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例如在《杂宝藏经》当中有提到,佛陀如何度化贪欲很重的难陀比丘成为阿罗汉的故事。话说难陀比丘出家之后,因为心中仍然贪爱出家前的妻子孙陀利的美貌,而没有办法精进地修学;所以佛陀就用神通力把他带到忉利天,让他看到正在等待他生天的天女,各个天女的美貌都远远超过他的妻子;所以难陀就放下了对孙陀利的贪著,开始努力精勤地持戒修学,一心就为了想要赶快生天,和这些美 三摩地

2018-07-23

次如无学菩萨与俱脱阿罗汉入灭尽定,前六识俱灭,离见闻觉知,犹如眠熟闷绝而无息脉,状若死亡,然阿含中佛说「灭尽定中有不离身识,身不烂坏,识不离身」,即是七八二识,仍不能离八识心王之二识。有漏法之无想定亦如是,凡夫位之佛入四禅中,不解三乘菩提故不断身见,而断意识心我见,恐堕断灭故不舍色界天身,以断灭「觉知心我」为涅槃,遂于四禅位中灭除觉知心我,定中息脉 三摩地

2018-07-23

二者,一会说法所度之阿罗汉众总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多,然而这一千二百五十人,并非一次说法就具足得度,而是始从鹿野苑度五比丘,然后历经十余年的游化才具足一千二百五十位阿罗汉的,所以一会说法的时间不是指第一次说法,而是一段时期说同一种法的声闻会时期,即是阿罗汉们所修、所证的声闻法解脱道,不含摄菩萨修证的成佛之道(佛菩提道)及菩萨众。(萧平实著,《阿含正义 三摩地

2018-07-23

那这件事情的经过到底是如何的呢?(以下所述出自《传法正宗记》和《付法藏因缘传》,有兴趣阅读全文的同学,可以自行查阅)世尊示现涅槃之后,大迦叶尊者住持结集法藏,在阿难尊者诵出法藏之后,大迦叶尊者广询大众说:阿难所诵的是否有错谬之处呢?在场的大阿罗汉们都回答说:阿难尊者所诵的法藏和世尊在世所述没有差别。大迦叶尊者奉佛旨在鸡足山入定之前,将世尊所授的眼付 三摩地

2018-07-23

声闻菩提是佛的以四圣谛为主旨,以四念处观为观行的法门,以八正道为实施的方法,进而观察蕴处界,了知蕴处界虚妄以后,就把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断了,成就了初果人;乃至于将我所执、我执断尽,成就了四果的阿罗汉,所以他可取证无余涅槃;未取证无余涅槃的时候就可以证得有余涅槃,所以他们证得两种涅槃。那缘觉呢?他们是透过十因缘逆推,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往上逆推到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阿罗汉呢?他只是愿意自我消失,愿意将自己的蕴处界诸法灭尽,所以不在三界里面现行了,所以说他只有解脱德。菩萨有三德,阿罗汉只有一德,所以说阿罗汉在菩萨的面前怎么会有说话的余地呢?既然二乘人在菩萨面前没有说话的余地,更不用说外道跟凡夫了,当然更不知道菩萨所证的内涵了。由此可知:第八识才是佛讲的真心,八识论才是佛所讲的。那我们今天做一个总结:我们已经 三摩地

2018-07-23

接下来要谈意,意就是意根,也是唯识学所讲的末那识;祂的体性是恒审思量,祂处处作主,没有不作主的时候;祂虽然无始劫与第八识在一起,可是祂仍是可断之法,为什么呢?当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之后,这个意根也会断灭啊!接下来是第八识。第八识叫作阿梨耶识(阿赖耶识),祂的体性是恒,但祂是无覆无记性的──恒而不审,祂本身就是离见闻觉知啊!而且前七识都是从第八识出生。那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始从获得暖、顶、忍、世第一法到阿罗汉,乃至第五果的辟支佛,或菩萨道从六住满心位开始到成佛为止,都是有功德在身,这些都是功德田。换句话说,只要在三乘菩提上有了证量,从初果开始都算是功德田。第三是贫穷田,贫穷田是指没有能力在世间法上回报你的众生。比如你作财施或无畏施,但受施者无法在世间法上回报于你,所以是贫穷田,也就是指一切贫穷困厄的众生。各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有一天阿那律尊者他的袈裟破了,想要缝补衣服;可是他的眼睛看不见,当时旁边没人,他就开口说:哪一位阿罗汉想要修福的,来帮我穿针吧!佛在远处以天耳听见了,就说:我来帮你穿针吧!阿那律尊者听到是佛的声音,觉得奇怪:佛啊!您还要修福吗?佛说:修福还会嫌多吗?佛都乐于修福了,何况是我们当然更要修福了!《优婆塞戒经》卷6佛开示说:以不坚身易于坚身。(《优婆 三摩地

2018-07-23

】有人就会这么怀疑:布施于塔像,这包括佛塔、菩萨塔、阿罗汉塔等等,乃至是贤圣的图像之前,由于没有人现前领受,所以得不到后世的福德,而有寿命、色力、安乐、辩才上的受用。但是世尊在这里开示说:这样子的怀疑是不正确的,因为布施时是信心具足的缘故,还是能感得前面所说至心施等五种的果报。就好像说,比丘在修集慈无量心的时候,因为都是用观想的,实际上没有众生领受 三摩地

