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譬如舍利弗尊者有两位弟子,其中一位出家以前是金师之子,舍利弗教他修不净观,另外一位弟子出家前是屠夫之子,舍利弗教他修数息观,这两位弟子久修而劬劳无功;世尊知道以后,便让他们两个人互相对调修习的方法,金师之子改修数息观,屠夫之子改修不净观,两个人不久之后都成为阿罗汉了,这就是为人悉檀。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64集佛教中的四悉檀是 admin

2020-06-08

  在《起信论讲记》第四辑中,平实导师开示:这个菩萨得要是俱解脱阿罗汉,三明六神通具足而回心入初住位起修,在六住满心位明心而入第七住了,又在十住位眼见佛性了,才能够这样示现,前提是从三明六通的俱解脱境界回心大乘法中明心又见性。戒慧直往的别教菩萨们,也就是直接修学大乘别教菩萨道的,虽然也明心而又见性了,仍然不能这样示现。(《起信论讲记》第四辑,正智出版社 admin

2020-06-08

  在《起信论讲记》第四辑中,平实导师开示:这个菩萨得要是俱解脱阿罗汉,三明六神通具足而回心入初住位起修,在六住满心位明心而入第七住了,又在十住位眼见佛性了,才能够这样示现,前提是从三明六通的俱解脱境界回心大乘法中明心又见性。戒慧直往的别教菩萨们,也就是直接修学大乘别教菩萨道的,虽然也明心而又见性了,仍然不能这样示现。(《起信论讲记》第四辑,正智出版社 admin

2020-06-08

  如果是布施给向道者——也就是向须陀洹:在解脱道的修行中,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圣贤之人有八种,也就是佛陀所说的四双八辈,也就是向须陀洹、须陀洹、向斯陀含、斯陀含、向阿那含、阿那含、向阿罗汉阿罗汉这八种修行人;其中最初阶就叫作向须陀洹,也就是向初果人,他们对于初果之前所应该修证的四加行——煖、顶、忍、世第一义,也就是四加行这个部分已经 admin

2020-06-08

  那最主要是由我们说成佛那个部分最后一分的微细的烦恼障,这个主要是因为实际上菩萨的修行从六地的时候,就已经证入灭尽定,就已经可以如同阿罗汉一样入无余涅槃!但是,就是因为菩萨有生生世世的受生愿,所以不会入无余涅槃,所以不愿意去把它断尽(而特地保留着)。但是一旦到了七地要念念入灭尽定的时候,这个时候既然要念念入灭尽定的时候,不断尽也很难了,所以这时候又必 admin

2020-06-08

  在大乘里,我们称呼它四种法要,其实在小乘的经论里面也有提到,完全是相等的一个概念,它叫作四预流支;依于这四预流支,我们才能够证得预流果,乃至更上的二果、三果,乃至无学果阿罗汉果。四预流支,这些文字稍微有所不同,不过基本上它精神是相似的;四预流支的话,它是亲近善士,然后一样是听闻正法,第三个叫作如理作意,第四个就是法随法行。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这是我 admin

2020-06-08

  在大乘里,我们称呼它四种法要,其实在小乘的经论里面也有提到,完全是相等的一个概念,它叫作四预流支;依于这四预流支,我们才能够证得预流果,乃至更上的二果、三果,乃至无学果阿罗汉果。四预流支,这些文字稍微有所不同,不过基本上它精神是相似的;四预流支的话,它是亲近善士,然后一样是听闻正法,第三个叫作如理作意,第四个就是法随法行。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这是我 admin

2020-06-08

  --------平实导师《楞伽经详解》第一辑但您出家以后若是兼受菩萨戒,想求成佛之道的法义,想要成为菩萨而不是想要成为阿罗汉,那么您在戒律及法义上都必须特别注意下列两件事:在大乘法中出家,不该依解脱道的法义作为主要内容而修,应该以佛菩提道的法义作为主要内容而修,所以您在解脱道方面,只要能断除我见、薄贪瞋痴,也就够了!然后就继续依止佛菩提道的法义内容而修&mda admin

2020-06-08

  又此定境之中有离想之受,证悟之佛子以具正知见故,了知此境非真无想,以有了知之心能受此境故,遂灭此受;以受灭故,非想非非想受即灭;想受灭故,入灭正受,亦名灭尽定;证得此定者,即成俱解脱阿罗汉。若不证此定,亦未得三乘见道者,虽具得四禅八定,仍名异生凡夫,暂伏三界惑而不出三界,不离轮回;若已先得四禅八定之定力,则其三界惑已全降伏,但唯见道,即可立出三界轮 admin

2020-06-08

  所谓想受灭无为,是指俱解脱之大阿罗汉及六地满心以上之大菩萨众,已离开无所有处,乃至修至无色界顶之非想非非想处,于非想非非想定中灭除意识觉知心,令不现行;并将意根常时现行之五遍行心所法中的受、想两种心所法灭除,才能入住灭尽定中成无为住。也就是说,此等境界乃是断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中所含藏之思惑我执种子,立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现之无为性,名之为想受灭无 admin

