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种般若慧与二乘法又有关连:证得总相智的人,不久之后会渐渐了解二乘法之内容--只要将二乘经典阿含诸经读过就知道了;所以我破参没几年就讲《悟前与悟后》那本书--那是一九九三年讲,到一九九五年才出版--那时已经读过阿含四部,已知二乘法,所以就讲二乘入道初门差别:声闻乘的见道、缘觉乘的见道、大乘的见道是不相同的。通般若时,只要有总相智,不用多久就会通达二乘;因 三摩地

2018-07-21

」这个论点和印顺法师一模一样,没有差别,这就成了佛在四大部《阿含经》里所讲的外道无因论。佛说:「无因论是外道论」,因此必须依于般若实相心,才能成就真实法义,而般若根本主旨就是法界空性的第八识如来藏。如有人把这空性心否定而说般若,必定会以缘起性空、无常故空解释般若,这样就成无因论,和外道断见没有丝毫差别;只是外道没有讲那么多佛法名相,而无因论的印顺、 三摩地

2018-07-21

不要因为怕那些名师难堪,就不说他们误导众生的法有错;你不说,他永远会以为他真的开悟了,他就永远落入大妄语业里面;那他就不懂得要忏悔,那舍报时节到了该怎么办?你要为他们想一想啊!譬如印顺导师把七识、八识否定掉,说阿含没有讲七、八识;我在这些书里面把他指明:阿含有讲,是他读不懂。那这样,他未来就有机会求证;求证过了,证实自己讲错了,就有机会忏悔谤法的重 三摩地

2018-07-21

譬如说我们导师平实导师着作的《阿含正义》,祂就在《阿含正义》里面提出了十因缘,来说明十因缘跟十二因缘的差别;而这个十因缘的提出来,是一切的声闻缘觉,乃至我们在佛教界所闻所未闻的。而只有地上的菩萨才有这个能力,因为祂的增上慧学的实证,所以能够提出十因缘,来证明十因缘的正确性,而且说明十因缘跟十二因缘之间的关系。使得一切随学的佛能够对于因缘法能够提升见 三摩地

2018-07-21

而《增壹阿含经》序品中就提到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阿难即诵: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并解释,由此一偈便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一偈之中尽具足诸佛之教及辟支佛、声闻之教,所以然者,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诸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云何迦叶,戒清净者意岂不净乎,意清净者则不颠倒,以无颠 三摩地

2018-07-21

譬如中阿含卷38《须闲提经》中,所载……一切佛门四众学人亦当如是,若见他人以伪经伪论及常见断见法欺诳于己者,皆当视如怨家,莫作亲想;唯有不堕常见断见,并以正经正论正理之实证而教导于己者,方是可以亲近依止之法亲。如此行者,方是依佛教诲、遵佛语者;如是依佛教诲、遵佛语者,方是真实佛弟子也!是故莫依止伪经伪论及错修错证者所说之法,莫依止四大法师 三摩地

2018-07-21

如果没有如来藏,就没有二乘菩提可说,因为二乘菩提是依蕴处界的缘起性空来观察的,具足现观了蕴处界的缘起性空,才能断除我见、断尽思惑,所以缘起性空观是依蕴处界而有的;可是,蕴处界却又依如来藏而有,佛在《阿含经》说:这个“识”─如来藏─来入胎、住胎,才会有色身,才会有人类的蕴处界(详平实导师著《阿含正义》中所举述的阿含部经文)。没有蕴处界的出生 admin

2018-07-21

也就是说,在第一时,佛演说的是《华严经》,第一时的部分说的是华严;第二时的部分说的是阿含;第三时说的部分是般若;第四时说的是(方广)唯识;第五时说的是法华。中间的阿含、般若、唯识这三个,因为它的地位也特别的重要,我们又把它独立出来当成是三教(三种特别施设的针对不同众生根器的教导),所以成就了五时三教。这个是佛转的整个过程。那么最后转之后,佛虽然具有 三摩地

2018-07-21

也就是说,在第一时,佛演说的是《华严经》,第一时的部分说的是华严;第二时的部分说的是阿含;第三时说的部分是般若;第四时说的是(方广)唯识;第五时说的是法华。中间的阿含、般若、唯识这三个,因为它的地位也特别的重要,我们又把它独立出来当成是三教(三种特别施设的针对不同众生根器的教导),所以成就了五时三教。这个是佛转法轮的整个过程。那么最后转法轮之后,佛 三摩地

2018-07-21

也就是说,在第一时,佛演说的是《华严经》,第一时的部分说的是华严;第二时的部分说的是阿含;第三时说的部分是般若;第四时说的是(方广)唯识;第五时说的是法华。中间的阿含、般若、唯识这三个,因为它的地位也特别的重要,我们又把它独立出来当成是三教(三种特别施设的针对不同众生根器的教导),所以成就了五时三教。这个是佛转法轮的整个过程。那么最后转法轮之后,佛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常常看到经典中提到这十号的名称,例如在《阿含经》中的一段开示,我们举出来说明。《阿含经》这样讲:我今于此世作佛。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杂阿含经》卷十四)所以,佛陀的这个十号是:如来、应供阿罗汉、无上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陀以及世尊。我们分别来说明一 三摩地