2018-07-23

法界中的十八界都是可坏之法,都不是真实的,是定性阿罗汉入于无余涅槃时,所会坏灭消失的,所以都不是真实的法。法布施的时候还要为众生说明四倒,好让众生可以不放逸地继续修学。那么四倒是什么呢?只要记得佛地的常乐我净四个字,就相对的可以明白什么是四倒。没有智慧的众生把非常的当作是常,把非乐的当作是乐,把非我的而认为是真实我,把不净的认为是净。譬如说意识心的 三摩地

2018-07-23

在末法时代弘传非常困难,因为有许多的人把纯粹是解脱道的阿罗汉法,当作究竟佛法在解说、在弘传!有许多人把生灭的意识心当作常住法在弘传,有许多人以意识心在定境中的境界当作是常住法在弘传,所以了义的弘传经常遇到这些人的,乃至被扭曲为邪魔外道。因此善知识需要藉由广作法义的申论,以及对经典作解释写作成书;通过书籍的流通,让有心想要修学佛法的人,或者想要知道什 三摩地

2018-07-23

而定性的声闻人,即使是最懈怠的初果人,也会在七返人天之后得阿罗汉而出三界的;再加上定性的声闻人是随时想要离开三界,当然也就不需要广作布施来累积福德,所以就不会有此处的一切施时。所以定性的声闻人,就不是这一段中所说的对象,只有菩萨在证得二乘的三三昧之后,再进一步亲证大乘的三三昧,不违背如来藏本来空、无相、无愿,却同时因为悲悯众生的缘故,发了种种利益众 三摩地

2018-07-23

)声闻人是怎么修解脱道的呢?他就是从行、住、坐、卧当中去如实的观察我们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无常、空;他如实了知色身非我、非我所,色身是无常、空;如实的了知我们这个见闻觉知的心——也就是识蕴——是无常、空,是变异法,所以他断了我见,断了我见之后再把这个自我的执著修除掉,然后他成为阿罗汉;成为阿罗汉后,我执断了,三界的贪爱也断了 三摩地

2018-07-23

有智慧的人接受佛陀教导以后,同时也要知道为什么会有阿罗汉托空钵的情况出现?阿罗汉是众生的福田,但是自己有没有福?为什么会托空钵呢?佛陀这样子说:【智者复观世间若有持戒多闻,持戒多闻因缘力故,乃至获得阿罗汉果;虽得是果,不能遮断饥渴等苦。若阿罗汉难得房舍、衣服、饮食、卧具、病药,皆由先世不施因缘;破戒之人若乐行施,是人虽堕饿鬼、畜生,常得饱满无所乏少 三摩地

2018-07-23

】有人就会这么怀疑:布施于塔像,这包括佛塔、菩萨塔、阿罗汉塔等等,乃至是贤圣的图像之前,由于没有人现前领受,所以得不到后世的福德,而有寿命、色力、安乐、辩才上的受用。但是世尊在这里开示说:这样子的怀疑是不正确的,因为布施时是信心具足的缘故,还是能感得前面所说至心施等五种的果报。就好像说,比丘在修集慈无量心的时候,因为都是用观想的,实际上没有众生领受 三摩地

2018-07-23

这孩子长大后就辞别了父母,跟随著佛陀出家精勤修行,终于证得了阿罗汉果。阿难尊者请示佛说:这位比丘过去世作了什么样的功德,今生能够出生在豪贵家里,出生没多久就能讲话,又能随佛出家学道证果,获得神通自在?佛告诉阿难尊者说:这位比丘过去世是波罗奈人,本来是富有人家的儿子。父亲过世后,由于不懂得经营家业,导致家道中落,渐渐地成为贫穷人;虽然他也值遇佛陀出世 三摩地

2018-07-23

此时在会中听闻到此法的大众们,各各道业增上,乃至有人得到了四果阿罗汉,皆非常欢喜,顶戴奉行,敬礼而去。俗话说:给他鱼吃,不如教他怎么钓鱼。意思是说我们给众生钱财,不如教他们怎么获得钱财的方法;菩萨道也是同理可证,我们布施众生钱财,不如也教众生布施。从这一篇老妇卖贫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菩萨布施时还会教导众生佛法,就像迦旃延尊者也教导了老妇人要布施,让 三摩地

2018-07-23

接著佛开示:当时这对夫妻持瓶、水布施众僧供养,就是现在的金天夫妇,由于持此一钱、一瓶水以及一明镜布施给众僧,所以九十一个大劫世世端正、身体金色殊妙无比!由于当时贫穷夫妇少物能施,不仅获得如此殊胜果报,而且还成为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因此,有智慧的人,即使有任何点点滴滴的福德可以培植,都应该努力去做、去这样的福德,犹如贫穷夫妻少物能施,所以才有无量福德 三摩地

2018-07-23

施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及诸缘觉乃至诸佛。如是日中日没初中后夜。如上布施满于千岁。阿难。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宁为多不。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世尊。若于一日所得功德无量无边。况复千岁。佛言。阿难。我今唱令是善男子善女人。为得菩提。为化众生。为转。受持是经读诵书写。于大众中广为显示其福为胜。何况复能如说修行。阿难。若于是经受持乃至一四句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