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像《增壹阿含经》卷十一有一段这样子记载:【世尊告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报恩。云何为二?所谓父、母也。若复,比丘!有人以父着左肩上,以母着右肩上,至千万岁,衣被、饭食、床蓐卧具、病瘦医药;即于肩上放于屎溺,犹不能得报恩。比丘当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随时将护,不失时节,得见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难报。是故,诸比丘!当供养父母,常当孝顺,不失时节 | 三摩地 2018-07-20 |
|
那我们要知道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之后,我们还要知道这个三宝它本身是有戒法的,所以说它也是清净的,所以三归依的三归依戒在《阿含经》里面,就叫作四不坏净或叫作四不坏信。为什么?因为要信受佛陀祂是清净的;要相信佛陀所教导的佛法是清净的;也要相信僧寳一定是清净的;而且他有清净的戒行,而且要相信佛陀祂也是遵守戒法的,而且能够相信佛陀所教的佛法是清净的而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所以说太阳神他在《阿含经》里面所说就叫做日天子,所以表示说在《阿含经》里面已经把神跟佛都已经区别开来了。也就是说在佛教里面,本来就很清楚确实是有太阳神,可是太阳神绝对不会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绝对不会是日天子。因为日天子他还是三界六道里面,还没有完全究竟解脱的一个神只。可是阿弥陀佛不一样,阿弥陀佛已经经过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已经究竟成佛啦。所以显然 | 三摩地 2018-07-20 |
|
那我们要知道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之后,我们还要知道这个三宝它本身是有戒法的,所以说它也是清净的,所以三归依的三归依戒在《阿含经》里面,就叫作四不坏净或叫作四不坏信。为什么?因为要信受佛陀祂是清净的;要相信佛陀所教导的佛法是清净的;也要相信僧寳一定是清净的;而且他有清净的戒行,而且要相信佛陀祂也是遵守戒法的,而且能够相信佛陀所教的佛法是清净的而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佛说孝子经--------------------------------------------------------------报恩孝亲法句辑要《长阿含经.善生经》节录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增壹阿含经》节 | 三摩地 2018-07-20 |
|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一卷(节录)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便为供二亲--------------------------------------------------------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一(节录)东晋[罽-厂]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法与凡夫人,得大功德 | 三摩地 2018-07-20 |
|
由此可知,事一心中是可以让人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难怪前面我们所引的《长阿含经》里面,世尊要告诫们,要常念一心,不失威仪,来精进道业。这样虽然还只是事一心,还不是理一心,却已经有了殊胜的功德。例如,很多电视机前面的观众所熟悉的《阿弥陀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弗尊者就这样子开示,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 | 三摩地 2018-07-20 |
|
----《别译杂阿含经》卷八。哪四个呢?对于佛、对于法、对于僧、以及对于圣所念戒,他是能够深深的信受而依持的!所以,因为这个原因,他是深信因果!有些外道说我证悟实相,甚至我入了初地,我明心见性甚至有的说成佛,可是他根本不归依三宝。可是我们看到经典里面,就算是外道来到佛面前跟佛挑战论法,可是到最后他如果真的是有所实证,他深信了因果以后,他当下马上在佛前说 | 三摩地 2018-07-20 |
|
因为佛曾在《阿含经》里面提到,印象中是《杂阿含经》卷三十八有提到:唯有戒香才可以逆风而行!就是说戒香的功德,它不管是顺风、逆风或者顺逆风交变,戒香都可以闻持到,其他的香味都会依风而改变。所以说这个戒香的功德乃非常重要,所以熏修,这个戒香的熏修是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它可以成就七圣财里面的戒财。七圣财就是信、戒、惭、愧、闻、舍、慧,有信财,有戒财,有惭 | 三摩地 2018-07-20 |
|
