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也就是说,此等境界乃是断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中所含藏之思惑我执种子,立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现之无为性,名之为想受灭无为;其实仍是依第八识本有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立名,并没有其他的无为法可得。这时候的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改名为异熟识,也称为庵摩罗识,不再叫作阿赖耶识,但其实仍是第八识心体,仍是依止第八识本有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境界而安住。以上所介绍的是想受 | admin 2020-02-18 |
![]() |
这显示出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中的择灭无为种子已经开始生长了。如果依解脱果来说,三果以下之圣者,仍须多分或少分以意识心压抑,才能使分段生死之烦恼不现行,有时也仍有部分会现行;这样用压抑的方法而使烦恼不现行者,就称为择灭无为。意思是说,仍需有所简择方能灭除三界有为法。外道以及未悟得三乘菩提之一切佛门凡夫,顶多只能不起身之恶业,而无法制止口、意之恶业,这都是 | admin 2020-02-18 |
![]() |
如果再深入进入二禅的等至位中,则只剩下知道定境法尘的意识,以及不知定境法尘的意根和阿赖耶识,总共只有三个识,眼识、耳识等前五识都不见了。在四禅八定中,从二禅以上,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定的等至位,都只剩下这三个识。这也就是说,在三界的一切境界中,最少都必须要有意识、意根以及阿赖耶识这三个识,否则那些境界相是不可能存在的;入了四空定当中也还是有三个识,意识 | admin 2020-02-18 |
![]() |
今略答如下:明心就是明白自己的真实心、实相心,也就是找到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真如……(此一心有诸多不同名称),也是禅宗所谓的破本参或破初参,或是俗称的开悟。此心是有情众生生命之最初与最后的根源,证得这个无形无相人人本有的真实心,便能如实了知此心不是妄想、分别、思惟、觉观的心,不是能听能知的心,也不是一念不生时还能观照分别的心 | admin 2020-02-18 |
![]() |
在《楞严经讲记》第14辑中,平实导师开示:【阿赖耶识心体表现于外的真如性,属于纯无漏性,纯无漏性的心当然是清轻之心,而不是沉重之心;可是第八识心又有阿赖耶性,由于阿赖耶性能够导致众生轮回于三界中,持续出现分段生死,这又是最粗重的。】(《楞严经讲记》第十四辑,正智出版社,页50。)也就是说,阿赖耶识具有两种表面上看起来差异很大的特性,因此令众生难以理解及 | admin 2020-02-18 |
![]() |
为什么呢?因为成佛以后的如来藏----阿赖耶识会改名为无垢识。从这里就显示出来,成佛以后的第八识无垢识,跟未成佛前的第八识如来藏是有差别的。因为如来福慧两足尊,而众生各自的如来藏里面,却含藏在不同时期、不同位阶所应该要含藏的这些种子。譬如说:在七地满心之前,八地之前众生的阿赖耶识里面所含藏的业种,叫作分段生死的业种;分段生死的业种所含藏的这个阶段的第八 | admin 2020-02-18 |
![]() |
但是,说有十个识的人他说:第八识叫阿赖耶识、第九识叫异熟识、第十识叫无垢识,所以总共有十个识。但是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其实都是第八识,祂只是因为第八识有阿赖耶性,所以叫阿赖耶识;因为第八识有异熟性,所以我们就称祂叫异熟识;因为阿赖耶性、异熟性都被灭掉了,已经没有染污了,所以我们就说第八识叫无垢识,也就是成佛的时候第八识就叫作无垢识。所以不会有十 | admin 2020-02-18 |
![]() |
如来藏亦名阿赖耶识、真如、异熟识,有种种的名字。“大乘入道亲证如来藏”,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议题。在讨论这个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既然有大乘,就有所谓的二乘,所以我们讲大乘的入道,并不是指二乘的入道;那既然要讲“入道”,就有所谓的入道、不入道的问题。在“入道、不入道”的问题上来说,我们“入道了”就会入内门而 | admin 2020-02-18 |
![]() |
然而,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心体,由于有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故,才能有三界众生之蕴处界;由于有三界有情之蕴处界,方能有世俗谛,才能够去亲证,才能成就解脱果。若无胜义谛如来藏,尚且不可能有蕴处界,何况能修证解脱果?何况能有世俗谛?所以说,世俗谛是以胜义谛为体,也因为有如来藏阿赖耶识,才有大乘菩提,才能有胜义谛。为何大乘菩提要称名为胜义谛?这叫万法悉从如来藏 | admin 2020-02-18 |
![]() |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事实上,佛在四阿含中早已密意说有涅槃本际,说无余涅槃不是断灭,在无余涅槃中有阿赖耶识空性不灭不生,所以名为涅槃;而二乘无学圣者,因为信佛语的缘故,所以舍报入涅槃,但不是断灭,有本际独存。一切人如果没有证得空性心阿赖耶识,任凭口说中道之理滔滔不绝,讲得天花乱坠,其实都不离断常两边;这样的人必定会以遮遣一切名相为离有,以灵 | admin 2020-02-18 |
