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这则佛典故事是出自于《杂阿含经》卷40。这则的大意是:如同我阿难亲自听闻,在某一个时节因缘,佛陀住在鞞舍离国猕猴池旁边的重阁讲堂。那个时候佛陀告诉比丘们说:在过去世有一个长得很丑陋、面色很难看的夜叉鬼,有一天,他突然间来到天帝释的宝座上坐下来,也就是坐在玉皇上帝的宝座上。天帝释所管辖的三十三天的天众们,看见了这个夜叉鬼长得既丑陋又难看,竟然毫无忌讳地 | 三摩地 2018-07-23 |
|
云何谓此为我见未断之凡夫?谓佛于四阿含中说:一切粗细意识皆意法为缘生。意识是意根与法尘为缘方能出生之法,是有生必灭之法,堕于意识境界中者,即同于众生我;若有差别者,都在意识境界之高下差别而已,都不离意识生灭法境界,故为我见未断之凡夫。如是我见,自古至今,即难断除;是故古今师、大居士,每多误以为断除我所之贪著,保持觉知心不贪不厌之境界,如是清净安住即 | 三摩地 2018-07-23 |
|
】——阿含部《央掘魔罗经》【谓过去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如来藏不可得。】——阿含部《央掘魔罗经》【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成唯识论》卷三【佛告迦叶菩萨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个故事在《杂阿含经》卷23中有记载3,在经典中也还有许多众生供佛而未来世得大福报的故事。【注3《杂阿含经》卷23:又复,如来将诸比丘僧入城乞食。时,王共二童子沙土中戏,逢见佛来,捧于尘沙,奉上于佛。时,世尊记彼童子:‘于我灭度百岁之后,此童子于巴连弗邑当受王位,领阎浮提,名曰阿育。当广布我舍利,一日之中,当造八万四千塔。’今王身是也,我尔时亦 | 三摩地 2018-07-23 |
|
由此可知,事一心中是可以让人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难怪前面我们所引的《长阿含经》里面,世尊要告诫们,要常念一心,不失威仪,来精进道业。这样虽然还只是事一心,还不是理一心,却已经有了殊胜的功德。例如,很多电视机前面的观众所熟悉的《阿弥陀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弗尊者就这样子开示,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 | 三摩地 2018-07-23 |
|
然而佛在《四阿含》都开示,一切有情的真心如来藏祂真实存在,有种种不同的名字,譬如无余涅槃的本际、如、我、入胎识等等;也明说一切名与色都要依附这个本际才能存在,不能外于本际而有名色的存在,所以二乘人入了无余涅槃才不会变成断灭空,菩萨依如来藏而修行未来才能成就佛道。所以,三乘菩提的修证都不能离开如来藏而有;如果离开如来藏而谈一切法空、一切缘起性空,那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教典籍对加趺坐推崇备至〔注一〕,固知其功德殊胜也,无奈身难堪任久坐之故,虽是人天所共慕,亦不免乎诤谤;而此中女众是否适宜加趺而坐,则事更幽微矣!据《阿含经》记载,佛在世时,女众加趺坐者,大不乏人。其中,佛之姨母,从佛剃度,名大爱道,世间之有比丘尼,伊其始也;出家之后,领众修行,为群尼之表率,登地证圣,垂范千古,最后更示现加趺入灭。同世众多比丘尼, | 三摩地 2018-07-23 |
|
《增一阿含经》卷五十〈大爱道般涅盘品〉:․…尔时,大爱道作若干变化,还在本座,结跏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而入初禅,从初禅起而入二禅,从第二禅起而入第三禅,从三禅起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起入空处,从空处起入识处,从识处起入不用处,从不用处起入有想无想处,从有想无想处起入想知灭;从想知灭起还入有想无想处,…还入第四禅,…还入初禅;从初 | 三摩地 2018-07-23 |
|
《长阿含经》卷八〈散陀那经〉:释迦世尊述说修道人各种歪行,其中有「遥见人来,尽共坐禅;若无人时,随意坐卧」,可见:坐禅虽是所尚也,无奈身难以堪,若可免则且免矣!2.《中阿含经》卷六〈瞿尼师经〉:比丘当学十事,其中第十项:「当学知坐及善坐:不逼长老坐,为小比丘诃」,可见:年老者以身已朽败故,浑不欲坐(而知坐者不应逼之令坐);年少者以畏难怕痛故,亦浑不欲坐( | 三摩地 2018-07-23 |
|
缘起性空只是空相,而这个空相的了知,是要依真实法不空如来藏来建立蕴处界的缘起性空,否则蕴处界空相的了解与现观也将全是假的,不可能会有实证的智慧,这就是印顺他们无法断我见的原因所在──于内有恐惧、于外有恐惧(编案:详见《阿含正义》引述的阿含经义)。假使他断了我见,就不会再去建立意识细心不坏说;正因为印顺不知道本识出生名色以后才会有名色的缘起性空,所以 | admin 2018-07-23 |
|
