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增壹阿含经》卷12)在这段经文中,佛陀说:有三种善根不可穷尽,可以让人依止一直到达实证解脱,乃至成就究竟解脱的涅槃界。哪三种呢?就是依如来所而种功德,这样的善根不可穷尽,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对于佛,要生起信敬心,恭敬供养;对于佛真的成佛,不会产生怀疑。佛陀具足了十号的功德,佛陀具足了十力、四无所畏、三十二大人相的功德。佛陀之所以能够成就这些功德, | admin 2020-02-21 |
|
若有人否定本际的常住实存,昧于阿含中的本住法,单只承认有生必灭而只有存在一世的意识心,不许有本识的常住与受熏,而说他能有善法及出世间法的熏习成就,那都是自欺欺人之谭。------《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93集熏习与本际(下)>正仁老师 | admin 2020-02-21 |
|
根据《增壹阿含经》卷18记载,有一天目连尊者入罗阅城托钵时,被一群外道包围,最后被外道用瓦片石头打得体无完肤,目连尊者便以神通飞回精舍。目连尊者与舍利弗尊者很要好,他要向舍利弗道别,说他被外道包围打杀,如今骨肉烂尽,身体已经不堪使用,因此想要取般涅槃。舍利弗说:您是世尊弟子当中神通第一,为什么不用神通避开呢?目连尊者回答说:要索受报,终不可避。当人家 | admin 2020-02-21 |
|
在《杂阿含经》卷24中,佛陀开示着:于细微罪生大怖畏,受持学戒,离杀、断杀、不乐杀生,乃至一切业迹如前说。(《杂阿含经》卷24)佛陀要弟子们要能在细微的罪上----看起来不是很严重的罪上,就要生起大怖畏,从身行上明显可见的离杀、断杀,到意行上不乐杀生的这种心性上微细的作意,也要提醒自己警觉,这就是对于意业的警觉。什么是意业呢?这里我们来举一个《了凡四训》当 | admin 2020-02-21 |
|
我们提醒大家,我执的来源是由于我见!如果我们要知道我见的来源的话,那么最好的建议就是好好的掌握《阿含经》;如果大家对于《阿含经》的文言文有所障碍的话,也可以选择阅读平实导师所写的《阿含正义》。相信您经过那样阅读之后,会对《阿含经》里面关于我见跟我执的道理就能够确实的掌握。这样子你就知道说,为什么我刚才讲的,我们这一世有许多时候都是顺着这样的习气来作 | admin 2020-02-21 |
|
死亡时的解肢节,并不是其所讲的地大溶于水大,也不是用四大来支撑意识;事实上,意识的现行与运作是依靠五色根、意根、法尘,以及如来藏中所含藏的意识种子,而不是依靠地水火风四大种来支撑;更何况水大不是受蕴,乃至空大也不是识蕴(识蕴是心法,是由如来藏中的识蕴种子流注而现行与运作),四阿含经中所说的空大,乃是地、水、火、风、空、识六大界中的一界。我们在上一集 | admin 2020-02-21 |
|
佛陀在《阿含经》中有多处都开示说:得佛、法、僧、戒等,四不坏信的圣弟子,因为能够【信贤圣戒,清净无秽,无有缺漏,明哲所行,获三昧定。】,所以能够永不再下堕三恶道,如果证得初果须陀洹,最多只要七次人天往还,就必定能够断尽烦恼的现行而入涅槃。而这里所谓的圣弟子,包括了初果向、初果人乃至四果向、四果阿罗汉等四双八辈,都可以称为圣弟子。佛陀说只要能够成为初 | admin 2020-02-21 |
|
四阿含诸经所说的无明,是二乘解脱道的无明,是我见、我执、我所执等无明,主要就是因为不知道五阴,尤其是识阴,都是无常生灭之法;以及不知道五阴灭尽后,仍有涅槃的本际独存不灭。明就是光明,智慧的光明;无明就是没有智慧的光明,因为没有智慧光明来了知五阴的无常、虚妄不实,而产生贪爱执著,这就是阿含解脱道中所说的无明。因此,要断除解脱道的无明,要先知道五阴内涵 | admin 2020-02-21 |
|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29集六尘与六入----六尘虚幻>正国老师 | admin 2020-02-21 |
|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29集六尘与六入----六尘虚幻>正国老师 | admin 2020-02-21 |
|
在《阿含正义》第一辑中,平实导师开示说:【因为有六入,而又迷于六入的缘故,全都误认为外法而且执为实有,就导致无明凡夫众生流转生死,也导致佛弟子四众不能证得初果解脱,更间接的导致大乘行者落入五阴中而无法证得如来藏,所以无法破参明心。】(《阿含正义》第一辑,正智出版社,页272-273。)因此众生因为不如实知六入的真实道理,不知有外六入与内六入,因此误认六识 | admin 2020-02-21 |