![]() |
而且这个本际是出生一切万法的根源;这个入胎识,是佛在讲缘起法的时候,在讲因缘法的时候,就已经先确立了十因缘: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缘受、缘爱、缘取、缘有、缘老死忧悲恼苦的一个识,这个识就是指如来藏、阿赖耶识、第八识心。迥异于十二因缘所说的:无明缘行、行缘识的这个识,十二因缘里面所说的识,是在指我们众生的六识;那是因为有如来藏,储存了过去世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这样让自己退堕的因缘,是不是有可能发生在自己独自修行的凡夫菩萨中呢?人家证悟了还可能退堕到这种地步,何况是许许多多的菩萨根本还不清楚真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还不清楚正法中所谈的真心,到底跟如来藏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有时候称为第八识,有时候称为阿赖耶识?为什么有时候说,阿赖耶性要予以修除?种种这样复杂的空理、第一义谛的空理是难以理解的时候,要去独自 | admin 2020-02-18 |
![]() |
他舍报之后,十八界全部都灭尽,就只剩下涅槃中的本际存在;在四阿含的诸经当中,佛有的时候称为本际、称为实际,称为如或者称为真如,有的时候称为我,说那个涅槃里面是我,但是那并不是讲十八界我,而是在讲空性心如来藏真实我,有的时候又称为如来藏,在南传《阿含经》----《尼柯耶》,则称为阿赖耶识。所以,二乘法必须依靠著大乘法来支持、来建立,依靠著大乘法而存在,所 | admin 2020-02-18 |
![]() |
众生因此见了四真谛、了达诸法、得法真际,也就是不只证得解脱道,同时也证得大乘佛法的四圣谛,并且在菩萨道上证得诸法的真实边际,那就是出生万法的第八识----阿赖耶识。所谓堪任法器是指能够修学佛法的众生。在《大宝积经》卷38中圣教开示:【若诸有情无堪任根、无堪任相,如来如实知无堪任,非法器已,而便舍置;若诸有情有堪任根、有堪任相,如来如实知有堪任,是法器者, | admin 2020-02-18 |
![]() |
各个有情众生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才是唯一能执持众生各自业种及无明种,去到来生酬偿因果的心,祂才是有情生命的本源、万法的根源,才是因果法则赖以成立而运作不辍的所依。而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于六尘境界都无了别,也不于六尘、身根、器世间起任何执着,是无覆无记性的心体,所以能够一体收藏众生过去生造作善恶业、无记业的种子不漏失;并且带着这些种子,从过 | admin 2020-02-18 |
![]() |
这样讲起来,到底这个自心如来----如来藏的心法,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衪只是一种无法证实的哲学吗?当然不是!佛法中所有的法,都是可以一一亲证的!这个如来藏,也就是我们的第八识,又叫作阿赖耶识,在佛法中得要有善知识来教授、引导,我们才有机会亲证。亲证了实相之后,还得继续跟从大善知识,熏习地上菩萨种智正理,才能够对这一个如来藏,能够穷究其理。如果说对于如来藏 | admin 2020-02-18 |
![]() |
法身无垢识以五法为性故名法身,而此法身无垢识心体,祂既然无形无色就像虚空一样,所以不能说祂有形量、有大小;所以阿赖耶识大到可以持色究竟天的一万六千由旬的广大天身,也可以小到持细菌身,乃至执持比细菌还要小的滤过性病毒(注),所以不可以说阿赖耶识的形量有大小。从相上来说,才能说祂遍一切处,因为祂在三界中示现,就有种种法相出现,因此可以观察得到:遍我们十 | admin 2020-02-11 |
然而能够记忆及有好恶反应,当然一定有心识,也就是唯识五位百法中所说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这八识心王;纵使不能具足八个识,也至少要有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三个识。有了心王,才会有各自相应的心所有法来协助、伴随心王运作,就是五个遍行心所法——触、作意、受、想、思,五个别境心所法——欲、胜解、念、定、慧, | admin 2020-02-06 |
|
![]() |
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因为它含藏着让我们将来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所以它又叫做“如来藏”。 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因此有的祖师说:“如来藏中藏如来。”佛菩提具一切智及一切种智,至高无上,故名为大。一切智有十智:世俗智、法智、类智、苦谛智、苦集谛智、苦灭谛智、苦灭道谛智、知他心智、尽智 | admin 2019-11-03 |
![]() |
可是到了第三转法轮所说的如来藏唯识方广经典就不一样了,佛乃至禁止为外道以及信根不具足的佛弟子,来说如来藏以及阿赖耶识的密意。这不是世尊吝惜法、不慈悲、不作法布施,而是因为如来藏是非常平凡实在,非常现成也很亲切,因为祂是众生想像不到的缘故。如果众生没有先对五阴作观行,没有先断除我见,没有参究的过程以及领受真如自性的体验,加上多世所熏习的善根慧力,而只 | admin 2019-0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