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增一阿含经》卷十七,世尊告诸比丘:“彼云何为苦集谛?所谓集谛者,爱与欲相应,心恒染著,是谓名为苦集谛。”财,色,名,食,睡,为人间的五欲,各种欲望都在爱欲中,爱与欲相应就随之产生三种爱——欲爱,有爱,无有爱,所谓欲爱,是指对于人体感官享受的渴求;有爱,是对生存的渴求;无有爱,则是想要脱离人生的苦而追求虚无飘渺的境界,由此产生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人们如果有世间智慧,而能分辨是非,不想和诸方邪见者一样,就请您千万不要贪爱意识心自己,千万要详尽的了知识阴的内容,一定得详尽的了知意识心的种种变相,才能真的断除我见,然后再于历缘对境中来断除我执,如此阿含解脱道的亲证才会有希望。如果继续坚持先入为主的错误知见,不肯切实闻熏正理与观行,就只能口说想要断烦恼、想要解脱,但是苦修的结果,却仍然无法获得解脱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19集出离观与安隐观(五)>正明老师 (原标题:你所宝爱的“自我”正是苦的根源)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凡夫众生所执以为实有、不肯放舍的六尘境界,其实都是由具有大种性自性的如来藏随顺众生的业缘、业报而出生变现地、水、火、风等四大种所造的外五尘,而再由如来藏所变现的有根身上的眼、耳、鼻、舌、身等扶尘根来摄取外五尘,而产生电化学讯号,这在《阿含经》中称为是外五入,再加上意根的法入,就共有外六入;这些电化学讯号透过神经传导到大脑中,而在大脑具有五种感官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增壹阿含经》中就说:【比丘当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随时将护,不失时节,得见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难报。是故,诸比丘!当供养父母,常当孝顺,不失时节。】(~《增壹阿含经》卷11)《杂宝藏经》中也有这样的譬喻:【假使左肩担父,右肩担母,行至百年,复种种供养,犹不能报父母之恩。】(~《杂宝藏经》卷2)而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佛甚至说:【是故汝等,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在《长阿含经》的卷9里面,佛陀就有说到,佛陀说:【云何二难解法?有因有缘,众生生垢;有因有缘,众生得净。】(《长阿含经》卷九)也就是说,既然前因跟缘已经被限定了,我们的果报就被定了,那我们在中间,我们如何会有人能够获得清净?为什么会有人一直不能解脱,而一直在污垢里面呢?这是一个很难令众生获得解答的一个难题。而且即使来到现代的科学时代里面,其实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世尊的一代教法分为五时,是指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跟第五个法华涅槃时。这个宗所判的第三跟第四位的位置应当是颠倒一下的。三教的部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天台宗流传了一些论典下来,譬如说《法华玄义》、《法华文句》等等;可是这个部分对一般人而言,往往是义趣过于玄妙,而修学这个宗派的人却是依教而解,其实是没有证般若的。第三个是指密宗。密宗有身密、口密 | 三摩地 2018-07-22 |
|
《增一阿含经》卷十七,世尊告诸比丘:“彼云何为苦集谛?所谓集谛者,爱与欲相应,心恒染著,是谓名为苦集谛。”财,色,名,食,睡,为人间的五欲,各种欲望都在爱欲中,爱与欲相应就随之产生三种爱——欲爱,有爱,无有爱,所谓欲爱,是指对于人体感官享受的渴求;有爱,是对生存的渴求;无有爱,则是想要脱离人生的苦而追求虚无飘渺的境界,由此产生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长阿含经》卷9。也就是说不论你是多细的意识,都是意法因缘所生;只要有生,必有灭。也就是说,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意识,都一定是生灭法,祂不可能是常住的真心;然后把这样的一个意识细心、意识极细心,当成常住不灭的心(落入识阴中),当然就是未断我见的凡夫。再来说第六个欲界中的我见,(藏传佛教)双身法中无上瑜伽的乐空双运。在双身合修当中,享受淫乐 | 三摩地 2018-07-22 |
|
(若得本心,狂心即歇的故事)而我们要怎么面对和解决爱别离苦呢?葛格我记得以前在看正觉电视弘法有提到一个故事是在「三乘菩提学佛正见一第43集─大乘是佛说-三乘同闻大乘经典」连结网址请看:这个故事在《杂阿含经》卷四十四,大意是在说一位婆罗门女她六个孩子都往生了,她因此而发疯狂走,披头散发、不穿衣服,有一天她走着走着看到世尊在说法,她远远的看到世尊就「即得本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世尊在《杂阿含经》中开示: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一者抟食,二者触食,三意思食,四者识食。而众生恋爱的感觉不离触食、思食、识食。简单讲,抟食就是通常所说的吃食物,以此来滋养身体,而后三种食,是滋养我们的心灵。眼睛看见美丽的面容,而心生愉悦。