用尽一生的时间去经营这份情谊。我们高举着爱的名义而行走于世间时,可曾看到爱和欲的天壤之别,可曾了知这爱及欲的真相。我们今天将为各位介绍《众经撰杂譬喻》卷上所记载的一则故事。经文的内容是这样子的:【昔有外国有一大长者大富,惟有一子爱重无比,后日得病大困,治之不瘥,遂到无常,临命终时一心念佛,佛现形其前,心安意定便得生天。 admin

2020-02-21

谓或念佛、或法、或僧、或戒、或舍、或复念天,或于宣说惛沉睡眠过患相应所有正法;于此法中为除彼故,以无量门诃责毁呰惛沉睡眠所有过失,以无量门称扬赞叹惛沉睡眠永断功德,所谓契经、应、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及以论议;为除彼故,于此正法听闻受持,以大音声若读、若诵,为他开示;思惟其义,称量观察。或观方隅,或瞻星月诸宿道度,或 admin

2020-02-21

王遇光已,寻便觉寤,谓侍者曰:‘此为何光?夜分未尽,岂日光乎?’侍者答言:‘非日光也!’重以偈而白于王:‘台亭及楼阁,墙壁与园林,众影悉不生,故非日出光。鸳鸯及翡翠,孔雀迦陵伽,群鸟未翔鸣,故非日出光。此光甚希有,昔所未曾见,能令心喜悦,除热得清凉。应是胜德人,垂光照于此。’时,王从卧起,详观于十方,乃见菩萨身,威德 admin

2020-02-19

所以,很多菩萨们,在这一世刚接触佛法时候,也会因为法会当中胜妙的赞佛偈梵音所感动;这都是因为往世已经经常熏习梵音的缘故,在他如来藏识中有这样的法种含藏着,所以这一世遇缘就有识种流注,心中就有莫名的相应跟感动。下面我们要依这则典故谈到梵音摄众的因缘,为菩萨们来探讨梵呗的唱诵在我们中土的缘起;也为大家来探讨菩萨学法的时候,应该如何来善用参与梵呗法会的 admin

2020-02-19

】(《佛地经论》卷5)所以佛法中的陀罗尼,就是把某一些法的内涵,用名词加以贯串起来成为偈,或者四句、六句、八句不等,每句或者五字,或者六字、七字,这样贯串起来的偈,就叫它作陀罗尼,简称为咒。也就是说,咒原本的意思,就是把某一些法的主要意思贯串起来,就能够方便记住所要忆持的法,然后就能为人一一详细的宣说;这整个贯串的偈就是咒,一般称为咒语,也就是 admin

2020-02-19

绮语的方便罪在经中说:【若歌若无义章句,随人所憙造作百端,是名方便。】(《优婆塞戒经》卷6)绮语的方便就是把绮语编成一首歌来唱,譬如喇嘛教把双身法编成偈语而在法会中唱诵;或者闲着无聊而唱歌消遣,这个都是绮语的方便罪。如果在适合的时间在佛前恭敬地唱赞佛偈,这个是赞佛而不是绮语,这个也算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但是如果编造歌曲或写词,却都与佛法没有关系的 admin

2020-02-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