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小乘人不一定每一个人都是决定性的,有的人是会迥心的;本来是个小乘的阿罗汉,后来因为他不是定性的声闻,所以后来心量改变了,迥入大乘来修行。有的人是决定性的声闻,始终不会成为菩萨种性,他的根性就是声闻种性,在舍报之前会随缘度众生,可是到了舍报的时候他就一定入涅槃,不愿再来人间。所以就只有一生,也就是他成为阿罗汉至入涅槃前那一段时间可以度人,所以他度的人 | admin 2020-06-08 |
|
这个法,二乘无学位的圣人——阿罗汉、辟支佛——统统不懂;除非他们回小向大,来学别教的法,证得自性真如理体第八识如来藏,进入到别教的菩萨位当中。所以说没有证得如来藏的人,也没有证得二乘菩提——*还没有断我见的人——称之为凡夫;二乘无学的阿罗汉,以及回小向大以后,还未证得如来藏的那些圣人,都称之为愚人,因为他们仍 | admin 2020-06-08 |
|
这个法,二乘无学位的圣人——阿罗汉、辟支佛——统统不懂;除非他们回小向大,来学别教的法,证得自性真如理体第八识如来藏,进入到别教的菩萨位当中。所以说没有证得如来藏的人,也没有证得二乘菩提——*还没有断我见的人——称之为凡夫;二乘无学的阿罗汉,以及回小向大以后,还未证得如来藏的那些圣人,都称之为愚人,因为他们仍 | admin 2020-06-08 |
|
小乘人不一定每一个人都是决定性的,有的人是会迥心的;本来是个小乘的阿罗汉,后来因为他不是定性的声闻,所以后来心量改变了,迥入大乘来修行。有的人是决定性的声闻,始终不会成为菩萨种性,他的根性就是声闻种性,在舍报之前会随缘度众生,可是到了舍报的时候他就一定入涅槃,不愿再来人间。所以就只有一生,也就是他成为阿罗汉至入涅槃前那一段时间可以度人,所以他度的人 | admin 2020-06-08 |
|
您声闻菩提的依于苦、集、灭、道四圣谛、三十七菩提分,而来证得所谓的沙门四果──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乃至您是缘觉菩提──所谓的辟支佛,您依于十二因缘、十因缘的流转还灭,而来证得这样子的缘起,相应于辟支佛所能了知的真义,而证得缘觉菩提成为辟支佛;乃至您修学菩萨道,您依于四摄六度,您依于人无我、法无我而要地地增上;乃至成就四智 | admin 2020-06-08 |
|
但真如如果是绝对不生灭的,请问:阿罗汉们入了无余涅盘以后,还能不能看见他的第八识的真如相呢?看不见了!因为第八识金刚心的真如相得要借着万法来显示,当阿罗汉入了无余涅盘以后,五阴十八界灭尽了,就看不到金刚心在五阴十八界中的运作了,那时第八识金刚心无形无色而不再显示出来了,怎么可能会有真如相存在?所以对初学者来讲,应该为他们说「真如不生灭」;可是对于已 | admin 2020-06-08 |
|
因为你要发起道种性,如果没有如梦观的成就,修道的种性就发不起来;道种性如果发不起来,就无法修十地的菩萨道,就会像俗人一样,老是觉得这个东西很好吃——真的好吃——贪了!我这个太太好温柔——真的温柔——贪了!我这个先生好体贴——真的体贴——贪了!世界可乐——真的可爱——贪了 | admin 2020-06-08 |
|
二乘人的阿罗汉、辟支佛所证的人无我,就是现前如实的观察:「我的五蕴是无常空,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是无常空。」缘觉乘辟支佛是从十二因缘当中去如实观察我的五蕴、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都是藉藏识因及父母、无明、四大、业种作为因缘,所以有蕴处界的缘起缘灭;蕴处界既然是缘起缘灭的体性,所以说蕴处界「性空」。这是二乘所证的人无我智。七住菩萨的人无我,是从真 | admin 2020-06-08 |
|
首先,二乘人的声闻阿罗汉所证的人无我,就是现前如实地观察我的五蕴是无常空,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都是无常空,是会灭尽的;只是他们因为信佛语,相信五蕴十八界灭尽后还有涅槃本际,相信涅槃不是断灭境界。而缘觉乘的辟支佛是从十二因缘当中,去如实地观察我的五蕴、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都是藉入胎识如来藏为因,以及父母、无明、四大、业种作为缘,所以才有三世蕴处界 | admin 2020-06-08 |
|
央掘摩罗是一位大阿罗汉,为了求得证明,于是借着文殊师利菩萨和世尊的神力到十方佛世界去,所谓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和上方下方,每一方各到十个佛世界,总共见了一百尊佛,最后所见的一尊佛是断一切疑如来。这一百尊佛都跟央掘摩罗说:「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你们如果想要明白释迦牟尼佛住于娑婆世界不入涅盘的原因,你们应该回到婆婆世界问释迦牟尼佛。」央掘摩罗 | admin 2020-06-08 |