因为能看,不断的看,这个不断生起看的过程就是识食,而眼光接触美丽容颜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此娑婆五浊之世,佛所施设的次第乃是如《长阿含经》卷20中所说:「次第说法,除其恶见,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敷演开示清净梵行。」因此,佛对一般众生都是先除其「恶见」,待「其心清净,柔软欢喜,无有阴盖,易可开化」以后,才为说解脱道的四圣谛、八正道等法,到后面有因缘时才说大乘法。但是对于大乘种性的久学菩萨者,佛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长阿含经》中叙述道,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四周有七金山围绕,七金山之外,则是浩瀚无边的咸海,四大洲即分散在此。四洲中居住著不同的人类,之间完全隔绝,互不相通。而我们亦即地球上的人类,则是居住在南瞻部洲,又名「阎浮提」。四洲的人各具特点。四大部洲的叙述,散见於《长阿含经》、《楼炭经》、《立世论》、《俱舍论》、《造天地经》等经典中,各洲各有特点,例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根据佛陀所说法,如来藏创造了我们的身根,而非是意识,因此小乘经典《阿含经》开宗明义便说,「根」「尘」相触而生「识」,所以「意识」还要「意根」去「触到」了「法尘」,它才能够出生。它哪里是真心呢?而且再说,佛陀说法,不是只有说真心,也不是只有说意识心,而是通通说,这也代表了佛法中对于真心和妄心的区别之处,是很明确的,所以小乘者可以「灰身灭智」,就是在于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诸法皆是无常法,都是会坏灭之法,都是缘起缘灭之法,既然五蕴身我无常必坏,所以依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诸法无常必坏,在阿含解脱道中就说「诸法无我」,因为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生灭诸法中,找不到常、恒、不变易的真实我。五蕴中之受、想、行、识四蕴,即是心法,亦称为名;加上色蕴,即是「色」、「心」二法具足,简称为名色。但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像《增壹阿含经》卷十一有一段这样子记载:【世尊告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报恩。云何为二?所谓父、母也。若复,比丘!有人以父着左肩上,以母着右肩上,至千万岁,衣被、饭食、床蓐卧具、病瘦医药;即于肩上放于屎溺,犹不能得报恩。比丘当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随时将护,不失时节,得见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难报。是故,诸比丘!当供养父母,常当孝顺,不失时节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长阿含经》里面就有一段,描述以前佛陀过去世祂的本生的情形。经典里面说:【王告女曰:汝向所言象、马、宝车(chē)、金轮、宫观、名服、肴膳,斯皆无常,不可久保;而劝我留,岂是顺耶?女白(bó)王言:不审慈顺,当以何言?王告女曰:汝若能言:象、马、宝车、金轮、宫观、名服、肴膳,斯皆无常,不可久保,愿不恋著(zhuó)以劳神思。所以然者,王命未几(w& | 三摩地 2018-07-22 |
|
《杂阿含经》卷四十七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恭敬住,常当系心,常当畏慎,随他自在诸修梵行上、中、下座;所以者何?若有比丘不恭敬住,不系心,不畏慎,不随他自在诸修梵行上、中、下座,而欲令威仪足者,无有是处!不备威仪,欲令学法满者,无有是处!学法不满,欲令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具足者,无有是处!解脱知见不满足,欲令得无余涅槃者,无有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第二则故事,出自于《增壹阿含经》,大意如下:当时有一位国王名为「清净音响」,统领阎浮地,但无有子息。有天音响王作如是念:「我今日统领国界,以法治化,没有枉理,但我今日亦无继嗣,假使我过世后,门族将断灭」。这时忉利天有一天子名须菩提,五衰现前,即将命终。释提桓因告诉须菩提:「你前往阎浮地告诉音响王:「阎浮地没有一位有德之人可当你的小孩,今日因五衰现前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世尊在《长阿含经》卷11中,教导为人父母者应作五件事:父母复以五事敬亲其子。云何为五?一者制子不听为恶,二者指授示其善处,三者慈爱入骨彻髓,四者为子求善婚娶,五者随时供给所须。这一段意思是说:为人父母者,有责任好好地教育孩子,教导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念: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如何断恶修善,让孩子深心中有所依止。孩子也许有种种先天上之差异,但是为人父母者应该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