2018-07-21

阿含经》中就记载,佛陀精舍中夜以后一片光明,因为有天人来向佛请法,或来赞颂佛。诸佛的第九个名号叫作佛,佛这个名号在佛门中是非常敬重的;譬如,如果在板凳上写个佛字,肯定没有一个三宝敢坐上去,可以想见佛是如何的尊贵。什么是佛?就是觉悟者,就是自觉觉他、觉行的人,自己究竟觉悟也能觉悟他人;一定要先自觉,然后才能觉他,叫作自觉觉他;自觉与觉他所应修行的一 三摩地

2018-07-21

阿含经》中就记载,佛陀精舍中夜以后一片光明,因为有天人来向佛请法,或来赞颂佛。诸佛的第九个名号叫作佛,佛这个名号在佛门中是非常敬重的;譬如,如果在板凳上写个佛字,肯定没有一个三宝敢坐上去,可以想见佛是如何的尊贵。什么是佛?就是觉悟者,就是自觉觉他、觉行的人,自己究竟觉悟也能觉悟他人;一定要先自觉,然后才能觉他,叫作自觉觉他;自觉与觉他所应修行的一 三摩地

2018-07-21

只要一断我见,犹如《阿含经》讲的,最迟钝的初果人,最多也只不过是七次的人天往返受生,最后生也可以远离三界生死苦恼。那你想想:所有的众生为了一个烦恼而受无量世大苦恼,当然是指我见。由此可知断我见的重要,明不明心倒是其次,见不见佛性倒是其次,断我见才是最重要的。我如果没有死,帮你悟了如来藏,你将来还是会否定祂,因为仍会认为离念灵知是真实常住的心;这就是 三摩地

2018-07-21

祂还有另一个本来就在的涅槃性;关于涅槃,不晓得诸位学佛以来有没有思索过涅槃的意涵?当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五阴十八界都灭尽,没有任何一法存在了,是不是断灭空──缘起而性空呢?佛陀在阿含中说过:阿罗汉们所证的涅槃是清凉、真实、寂静、常住不变。显然,无余涅槃中不是断灭空,所以不该单以缘起性空来解释无余涅槃。那么,真实而常住不变的无余涅槃中究竟是什么?当阿 三摩地

2018-07-21

然应身佛于四大部《阿含经》中,已处处隐覆密意而说一切法界之实相——涅槃本际阿赖耶识——是故阿含不得自外于大乘,大乘亦不得自外于阿含,皆以涅槃本际之第八识而一脉相连故;若有人言大乘外于阿含,或言阿含中不说大乘法,斯人即堕诸法自性见中,不解阿含真实义也。诸多金刚密迹等力士所随护之人间佛身,乃是自心如来所化现之佛,非是真正之如来。真正 三摩地

2018-07-21

是以于此拈提此一分非真正学佛之子,因而更说:如来真常,以为正理!以《四阿含经》中的《央掘魔罗经》来阐扬,破斥此一分学术外道见。经典说:「涅盘即是解脱,解脱即是如来。」涅盘中有「本际」,「本际」非十八界生灭法,以此「本际」而得说有涅盘,而「本际」诸多义理已经于前所说,而又以缘起支会通「唯识」也于前说,今直接以佛语:「涅盘」即是「解脱」,即是「如来」, 三摩地

2018-07-21

148,b7-28)次当举说小乘经典:《增壹阿含经》卷47:「提婆达兜适下足在地。尔时地中有大火风起生。遶提婆达兜身。尔时。提婆达兜为火所烧。便发悔心于如来所。正欲称南无佛。然不究竟。这得称南无。便入地狱。」(CBETA,T02,no.125,p.804,a17-21)所以提婆达多的示现,代表了临终之时还可念诵皈依如来名而发忏悔之心!后来目连尊者到地狱探望,《增壹阿含经》卷47:「目连报曰: 三摩地

2018-07-21

设或有人不贪着饱足感,但是对于抟食之味,务求了了分明、时时觉知;此境界已经是与抟食的法味、韵味相触相知的了,这也是抟食内的一种法贪,阿含佛法中说为食之味、食之集。既有食味、食集,坠入我所的爱着中,也就不离生死了!】《阿含正义—唯识学探源》第二辑,正智出版社,2006年10月初版首刷,页505~506。语译如下:(佛陀开示)「如来和比丘们聚在一位婆罗门毘兰 三摩地

2018-07-21

而我们也已经在前面讲解过了:南北传诸经所讲的阿含罗汉道,确实是无法使人成佛的。《华严经》中讲解五十三参,但是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总共参访了五十二阶位的善知识,这些善知识遍布于人间的各种阶层之中,或者在家、或者出家、或者贵为国王、宰官(专门判罪犯剁脚后跟的执法者)。平实在这里谨依《六十华严》善财大士所参访的善知识,举而示之。这五十三参中的善知识,甚至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