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另外在《长阿含经》卷20里面有开示:饿鬼寿七万岁,少出多减。因此从寿量来看,七次中阴身最多只有四十九天,显然其寿量与饿鬼道有极大的差异。这也可以证明中阴身与饿鬼道是不同的。因此从饮食与寿命来看,中有与饿鬼道是不同的,中有并不属于五趣中之任何一趣。譬如在《佛地经论》卷6中的开示:五趣因者:谓中有身以与五趣为方便故。趣是所趣,中有能趣故,非趣摄。就是说舍 三摩地

2018-07-22

而我们也已经在前面讲解过了:南北传诸经所讲的阿含罗汉道,确实是无法使人成佛的。《华严经》中讲解五十三参,但是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总共参访了五十二阶位的善知识,这些善知识遍布于人间的各种阶层之中,或者在家、或者出家、或者贵为国王、宰官(专门判罪犯剁脚后跟的执法者)。平实在这里谨依《六十华严》善财大士所参访的善知识,举而示之。这五十三参中的善知识,甚至 三摩地

2018-07-22

《杂阿含经》卷四十七曾记载,有两位阿罗汉,名跋迦梨及阐陀,因为身上痛苦极难忍受,想求刀自杀,于自我了断以后,佛记这两位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从《杂阿含经》开示得知:一者、跋迦梨及阐陀两位比丘是阿罗汉,而且是定性的阿罗汉,最终是要入无余涅槃的;二者、因为阿罗汉身上患病,导致身体病痛难以忍受,所以求刀将自己灭掉,而入无余涅槃。也就是说,必须是定性的阿罗汉身 三摩地

2018-07-22

例如阿含中的记载,某比丘有过失时,诸阿罗汉都会先要求某比丘改过;如果仍不改过,诸阿罗汉都会直接向佛禀告;佛就会立即召唤某比丘前来询问,要求他改过,并随即制定一项戒律。所以闻说或见到某人有过失时,应该立即当面询问清楚,并要求他改过,而不是去向别人宣说某人有过失,也不该向他人说出过失的内容了,但却不肯向某人当面说其过失、要求改正;这样的作法正是典型的「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说色、受、想、行、识,这个色它的自性是什么呢?佛陀在《阿含经》里面说,所谓的色阴就是一切四大还有四大所造色,也就是说把所有的四大,具有四大的特性的法,还有由四大所造的种种的衍生出来的这些色法,全部都纳入色阴里面;然后这些全部都是生灭变异的,不可以把其中任何一法当作是真实。受、想、行、识也是同样的道理。也就是说在作观察的时候,要把这些境界里面归进 三摩地

2018-07-22

假如来函所述之第一位众生,指的是出生于某一器世间之第一位众生,则可以方便称为第一位众生,如《佛说长阿含第四分世记经世本缘品第12》:【佛告比丘:火灾过已,此世天地还欲成时,有余众生福尽、行尽、命尽,于光音天命终,生空梵处,于彼生染着心,爱乐彼处,愿余众生共生彼处;发此念已,有余众生福、行、命尽,于光音天身坏命终,生空梵处。时,先生梵天即自念言:&lsquo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不管是阿含诸经、般若经、唯识,这个三转法轮所说的,都是依于第八识如来藏而有佛菩提道、解脱道这样的一个道来修行;但是,如今他说没有第八识,也就是把根本灭除,这就是毁谤。说没有第八识的人,他是不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但是我们再来看说:那到底西方极乐世界那七宝池当中的莲花是怎么来的?我们刚刚讲说,佛发了第十八个愿,只要众生 三摩地

2018-07-22

148,b7-28)次当举说小乘经典:《增壹阿含经》卷47:「提婆达兜适下足在地。尔时地中有大火风起生。遶提婆达兜身。尔时。提婆达兜为火所烧。便发悔心于如来所。正欲称南无佛。然不究竟。这得称南无。便入地狱。」(CBETA,T02,no.125,p.804,a17-21)所以提婆达多的示现,代表了临终之时还可念诵皈依如来名而发忏悔之心!后来目连尊者到地狱探望,《增壹阿含经》卷47:「目连报曰: 三摩地

2018-07-22

能够满足《心经》所说的这三个要件这一个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心,当然也是绝对所说的不会违背于《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刚刚所说的这两首四句偈的道理;而这两首四句偈的道理,其实也就是佛法里面的三法印;三法印虽然是在阿含里面,阿含时期就提到了,可是一切佛法的修证,不管你是小乘、你是大乘,都绝对不可能离开三法印的印证,而能够说你所修是真实的佛菩提或是 三摩地

