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长阿含经》卷十《释提桓因问经》)沙门的真正意义,就是受具足戒;受具足戒的真义,却是在舍离受阴中的喜受时专念不忘而远离种种求,以免自害及害他。但却要在舍离受阴以后,心中先建立一个灭尽五阴以后的如,知道灭尽五阴以后不是断灭空无的一切法空境界,而是真实不断灭的,因此在灭除喜受时,比丘应当专念不忘而保持不退;接著再断除忧受的爱著,再断除舍受的爱著 | admin 2020-06-08 |
|
但是佛陀在四阿含诸经中,其实都已经预埋伏笔的把般若和唯识种智的妙法,在四阿含诸经中隐隐约约的说过了;只是太简略、太少讲、太隐晦了,而且是特重在二乘菩提的解脱道上来讲法,所以大家往往忽略了,就以为佛在初转的原始佛教四阿含时期没有说过大乘般若等法。--------平实导师《起信论讲记(第一辑)》 | admin 2020-06-08 |
|
但是佛陀在四阿含诸经中,其实都已经预埋伏笔的把般若和唯识种智的妙法,在四阿含诸经中隐隐约约的说过了;只是太简略、太少讲、太隐晦了,而且是特重在二乘菩提的解脱道上来讲法,所以大家往往忽略了,就以为佛在初转的原始佛教四阿含时期没有说过大乘般若等法。--------平实导师《起信论讲记(第一辑)》 | admin 2020-06-08 |
|
然而原始佛教的四阿含诸经中,固然说无我法,可是又处处说我;把这个我有时候说为涅槃的本际,或者说为诸法的实际,说为如,说为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识,或者说为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或者说为有分识,乃至于《阿含经》中也有直接称之为我的。而大乘般若诸经中,则称为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并且说这个心是实相心,说这个心从无 | admin 2020-06-08 |
|
然而原始佛教的四阿含诸经中,固然说无我法,可是又处处说我;把这个我有时候说为涅槃的本际,或者说为诸法的实际,说为如,说为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识,或者说为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或者说为有分识,乃至于《阿含经》中也有直接称之为我的。而大乘般若诸经中,则称为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并且说这个心是实相心,说这个心从无 | admin 2020-06-08 |
|
然应身佛于四大部《阿含经》中,已处处隐覆密意而说一切法界之实相——涅槃本际阿赖耶识——是故阿含不得自外于大乘,大乘亦不得自外于阿含,皆以涅槃本际之第八识而一脉相连故;若有人言大乘外于阿含,或言阿含中不说大乘法,斯人即堕诸法自性见中,不解阿含真实义也。诸多金刚密迹等力士所随护之人间佛身,乃是自心如来所化现之佛,非是真正之如来。真正 | admin 2020-06-08 |
|
在《阿含经》四大部中,佛说十八界的法都是无常败坏之法。十八界中只有意根可以去到未来世,其余十七界都是虚妄幻灭之法,只有一生。而意根却不是自然而有,它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所生出。由于十八界的法都是虚妄性,所以称为空相。声闻乘的行者就是从行、住、坐、卧当中去如实的观察十八界是无常、空而产生无我的智慧,由此断我见我执成阿罗汉的。十八界法是佛法的基础,佛子只 | admin 2020-06-08 |
|
今举经文供养读者,《中阿含经》卷二十四记载如下:【我闻如是一时佛游拘楼瘦,在剑磨瑟昙拘楼都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若有过去诸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若有未来诸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 | admin 2020-06-08 |
|
出世间八正道佛世尊在阿含经中开示八正道之正理,着墨甚多,在在处处告诸弟子,于八正道之理须多熏习、多思维、多奉行,就可以从生死的此岸,度到解脱的彼岸。八正道其实就是苦灭之道,是灭苦的方法,正是四圣谛中的道谛——苦灭道圣谛。依见道后之次第进修,说四圣谛在身口意上的行门是八正道,名为苦灭之道圣谛,简称道圣谛。若是尚未断我见、尚未见道而修习八正道 | admin 2020-06-08 |
|
】(长阿含卷八《众集经》)语译如下:【还有八个法,是说八种解脱:於有色境界中观察另一种有色境界的虚妄,解脱於另一种有色境界,这是第一种解脱。内心已无色法可触可知,住於纯属意识境界中,来观察一切有色境界的虚妄,这是第二种解脱。灭除身行与口行,舍离二、三禅境界的贪爱而清净的住於第四禅等至中,这是第三种解脱。已经度过色界的了知,灭除了瞋恚的想阴,住於空无 | admin 2020-06-08 |
|