杂阿含经如是比丘,精勤方便,肌肤瘦损,筋连骨立,不舍善法。乃至未得所应得者,不舍精进。常摄其心,不放逸住。宝积正法经乐求大乘,其心勇猛。虽舍身命,无所顾惜。修菩萨行,勤加精进,无少懈怠。六度集经精进度无极者,精存道奥,进之无怠,卧坐住步,喘息不替。心心相续,不自放逸。菩萨本行经直至成佛,皆由精进。大乘庄严经论至心学道,发大勇猛,决趁菩提。法界次第倍 | admin 2018-07-23 |
|
《中阿含经》卷五十八当中有记载阿罗汉的说法,对于意根跟五根的说法: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受自境界,意为彼尽受境界。(《中阿含经》卷五十八)这一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人有五根,这五根它有不同的运作,异行就是不同的运作。譬如说,眼睛呢,眼根可以看色尘,可以接收色尘;耳朵可以接收声尘,眼根不能接收声尘;同样的,耳根不能接受色尘;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能这样如法修行的话,才是佛陀来世间传授佛法的本意啊!《杂阿含经》卷一:【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原标题:伏烦恼与断烦恼)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长阿含经》、《中阿含经》以及《杂宝藏经》当中,都有记载天帝释提桓因去向世尊请教,要怎样去除嫉妒等烦恼而证得初果的故事:有一天,天帝释提桓因邀集了一群天众一起去见佛陀,帝释就请问世尊说:「是什么样的缘因,使得众生心中虽然希望没有嗔恨心、没有敌对怨仇,也不必彼此刀杖相向,能够和谐安详地过日子,然而实际上却总是作不到呢?」佛陀说:「那是因为众生有悭贪 | 三摩地 2018-07-23 |
|
有许多人认为,修证解脱道就是修证佛法,而事实上,佛法是成佛之法,不是唯能令人成阿罗汉之法;单修阿含解脱道之实证,只能使人成阿罗汉,并不能使人成佛;所以佛陀入灭后,没有一位证得解脱道极果的大阿罗汉敢绍继佛位而自称成佛。解脱道是佛世尊为了接引畏惧生死轮回,而急切想要解脱分段生死轮回的二乘人,而从佛法中,把较易成就之出离三界生死的方法抽出来先行宣讲,先让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在《阿含经》中说:一切粗细意识皆是可知的,皆是缘起之法。所以说意识细心,不论细到什么程度,都不是不可知的,当然就不是不生灭的实相心了,其实是一种妄想,是人为所想像施设建立的虚妄法。这种「我」不真实,所以说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我,都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在说一切诸法的空相,也就是说,我们的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它是暂时有,不是真实有,你可以体认它 | 三摩地 2018-07-23 |
|
】——阿含部《央掘魔罗经》【谓过去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如来藏不可得。】——阿含部《央掘魔罗经》【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成唯识论》卷三【佛告迦叶菩萨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都知道,佛在四阿含中都说:意识乃是意根、法尘相接触而出生的法,祂是被生的法,本身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这位附佛外道怎么可以说意识是常住不灭的呢?这不仅证明这位附佛外道的认意识心为常恒不坏的我见未断,而且也因为他的错误说法和影响力而严重误导信受他所说法的众生走上常见外道中。此外,这位附佛外道还暗示自己很有证量。请问各位学人菩萨们:会有未断我见的圣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譬如欧美日本一分研究佛教之学者,及信受彼等研究之印顺法师等人,不肯信受般若系及唯识系等胜妙于阿含经之二三转法轮诸经为佛口亲说--否认第二三转法轮诸经为佛所说者,令人消减对于大乘法义之信心。又否定三乘法根本之第八识如来藏,令大乘法之胜妙性灭除;亦将二乘所证涅槃,定位于一切法空之外道断灭见中;此乃印顺等研究佛教学术者所必堕之困境,亦必因此使得佛教根本法义 | 三摩地 2018-07-23 |
|
《杂阿含经》卷三二第九〇六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摩诃迦叶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世尊先为诸声闻少制戒时,多有比丘心乐习学;今多为声闻制戒,而诸比丘少乐习学?佛言:如是!迦叶!命浊、烦恼浊、劫浊、众生浊、见浊,众生善法退减故,大师为诸声闻多制禁戒,少乐习学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