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亲近恶友的结果就难免自高而开始谤法,可是谤法时心里面一定会有很大的压力•:我这样说,会不会是谤法?我说‘阿赖耶识是生灭法’,又常常对别人贬抑阿赖耶识,妄说阿赖耶识心体不是如来藏。这样做,是不是谤法?特别是跟随谤法者,而在谤法者被人破斥以后,心里面会有更大的压力,丧失了信心,对佛法的进修就会懈怠下来,以后在一起时就会少说佛法:这一周去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断我见的前提下证得如来藏阿赖耶识,你就不会再轮转生死,也不会退转了!永远不会再去怀疑说:这个可能不是如来藏,离念灵知应该才是如来藏。没有先断除我见就直接明示如来藏,所以就会退回离念灵知意识心中。已经现观知就是取,如此断了我见,接着帮你证得如来藏时,你就不会再退转了。你经历参究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否定离念灵知的变相,意识心离念灵知有很多种的变相,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但是集的因又是什么?是谁造作苦?又是谁在受苦?这就要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世间法,以及阿赖耶识的出世间法来了解,才能知道了。从蕴处界的虚妄,听闻思惟如实观察,并确实依止于现观内容之后便可断除我见,我见断了就是证得声闻初果;证初果已,再进而断除我执,当我执断尽了以后,就证得二乘解脱果,而可以出三界了,这就是决定性的声闻、缘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正法、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的境界,让地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众生之五阴受苦乐,而透过卵、胎、湿、化四种情况来展现。所以受苦者,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的境界,让地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众生之五阴受苦乐,而透过卵、胎、湿、化四种情况来展现。所以受苦者,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的境界,让地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众生之五阴受苦乐,而透过卵、胎、湿、化四种情况来展现。所以受苦者,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至于植物,植物是共业有情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共同化现出来的。植物没有心识,没有精神活动,属于无情物,不是佛教所说之有情。佛教的众生观,是指佛教对宇宙内,处在轮回状态中的所有生命形态(生命体)的认知。佛教所说的生命形态,很大一部分是人类所不知所不见的,也是人类以现有的知识、经验难以理解接受的。众生生命形态虽然千差万别,但是依其生理、心理特征可以笼统地分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亲近恶友的结果就难免自高而开始谤法,可是谤法时心里面一定会有很大的压力•:我这样说,会不会是谤法?我说‘阿赖耶识是生灭法’,又常常对别人贬抑阿赖耶识,妄说阿赖耶识心体不是如来藏。这样做,是不是谤法?特别是跟随谤法者,而在谤法者被人破斥以后,心里面会有更大的压力,丧失了信心,对佛法的进修就会懈怠下来,以后在一起时就会少说佛法:这一周去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凡是否定阿赖耶识心体,谤说不是如来藏的人,或是否定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的道场,你都不要去布施,免得成就破法共业。以前不知道印顺的《妙云集》法义是破坏而给予助印,无可厚非;今天知道了,还要去助印或买来送人,那就是知而故犯,一定会成为破法共业。所以,舒手惠施虽然没有禁固,那是从世间相的善事来说的,在上得要有禁固的,这是第八个条件。第九个条件是要常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极微涉及到虚空,涉及到心(第八识阿赖耶识)与物质的互相关系,并非仅仅是物质问题。微尘(七倍于极微)是天人天眼所见的最小微粒,也是未来科学研究最小粒子的终极目标,但是难以实现,因为欲界人类的科学认知无法达到天人的水平。极微是依色的极量边际所假立的名称,色法並非由極微所聚合,而是由四大聚合所成的,四大是众生的第八识共同变现出来的,并由第八识所执持,以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二乘人唯断我见与我执,所观行之对象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法,不须证得法界实相心,不须观行第八识体性,是故从菩萨的智慧观之,方便说他们唯得生空智果,即是断烦恼障的现行;由于不须亲证万法实相心的第八识故,不知万法皆由第八识心体中出生,误以为万法在心外实有,不知万法皆是自心阿赖耶识所生,是故不得法空智果,不能现观一切法悉皆由如来藏所生,皆是有生有灭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因为它含藏着让我们将来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所以它又叫做如来藏。