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例如在《杂阿含经》卷九中:【佛告比丘:眼因缘色,眼识生。所以者何?若眼识生,一切眼色因缘故。耳声因缘、鼻香因缘、舌味因缘、意法因缘意识生,所以者何?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是名比丘!眼识因缘生,乃至意识因缘生。】(《杂阿含经》卷九)也就是说,六识的见闻觉知性,要有六根、六尘为缘才能够出生运作,所以觉知心虚妄,当然不可能是真实的自我。但这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怎么可以混为一谈呢?探究生命流转的问题,佛教小乘学者从《阿含经》所说的四圣谛、五蕴、十二因缘及八正道中,从佛处处所宣说的缘起、无我的义理,建立了业感缘起的生死轮回,及涅槃解脱的理论。但是,仍然存在着尚待克服的难题。这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首先,就是既然每一个众生今世的烦恼与业,都是依五蕴假我而造作的,未来世也是依五蕴假我而感得福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我们先来看看《中阿含经》卷三:【云何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觉为汝说。谓地界、水、火、风、空、识界,……以六界合故,便生母胎,因六界便有六处。】(《中阿含经》卷三)我们稍微来解释一下。譬如说你的妈妈怀孕了,那这个母胎是怎么造成的?佛在《中阿含经》里面就这样子说,因为有这个六界,也就是地、水、火、风、空、识这六界合,所以才会有母胎出现;因为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为什么?因为佛在《杂阿含经》卷四十六中已经开示: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神,生者辄死,终归穷尽,无有一‘生而不死者’。(《杂阿含经》卷四十六)佛陀开示:只要有五阴身的出生,包括了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天神等等,未来就会死,没有一个可以不死的。所以说,只要有生,未来一定会死,没有不死的,只是时间长与短而已。譬如世间人,如果不中夭的话,最多是百 | 三摩地 2018-07-21 |
|
《杂阿含经》卷第二百八十九经:「不可于识系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见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复小过;彼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转变,异生异灭;犹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异生异灭。」(6-3,p.394)(二)大乘法中所谓之「心意识」乃指第八、七、六三识。是故「离心意识」即是舍离第八识心体中之阿赖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果能够确实了解十八界与涅槃本际的内涵,就能够信受世尊在《阿含经》中所说的都是如实语,确实是有第七识及第八识的存在,一切有情都是八识心王具足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什么叫作十八界。所谓十八界,就是指六根、六尘和六识,这是一般学佛人都知道的道理。人间的六根即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以及意根;六尘则是指内、外相分的色、声、香、味、触、法;六识乃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可是菩萨在最后末法剩下八十多年的时候,对如此的法还是可以心甘情愿,安贫乐道,继续来弘扬;所以,这个是在《阿含经》里面就已经说了。所以,有人就直接诽谤这个经典,就说这个都是后人所编造的,你们还是外道神我;因此,如此轻贱真正的大乘行者。那大乘行者应该怎么样来自处呢?在二转法轮的经典有提到,就说,因为你持受这样的法,持受这样的大乘法而受到他人的轻贱,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又佛在初转法轮曾谈到苦之本际,这个苦之本际也就是如来藏,为什么?佛在《杂阿含经》如是开示:【尔时,佛告诸比丘: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杂阿含经》卷十)解释如下:尔时,佛告诸比丘,众生在没有开始的生死海中,为无明所遮盖,为贪爱的结使所系缚,在漫漫长夜里轮回不已,不知能出生苦的本际。由于众生不了知苦都是以本际为因,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我们要知道这个生天在佛教里面是有它的主张的,譬如说,在这个《长阿含经》卷十二里面有说:【或有众生成就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毁谤贤圣,信邪倒见。身坏命终,堕三恶道。或有众生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不谤贤圣,见正信行。身坏命终,生天、人中。】(《长阿含经》卷十二)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人违犯了身的恶行,造作了身的恶行(身的恶行就是杀人、偷盗、邪淫, | 三摩地 2018-07-21 |
|
因此方等阿含经中说有余义。令诸菩萨深解是义。世尊。譬如有人先识金矿后不识金。如来亦尔。尽知法已而所演说有余不尽。如来虽作如是余说应当方便解其意趣。一切丛林必是树木。是亦有余。何以故。种种金银琉璃宝树。是亦名林。一切女人必怀谄曲。是亦有余。何以故。亦有女人善持禁戒。功德成就有大慈悲。一切自在必受乐者。是亦有余。何以故。有自在者转轮圣帝。如来法王不属死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个道理与佛在《杂阿含经》卷3中开示的一样,如下:是故,比丘!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皆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杂阿含经》卷3)解释如下:所以,多闻圣看见种种的色法,譬如已经过去的色法、未来会出现的色法、现前的色法、五脏六腑等内色、山河大地等外色、粗糙的色法、微 | 三摩地 2018-07-21 |