在《阿含经》四大部中,佛说这十八界法、十二处法、五蕴的法、六入的法都是虚妄性;在小乘法中,佛所说的是十八界空相(不是空性),为什么讲空相?因为这十八界法都是无常败坏之法,它不是永恒不坏之法,所以叫做无常。无常所以是苦,无常所以是空,无常、、空所以是无我,因为它只有一生就坏掉了。十八界当中只有一个意根是可以去到未来世的,其余十七界都是虚妄幻灭之法,只有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阿含经》里面早已宣讲如来藏,如来藏就是「真我」;却完全异于常见外道所说的我,完全异于佛门凡夫所知的觉知心我,完全异于外道所说的神我、梵我。又讲另一种解脱色,这个解脱色就是菩萨恒常不坏的意生身,以及十方如来住世而有的应化身。诸佛常常化现于三界中的报身,加上应化身,都叫做解脱色,这种色法是永远不坏的。已经具足证得四种涅盘,断尽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 | admin 2020-06-08 |
|
但是鉴于近百年来的大师与学人普遍无法断除我见的事实来看,显然是由于欠缺真正善知识的教导所致,所以亲近真正善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由此缘故,平实辛苦写作这一套书,由浅至深的写出阿含的真正义理,以这一套书籍的正确宣示解脱道真义,作为佛门大师与学人们的真正善知识,愿您在依文解义以后正确的如理作意思惟,加上如理作意的现前观行,在此世中至少可以断身见、断三缚 | admin 2020-06-08 |
|
但是,如同本章一开始就提出的要点:在阿含解脱道中,有证得初禅的凡夫,没有不证初禅的三果人,也没有不证初禅的慧解脱阿罗汉。所以接著应当为您解说心解脱与慧解脱的道理了!藉此详细阐述心解脱与慧解脱的机会,来导正现代普遍存在於大师之中的声闻解脱道法义及果证上的严重误会。关於心解脱与慧解脱的道理,是现代佛教界多年来大师们所混淆不清的重要法义,也是一直被佛教界 | admin 2020-06-08 |
|
有想的这个「想」,在《阿含经》里面讲的就是指「知觉」;有想或无想,是指有知觉或者无知觉,不是在讲语言文字妄想那个「想」。这个地方,几十年来很多的大法师、大居士都误会了,错把没有语言文字妄想当作是「无想」。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诸位知道(如果你修行够久,应该会记得),以前美国有一个卡普勒禅师来到寻觅禅的根。卡普勒禅师,这位美国人很向往禅;他也学过日本铃 | admin 2020-06-08 |
|
但是,如同本章一开始就提出的要点:在阿含解脱道中,有证得初禅的凡夫,没有不证初禅的三果人,也没有不证初禅的慧解脱阿罗汉。所以接著应当为您解说心解脱与慧解脱的道理了!藉此详细阐述心解脱与慧解脱的机会,来导正现代普遍存在於大师之中的声闻解脱道法义及果证上的严重误会。关於心解脱与慧解脱的道理,是现代佛教界多年来大师们所混淆不清的重要法义,也是一直被佛教界 | admin 2020-06-08 |
|
】(长阿含卷八《众集经》)语译如下:【还有八个法,是说八种解脱:於有色境界中观察另一种有色境界的虚妄,解脱於另一种有色境界,这是第一种解脱。内心已无色法可触可知,住於纯属意识境界中,来观察一切有色境界的虚妄,这是第二种解脱。灭除身行与口行,舍离二、三禅境界的贪爱而清净的住於第四禅等至中,这是第三种解脱。已经度过色界的了知,灭除了瞋恚的想阴,住於空无 | admin 2020-06-08 |
|
譬如《长阿含经》卷八:【复有七法,谓七识住。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识住。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识住。或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识住。或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识住。或有众生空处住、识处住、不用处住。】又如《长阿含经》卷九:【云何七觉法?谓七识住处。若有众生若千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 | admin 2020-06-08 |
|
】(长阿含部《大集法门经》卷上)这段经文中为我们说明:识蕴所住的境界共有四种:色生、色缘、色住,受生、受缘、受住,想生、想缘、想住,行生、行缘、行住。这四阴的境界,就是识所住的境界相。若没有色受想行这四法,六识心就无法在人间存在及安住了。所以,人们的觉知心,不论是有念灵知或是离念灵知,既然都是识阴所摄的心,都必须有色阴及受想行阴,才能生起及存在,由此 | admin 2020-06-08 |
|
这可以从一件事实来证明:五百多年以来,南传佛法的弘传地区,都尊崇觉音论师的《清净道论》,专学此论而不直接从南传阿含─尼柯耶─下手研读及奉行;而《清净道论》所能教导大家的,却是无法断除我见的理论与知见,更别说是断五下分结、五上分结了,所以目前南洋乃至全球都还没有声闻圣僧存在,连声闻初果都没有。虽然如此,但是平实认为将来应该会有声闻法中的圣僧出现,因为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