|
诸佛由于这种中观的缘故,所以不住涅槃也不住生死,这样的涅槃才是真正的究竟涅槃,阿罗汉离这种境界还很远,所以他们的涅槃仍不究竟,不能称为究竟涅槃。《心经密意》所知障者,乃迷于法界实相,有所不知,为之所障,致不能成就无上正等菩提,非谓有三界内外之法不知而成障。二乘以未明心故,未见性故,得声闻缘觉菩提,虽出三界而未明诸佛法身,障碍无上正等菩提。然而成就无 | admin 2020-06-08 |
|
祂又叫做阿摩罗识,阿摩罗又名庵摩罗,就是异熟;又叫做清净识,因为分段生死断了,那就是阿罗汉的第八识;五地满心以上,到了六地的菩萨的第八识,分段生死已经断了,所以叫做阿摩罗识。阿摩罗这个名称,是说一种印度的果实,它白白的,清清净净的,不会沾灰尘,所以拿祂来表示阿罗汉的第八识,叫做清净识,已经舍弃了阿赖耶的名号了,不再执藏分段生死的烦恼障种子了,所以又 | admin 2020-06-08 |
|
《心经密意》当我们说异熟识的时候,那是代表这个人的第八识心已经没有阿赖耶性了,代表这个人已经是阿罗汉位的声闻人或菩萨。因此当我们说阿赖耶识的时候,意思是:这个阶段的第八识是具足阿赖耶性与异熟性的。如果是说异熟识的时候,意思是这个阶段的第八识已经去掉阿赖耶性了,是说这个人的解脱道上的修证,已经到阿罗汉位了。但是这个时候还有一念无明分段生死的习气种子随 | admin 2020-06-08 |
|
解脱知见并不是每一个阿罗汉都有的,在佛教史上很有名的周利盘特伽,他成为阿罗汉了。有人说:扫帚两个字都念不好,竟然可以成为阿罗汉,真是不简单啊!就请他来供养,供养之后,请这位圣僧开示。周利盘特伽却说:我不会开示,我请舍利弗尊者来帮你开示。也就是说:饭我吃,他开示。(大众听了大笑)他已经证得解脱了啊!为什么他却不能开示?那就是解脱知见不具足了知,也就是 | admin 2020-06-08 |
|
四向为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五果是指初果须陀洹到四果阿罗汉和缘觉(即辟支佛),十地菩萨是指别教初地至十地的菩萨。四向四果之中有出家、有在家者。声闻初果到四果大多现出家相,菩萨初果到四果大多现在家相。缘觉、辟支佛祇有出家相而无在家相者,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多现在家相。此四向五果及十地菩萨不论是现出家或在家相,皆为出世僧宝,名为大乘菩萨僧。---- | admin 2020-06-08 |
|
声闻乘的行者就是从行、住、坐、卧当中去如实的观察十八界是无常、空而产生无我的智慧,由此断我见我执成阿罗汉的。十八界法是佛法的基础,佛子只有明了十八界的无常、苦、空、无我,才能发起大心去寻觅那常、乐、我、净的真我——真如佛性。 | admin 2020-06-08 |
|
因此,想要实证初果的人,必须先针对前面各章节所说五阴十八界六入的生灭性与虚妄性有所理解、有所现观,然后依于四圣谛实修苦圣谛而断三缚结,再进修此四念处观,即能证得二果乃至阿罗汉果。若没有明师细加说明,误将证得初果以后所修学的四念处观当作凡夫地想要证初果的观行法门,往往落入识阴中的意识心境界中,常常想要保持觉知心意识处于正知不昧之中,于是永远断不了我见 | admin 2020-06-08 |
|
如是详细思惟而了知四圣谛之间的关联以后,即能确定四圣谛的观行,可以使自己脱离无根信的阶段,确实取证初果的见地;至于苦灭之道的道圣谛,其实就是八正道;依于八正道的实修来改变自己,进而断除我所执及我执,即使是最懈怠的初果人,也可以在历经七次受生的人天往还以后,成为阿罗汉;在第七次受生而舍寿时,就能灭尽五阴十八界而进入无余涅槃的不生不死境界中,永离三界生 | admin 2020-06-08 |
|
(凡是修学解脱道的行者,若在见道之时不能立时成为俱解脱或慧解脱的阿罗汉,都是有其原因的:由於不能断除欲界爱及极深细的我执,导致见道时不能断除我所贪爱及微细我执,故不能立时成为阿罗汉。此类人必须见道后修不放逸行而证慧解脱。若是原已不放逸而修得四禅、四空定者,见到之时即成俱解脱。若有人此时虽犹未见道,只有信行,也可以由不放逸行的精进根存在而说为信解脱者 | admin 2020-06-08 |
|
声闻人是怎么修解脱道的呢?他就是从行、住、坐、卧当中去如实的观察我们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无常、空;他如实了知色身非我、非我所,色身是无常、空;如实的了知我们这个见闻觉知的心--也就是识蕴…是无常、空,是变异法,所以他断了我见,断了我见之后再把这个自我的执着修除掉,然后他成为阿罗汉;成为阿罗汉后,我执断了,三界的贪爱也断了,舍报的时候就不再受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