|
然而原始佛教的四阿含诸经中,固然说无我法,可是又处处说我;把这个我有时候说为涅槃的本际,或者说为诸法的实际,说为如,说为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识,或者说为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或者说为有分识,乃至于《阿含经》中也有直接称之为我的。而大乘般若诸经中,则称为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并且说这个心是实相心,说这个心从无 | 三摩地 2018-07-21 |
|
他认为经典又没有讲第八识,经典也没有讲本识,特别在《阿含经》里面都没这样讲,那表示就是没有。其实这就是因为他有很严重的文字障,这种文字障,其实是影响非常多人的,特别是他们很喜欢用文字比对,认为一样的文字就是同样的意思。我们来看看这种文字障的妄念之相,到底长什么样子?譬如有一个人曾经这样说:悲智所言极其准确:真正的无想——涅槃!真正的无想, | 三摩地 2018-07-21 |
|
正如佛在《中阿含经》卷54开示:说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生识,生识已,说意识。由佛的开示可知:眼识的生起乃是眼根与色尘相接触而生。眼识既如是,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是这样的道理,是耳根与声尘,鼻根与香尘,舌根与味尘,身根与触尘,相接触而出生,意根与法尘相接触出生了意识,所以说识阴六识,都是藉著因与缘而出生的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那在《杂阿含经》里面,佛又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清净,梵行清白,所谓大空法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为大空法经?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纯大苦聚集。】(《杂阿含经》卷十二)这里佛就是在讲十二因缘法。十二因缘法为什么称为《大空法经》呢?十二因缘是依什么而有的呢?十二因缘其实 | 三摩地 2018-07-21 |
|
《阿含经、华严经》里面也都说:持身识就是如来藏。现在请大家看,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第四:【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因如来藏故,诸佛不食肉耶?」佛言:「如是,一切众生无始生死、生生轮转,无非父母兄弟姊妹,犹如伎儿变易无常;自肉他肉则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复次,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界、我界,即是一界;所宅之肉即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大方广佛 | 三摩地 2018-07-21 |
|
其实在佛初转法轮之时就已经说到第八识,如无著菩萨于《摄大乘论》卷上言:“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如彼《增一阿笈摩》(《增一阿含经》)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说正法时恭敬摄耳。……于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根本识,如树依根。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 | 三摩地 2018-07-21 |
|
其实在佛初转法轮之时就已经说到第八识,如无著菩萨于《摄大乘论》卷上言: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如彼《增一阿笈摩》(《增一阿含经》)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说时恭敬摄耳。……于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根本识,如树依根。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可 | 三摩地 2018-07-21 |
|
譬如有人在他的《以佛法研究佛法》的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说法:【如释尊在《阿含经》中,以及极多的大乘经中,并未说到阿赖耶识,难道就不能安立生死轮回吗?只要真正理解缘起性空的真义,无常无我而能成立生死与涅槃,何必再说如来藏与阿赖耶识?只因众生根钝,所以为说如来藏或阿赖耶识法门,使其确立生死轮回与涅槃还灭的信念,能在佛法中前进,这是极好的妙方便了。】对于这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但其实古今的情况差别不大,譬如《杂阿含经》卷八云:如内入处,如是外入处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鼻、舌、身、意识;眼触,耳、鼻、舌、身、意触;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眼触生爱,耳、鼻、舌、身、意触生爱。这就是坠于识阴所有的境界中,将识阴的情境加以执取而不肯放 | admin 2018-07-21 |