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因此有的祖师说:如来藏中藏如来。佛菩提具一切智及一切种智,至高无上,故名为大。一切智有十智:世俗智、法智、类智、苦谛智、苦集谛智、苦灭谛智、苦灭道谛智、知他心智、尽智、无生智。一切智是声闻缘觉所要修证的主要内容。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这些法当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又称为“如来藏”,由于祂含藏著未来可以使我们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所以就叫作“如来藏”。所谓“功能”又名为“界”,也称为“种子”。也就是说,这个第八识心体祂含藏著未来可以使我们成佛的种子,所以才称为“如来藏”。怪不得有些祖师才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空性实相心,有时称为如来藏,有时称为阿赖耶识,有时称为真如,有时称为实际,有时称为法身,有时称为心,有时称为空性,虽有林林总总的称谓,无不是同体异名的第八识心体。而这个具有圆成实性的如来藏心,能借着自身所生的阴界入及靠着种种缘而生起一切法,为吾人所受用。然在有情受用境界时,如来藏自身却不在六尘境上起分别,也不在六尘境上做主,不受用六尘境界,而配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要先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到底它是什么样子;我们要知道自己在法界里面的位置,我们就会知道我应该要如何做,我应该要往什么方向来前进?所以我们要先了解三界六道跟解脱果的关系,我们有做一个三界六道跟解脱果的对应关系表:阿赖耶识 如来藏 ---阿赖耶识-如来藏---三界六道境业相应境果相应无色界无色界四天禅定业:舍色身见四果三果色界色界四禅天禅定业:离欲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什么是般若空性呢?般若空性其实就是,佛在三转法轮的时候所说的这个一切种智,诸法所说的这一个阿赖耶识,在诸法所说的这个如来藏。那这个如来藏,其实是在阿含期的时候,佛就已经宣说了。在般若期的时候,是以这个般若心,来说这个诸法的实相,这个般若心又称为非心心、无心相心;这个是在般若期的时候,佛就已经在般若经处处的宣说这样子的一个般若空性。菩萨证悟的时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八阿赖耶识。”每个人的前面的七识心: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这七识心都是有生有灭的心,都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所出生的,只有阿赖耶识是不生不灭的常住真心。阿赖耶识是出生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心。大家耳熟能详的《心经》所阐述的正是各个有情本有的、不生不灭的真心,“无眼耳鼻舌身意……无明尽&rdquo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菩提之修证,从熏习外门六度万行开始;经由四加行断除我见,双证能取所取皆空;进而求大乘见道——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也称阿赖耶识、法身、本来面目,有时也方便称为真如),明了一切有情本具之实相心,通达般若总相智;再阅读般若系诸经,通达般若之别相智;此后断掉异生性(凡夫性),发起金刚心,进修种智——研修三转法轮诸唯识系经典;次第进修十地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般若经》主要说的是蕴处界一切法空相与空性心如来藏,加以浓缩则成为《金刚经》,再加以浓缩则成为《心经》,此《心经》所说的空性心名为非心心、无心相心、无住心、不念心、菩萨心、金刚心……等,菩萨证悟此心以后,依据《般若经》中开示而现观诸法空相中同时有一法不空,此一法就是「真实如来藏」,也就是《阿含经》讲的无余涅盘中的「实际、本际」,佛于《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已成就十信位修习对于三宝以及因果具有信心而进入住位的菩萨,经过初住位到五住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福德资粮的修集后,进入六住位中,一方面先要证得声闻解脱道的见道,就是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这三缚结;另外一方面,才能够经由般若中观的熏习建立知见,再藉着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成唯识论》卷九),这大乘四加行的寻思与现观,在六住位满心时,一念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