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经文中说一般世间有情的生死相续,生的时候是随顺于业的习气而行,死的时候就随业之变而流转投生六道;临命终时暖触尚在,阿赖耶识尚未开始舍离色身时,一生所造善恶业内涵顿时显现,犹如幻灯片一般,剎那间连续闪过,死逆生顺乃妄见妄习的众生之所欲,此时众生的情与想二种习气,交互生起。什么是「情」?《楞严经》卷8中佛说: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 | admin 2020-06-08 |
|
[7]凡夫们都落入六识的知觉性中,就称为「凡夫随顺佛性」,以六识为自性佛。执着六识心的自性,说这六识能见闻觉知的自性是常住法,落入六识心的自性中,称为自性见外道。[2]想要修习解脱道而证声闻初果、预入圣流,必须先断我见;我见若断,三缚结随后即断;但是断我见的唯一而且不可取代的本质,就是认知及现观六识心的虚妄:现观识阴六识都是缘生之法,都是缘起法所摄的有生 | admin 2020-06-08 |
|
正志(正思维):心观察、普遍的观察、随顺解脱而作观察;观察以后,对于可以忆念的法就忆念起来,对于可以仰望的法就加以仰望,这就称为正志。正语:除了觉悟解脱之后口中所作四种妙行(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以外,种种其余的口业恶行都远离、都除断了,不再作种种口恶行,凡有所说不与口恶相合,不再与口恶业际会了,这就称为正语。正业:除了色身所作的三种妙行 | admin 2020-06-08 |
|
有学者主张:阿罗汉就是佛,佛与阿罗汉是一样的,甚至说因为当时的时代风潮是正觉解脱,佛陀只是随顺,也就是受限于这样的主流风潮来弘扬佛法。这位学者如此主张,心态上就是不承认有成佛之道,只承认有阿罗汉道。然而在佛示现涅槃后,没有一位大阿罗汉敢自称成佛;不像现在的喇嘛教里面的活佛,究竟成就者的人数分布,比里长的密度都还高,集体造大妄语业相互吹捧。因为大阿罗 | admin 2020-06-08 |
|
)眼见佛性时,即入十住位,名为未入地菩萨随顺佛性(若于初地三地眼见佛性,名为已入地菩萨随顺佛性,已分证法无我、分证五分法身故,故于见性时,不似未入地菩萨见性者之执有佛性可以眼见;不起能见所见诸解,故不障碍法无我之继续修证)。此十住菩萨随后复随彼善知识修学一切种智——如来藏经、楞伽经、成唯识论……等种智正理,了知八识心王、五法、三 | admin 2020-06-08 |
|
若有众生持诸同类是亦甚难;若有众生闻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随顺如实是亦甚难」。有经为证:佛告央掘魔罗:「正法住世馀八十年,菩萨摩诃萨为一切众生,演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当荷四担。何等为四?谓凶恶像类常欲加害。而不顾存亡弃舍身命,要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是名初担,重于一切众山积聚;凶恶像类非优婆塞,以一阐提而毁骂之,闻悉能忍,是第二担,重于一切 | admin 2020-06-08 |
|
大慧!云何焚烧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作如是言︰‘彼非随顺修多罗毘尼解脱说。’舍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大慧!怜愍众生,作尽众生界愿者,是为菩萨;大慧!菩萨方便作愿︰‘若诸众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萨摩诃萨不入涅槃;大慧!是名二种一阐提无涅槃性,以是义故,决定取一阐提行。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此二种一阐提,何等一阐提常不 | admin 2020-06-08 |
|
经文中说一般世间有情的生死相续,生的时候是随顺于业的习气而行,死的时候就随业之变而流转投生六道;临命终时暖触尚在,阿赖耶识尚未开始舍离色身时,一生所造善恶业内涵顿时显现,犹如幻灯片一般,剎那间连续闪过,死逆生顺乃妄见妄习的众生之所欲,此时众生的情与想二种习气,交互生起。什么是「情」?《楞严经》卷8中佛说: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 | admin 2020-06-08 |
|
于善知识所有教诲,皆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勿见过失。文殊遂令善财往于南方,先参德云比丘,次第展转,指示终参普贤菩萨,即得一切佛刹微尘数三昧门。善财如是历一百十城,参五十三善知识,是为五十三参也。〔一参〕,善财最初受文殊教,往胜乐国妙峰山,参德云比丘。至彼求觅,经于七日,见彼比丘在别山上徐步经行。于是善财往诣顶礼,白言:我已先发菩提心,而未知菩萨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这个实相念佛的人呢,这个时候虽然看见世间有凡夫、有圣贤,可是他也照见凡夫与圣贤都是施设,因为自性弥陀、真心本性、真如佛性,无凡无圣、无取无舍、不来不去,但是却能够在一切的表相上面,随顺于一切的有情众生,示现来去、示现取舍、示现凡圣。--------平实导师《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第二篇第八章第一节<欲入实相念佛的体究方向> | admin 2020-06-08 |
