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而菩萨则是很清楚:包括五蕴十八界以及其他种种万法,都是由根本心如来藏——阿赖耶识所生、所显;七转识起心动念造作身口意行的善恶业种,都是储存在永不生灭的阿赖耶识之中,无论经过多少时劫都不会散失,而当因缘成熟的时候,就会自受业果。譬如佛陀在《大宝积经》中,就有开示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因为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94为何会感生各种异熟果报呢?三世因果又如何在异熟果报中具体实现呢?其因在于各个众生都有的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此识含藏着众生无始以来所熏习的善、恶、有漏、无漏的一切业种,过去所造的善业、恶业与无记业习气能影响业种的流注而不断现行。阿赖耶识由其所含藏的我见、我执烦恼业种,不愿见闻觉知的自己消失,因而引生七转识不断出生,由七转识现起种种不如理作意的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94为何会感生各种异熟果报呢?三世因果又如何在异熟果报中具体实现呢?其因在于各个众生都有的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此识含藏着众生无始以来所熏习的善、恶、有漏、无漏的一切业种,过去所造的善业、恶业与无记业习气能影响业种的流注而不断现行。阿赖耶识由其所含藏的我见、我执烦恼业种,不愿见闻觉知的自己消失,因而引生七转识不断出生,由七转识现起种种不如理作意的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不可一概而论,修行人亦有多类:一种虽然表面信佛修行,但未遵循因果之道如理取舍、断恶修善,反于佛门之中滥用僧物、侵损常住、说大妄语、破僧和合、辱慢师长、追求世法……因其所行与佛法背道而驰,以造恶只能感受苦报,焉得三宝加持?岂可反说因果不实、佛法不灵?又有一种,虽然身入佛门,但泛泛悠悠、懈怠散慢,心无几时能安住于佛法上,凭此微弱善力,难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中说一般世间有情的生死相续,生的时候是随顺于业的习气而行,死的时候就随业之变而流转投生六道;临命终时暖触尚在,阿赖耶识尚未开始舍离色身时,一生所造善恶业内涵顿时显现,犹如幻灯片一般,剎那间连续闪过,死逆生顺乃妄见妄习的众生之所欲,此时众生的情与想二种习气,交互生起。什么是「情」?《楞严经》卷8中佛说: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的境界,让地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众生之五阴受苦乐,而透过卵、胎、湿、化四种情况来展现。所以受苦者,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你们说:“阿赖耶识才是真如心!”那当然不同嘛!一定会是异类。但是眼光如果看远一点,你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不会再“心不平,口则鸣。”所以,生因与了因,其中仍有许多差别不同;这个差别不同,会牵涉到你弘法的历程,乃至牵涉到未来世弘法的状况。这样详细说明以后,大家对生因与了因已经了解了,所以大家面对弘法时的逆境,就成为可以忍受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人生本是业果的相续,而『来先去后做主人』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便是因果业报的主体。他把一个人前世所做的善恶业带到现世来,又把今世所造作的善恶业带到后世去。阿赖耶识,又称藏识——如来藏,祂含藏诸法的种子,好像储存各种信息一样。由业因到果报,由果报到业因,生灭流转,轮回不息。人生的苦乐,世运的盛衰,都是业力所招感。所以《瑜伽师地论》说:『自作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贯穿三世的这个心,并不是意识心,而是称为阿赖耶识、第八识、真心、本心;在这个真心如来藏当中,含藏了有情在过去无量劫以来所累积的种种善业、恶业、无记业,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种子。而这一个真心如来藏,祂是不生不灭永远存在的,因此祂能够跨越这个有情三世的生灭的物质身体,而能够将所有的因果流传到未来世去。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101集毘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其实佛菩提道亦是函盖了二乘的解脱道,虽说佛法广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是最后都归入大乘佛菩提道,因为万法不离真心、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解脱道是二乘人不想再受生死轮回,而断我见与我执烦恼证得解脱果,出离三界生死轮回,取证无余涅槃。