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雾峰无雾(第二辑)——救护佛子向正道 【作者】游宗明老师【出版日期】2019年10月【书号】978-986-98038-2-3【开本】329页【定价】250台币/辑 【目录】 自序序○一 一略论释印顺“生灭即是寂灭”1 二略谈释印顺之“一切法空”与“一切法空性”17 三略论释印顺说“三法印”就是“一切法空 admin

2019-09-06

 平实导师序文 禅宗真旨即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于无生法忍中名为真见道,现前看见如来藏阿赖耶识之真如性。谓如来藏真实存在而可体验故真,亦谓如来藏性如金刚而不可坏,永无一法可用来坏之,由如是二性故名为真。又现见如来藏处于身中,于一切境界如如不动;比量观之,则有情来世下堕三恶道或生欲界天中享受福乐之时,亦定如如不动,于有情五阴身之受苦受乐悉皆不动 admin

2019-09-02

而世尊在《楞伽经》中说:“否定阿赖耶识的人,就是谤菩萨藏;谤菩萨藏就称为一阐提人,也就是断尽善根的人。”那么诸佛的法藏都以菩萨所修的菩萨藏为依据来说明,而菩萨藏最重要的根本法就是第八识如来藏。所以这一部《佛藏经》所说的各个层面的法,当然全部都是围绕著如来藏、也就是“妙法莲华经”来演说。可是为了正法的久住,也为了佛弟子们的道业快速 admin

2019-09-02

佛又说般若波罗蜜及大乘是一切声闻、缘觉、诸佛出处,这也表示声闻、缘觉所证之解脱道,是以大乘法中菩萨所亲证之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为根本、基础;声闻、缘觉所证之有余、无余涅槃,即是因于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施设。 菩萨从三贤位修证到十地、等觉,最后妙觉地究竟佛所证之无住处涅槃,也是不离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 admin

2019-07-29

今略答如下: 明心就是明白自己的真实心、实相心,也就是找到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真如……(此一心有诸多不同名称),也是禅宗所谓的破本参或破初参,或是俗称的开悟。此心是有情众生生命之最初与最后的根源,证得这个无形无相人人本有的真实心,便能如实了知此心不是妄想、分别、思惟、觉观的心,不是能听能知的心,也不是一念不生时还能观照分 admin

2019-06-19

于是,一个热闹有趣的场面出现了:一个英俊的青年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轰轰隆隆跟着三辆大马车,财宝醇酒加美女,好不招摇壮观!街上围观的百姓人山人海,“三车和尚”的“美名”一时传遍了大街小巷,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笑谈!当时车队行至设坛剃度的寺庙,一声洪亮的钟声传来,蓦然惊醒了老僧阿赖耶识中沉睡的记忆。他毕竟刻苦修炼多生多世,佛心未泯,晨钟 admin

2019-05-05

雾峰无雾─给哥哥的信(辨正释印顺对佛法的无量误解) 【作者】游宗明老师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书号】978-986-6431-40-1 【开本】244页 【定价】250元台币 【目录】 第一篇雾峰无雾─给哥哥的信 一、修行勿等待、善知识难逢6 二、寻找生命的实相8 三、请哥哥对自己要好一点13 四、三归依18 五、为何要修行?2 admin

2019-05-01

一念无明之所从来,乃是由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的烦恼种子而生;一念无明是无始有终的,辟支佛和阿罗汉都已断尽一念无明,因此一切妄想烦恼永不复起。佛于《四阿含》云:「阿罗汉者,梵行已立,烦恼已尽,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解脱,解脱知见知如真。」《瑜珈师地论》卷五十,弥勒菩萨云:「谓阿罗汉比丘贪欲永断、瞋恚永断、愚痴永断,一切(根本)烦恼皆悉永断,由得毕不生法故, admin

2019-04-24

《心经密意》 所谓的无始无明,就是《胜鬘经》所说的无明住地,也就是众生因为不明白阿赖耶识、庵摩罗识、真如的内容不同以及不明白三个阶段的演变,而产生的心上烦恼、止上烦恼、观上烦恼、禅上烦恼、正受上烦恼、方便上烦恼、智上烦恼、果上烦恼、得上烦恼、力上烦恼、无畏上烦恼等恒河沙数佛菩提道中之修所断烦恼,以致过恒沙数等法应得不得、应证不证所生的上烦恼,这 admin

2019-04-24

因为无明的关系,使得意根带着阿赖耶识不断的去受生。有时候因为恶业而生到了地狱、畜生、饿鬼道中,有时候因为善业而生到欲界天,有时候因为定福而生到色界天,有时候则生到无色界天。这样轮转不停,永远没有离开分段生死的时候;所以一直轮回到现在,还会继续轮回到未来无量世。三界六道有情的五趣轮回,都是由于无明,导致不能接受涅槃的寂灭,为了想要保持五阴的常住,就会 admin