2020-06-08

  十回向位的如梦观成就了,我性、凡夫性就消除了,就进入性障(贪嗔痴慢疑)永伏如阿罗汉的境界,修证佛菩提道的圣种性与道种性就具足了,以后凡有所作,都是为了佛法、为了众生,不是为了自己,于一切时、一切处行菩萨道。这三贤位的无我观——如幻观(世界如幻)、阳焰观(人生如戏)、如梦观(菩萨道如梦)的修行具足了,异生性永伏了,发起了菩萨的圣性及道性,就 admin

2020-06-08

如此,有人认为说:阿罗汉就是佛,这个观点就是错误的。他们的理由是,佛的十号里面有一个应供,阿罗汉被称为应供,所以认为阿罗汉就是佛。佛的十号里面有应供,这是佛的功德,佛可以称为阿罗汉,但是阿罗汉并没有具足成佛的条件;阿罗汉甚至于连习气种子都未灭尽,如何能够成就一切种智成佛呢?所以在佛世的时候,没有阿罗汉敢僭称说他已经成佛了。如果说阿罗汉都是佛的话,在 admin

2020-04-28

从已经断了身见、疑见、戒禁取见的初果须陀洹,能够不入四恶道与六逆,一直到证得了涅槃的阿罗汉,赞叹只有三宝,才能够为众生布施最上清净的利益。同样的情形,还有一次,在《杂阿含经》中记载著。有一次,世尊来到释氏石主的村落。这个村落发生了大疾病,许多的人都已经死于疾病了。此时村中的男女老幼,所有生病的人,大家统统来到世尊的面前。自称其名,自誓三归:我某某某 三摩地

2020-04-12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回到我们的重点,我们刚刚说过了,只要我们证成阿罗汉不是佛,那我们等于就证成了──大乘法本来就不是后世的论师演绎推溯而成。因为大乘法的主体就是第八识,而第八识如果不存在,轮回就不存在;因为蕴处界没有一个生灭法能够储存业种。那我们就回到这一个论点,我们就纯粹主要引用四阿含来证成阿罗汉不是佛,来证成四阿含初转法轮所说的,只是来帮助我们 admin

2020-03-21

见已观察,得阿罗汉果。如是他方诸佛不说无常、苦、空、不净。所以者何?诸佛国土法应如是。彼诸如来为诸菩萨作如是说:‘奇哉难行!释迦牟尼世尊于五浊国土出兴于世,为苦恼众生种种方便说《大法鼓经》。是故,诸善男子!当如是学。’彼诸菩萨咸欲见我、恭敬、礼拜,故来会此。既来会已,或得初住、乃至十住。是故,《大法鼓经》甚难值遇;是故,十方大菩萨众为闻法 admin

2020-03-19

 于是隔天弟子就写了将近二十条,如:佛说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位,仍有本际存在。因阿赖耶识○○○○○○○○○○,故纵使经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等等。九点半左右通知要验收,于是与其他四位学员一同入小参室报告。轮流报告完以后,主三和尚补充后又出一道考题:…………。这是因应二○○三年退转那批人,提 admin

2020-03-03

譬如,有一天阿那律尊者他的袈裟破了,想要缝补衣服;可是他的眼睛看不见,当时旁边没人,他就开口说:哪一位阿罗汉想要修福的,来帮我穿针吧!佛在远处以天耳听见了,就说:我来帮你穿针吧!阿那律尊者听到是佛的声音,觉得奇怪:佛啊!您还要修福吗?佛说:修福还会嫌多吗?佛都乐于修福了,何况是我们当然更要修福了!《优婆塞戒经》卷6佛开示说:以不坚身易于坚身。(《优婆 admin

2020-02-21

于是恒伽达就可以如愿地到佛的座下,最后还很快地成就四果阿罗汉的果证。关于他这个缘起到底是怎么样的呢?阿闍世王后来就来请教佛陀,到底恒伽达为什么他经过那么多次:跳下山崖、跳河、以及饮用毒药,甚至用箭射他都不会死?为何他今天又可以证得四果阿罗汉呢?佛陀说这其中的业报非常曲折!当初,在往世的时候恒伽达担任一位大臣,那时候的国王有一次和女眷出去外面游玩,大 admin

2020-02-21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中,就以佛弟子修行成为阿罗汉为例,说阿罗汉以前所造的大恶业,因为在遇到佛陀以后,发起一念心善而出家修行,由于这个遇佛发心修行的善缘,成就了无漏果,所以舍报时就入无余涅槃,使原本大恶业的报缘不具足而成为无报业,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112集业的报偿与转变(下)>正源老师 admin

2020-02-21

在出世间法来讲,杀害辟支佛及阿罗汉,这个也是最重的罪,这个都是属于地狱罪。但是如今,其实我们是没有机会去杀害到辟支佛或是阿罗汉,因为现在遇不到阿罗汉跟辟支佛了。譬如南传佛法当中说觉音论师是阿罗汉,但是我们从他写的《清净道论》,你从头读到尾就能够证明:其实他根本都还是一个没有断我见的比丘;所以,就算在过去你曾经把他杀了,最多其实也只是一般的杀人罪,并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