譬如我们举《增一阿含经》卷九〈惭愧品〉有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妙法拥护世间。云何为二法?所谓有惭、有愧也。诸比丘!若无此二法,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识、尊长、大小。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以其世间有此二法拥护世间,则别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长、大小,亦不与六畜共同。是故,诸比丘!当习有惭、有愧。如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我们提醒大家,我执的来源是由于我见!如果我们要知道我见的来源的话,那么最好的建议就是好好的掌握《阿含经》;如果大家对于《阿含经》的文言文有所障碍的话,也可以选择阅读平实导师所写的《阿含正义》。相信您经过那样阅读之后,会对《阿含经》里面关于我见跟我执的道理就能够确实的掌握。这样子你就知道说,为什么我刚才讲的,我们这一世有许多时候都是顺著这样的习气来作 | 三摩地 2018-07-20 |
|
所以在《阿含经》当中,讲到一件事情,就是许多的比丘们,他们想要打坐、想要修定,但是他们发现:当他们要打坐、要修定的时候,妄想杂念一大堆,而且还有一些恶心所会起行。所谓的恶心所,不外贪、瞋、爱、染这些的心念起行。比丘们到外面去看了五欲六尘,一打坐,那些镜头就不断地涌上来,所以他们会请教佛陀,这该怎么办呢?佛陀就教了他们五种方法,这五种方法,我们可以拿 | 三摩地 2018-07-20 |
|
那另外在《长阿含经》里面也记载了世尊告诫弟子们,日常的生活行住坐卧、饮食、便溺一切的作务中,都要依于佛陀所授的律仪轨则,常念一心,不失威仪,这样子摄心精进于道业,这样才是一心。佛陀这样子开示,说:【云何一心?如是比丘若行步出入,左右顾视,屈申俯仰,执持衣鉢,受取饮食,左右便利,睡眠觉悟,坐立语默,于一切时,常念一心,不失威仪,是为一心。】(《文殊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就算我去了,语言也不通,而且《阿含经》翻译成当地的文字,和中国字毕竟还是有很多的不同,恐怕也是问个鸡同鸭讲。当时我最想问的问题,是在《阿含经》中出现非常多次的“蕴处界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到底是什么意思?“苦、空、无常、非我”我比较能体会,但“不异我、不相在”我就不懂了,不过始终没有机会问。虽然一度想学习缅甸话再去拜缅 | 三摩地 2018-07-20 |
|
《杂阿含经》云:“为师者,如师供养;为和尚者,如和尚供养。我今所得,皆沙门瞿昙力,即是我师,我今当以上妙好衣以奉瞿昙。(瞿昙乃是释迦佛之俗名)”此是知恩解义者应有之心行,是故供养本师佛及亲教师者,乃是佛之本分。余则缘于往世之愿,现在家身于此世,故一向拒绝种种供养,而作如是开示:“护持‘空、竟’了义者,即是供养平实;此是对平 | 三摩地 2018-07-20 |
|
如是之人,绝非畏因之菩萨也;一切畏因之人,尚且不敢稍起如是邪行之心念,何况身口行之?然星云竟以凡夫身而力行之,无根诽谤证悟之在家菩萨,乃至无根诽谤为邪法;如是之人焉可是畏因之菩萨?如是之人正是自己口中所言畏果之众生也!须待果报现行时方知畏惧之人也!凡我佛门学人万勿愚痴效行之,莫学星云将意识心认作佛心,佛以第八识如来藏为真心故;莫学星云无根诽谤及弘人 | 三摩地 2018-07-20 |
|
亦不倚卧中阿含经尊者阿那律陀。尊者难提。尊者金毗罗。共住林中。后先乞食。各归坐禅。至于晡时。先从坐起者。或汲瓶水。能胜独举。如不能胜。则便以手招一比丘。两人共举。各不相语。五日一集。或两说法。或圣默然评曰。此万世结伴修行之良法也杂譬喻经波罗柰国。一人出家。自誓不得应真。终不卧息。昼夜经行。三年得道。又罗阅只国。一沙门。布草为褥。坐其上。自誓云。不得 | admin 2018-07-19 |
|
故增一阿含经云。无恭敬心于佛者。当生龙蛇中。以过去从中来。今犹无敬。多睡痴等斯为良证。大悲经云。佛过去时行菩萨道。见三宝舍利塔像。师僧父母耆年善友。外道诸仙沙门婆罗门。无不倾侧谦下敬让。由是报故。成佛已来山林人畜无不倾侧以敬于佛。又俗礼云。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是也求归三宝功益敬仪云。是知初心后进必须凭师善友。今依止三宝 | 三摩地 2018-07-19 |
|
宗主二字出阿含经也。论曰。原夫人有人法禁戒威仪是也。天有天法光洁静虑是也。我佛利见据于大千。化境斯宽法门必众。举其会要不过戒也。定也慧也。此三为路。出其生死之乡。专一为门通其涅槃之域。若乃资乎急用在乎毗尼。毗尼防闲三业。三业皆净六尘自祛。圣贤践修何莫由斯道也。故论云。生死流转者。三缚缚心。心难解脱。当知此唯善说法律能令解脱。非由恶说。因是而窥。禁律 | 三摩地 2018-07-19 |
|
悬合后到阿含经。可不务乎。素师以俗姓呼之。必有由矣。噫繁盛法嗣犹不能遏此讹称。则知素师名翼一飞四海仰止。故登俗域今警将来。宜正名也。唐均州武当山慧忠传释慧忠。俗姓冉氏。越州诸暨人也。孰辨甲子。或谓期颐之年。肌肤冰雪神宇峻爽。少而好学法受双峰。默默全真心承一印。行无住相历试名山。五岭罗浮四明天目。白崖倚帝紫阁摩穹。或松下安居于九旬。或[山*甘*欠]空息虑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