|
然而什么叫作善呢?所谓善的意思,即是随顺法理,于此世、他世顺益于自他者,称之为善。相反的,于此世、他世损害于自他者,名为不善。意思是说,随顺于法理,于今生或未来生,能利益自己和利益他人的,就称之为善。在《成唯识论》卷六中,弥勒菩萨说:唯善心俱,名善心所。(《成唯识论》卷六)意思是说,唯独与善心俱起的心所,才能叫作善心所。信等十一个善法,函盖了世出世 | admin 2020-06-08 |
|
菩萨要有这两个法:可瞋而不瞋,乐施众生,随顺众生意。菩萨因为这样布施,所以成佛时得到七处满相。这事情很难的,众生需要什么,你就得给什么。他们来要眼睛,你就用调羹挖眼给他,这就是随意所须。如果他说:我要你的鼻子。你不肯给他,那就不叫随意所须了。所以这件事很难,这是专施内财的;这是等觉菩萨在百劫中所做的事,是内财的布施;菩萨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成佛时得到 | admin 2020-06-08 |
|
十回向心:即救护一切众生离相回向心、不坏回向心、等一切佛回向心、至一切处回向心、无尽功德藏回向心、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心、如相回向心、无缚解脱回向心、法界无量回向心。十地心:即四无量心、十善心、明光心、焰慧心、大胜心、现前心、无生心、不思议心、慧光心、受位心。第四十一地之心称为入法界心,即为等觉。第四十二地之心称为寂灭心,即为妙 | admin 2020-06-08 |
|
令诸有情成办自义极为炽盛极为随顺。何以故。彼作是思。一切世间唯一如来更无第二。若于此土化事已讫。或往余方或入灭度。我等何从当修梵行。我等何从当闻正法。如是思已发起深厚欲勤精进。速修梵行速闻正法。若一佛土多佛出世。彼于所作不能速疾。故一佛土一佛出世。令诸有情成办自义极为炽盛极为随顺。一切如来一切功德。平等平等无有差别。《大智度初品中放光释论之余》(卷 | admin 2020-04-28 |
|
若有随顺魔所说者。是魔眷属。若能随顺佛所说者。是名菩萨。”---《大般涅槃经》“若有说言听着摩诃楞伽。一切种子悉听贮畜。草木之属皆有寿命。佛说是已便入涅槃。若有经律作是说者。当知即是魔之所说。我说四大无有寿命。若有经律作是说者。是名佛说。若有随顺佛所说者。当知是等真我弟子。若有不随佛所说者。是魔眷属。”---《大般涅槃经》“若于所知, | admin 2020-04-08 |
|
我们再举一些圣教例子来说,譬如在《杂阿含经》的卷5也是有一致说法,经文上佛陀有这么说:【佛告阿耨罗度:“作如是说者,随顺诸记,不谤如来,非为越次。”】换句话说,如果是说佛法的时候,符合如来原来的意旨,那就是不谤如来;若是所说的佛法内容乃是违背佛陀原来的圣意,那就是谤佛了。因为佛陀不是这个意思来说明这样,而这个说法者却是主张这样错误的说法, | admin 2020-04-07 |
|
第四点、刚刚已经有讲过了,因为阿罗汉如果是佛,三十二相也不应该有马阴藏相,那这个我们就随顺了就这样子念过。再来第五点,阿罗汉如果是佛的话,《杂阿含经》在卷30,八三〇经里面,迦叶尊者这个苦行第一,头陀行第一的这个金色头陀,这个迦叶尊者,他就不应该还要跟佛忏悔。已经证得一切智慧的佛无一法而不知,祂怎么可能还会犯任何过失,而要向任何有情忏悔呢?我们简单地 | admin 2020-03-21 |
|
html 所以要在日常生活运为时较能摄心无相忆佛,先要意识如理说服意根,收摄意根让意根不随种种法尘变动而追逐著,能安住于一清净法尘上,不动不摇,如此五根就随顺于意根作意,而不随五尘种种境界起舞,能都摄六根。这种行来去止无相忆佛功夫渐渐上手后,又回来观察无相拜佛时,可以发现即使五根身行不断、不停地与外五尘接触,五尘及法尘也一直变异不断,意根此时较不会 | admin 2020-03-17 |
|
而现代居然还有大师说“了了常知而不分别”,真是蒙人啊!根本是睁眼说瞎话!而且还以证悟者自居,已造下大妄语而不自知,真是可悯! 《华严经》卷四十六云:【善知识者,出兴世难,至其所难,得值遇难,得见知难,得亲近难,得共住难,得其意难,得随顺难。】故须虔恭合掌一心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又云:【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在在说明 | admin 2020-03-03 |
|
别人都想要诽谤他,他耳朵所听到的都不是赞叹随顺的话。这就是十恶业道中的四种口业的果报。造了十恶业道以后,并且会使山河大地的物质衰微,导致人们所种稻谷会有很多是只有空壳而没有贞实的。贞实就是真正的结实,是说稻谷中饱满不虚的。所以收割稻谷晒干以后,要用鼓风机吹一吹,因为有很多谷子只是空壳,里面没有米粒,那叫作无有贞实。如果众生多造十恶业道,他们的收成就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