2019-04-24

而这一念无明的根源呢,就是阿赖耶识中蕴集的无量无数四种住地烦恼的善恶业种子而生起的无明;因为阿赖耶识里面含藏无始劫以来造作熏习的善恶业种子,这些种子归纳起来就是四住地烦恼。阿赖耶识里面的这些烦恼种子尚未转化清净的缘故,所以随时随地会生起一念妄想、妄念,因此称它为一念无明;也就是说,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它是从阿赖耶识中与七转识相应的烦恼种子而来,并不 admin

2019-04-24

因为,一念无明烦恼障,是阿赖耶识中蕴集的无量无数四住地烦恼的善恶业种子而生起的无明,我们已经在前一集中为大家阐述过了;但是,无始无明所知障是“现”非“种”,它所摄的上烦恼也不是种子,不具有三界诸法的功能,就是存在着一种对于法界实相不如实知的状态;但是,这样的状态如果没有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来帮助,也都不可能显现出来,更何况能够打破 admin

2019-04-24

又譬如《显扬圣教论》卷1,无著菩萨说:眼识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于眼根,与彼俱转。……意识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于意根,与彼俱转。以上佛菩萨的开示,意思是说,识阴中的全部六识,都是以根、尘为缘,然后从根本因阿赖耶识中,流注种子而出生;并且都是必须依止于所依根,和所依根共同存在与运作,所以说识阴六识都是因缘所生法,不是常住不灭 admin

2019-04-24

而意根却不是自然而有,它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所生出。由于十八界的法都是虚妄性,所以称为“空相”。声闻乘的行者就是从行、住、坐、卧当中去如实的观察十八界是无常、空而产生无我的智慧,由此断我见我执成阿罗汉的。十八界法是佛法的基础,佛子只有明了十八界的无常、苦、空、无我,才能发起大心去寻觅那“常、乐、我、净”的真我——真如佛性 admin

2019-04-24

目  录前言一、五蕴(一)色藴(二)识蕴(三)受藴(四)想藴(五)行藴二、十八界(一)六根(二)六尘(三)六识三、五蕴十八界的虚妄及苦患(一)色蕴无常(二)识蕴无常(三)受蕴无常(四)想蕴无常(五)行蕴无常(六)十八界虚妄四、五蕴十八界空相的证入(一)前方便(二)修声闻禅(三)思维四食(四)明心与见性——参禅五、五蕴十八界皆依阿赖 admin

2019-04-24

上帝的灵也是无法被信徒们实证的,不像佛陀亲在人间教导的有情本体如来藏——创造有情色身的本识,可以一再的被佛子实证,自古至今都是如此;而一神教《圣经》记载的上帝意识智慧,也只能达到欲界天,并且对欲界天的了解也是很有限的,上帝的境界尚不能到达色界境界,何况能证得出三界的解脱智慧呢?何况能知晓法界的实相呢?而古今禅宗祖师证悟之后也都证实人类的色 admin

2019-04-24

如来藏与阿赖耶识同样都是在指称第八识心,只是名称不同。事实上第八识“一心有多名”。就譬如异生凡夫位以及解脱道的初果到三果,乃至佛菩提道上还没有进入八地以前的第八识,都叫作阿赖耶识。也就是说,阿赖耶识的体位,祂的函盖面很广,乃至初地到七地的圣位菩萨由于起惑润生的缘故,所以也都还是在阿赖耶识位。第八识心又叫作异熟识,譬如解脱道的无学位圣人阿罗 admin

2019-04-17

这个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指的正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本来就具足的实相心,也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心体,又称为如来藏!世尊诞生七天以后,母亲摩耶夫人就因病去世了,改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抚养长大。世尊从小拜婆罗门跋陀罗尼为师,学习四吠陀、五因明等学问,少年时开始学习文学、算术、兵法、武器等多种知识和技能,很快都能融会贯通。世尊在十七岁的时候,与天臂城善觉王的女儿 三摩地

2019-03-06

此如来藏者亦名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佛地易名为无垢识(庵摩罗识:清净识)。此识广有多名,例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一切佛语心品〉云:“如是,大慧!‘我’于此娑呵世界,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愚夫悉闻,各说‘我’名,而不解‘我’如来异名。大慧!或有众生,知‘我’如来者,有知一切智者,有知佛者,有知救世者, admin

2019-03-04

由此可知,佛法的正知见在于八识论,第八识如来藏(也叫阿赖耶识,阿梨耶识等等)不生不灭,所以才能有因果现象的如实运作,所以大家学佛努力的精进成果才不会付诸东流,所以大家也才可以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佛道修行而成佛。而萧平实导师,弘扬的正是玄奘大师的大乘佛法----如来藏----第一义谛正法;试看,萧平实导师的百余本著作《真实如来藏》、《心经宗通》、《禅-悟前与悟 admin

2019-02-14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