2018-07-22

假如来函所述之第一位众生,指的是出生于某一器世间之第一位众生,则可以方便称为第一位众生,如《佛说长阿含第四分世记经世本缘品第12》:【佛告比丘:「火灾过已,此世天地还欲成时,有余众生福尽、行尽、命尽,于光音天命终,生空梵处,于彼生染着心,爱乐彼处,愿余众生共生彼处;发此念已,有余众生福、行、命尽,于光音天身坏命终,生空梵处。时,先生梵天即自念言:『我 三摩地

2018-07-22

请大家认真看《阿含正义》、《识蕴真义》第14章。境界法不能使我们脱离生死,只会让我们继续轮回,所以师兄姐们,请远离感应。喜欢感应的人其实就是三界中的精神病人,都是因为有无明的缘故。喜欢境界法真的像吸毒一样非常、非常的可怕!所以建立正确的佛法知见非常重要!现在我把自己是如何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告诉大家,主要是请孩子生病的那位师兄看一下,希望您能够受用或得 三摩地

2018-07-22

特别是从四阿含诸经中的记载中,更可以证明平实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说法;因为在四阿含诸经的记载中,有许多闻佛说法而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圣者,都没有因为证悟而发起神通;并且有很多是成为阿罗汉了,直到老死入涅盘了,都还是没有神通境界的。事实上是:证悟三乘菩提之后当场显现神通的人,是少数人,而不是多数人,这就是‘曾修、离染得’。这是事实,而非 三摩地

2018-07-22

假如来函所述之第一位众生,指的是出生于某一器世间之第一位众生,则可以方便称为第一位众生,如《佛说长阿含第四分世记经世本缘品第12》:【佛告比丘:「火灾过已,此世天地还欲成时,有余众生福尽、行尽、命尽,于光音天命终,生空梵处,于彼生染着心,爱乐彼处,愿余众生共生彼处;发此念已,有余众生福、行、命尽,于光音天身坏命终,生空梵处。时,先生梵天即自念言:『我 三摩地

2018-07-22

例如,佛陀在《杂阿含经》中有开示说: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杂阿含经》卷12)名色,简单来说就是五蕴;色就是色蕴等色法,名就是识蕴等心法以及受、想、行蕴等心所有法。上面这段就是在谈论:五蕴身的因缘是什么?佛陀不断地往前追寻五蕴的根本,最后发现到生命的 三摩地

2018-07-22

当我们阅读佛经的时候,佛陀对说法,经常说:善男子!善女人!是多么肯定女性,如果女人不能闻法,女人不能成佛,那么,佛陀的善女人是说给谁听呢?如来性是丈夫法一般认为佛教中轻视女性的论点,常引小乘经的五障思想,也就是说女性是五漏之身,不能成佛道,在《中阿含经》的瞿昙弥经中就说:女人不得行五事,若女人能得如来无所着等正觉,及转轮王,帝释,魔王,大梵天等终无 三摩地

2018-07-22

如佛陀在《长阿含经》中所说的一样!注3注1《入楞伽经》卷8〈14刹那品〉: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大正藏》册16,页559,中22-25)《入楞伽经》卷7〈11佛性品〉: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怕这种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跟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法的物件不同,所以内容和境界也有所不同的说被误会,说大乘跟小乘只是心量的大小不同罢了,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所以首先要举一下《阿含》的。《增壹阿含经》第十八卷里面这么讲说:舍利弗当知:如来有四不可思议事,非小乘所能知!(《增壹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第二卷里面这么讲:【世尊观此义已,即说 三摩地

2018-07-22

先来看佛教对[众生]概念的定义:《杂阿含(一二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白佛言。世尊。所谓众生者。云何名为众生。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是身无知,犹如草木、沙砾、墙壁,无所觉知。四大和合,父母所生。].....《佛说象头精舍经》由上可知,一切草木不会[于色染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我们在上一集有提到佛陀在《长阿含经》里面说:佛说涅槃最,不以除须发害他为沙门。所以涅槃是最殊胜、最胜妙的法,因为这个法是三乘菩提建立的一个基础,所以一定要能够对于三乘菩提所依的第八识如来藏,能够心生依止、能够心得决定,来信受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因为能够心得决定,来相信佛陀所说有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所以说这个菩萨他在修集的时候,他就能够真正信受三 三摩地

2018-07-22

在《杂阿含经》曾这样记载着,有一天世尊入王舍城乞食,在途中遇见一位在家人,名为阿支罗迦叶,缠着世尊为他开示。世尊为他开示后,阿支罗迦叶得法眼净;阿支罗迦叶非常高兴,请求世尊收他为在家的优婆塞。不久之后阿支罗迦叶被一只为了保护子牛的母牛攻击而死,死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有很多比丘听到这个消息,便向佛禀白,佛便告诉大众:阿支罗迦叶已经般涅槃了!而且佛还交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