|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二)》<第011集佛对声闻人的最后遗教>正珍老师 | admin 2020-02-21 |
|
如同《增壹阿含经》中的开示:彼云何为苦尽谛?所谓尽谛者,欲爱永尽无余,不复更造,是谓名为苦尽谛。(《增壹阿含经》卷17)尽就是尽于三漏:对于欲漏,就是欲界的种种法要;有漏就是色界的种种法要;无明漏就是包括了三界,主要是无色界的种种法要,已经能够解脱、生解脱智。所以说: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第四句:寂灭为乐,涅槃的境界当中是绝对寂灭的 | admin 2020-02-21 |
|
在同样《杂阿含经》卷11中亦开示:诸行如幻、如炎,刹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杂阿含经》卷11)在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三辑中的语译为:【眼根、眼识、色尘,以及触、受、想、思等心行都犹如幻化、犹如阳光下的地面热炎一样,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灭尽而朽坏,不曾真实的来到此世、或真实的去到后世。】(《阿含正义》第三辑,正智出版社,页862~863。)首先,当我 | admin 2020-02-21 |
|
但是如何是确实了知真的识阴内涵呢?难道前面所说的还不够吗?要回答您,确实是不够的!《中阿含经》卷7言:【云何知识如真?谓有六识,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是谓知识如真。】(《中阿含经》卷7)这意思是说,对于识阴如实的了知,是必须了知识阴详细的内容,如前所举经文,识阴不但是指六识心而已,还包括六识身在内,举凡识阴六识的功能差别,都要一一了知,然后观察 | admin 2020-02-21 |
|
《杂阿含经》卷8:【佛告比丘:善哉!善哉!于耳、鼻、舌、身、意触入处,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作如是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着,以得解脱;是名比丘六触入处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欲不复生,谓意识法。】(《杂阿含经》卷8)这段经文特别强调,对于意识及其相应法都不想要再出生了,就是断除生死根本的人,如截断了多罗树的树头,使得多罗树的 | admin 2020-02-21 |
|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79集识阴是修道的关键(四)>正翰老师 | admin 2020-02-21 |
|
所以,在《长阿含经》里面佛陀也告诉我们,对世间的无常、有为的这些生灭的法,我们都不应该去贪着,想要它永远常住来如意。因为这一些是无常之法,不可能因为我们的贪求而改变。所以,佛陀就跟阿难说:【佛告阿难:此有为法无常变易,要归磨灭,贪欲无厌、消散人命,恋著恩爱、无有知足,唯得圣智、谛见道者,尔乃知足。】(《长阿含经》卷四)也就是说,佛陀要入灭的时候,大 | admin 2020-02-21 |
|
在《长阿含经》里面就有一段经文,在描述以前佛陀在过去世祂的本生的情形。经典里面说:【王告女曰:汝向所言象、马、宝车、金轮、宫观、名服、肴膳,斯皆无常,不可久保;而劝我留,岂是顺耶?女白王言:不审慈顺,当以何言?王告女曰:汝若能言:象马宝车金轮宫观名服肴膳,斯皆无常,不可久保,愿不恋著以劳神思。所以然者,王命未几,当就后世。夫生有死,合会有离,何有生 | admin 2020-02-21 |
|
四阿含诸经所说的无明,是二乘解脱道的无明,是我见、我执、我所执等无明,主要就是因为不知道五阴,尤其是识阴,都是无常生灭之法;以及不知道五阴灭尽后,仍有涅槃的本际独存不灭。明就是光明,智慧的光明;无明就是没有智慧的光明,因为没有智慧光明来了知五阴的无常、虚妄不实,而产生贪爱执着,这就是阿含解脱道中所说的无明。因此,要断除解脱道的无明,要先知道五阴内涵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