回想自己的人生之苦,看见天下苍生之苦,我发四宏誓愿,决心走佛菩提路!我认为只有佛法才能真正的帮助众生脱离苦海,只有佛法才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无漏戒有三个时节因缘舍弃:第一、退转时,退转是说他的决定心失掉了:本来证得阿赖耶识时,心中认定这是阿赖耶识,也转依阿赖耶识的真实性和如如性,转依阿赖耶识的不贪不染性,心得决定时就是证真如了!确定这就是实相。绝对不怀疑、不退转,心得决定时才能转依祂的真如性。若心中怀疑不能决定,就不会转依祂的真如性,就会心外求法。心得决定而转依祂的真如性了,自然意识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譬如有人主张,佛所说的真心阿赖耶识,是妄心、是生灭法,祂不是不生不灭的真心;因为否定了世尊所说一切有情真心阿赖耶识存在,也是违犯了法毘奈耶。诸如种种,凡是否定世尊所说的法,否定世尊所说的真心等等,已经违犯了法毘奈耶,也就是谤菩萨藏的人,名为舍一切善根的一阐提人。他从无始劫以来,所培植的种种善根,在他一说出谤菩萨藏的内涵,而让大众了知时,他以往所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开示众生:爱、乐、欣、喜阿赖耶识,就是一切果报得以成就的根本因。这是佛陀此世示现成佛,一开始就说出来的开示。如果离开阿赖耶识,来讲一切因缘果报、来讲一切法,那是游谈无根,都是戏论言说。也因此弥勒菩萨所开示的根本大论,《瑜伽师地论》的一开始,属于声闻地的法中就开示:要相应五识的方法,不能离种子依——一切功能差别的起行、执受所依、异熟所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业果报系统是什么?这是她自创的“佛法”嘛!能成立业果报系统的就只有一个心,就是阿赖耶识、如来藏嘛!佛已经讲过了,不必她再去另外发明新佛法。她舍弃可证的如来藏,去发明另一个玄想的、玄学的、妄想出来的业果报系统,那不是愚痴到极点了吗?所以否定了如来藏以后就变成无因无果了,无因无果就是谤法。如来藏也是三乘菩提的根源,没有如来藏就不可能有三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成唯识论》卷2说:「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所以,如来藏除了执持有根身,也执持器世间──也就是山河大地,也会因为每一个人的善业、恶业而有增损,但却不能说如来藏分在色身与山河大地二处。祂还有其它的功能、作用,大到不可思议,如何能以作用处来计数?被切掉的手指或器官,既然还有作用,当然显示它的细胞功能还没损坏,但不必一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谓优婆塞、优婆夷归依三宝时,若欲超过表相归依,而入实义归依之列,则须能通般若真义;欲通般若真义,则须亲证法界之实相;所谓亲证法界之实相者,即是亲证万法根源之心体,即是阿赖耶识也!证得阿赖耶识心体者,即能现观所应转依之真如法性;真如则是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示之如所有性。上所举般若所说归依者,即是此理。如是,亲证阿赖耶识心体者,现见阿赖耶识心体离见闻觉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心与色身这个物,是可以相通的;但是相通却有相通的道理:得要有末那识,也得要有阿赖耶识,你才能相通,不然丝毫都无法相通的。但这已经没有人知道了,然而诸佛都具足了知;不但如此,八识心王的一切法也都具足了知,所以说诸佛是身心具足的。又说诸佛身相具足:诸佛都有微妙的三十二种大人相,还有八十种随形好,一一好相中又有无量好相,也具足无量无边的威神之力,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宝积经》卷八十九)那就很奇怪,原来他是要求出家,(披袈裟就是出家,披袈裟就是表相出家的意思)那为什么他那个时候反而不求出家了呢?反而不披袈裟呢?就是因为已经悟了如来藏,(已经悟了本心、已经悟了这个阿赖耶识)悟了这个如来藏祂本来就已经出家了;悟了如来藏祂本来就远离三界六尘万法、悟了如来藏祂本来就不属于五阴,所以没有必要披袈裟。需要披袈裟、需要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心与色身这个物,是可以相通的;但是相通却有相通的道理:得要有末那识,也得要有阿赖耶识,你才能相通,不然丝毫都无法相通的。但这已经没有人知道了,然而诸佛都具足了知;不但如此,八识心王的一切法也都具足了知,所以说诸佛是身心具足的。又说诸佛身相具足:诸佛都有微妙的三十二种大人相,还有八十种随形好,一一好相中又有无量好相,也具足无量无边的威神之力,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种事情是很常见的,你不要说:“不可能!我的本性善良,我怎么会干坏事、谛法破法?我不可能这样的!”请诸位看一下现在的情况:你们去观察那些很努力在修学《妙云集》的法师与居士们,他们有哪一个人不是本性善良的人?但是他们却都在诽谤菩萨藏、抵制如来藏胜法啊!也都直接或者问接在否定第三转法轮的方广唯识经典啊!他们都不承认第三转法轮所说的阿赖耶识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